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個《大典》第221冊的收集故事,那可是個傳奇呢。”
南北突然改變了話題,他也許是認爲這些事太沉重了吧,就換了一種輕鬆的語氣講到:
“1983年的春節過後,國家圖書館收到一封來自山東掖縣圖書館副館長孫洪基所寫的信,信中說:‘負責同志,我縣收到一本《永樂大典》,是卷之三千五百十八(正文缺三頁)和卷之三千五百十九(存十四頁)。兩卷的內容都是講門……因書的前後都殘缺,序、跋、目次全不見,請早日回覆,以辨真僞’。”
“《永樂大典》可是國寶呀!圖書館上上下下都不敢怠慢,迅速組建成一個專家鑑定小組趕往掖縣,進行實地調查。”
“孫洪基小心翼翼地把書呈上。專家們看了這冊墨色如新的古書,都暗暗驚奇。經過鑑定,它就是國寶典籍《永樂大典》嘉靖副本,門制類全帙30卷中的前2卷的殘卷本!”
“這書是從哪裡來的呢?”小紫好奇地問。
“書從哪來的呢?這正是這個故事的玄妙之處呢。”南北微笑着講述:“當時專家們也提到這個問題了。據孫洪基說,書是程郭鎮高郭莊村孫洪林家祖輩留下來的,他的老姑奶奶做姑娘時就用它做花樣冊子,出嫁時又把它帶到了婆家邱家村。”
“什麼叫花樣冊子呢?孫洪基覺察到專家面有不解之色,立刻作了解釋:花樣冊子也叫鞋樣冊子,是舊時農村婦女們用來夾剪花、繡花樣子和鞋樣子的書本。通常,能充當花樣冊子都16開本的舊書或刊物,開本大的、頁數多的爲好。所以,在花樣冊子中就有許多線裝古舊書,如《論語》、《尺牘》、《朱子家訓》等。”
“孫洪基這麼一說,專家們看着眼前的《永樂大典》,無不暗暗點頭。的確,這冊《永樂大典》不但書大而且平整厚實,用它來充當花樣冊子真是太合適不過了。”
“孫洪基接着說,孫洪林的老姑奶奶去世後,她的兒子也就是孫洪林的表叔因爲孫洪林喜歡此書,就把在他家保存70多年的這本古書歸還了孫家。這本書是個殘本,孫洪林和表叔都不知道它的書名和價值。出於好奇,他們就把此書交給掖縣博物館的朋友作鑑定,幾經轉折,書纔到了我這,我認定此書是《永樂大典》,所以才寫了那封信。專家們邊聽邊翻閱此書,發現書的天頭地腳部分已被裁去做鞋樣。”
“啊,一部寶書,裁了做鞋樣?!”小紫又坐不住了,臉上的表情比哭還難看。
“幸運的是,孫洪林的老姑奶奶雖不識字,但從祖上因襲了敬字惜紙的傳統,使此冊《大典》的內容得以完整保存。”
南北看看小紫的樣子,禁不住哈哈大笑:
“你說,老祖宗們的傳統,是不是還是特別有用呀?!後來呀,這冊書,經過徵詢孫洪林的同意,這份珍貴的無價之寶被帶到北京國家圖書館收藏。國家圖書館給孫洪林家發了獎金,同時也給掖縣博物館和圖書館發來了獎狀和一冊修復了的《永樂大典》複製本。”
“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小紫欲言又止,忍了又忍,最後還是問道:“你不是說還抄了一本麼,不是有兩套書嗎?你講的到底是哪一套書?還有一套呢?”
“你很聰敏呀!”南北露出讚賞的神情,衝小紫微微一笑,“你發現了一個大問題。確實,《永樂大典》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永樂正本,一個是嘉靖副本。”
“研究者發現,八國聯軍毀壞竊掠的,是嘉靖後期重抄的副本;後來陸續蒐集到的殘本,也都是副本。也就是歷經磨難而部分流傳的,都是嘉靖副本,至於正本,迄今連一頁也未曾發現,其下落也一直沒有正式的確切的記載。那麼永樂正本,這部上萬卷的皇皇鉅著,在重錄之後又存身何處呢?其下落很是神秘,確實讓後人感到蹊蹺。有關《永樂大典》正本的下落,歷來就有三類說法。”
“原來有很多人也在關注這個問題呀。”小紫微微有些得意道。
“且聽我慢慢道來。”南北略一沉思,緩緩道:“第一類是被燒燬說。至於被燒燬的時間,就存在兩種看法。一種認爲,發生在明亡之際,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肆意燒燬,《永樂大典》正本可能就毀於一旦。至明末清初,皇宮內外就有人疑竇叢生了。如明末宦官劉若愚在《酌中志》裡提出:‘舊《永樂大典》二部,今又見貯於何處也?’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裡表示《永樂大典》正本‘全部亡佚’。郭沫若也持此說法,在《重印永樂大典序》中說:‘從此正本與副本分藏於文淵閣與皇史宬。明亡之際,文淵閣被焚,正本可能毀於此時’。”
“另一種認爲,清代初年《永樂大典》正本改貯乾清宮。嘉慶二年(1797)乾清宮發生過一場大火,《永樂大典》正本未能倖免於難。不過,就在乾隆年間,《永樂大典》正本的存在與否就值得懷疑。乾隆初編制的《天祿琳琅書目》裡就沒收《永樂大典》正本,而編制時是將宮中的善本集中於乾清宮旁的昭仁殿的。乾隆帝就曾賦詩表示過對不見《永樂大典》正本的無奈:‘《大典》猶看永樂傳,蒐羅頗見費心堅。簡及釋道欠精覆,久閱滄桑惜弗全。’”
“千萬不要被燒呀,一燒就全部完了。”小紫雙手合掌,做出祈禱的樣子,緊張地說。
“第二類是被藏在夾牆說。”南北不快不慢地補充道:“明代的皇史宬是皇家檔案庫,專門存放《實錄》、《聖訓》、《玉牌》類。重錄本藏於皇史宬。有人認爲,《永樂大典》正本即藏在皇史宬的夾牆內,以備不測。皇史宬全磚石結構,抵防水火性能極強,而皇史宬大殿牆壁構造與其他建築很不一般,它的東西牆厚度達3.5米,南北牆厚度達6.1米,這一奇特之處用意何在呢?將《永樂大典》正本秘藏在皇史宬的夾牆內,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