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

bookmark

早在楊廣提出遷都洛陽之前,楊廣便下旨修建各地官路馳道。

大業四年一月下旬,正在藍衣衛府內務司統領劉子明‘不務正業’,每天都來見王君臨,求着王君臨去覲見皇帝,勸說將修建大運河之期延長且多憐惜百姓民夫的時候,雍州刺史王通將一個大好消息送抵宮中:從大興城通往金城的馳道竣工了!

修建官路馳道其實才是楊廣登基爲帝之後提出來的第一個大工程,以這個時代官吏的德行,這個工程自然又會死不少百姓的,但從國家戰略上來說,這個工程王君臨是舉雙手支持的,國家的統治疆域是受軍事交通能力限制的,大隋這幾年滅了吐谷渾,弱了東、西突厥之後,在西北多了兩郡之地,雖然自漢以來推平了不少關樑,但許多地方的派官、調兵都要花費數月甚至一年半載時間,十分不便。

所以從三年多起,楊廣一登基爲帝,便要求州郡縣修繕道路,將原先泥濘的羊腸小道修成能容數輛馬車並駕而馳的“國道公路”!

而西北有東、西突厥等遊牧民族邊關危害,所以往西北的馳道官路是優先修建的,只不過工部當時上報需要至少五年修好,楊廣當時說一年就要修好,最後工部用事實百般上諫言,楊廣又下旨詢問地方州郡縣官員,最後才又改爲三年。

楊廣當時要求三年內,必須修好從大興城出咸陽、天水、通隴西、金城往張掖郡的“西方道”,同時還提出經過洛陽、滎陽、陳留,直達齊地海濱的“東方道”,出武關至長江北邊的的“南方道”。

三道之中,西方道路途最短,路途最少,所以最先修完,而如今剛一修完,所以楊廣就張羅着,要開始成爲皇帝后第一次長途旅行,三月份向西巡遊。

楊廣最爲尊崇秦皇漢武,一心想要成爲與這兩位比肩的千古一帝,所以很多事情都向這兩位有意無意的模仿,比如修建長城,窮兵黷武,好大喜功,還有就是喜歡巡遊天下,歷史上秦始皇和漢武帝、隋煬帝楊廣正是最喜歡巡遊天下的三個皇帝,只是前二位成爲千古一帝,楊廣則成爲暴君和昏君的典範。

“西北張掖、西平兩郡之地自漢之後便被異族佔領,如今被我大隋收回,朕自然要去西垂看看,或還會出金城,到張掖,遠眺域外之地……”

楊廣在朝會上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衆臣神態各異,而想的更多的則是天子西巡,會讓哪些官員隨行。

這次楊廣西巡雍州金城,首先便召王君臨同行,卻讓王君臨心中留下了隱憂,他在西北的秘密太多了,而且他的敵人也不少,他做事雖然隱秘,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馬腳會露出來,有些事情若是暴露,會給他帶來極大的麻煩,甚至殺身之禍。

所以,既然難以改變楊廣西巡的計劃,最好的結果是自己也跟在楊廣身邊去雍州,好隨時根據情況加以應對。

“我隨駕西行,短則兩月,長則半載,藍衣衛府以沈光爲主,子明爲輔,但遇有大事你二人要商議決定,若時間來得及派人快馬報給我,敬宗今天就先走一步,暗中去雍州準備,萬不可在陛下西巡之時露出馬腳……”西行之前,王君臨召集藍衣衛府官員,安排一些事宜,後面將許敬宗、沈光和劉子明三司統領又留下交待隱秘之事。

三人恭敬稱是,許敬宗早就料到王君臨會讓他先去雍州打前站,在藍衣衛府成立之前,王君臨在雍州暗中經營的幾處勢力和安排都是他在打理。而留沈光負責藍衣衛府也是預料中的事情,沈光畢竟是最早跟着王君臨的心腹。劉子明心思不在這方面,還想着等會私下裡再和王君臨說一說,讓其勸楊廣放慢節奏,給洛陽新都和大運河的完工之日延長一些時限。

藍衣衛府的事情安排過之後,王君臨回到府上,聶小雨、衛子奇、葉鷹、景田、蟲妖、春秋谷主等人已經等在這裡,王君臨本想帶聶小雨隨行,但想着武林盟剛剛成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江湖武者閒散管了,並不好管理束縛,換成旁人未必有能力真正的將武林盟掌控在手中,所以交待小雨劇院和武林公會及武林盟之事由聶小雨全權負責,他只帶蟲妖和沈果兒、春秋奴三人西行,當然明裡還有二十護衛,暗中還有藍衣衛府一百心腹高手與探子隨時供王君昨差遣。

