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毒士”用計

賈詡就是賈詡,不愧是號稱“三國第一毒士”的謀臣,這用計的手段當真刁鑽毒辣、圖窮匕見。

出任宇信軍軍師一職後,賈詡下的第一道命令不是針對當前的敵人,而是直接斷其援兵的後路。這是要一網打盡,外加斬草除根的節奏!

僅以此觀之,賈詡和成年後的諸葛亮在心性上便有着天壤之別。前者,算“死”結局,再行布計;後者,算“定”結局,再行布計。同爲謀劃,一字之變,卻差之千里!

顯然,賈詡的大狠招非常對張飛的胃口。對付敵人嘛,就應該心狠手辣,絕不可以心慈手軟。二將聽令後互望一眼,隨即爽聲應諾。嘿嘿,要幹就要幹一票大的,素利這傢伙的十幾萬人馬,咱老張和老田包了!

賈詡見二人已然明白,又轉身取出一支令箭,繼續下令道:“田豫張繡聽令,令你二人領軍三萬火速馳援右北平,接應荀長史退守右北平。另外,進駐右北平後,一定要秘密監控郡守府,不得有誤!”田豫上前接過令箭,與張繡二人躬身施了一禮後退出帳去。

看樣子,海陽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賈詡之前雖未到帳,但也知曉遼西的戰局。放棄海陽,全力固守右北平,似乎是賈詡的計劃。呵呵,即使公孫瓚已經表示歸順,賈詡依舊對公孫瓚集團不太放心,已經開始對他們進行佈防了。

還沒等宇信緩過神來,又見賈詡拿出第三支令箭,朗聲說道:“張郃將軍,令你引馬步軍兩萬北上平城,協助沮軍師鎮守好城池!詡估計南面鬧騰不起來了,但是北面的狀況卻需謹慎,將軍到後萬萬不可大意。”

賈詡話有玄機,在他看來,眼皮子底下的軻比能已如甕中之鱉,不可能再有什麼奇蹟發生了。相反,目前異常平常的草原卻潛藏着難以估量的兇險。

幽並二州如今已無多餘之兵,再也無法從容應對突**況。向來謹慎的賈詡必須保證戰局萬無一失,北方的潛在威脅必須扼殺在搖籃之中。

賈詡遍觀營中諸將,唯張郃可當此重任!此人乃主公掛名弟子,必爲親信,且素有勇略,可應不測。以沮授之智,加上張郃之能,必能遏制住北方的萬急變故。

張郃一聽自己還有任務,心中頓時大喜,連忙上前拜禮接令:“軍師放心,末將明白!”

賈詡待張郃退下後,才發出最後一道命令:“其餘將士繼續圍困軻比能軍,抓緊時間修整工事,嚴防敵人偷襲。”

對付被圍的軻比能,已經不需要什麼高明的計策了。最穩妥的方式就是穩紮穩打,耗盡其糧,待其自亂!

宇信聽到這裡,只覺得意猶未盡,扭頭看了郭嘉一眼,只見郭嘉也聽得津津有味,心中不由更加佩服賈詡的才智和遠見。

什麼是一流的謀士,正如賈詡所謀,算無遺策!凡事皆在其掌握之中,凡變皆在其控制之中!當然,謀者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必須保己。欲謀人者,必先謀己;己之未全,何以算人?

正當宇信爲賈詡發出的一系列命令而大感陶醉時,突然聽得賈詡問話:“主公,東面和北面之敵已然無憂。此役,主公若想大獲全勝,還需書信兩封。”

郭嘉見宇信出神,連忙喚了他幾聲,才使宇信不至於當面出醜。待宇信聽清賈詡話後,這才重新整理衣甲,出列抱拳道:“軍師有何吩咐?”

賈詡見狀微微一笑,脫口說道:“主公可去信讓沮軍師派細作往草原散播謠言,說單于魁頭已被軻比能害死,鼓動鮮卑各部擁立和連之子騫曼繼位,然後派人暗中聯絡騫曼,邀他聯手攻擊軻比能的部落。”

宇信聞言一怔,點頭沉思道:“軍師何以料定騫曼會與我們合作,共擊軻比能部?”

宇信此言一出,不待賈詡回答,郭嘉就開口解釋道:“主公有所不知,那騫曼與魁頭雖名爲叔侄,其實二人關係甚爲惡劣。騫曼之父也就是上任鮮卑單于和連死後,因當時騫曼年幼而被掌握實權的魁頭奪去了單于之位。魁頭上位後不久又將騫曼流放在外,一直不聞不問。如今騫曼已經長大,豈會放過眼下這重登大位的機會?呵呵,而若他想得到魁頭舊部的支持,必然得打出爲魁頭報仇的旗號。如此一來,他必會很樂意和我們合作的,畢竟單于的寶座是很有吸引力的。”

宇信聽完郭嘉的解釋,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朝賈詡比出大拇指,笑着稱讚道:“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軍師此計甚好!”

