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黃巾末路

張角病逝的消息很快在整個廣宗城內傳開,城中黃巾軍個個惶恐不已,都感到大禍臨頭,斷斷續續有不少人趁夜出逃。

張寶此刻作爲城內最高首領,雖然嚴令各軍不得擅自離營,可效果甚微,畢竟誰也不願站在原地等死。這無疑證明了死亡不可怕,但等待死亡降臨的過程卻是的。

張樑生性暴躁,爲了震懾城中軍民,親領手下黃巾力士斬殺了不少企圖逃跑的士兵。在屠刀面前,誰都不敢試其鋒芒,張樑算是勉強壓住了城內的守軍。與當場死亡比起來,等死的待遇還是令人心動些。

廣宗城外的皇甫嵩發現城內叛軍有譁變的趨勢後,派人悄悄潛入城中打探。當得知黃巾領袖張角病死多日的情報後,皇甫嵩果斷改變作戰方案,再次親自督軍鼓動大軍猛攻廣宗城。

此次官軍攻城可謂來勢洶洶,不少守城軍士根本無心應戰,可以說是一觸即潰。若非張寶及時現身城牆之上指揮戰鬥,廣宗城就被官軍攻破了。

皇甫嵩見強攻不能得手也不退兵,一面下令士兵不分晝夜攻打城池,一面趕製攻城利器,誓要趁機殺入城內。皇甫崇這一瘋狂,黃巾軍更是苦不堪言,精神與肉體上的雙重摺磨啊。

在廣宗城攻堅戰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宇信卻正在爲如何佔領下曲陽而傷腦筋。雖然圍城誘降的效果甚好,但守將褚燕與宇信有深仇大恨,他誓死不降,雙方都在苦苦堅持。

這天,突然有探子來報說張角十日前病死於廣宗城內。宇信聞聽消息後,當即興奮得從帥椅上跳將起來,同時大叫一聲:“下曲陽可破矣!”

沮授不愧是謀士,瞬間明白宇信心中所想,當下揮筆寫了一份勸降文書,將張角死去的消息寫了上去,寫完後遞給宇信觀看。

宇信對沮授的辦事效率相當滿意,當即傳令弓箭手將此文書射入城內,同時命令張郃撤去西門包圍,移兵與趙雲匯合一處,準備於深夜對下曲陽發動強攻。

城內,張牛角看完宇信送來的勸降信件後,也是猶豫不決。以前自己忠心無二是因爲自己的恩師活着,現在張角死了,而城外又全是官軍,若再一味死守下去恐怕性命難保!

張牛角絕對不是怕死的人,只是他不想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去。頭痛之餘,張牛角派人請來褚燕,想讓他幫自己拿個主意。

褚燕應邀來到張牛角府上,當聽到張角病逝的消息時,褚燕也是一臉震驚,嘆息道黃巾大勢去矣。二人商議一番後,最後決定放棄下曲陽,尋機突圍另謀生路。

當夜子時,宇信命令下曲陽北東南三門幽州軍同時發動對下曲陽的猛攻。城內黃巾軍因得知張角病逝的消息本就士氣低落,哪抵擋得了幽州精兵猛將的突襲?攻城不到半個時辰,上萬幽州軍就衝進了下曲陽北門。

張牛角和褚燕得知官軍破城後,立馬化裝成小兵從西門逃跑,城內黃巾軍見大勢已去紛紛棄械投降。

宇信攻破下曲陽後並不作休整,留下張郃領兵三千看押降兵後就立即兵發廣宗城。不爲別的,只因那城中有他中意的女子,她一定不能死!

經過急行軍,宇信率領的先頭部隊終於在豎日正午趕到了廣宗城外三十里處。遙遙望見廣宗城牆上有不少人影在晃動,宇信緊張焦急的心才鬆懈下來:“萬幸,廣宗城還未被拿下,她還活着!”

宇信不敢拖延,當即派許定前往皇甫軍大營傳令,讓官軍暫停對廣宗城的進攻。先前沒有制約皇甫崇,是考慮到上下的團結問題。現在張角已亡,大勢已定,已經沒必要再縱容皇甫崇越權行事了。

許定得令後二話沒說就領着一隊虎衛軍直奔官軍大營。許定被稱爲宇信的影子是有原因的,他可能是最理解宇信心意的人。

皇甫嵩也收到了宇信已經拿下下曲陽,現已率軍趕到大營外十里處的消息。今見宇信麾下前來傳令,料想一時半會兒也攻不下廣宗城,便傳令攻城部隊鳴金收兵,然後領着營內將校往轅門處迎候宇信。

官軍突然停止進攻讓廣宗城上的黃巾士兵多少鬆了口氣:“他孃的,這羣不要命的官狗,終於捨得停下來了。唉,累死爺了!”

能晚死一刻是一刻,現在城上的黃巾軍也不再害怕死亡了。官軍這些天沒日沒夜的攻城早讓他們殺紅了眼,他們甚至期盼着能早些戰死,免得再受這種摧殘身心的罪。

張寶在城上望着緩緩退去的官軍,不由心中犯疑:“今天官軍是怎麼回事,怎麼天一亮就收兵了呢,前幾日還不分晝夜地猛攻城池?”

