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剛這次是帶着劉大功一起到京城的,準備打聽了消息之後就讓劉大功回山東報信。劉大功本是市井之人,做這種傳遞消息之類的事情最是擅長。而且他長於市井,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三個不諳世事的書生一些幫助。
其實從幾人到萊州應院試考秀才以來,幾人已經一改以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狀態,對於獨自在外的生活適應能力提高了很多,章施二人中進士後獨自返鄉又回京,便沒有出什麼亂子。在他們返京的時候,章澤天已經讓劉成隨他們前來,照顧他們的生活,此時劉成已經把一個管家做得十分熟練。
話說黃文剛見到章施二人,說起樑鬆之事,二人在京中都有耳聞。二人每天在部堂上班,光是聽他人的議論,已經把事情的原委基本弄清了,此時聽黃文剛問起此事,便把所知都和他們說了一遍,最後說道:“樑鬆只是辦差不力,又在皇上盛怒之際被人進了讒言,才被逮下獄,如今已經過了近一個月,皇上的火氣估計已經消得差不多了,後面只要一過堂,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部堂裡面猜測最重的處置也就是革職回鄉閒居而已,至少不會有性命之憂。如今那樑公子在京城四處走動,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更容易落人口實。”
黃文剛道:“這次來京城之前三叔特別叮囑過我,對於樑大人之事一定要切實可靠的消息,不能道聽途說。我在京城沒有什麼門路,還要你們多費心一些。三叔特別讓我囑咐你們,打聽消息和營救之事都要量力而行,不要讓你們自身陷入危險之中,若要用銀子則不用吝惜,三萬兩萬的都可以。我這次只帶了一千兩過來,但是通州碼頭的船上還有兩萬兩,船上餚記貨物價值近萬,也可動用。”
章維和施正德對視一眼,都明白了章澤天的意思,就是擺出不惜代價營救的架勢,實際上只肯花錢,不肯冒險的意思,應該是做給人看的。兩人商量幾句,施正德說道:“樑大人之事,關鍵要看皇上的態度,不是一班大臣能夠決定的,這銀子要送也沒有人選,暫時先放在那裡吧。”
章維沉吟道:“若能走通宮裡與皇上親近的太監的路子,倒是有可能影響到皇上的決定……”話沒說完,就被黃文剛打斷了:“表哥!此事不可!”
“嗯?”章維沒想到黃文剛對此事這麼敏感,不禁問道:“有什麼問題?”
黃文剛道:“來之前三叔特別囑咐過,你們二人可以找人打聽,若有親近的上官也可以求助,只是不能與太監走得太近。他說如今復社方興,那一干清流做事是不成的,但是罵人扣帽子沷髒水的本事卻是天下無雙。你們賄賂太監之事若被他們知道了,你們的前途就完了,對那樑大人也有害無益,所以萬不可如此。”
章維和施正德對章澤天還是相當佩服的,聽黃文剛說得鄭重,同時答應下來。
過了一會,章維道:“我們的座師吳閣老爲人端方,處事冷靜練達,對我們這些門生也多有照顧,或可找機會向他求教此事,也許能有辦法。”施正德對此相當贊同,二人當即商定誰有機會便把此事如實講出,請吳閣老指點。
這二人口中的吳客老,是已經入閣多年的文淵閣大學士吳宗達,此人在後世名氣不大,也沒有做過首輔,章澤天從來沒有聽說過此人的名字,當然也沒有跟三人提起過。此時吳宗達除了文淵客大學士之外,還兼着戶部尚書之職,在在朝的三個閣老之中,屬於務實能力最強的一個,排名卻在最後。當初徐光啓尚在內閣時,排名也在他之前。
這次會試,吳宗達正是欽點的主考官,也就是今年得中的近四百名新科進士名義上的老師,被稱爲座師。這種名義上的師生關係,就基本決定了這批進士天然地屬於吳宗達這一黨,這是很難改變的事實,也是此時官場的常態。也正是因此,這師生關係也遠比後人想象的親密了許多。
章維雖然在戶部觀政,而吳宗達就是戶部尚書,但章維這種剛剛進入官場的小官是很難見到吳宗達這樣的高官的。但說起來相當幸運,就在兩天之後,章維就找到了機會。
這天下午,章維受命送一份比較緊急的文件到吳閣老的屋子,進門後見吳閣老正拿着一份文字搖頭失笑:“如今的新科進士做事的能力都是如此不堪麼?”擡頭看到拿着文件進來的章維,笑道:“文件放桌子上吧……章承之?觀政一月以來,感覺如何?”
吳宗達是一個五十多歲的清瘦老人,雖然並不缺少上位者的威嚴,面對手下人時卻比其他高官多了一份寬容和慈和,更像是一個敦厚長者。章維和他說過幾次話,此時單獨面對這位老人時,雖然仍舊有些緊張,卻也能感受到老人的關心。
“初時許多事都不會,時時感到做事時力不從心,深切感到這實務與平時所學頗有不同,後悔當初沒有向家叔多學一些。這一個月來經前輩們教導,自覺稍有進益。幸虧我朝設了這觀政之制,否則以我等這般能力,若直接到一地主政,不免會貽誤政事,惹出亂子來。”章維按自己的切身感受,如實說道。
吳宗達說道:“不錯,我們平日所學,與這實務之間,的確有着一些距離,若不經過一番學習和實踐,處置起政事來便會沒有頭緒,不知從哪裡下手纔好,若直接主政一地,往往會被下面的小吏或師爺架空。聽人說你在這觀政期間,並無那種眼高手低之行,虛心學習,進步明顯,不錯,不錯。”
見章維凝神靜聽,吳宗達接着說道:“在觀政期間,除了要學習各種事務如何處理之外,最後將大文律熟悉一下,雖然不用背誦,但也要做到熟讀。這是處置許多事務的依據,不可輕忽。再有,我們平生所學,也不是無用,處事之時應注意四書之中的仁、恕二字,稟持中庸之道,把先聖的思想貫徹到日常生活和政務之中去,做到不違本心,方能做到處事公允,有所成就。”
聽到吳宗達的教導,章維想到這些天來聽到的關於這位吳閣老的一些軼事傳聞,竟然都能與他所說的仁、恕和中庸之道對應得上,不由得深感敬佩,這纔是真的把平生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加以實踐的典範啊。他對吳閣老深施一禮,由衷地說道:“多謝吳師教導,學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