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離婁(下) (2)

[3]不肖:即不賢。

【譯文】

孟子說:“品德修養好的人教育薰陶品德修養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薰陶沒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樂於有好的父親和兄長。如果品德修養好的人拋棄品德修養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拋棄沒有才能的人,那麼,所謂好與不好之間的差別,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寸來計量了。”

【闡釋】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繼承自孔子,不僅重視學校的教育,也重視家庭的教育。

在家庭教育方面,孟子主張由父兄負責子弟的家庭教育。在具體方法上,要做到“因人施教”,也就是說,如果子弟缺乏德行,就要教給他德行;如果子弟沒有才能,就要教給他才能。孟子認爲,這是父兄應盡的責任,所以他說“人樂有賢父兄”。

關於“人樂有賢父兄”的說法,相信孟子本人的體會是最深的。衆所周知,孟子自幼失去父親,也沒有兄長,全靠母親一個人教養成人。幼年受教育的這一段經歷至少給了他兩點啓示,一是“人樂有賢父兄”,一個人如果有賢良的父親和兄長是值得高興的;二是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比較完善的家庭教育了。完善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一個人就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就很有希望成才了。

除了重視家庭教育,孟子還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相薰陶和影響,也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孟子說,如果修養好的人拋棄修養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拋棄沒有才能的人,那麼,所謂好與不好的差別也就很相近了。這不僅反映了孟子對人與人之間的薰陶和影響的重視,也反映了孟子對修養好的人拋棄修養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拋棄沒有才能的人的批評,一個拒絕薰陶和影響別人的人,還能是一個修養好的人嗎?還能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嗎?

在《離婁上》裡,孟子提出“教者必以正”的要求,主張“易子而教”。儘管如此,也不能錯誤地理解爲他反對家庭教育,其實,他擔心的只是父兄如果不以正道教育子弟,或者效果不好時就發怒的話,就很可能適得其反。因此,他堅持要求父兄必須要正面講清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孟子還特別強調父兄本人必須德才兼備,否則就不能教育子弟,由此可見,他的“教者必以正”的思想與“賢養不肖”的思想是統一和一致的。

孟子不僅先於很多教育大師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他還首倡家庭教育,提出較爲具體的要求,這是孟子對教育學的又一大貢獻。

【原文】

孟子曰:“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

【譯文】

孟子說:“要有所不爲,然後纔能有所爲。”

【闡釋】

孟子在這一章裡所說的“不爲”與道家“清靜無爲”的思想不同。道家的“無爲”是一個“終極目標”,而孟子的“有爲”只是一個方法和謀略——“無爲”是爲了“有所爲”,最終的目標是“有所爲”。

既然最終的目標是“有所爲”,那有何必以“無爲”爲謀略呢?其實,說到底,“無爲”也不是真的“無爲”,而是要“有選擇而爲”,貴在目標與行爲的選擇上。如果做了一些小事,或者沒有意義的事,那麼就必然沒有時間做那些大事和有意義的事。能成大事者,如果事必躬親,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最終成爲碌碌無爲的人。因此,一定要懂得選擇和取捨,放棄一些不該做的事,才能成就大事,成就大事就是“有所爲”。

這就是孟子在這一章裡想要闡述的問題。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1]之以道[2],欲其自得之[3]也。自得之,則居之安[4];居之安,則資[5]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6]。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註釋】

[1]造:到。

[2]道:指學習的途徑和方法。

[3]自得之:通過自己的刻苦鑽研,然後獲得真知灼見。

[4]安:安穩、堅實。

[5]資:基礎、資本。

[6]原:同“源”,源泉。

【譯文】

孟子說:“君子要遵循正確的方法自我深造,是希望有所收穫。通過自學有所收穫,就能牢固地掌握它;掌握的越牢固,就能積累的深厚;積累的深厚,能夠左右逢源,取用不盡。因此,君子總是希望通過自學有所收穫。”

【闡釋】

在這一章裡,孟子闡述了有關“深造”的問題。孟子認爲,深造的目的在於自得。所謂“自得”,不是炫耀給人看的,而是自己真正有所收穫。

至於什麼是炫耀給人看的,什麼是自己真正有所收穫,南郭先生的例子最能解釋這一問題。濫竽充數的故事與孟子熟悉的齊宣王有關。讀了《孟子》的人都知道,齊宣王喜歡聽音樂。有一天,齊宣王召集了三百名樂人一起給他吹竽聽。有個姓南郭的人聽說了,就混進齊宣王的樂手隊伍裡,和大家一起給齊宣王吹竽。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齊湣王和他的父親一樣,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讓樂手們一個一個地挨個吹。南郭先生聽說這件事以後,嚇得連夜逃跑了。原來,南郭先生並不會吹竽,齊宣王在世的時候,他都是混在樂手的大部隊裡裝樣子而已。

聯繫到孟子關於“自得”的論述,我們不難發現,南郭先生就是那種炫耀給人看,但自己卻一無所獲的人。古往今來,如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很多,他們共同的要害在於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或者擔心自己沒有拋頭露面的機會,於是都“不求自得,只求得之於人”。

【原文】

孟子曰:“以善服[1]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2],然後能服大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註釋】

[1]服人:制服人。

[2]養人:培養人。

【譯文】

孟子說:“用仁義去強迫人接受,就好像是用威力制服他,沒有人能從心裡服氣。如果用仁義教育他、培養他的心靈,這樣才能心服口服。全天下的人不心服就想稱王天下,從來都沒有這樣的事。”