……

……

大業四年三月,王君臨跟隨着楊廣的御駕,沿着馳道出大興城,過咸陽,一路向西。

即便以王君臨一個後世人的眼光來看,這條官路馳道也是極其誇張的,尤其是出大興城往咸陽這近百里,道路寬達五十步,能容納十輛馬車並行!每隔三丈就種一株筆直的青松,道路以黃土爲基,用碎石子夯築厚實,路中間爲供皇帝出巡的專用通道,再兩側爲官道,最邊上纔是百姓車馬行人行走的區域。

光是這條道路,便極盡豪奢,按照王君臨的猜想,大概是楊廣有過吩咐,西域吐蕃、突厥等各族前來朝覲時,這半截路是必經之路,以楊廣的好大喜功,必是想着讓異族使臣在還沒進大興城之前就被這條寬敞如廣場的道路震驚……

過了咸陽十里,至杜亭後,道路寬度好歹收縮了些,但亦十分寬敞平坦,能與後世的鄉鎮道路媲美,王君臨甚至能靠在車輿上打着瞌睡,舒舒服服前往陳倉、天水兩郡。

陳倉和天水兩郡同屬渭水南北岸,沃野六百里,正是周文王、武王的肇基王跡之地,詩經裡讚頌爲“周原膴膴,堇荼如飴”,也是春秋戰國之時秦國最先立國之地,。

周朝末期,一支名爲“秦”的嬴姓之嗣爲了這個承諾,連續數代人不顧死亡,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一尺一寸恢復了岐山附近的周原之地,驅逐了羣戎。對於這塊再也無法掌握的土地,周王室兌現諾言,大手一揮,送給了秦人。

第七百二十九章 詭異的眼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悲憤的十二位大將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絕命廝殺第七百九十二章 新都之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楊堅的奢望第七百九十七章 齊王瘋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李靖的計劃第九百六十七章 應急預案第八十三章 怪馬第四百四十二章 猞猁毛毛的線索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這是一種病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一萬伏兵第五十三章 五百藏兵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百姓的死活第三百八十章 劃出道來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阿拉伯數字的應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心理戰與李密的狠辣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作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就這麼簡單第九百八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天下第一門閥的自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火燎原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崔氏滅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鬃馬的嘶鳴第一百六十八章 陳丹嬰心中的仇恨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破之後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矛盾的楊廣第五百二十一章 事出反常既爲妖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四郡之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密談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原王學第五百六十七章 水下的春.情第六百七十一章 困在了太原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特戰小隊第四百三十章 叢林夜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一千章零四章 農業“革命”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下)第四百零五章 孫思邈的師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無敵長槍戰陣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強設遠東行軍總管府第九百八十章 聶小雨的顧慮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王君臨送來的計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詭異的醉酒第一百九十五章 兩邊下注的裴閥第六十八章 小猞猁與借馬第七十八章 長生丹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心懷恐懼的楊廣第四百一十九章 真假春秋使者第八百九十六章 利益使然第四百九十四章 酒與畫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反賊四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張掖郡太守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一切都爲了殺死王君臨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廝殺第一百八十七章 王君臨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府開宴(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魔女坑錢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林公會的懸賞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一百死士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慘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這是妖法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燎原與楊廣的死期第三百七十二章 奇怪的丫鬟第七百六十五章 爆怒的楊廣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天譴第三百二十四章 跟蹤第六百六十二章 橋頭稅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攔路的兩萬強軍第六百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奔赴遼東第七百五十一章 血鬃馬被小雨揍了三次第八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楊廣第八百五十七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七十三章 蘇家侍妾第七百四十三章 試探與媒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奔赴遼東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門閥世家的心思和李淵的第九百二十六章 來自幽州的消息第四百八十八章 聶小雨的劍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名殺手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敢擋路者殺無赦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無敵尉遲敬德(上)第八十二章 馬賊王的使者第四十四章 殺人之法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首屆國慶盛典與刺客第五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三大紀律八項禁令第六百七十五章 王君臨受傷昏迷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痛苦的程咬金第七百八十章 毒殺第六百九十九章 決戰春秋使者第六十五章 混戰殺人夜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翟讓的死期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不會吃了哥哥第五百三十章 絕望的於家第八百四十一章 這又是一個陷阱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死士養成之第一步第四百七十七章 爆棚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對這座城池的第二次寵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