郭嘉此時也對賈詡深爲佩服,當即抱拳道:“文和先生之智謀,嘉誠心拜服。”

賈詡得到二人稱讚,並無絲毫得意之色,還是一臉微笑地說道:“這第二封信?主公可派人相約烏桓單于丘力居出兵,讓他聯絡東部鮮卑另一大部落首領彌加,一同襲擾東部鮮卑各部,遲緩素利部的進軍速度。”

宇信這回聽得更糊塗了,讓與素利關係向來友好的彌加去拖素利的後腿,這未免太不現實了吧?宇信一臉狐疑地望着賈詡郭嘉二人,想聽他二人解釋一番。

賈詡如今已算出盡風頭,深通明哲保身之理的他自然會把這個解釋的機會讓給郭嘉。軍中切忌獨領**,要知道槍打出頭鳥,還是低調做人穩妥。

郭嘉見賈詡有意相讓,心中十分感激,當下解釋道:“主公也曾說過,這世上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素利和彌加表面上相處得融洽,實則也在暗中相互較勁。此次素利出兵遼西,乃是受魁頭封王的引誘,而後素利部一路高歌猛進,戰績十分顯耀,而此番彌加未能得到魁頭重視,心中定然不滿,他對素利進位爲王一事也是頗爲忌憚。只要我們以利誘之,不愁彌加不乖乖予以配合,而且,我們還有騫曼,他會說服彌加的。”

宇信此刻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他對賈詡的佩服之心了,這傢伙的智謀真不是蓋的,居然能將孫子兵法應用到這般程度!妙計連發,環環相扣,讓敵人互相攻伐,自損實力,而己方只需坐收漁人之利,實在是高!這賈詡確實不負毒士之名,端的是厲害!

有此賢能在身邊,何愁大業不成?唉,可惜歷史上的曹孟德太多疑,枉他坐擁天下第一謀士,卻無法盡用其才,難怪會中了孫劉兩家的算計,失了這一統天下的唯一時機。痛哉曹操,惜哉賈詡,二人雖爲主臣,卻依舊無法互相信任。

事實上,歷史上有很多種類似的情況。主疑臣能,勢必導致君臣不齊心,即便坐擁其才,亦不能使其盡顯其能,當真是白費了這天賜的英才。

每當想到這點,我不禁哀嘆,太宗只道“何代無賢,但患遺而不知耳”,不知“纔不盡用”之事實,何以在有限的生命裡再現隋初之盛況?這些都是鮮活的教訓,只望後人能夠以此爲戒,勿再重蹈覆轍!

言歸正傳,宇信當下提筆給沮授和丘力居寫信,將賈詡的想法告知二人,讓二人依計行事。爲求保險,宇信在給丘力居的信中,向其許下好處,平分素利軍的所有財物,並暗中知會蹋頓從旁勸導。

至此,一張結局註定,算盡各方勢力的大網正在無形中展開。從這一刻起,所有局中人都將成爲棋中子,而獨自下這盤大棋,也是唯一有能力下這盤棋的人,正是賈詡賈文和!

第25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10章 甄府訪田豐第208章 一語道破第263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二)第181章 行刺與獻刀第190章 諸侯“情誼”第143章 再見,雒陽第239章 力奪王旗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112章 一戰功成第41章 得勝歸第174章 爾虞我詐(一)第206章 陷陣雄風(一)第162章 鷸蚌相爭(一)第2章 拜師學藝第91章 張角有女張靈兒第196章 飛將之威(三)第242章 因糧於敵楔子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232章 百姓爲重第254章 白馬騎的覆滅(一)第172章 蔡邕請客第262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一)第74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三)第266章 “公平”交易(三)第193章 董卓一怒第161章 忠言逆耳第77章 臥榻之下有虎狼第4章 河間揚名(一)第100章 京師血案(二)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234章 火燒雲中(一)第16章 織蓆販履者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171章 擁立新帝第179章 曹操借刀(一)第258章 劉備的心計第24章 殿前顯神通(二)第141章 各有憂事第196章 飛將之威(三)第238章 餓馬提鈴第92章 甄脫髮飆第89章 載譽而歸第51章 內憂外患第162章 鷸蚌相爭(一)第89章 載譽而歸第86章 別陽澗大戰(二)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127章 害人終害己第234章 火燒雲中(一)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264章 “公平”交易(一)第42章 帝巡白馬寺第254章 白馬騎的覆滅(一)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68章 招賢與辦學第250章 戰爭升級第13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第51章 內憂外患第193章 董卓一怒第239章 力奪王旗第147章 預謀蛟龍第67章 大練兵第63章 懲辦污吏第8章 單騎平山賊(一)第253章 文聘救關第97章 唐周叛變第81章 險地求神駒第83章 敵軍圍困萬千重第116章 再見張靈兒第233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185章 諸侯會盟第228章 兒女情長第196章 飛將之威(三)第62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6章 河間揚名(三)第13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三)第74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三)第141章 各有憂事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205章 斷後人選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184章 廣發矯詔第193章 董卓一怒第131章 背後的算計第98章 龍顏大怒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256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4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187章 孫堅兵敗第127章 害人終害己第40章 仁義服烏桓第13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三)第264章 “公平”交易(一)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260章 借刀殺人(一)第224章 羣英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