張寶苦思着官軍退兵的原由,正在這時突見城外三十里處煙塵滾滾,旋即恍然大悟恐怕是幽州軍來了。

也不知爲何,張寶此時反而覺得輕鬆了不少,也許在他內心深處也不想再繼續這實現的大業。大哥已經走了,這份信念自然也就淡了許多。

宇信率衆人進入皇甫軍大營,兩軍合在一處,官軍實力瞬時大增,軍隊數量達到了十二萬,此消彼長之下已經與廣宗城內的黃巾軍不相上下了。

當衆將齊聚中軍大帳時,宇信說出了一句驚人的話,那就是他要招降城內的黃巾軍。大夥爲什麼會驚訝呢?因爲幽州軍的到來已經讓官軍完全佔據了上風,廣宗城破只是時間問題,殺敵立功易如反掌,而宇信卻要放棄這份即將到手的殊榮。

宇信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不能再死人了。這場死的人已經太多太多,大漢再也經受不起這樣慘重的損失。

當然,宇信也有他的私心,避免正面衝突也就意味着能夠讓她更安全一些。若是官軍強攻入城,難免濫殺無辜,宇信不想她出任何意外。

正在宇信與衆將商議之時,突然有士兵來報說廣宗城門大開,城內叛軍主動請降來了。一時,帳內諸將無不驚得呆若木雞,這什麼情況?前些日子攻城甚急的時候他們還頑抗到底,今個兒停止攻擊了叛軍卻開城投降了!

最震驚的莫過於皇甫崇,只見他當場拍案而起:“什麼,黃巾賊寇開城投降了?”

那士兵見皇甫嵩發問,當下不敢馬虎,再次將軍情稟報了一遍。是的,你沒有聽錯,黃巾軍請降了!

皇甫嵩聽清後一下癱坐在了席位上,他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己辛辛苦苦攻打半月之久都沒能拿下的廣宗城竟然主動開城投降了,這讓本來還堅持要強攻奪取廣宗城的皇甫嵩一時沒了言語。

廣宗黃巾軍請降的消息倒沒讓幽州軍將領吃驚太久,在他們看來這太正常不過了。幽州軍將士皆虎狼之輩,天人誰人能擋,更何況窮途末路的黃巾賊寇?

反觀原北路軍各將領,一個個無不滿面震驚,交頭接耳議論起來:“鎮北將軍真威武,他一來賊人就不敢抵抗了,厲害呀!”

宇信巡視衆人一圈,當即起身宣佈接受叛軍投降的請求,隨後當先走出營帳察看。幽州系將領紛紛離席,其餘衆將見狀連忙起身跟了出去,把副將皇甫嵩獨自撂在了中軍帳內。

宇信如今是欽命的北路軍統帥,他的一切決定就代表着的意思。現在宇信在中軍大帳公開表態接受叛軍的投降,衆將自然不好再發表相左的意見。

盤踞在廣宗城內黃巾軍最終選擇了投降,這標誌着歷時一年之久的黃巾暴亂正式結束。道叛亂迎來終結,黃巾軍天公將軍張角病逝,地公將軍張寶人公將軍張樑自縛出降,大漢朝廷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也只能算是慘勝。在這場暴亂中,大漢軍民直接傷亡近兩百萬,間接損失更是難以計數,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戰爭總算結束了,暫時迴歸太平。

-------------

-------------

第112章 一戰功成第247章 瘋狂的報復第13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第69章 閱兵式第111章 張樑的報復第1章 山中逢槍神第184章 廣發矯詔第144章 南陽文聘(一)第226章 新的危機第261章 借刀殺人(二)第196章 飛將之威(三)第265章 “公平”交易(二)第151章 東二喬第266章 “公平”交易(三)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200章 斷旗激袁紹第131章 背後的算計第182章 有驚無險第212章 裸衣大戰(一)第270章 狗急跳牆第126章 袁隗的誣衊第58章 老奸巨猾第119章 二進雒城第212章 裸衣大戰(一)第232章 百姓爲重第135章 西涼起戰禍(三)第5章 河間揚名(二)第197章 飛將之威(四)第94章 公私難分第112章 一戰功成第187章 孫堅兵敗第224章 羣英會(二)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79章 初到烏桓第10章 甄府訪田豐第1章 山中逢槍神第36章 夜襲烏桓營(一)第236章 再回雲中第269章 計死人活第36章 夜襲烏桓營(一)第17章 小“虎癡”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68章 招賢與辦學第277章 塵埃落定第147章 預謀蛟龍第106章 火計破黃巾第53章 小仲道的敵意(一)第174章 爾虞我詐(一)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16章 織蓆販履者第4章 河間揚名(一)第2章 拜師學藝第77章 臥榻之下有虎狼第13章 挪碾盤分肉第15章 桃園續佳話第114章 生擒張樑第78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260章 借刀殺人(一)第190章 諸侯“情誼”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251章 盡忠職守第168章 李肅說降第40章 仁義服烏桓第216章 會獵洛水第146章 夏尋蘇飛第187章 孫堅兵敗第180章 曹操借刀(二)第194章 飛將之威(一)第55章 英雄樓與英雄莊第51章 內憂外患第114章 生擒張樑第17章 小“虎癡”第129章 刑場上的挑釁(一)第89章 載譽而歸第226章 新的危機第58章 老奸巨猾第52章 福禍相倚第125章 殺或恕第134章 西涼起戰禍(二)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91章 張角有女張靈兒第149章 文聘說情第189章 拜見袁盟主第42章 帝巡白馬寺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10章 甄府訪田豐第132章 西園建新軍第216章 會獵洛水第158章 明爭暗鬥第42章 帝巡白馬寺第56章 白馬將軍第208章 一語道破第255章 白馬騎的覆滅(二)第184章 廣發矯詔第253章 文聘救關第45章 寺外攻防戰(三)第268章 張飛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