【闡釋】

儘管孟子口口聲聲呼籲要施行仁政,但是該怎麼施行仁政,卻很少提及。這一章文字不多,卻是孟子第一次闡述該怎樣施行仁政的問題。

該怎樣施行仁政呢?用通俗的話來說,施行仁政,是攻城爲上,還是攻心爲上?如果是攻城爲上的話,就好比是在用仁義強迫別人接受,不能使仁義根植於人心;如果是攻心爲上,就好比用仁義教育他接受,仁義能根植於心。毫無疑問,當然是攻心爲上,因爲只有心服纔是真的服。只有這樣施行仁政,纔不失仁政的本來意義。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澤[1],五世[2]而斬[3];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爲孔子徒也,予私淑[4]諸人也。”

【註釋】

[1]澤:恩澤、流風餘韻。

[2]世:父子相承爲一世。

[3]斬:斷絕。

[4]淑:善。

【譯文】

孟子說:“有德行的人恩澤餘風在經歷五世以後纔可能斷絕;不講道德的人的影響也要經過五世才能斷絕。我沒能成爲孔子親傳的學生,但我卻私下裡從繼承了他的學問的人那裡學到了他的學問的精髓。”

【闡釋】

根據孔子與孟子的年齡推算,孟子距離孔子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應該還沒有超過五世,因此,孟子還能接受“孔子之澤”的洗禮,雖然沒有成爲孔子的親傳學生,但這也足以讓孟子高興的了。更何況孟子還在繼承了孔子之學的人那裡學習到了孔子的精髓,孟子沒有理由不揚揚得意。這反映出了兩層意思,一是孟子以孔子爲師,是地地道道的儒家弟子;二是孟子認爲他得到了孔子的精髓,算是儒家道統的傳承者。對於孟子而言,第二點尤爲重要。在孟子之後,世人紛紛認可了孟子作爲儒家道統傳承者的地位。

【原文】

孟子曰:“西子[1]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2],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註釋】

[1]西子:指美女西施,這裡代指美女。

[2]惡人:與西子相對,指面貌醜陋的人。

【譯文】

孟子說:“如果像西施那樣的女子沾染上了髒東西,那麼別人在經過時也會捂着鼻子;即使是面貌醜陋的人,在齋戒沐浴之後也可以祭祀上帝。”

【闡釋】

在這一章裡,孟子通過假設的古代美女西施的例子,向人們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早已有了美好的品質和良好的名聲,就一定要注意保持;如果一旦失去這些品質和聲譽,人們照樣會厭惡他,不會因爲他曾經擁有好品質和好名聲就繼續愛戴他。同樣,如果一個人原先的品質和名聲都不好,但只要願意改正,也一樣會獲得美好的品質和良好的聲譽,人們也會愛戴他。

孟子用這個道理勉勵已經有好的品質的人繼續堅持從善,又勸誡“惡人”們棄惡從善,兩個選擇,兩種境界,兩種社會地位,何去何從,值得每個人深思。

【原文】

儲子[1]曰:“王使人■[2]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

孟子曰:“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

【註釋】

[1]儲子:齊國的大夫。

[2]■:偷看、暗中觀察。

【譯文】

儲子對孟子說:“大王暗中派人觀察先生的言行,是想看看先生是不是真的有和常人不一樣的地方。”

孟子感嘆道:“哪裡能和常人不一樣呢?即使堯、舜這樣的人物,也和常人是一樣的。”

【闡釋】

這一章的亮點在於“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也就是說,大家都是一樣的,就連堯和舜這樣的聖賢也和我們一樣。在戰國那個科學技術落後、人們的思想愚鈍和迷信的時代,能說出“大家都是一樣的”這樣的話,孟子的膽識和氣度已經是高人一等了,能說出“堯、舜也和我們一樣”這樣的話,就需要有更加非凡的膽量和見識了。

不過,這樣的思想出自作爲儒家“亞聖”的孟子口中,也就並不奇怪了。早在春秋時期,大聖人孔子就說過“子無語怪、力、亂、神”這樣的話,孟子只是繼承了儒家的這個不迷信的傳統而已。也的確如此,在孟子的眼中,歷來只有道德高尚的“聖人”,從來都沒有“神人”,那麼,人與人又有什麼差別呢?

把“聖人”和“凡人”放在同樣高的位置上看待,並且認爲他們是一樣的,這真是對造神理論和造聖理論的打擊。

第44章 盡心(上) (4)第31章 萬章(上)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46章 盡心(下)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34章 萬章(下) (2)第38章 告子(下) (2)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39章 告子(下) (3)第44章 盡心(上) (4)第37章 告子(下) (1)第42章 盡心(上)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37章 告子(下) (1)第45章 盡心(下) (1)第45章 盡心(下) (1)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27章 離婁(上)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34章 萬章(下) (2)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7章 盡心(下) (3)第29章 離婁(下) (1)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45章 盡心(下) (1)第47章 盡心(下) (3)第30章 離婁(下) (2)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31章 萬章(上) (1)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36章 告子(上) (2)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39章 告子(下) (3)第34章 萬章(下)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37章 告子(下)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32章 萬章(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41章 盡心(上) (1)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44章 盡心(上) (4)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43章 盡心(上) (3)第27章 離婁(上)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27章 離婁(上)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1章 前 言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36章 告子(上) (2)第29章 離婁(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