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大道至簡

其實……

任何一個學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世間萬物,本身就相互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誠如王守仁,他從前所學,本就來自於理學,雖然某種程度,他質疑理學的某些理論基礎,可這並不代表,新學和理學是徹底割裂的。

誠如現在的儒家,都是出自四書五經,出自孔聖人,每一個人雖然都宣稱,自己纔是儒學正宗,可實際上呢,卻各有觀點和闡述,難道就因爲和孔子真正的精神相違背,大家就不是聖人門生嗎?

理學和新學,之所以劍拔弩張,其實並不在於兩個學說之間,真有什麼不共戴天之仇,實際而言,兩者之間,至少百分只八十對事物的理解,其實是不謀而合的,唯一的區別,不過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罷了。

問題就在這裡,沒有理學,自然,也就不會成就新學,因爲新學,本身就在舊學的基礎上應運而生。

就好像地心說一樣,在出現時,也曾是人們奉爲圭臬的真理,可沒有地心說,如何會誕生日心說,人們接受了日心說,總不能說當初提出地心說的克羅狄斯·托勒密乃是一個天字號大傻瓜,不是的,人們依舊將他奉爲天文學和地理學的宗師,是開山鼻祖,甚至當初質疑地心說的哥白尼,也斷然不敢說,自己對天文的創造性思想,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這其中,勢必也是受過克羅狄斯·托勒密天文學的薰陶。

同樣的道理,方繼藩兩世爲人。

他更容易客觀的看待這一場爭議,新學和理學之間,真的勢同水火嗎?或許如地心說和日心說一樣,是的。可這其中,本身就有相互影響和傳承的關係。而之所以最終在歷史上,鬧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本質上不在於學問之間的爭議,更多的是——黨同伐異。

人是最政治性的動物,他們會用宗教、民族、學說、籍貫來區分出無數種敵我,而後,大家抱成團,相互進行攻訐。

歷史上,王學的出現,很快,照樣又衍生出了無數的學派,僅比較著名的學派就有浙中王門,南中王門、楚中王門、閩粵王門、北方王門、泰州學派等等。

而各個學派,又以自己的理解,去理解心學,有的學派認爲,王學的精髓在於動靜無心、內外兩忘,生生的將這王學,糅合了佛學之後,將王學變成了理學一樣,變成了以提高自身修養爲目的的道學。

又有學派認爲,所謂良知,與知識不同。良知是天命之性,至善者也。知識是良知之用,有善有惡者也。

更又即所謂心即爲本體,因而,他們認爲,天由心明,地由心察,物由心造,萬物皆源於心。

當然,以上更多的將心學當做了某種哲學。

而另一方面,影響力最大的,卻是泰州學派,泰州學派的觀點則認爲,王守仁所追尋的,乃是治國安邦之道,王學不該和理學一般,只是單純的道學,更不該只是追求人內心精神世界的哲學,因而,他們提出了‘百姓即用既爲道’,也就是說,百姓的日常所需,纔是聖人之道的根本,他們的學生,大多來自於社會底層,有的是農夫,有的是樵夫,有的是陶瓦匠,有的是鐵匠,因而,他們提出了人人皆君子,滿街都是聖人;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等平等觀念;同時提倡經世致用。

甚至到了後來,這學派提出了‘無父無君非弒父殺君’這等放在這個時代,足夠砍掉腦袋的觀點。

什麼是新學,後世的人,有人將其視爲哲學,甚至方繼藩在上一輩子,就曾遇到過許多號稱王陽明的擁護者,一提起王陽明,便立即搖頭晃腦,大談心性。

可實際如何呢?新學真是哲學嗎?

方繼藩捏着鼻子,認了,沒錯,新學確實脫胎於陸九淵的哲學。

可心學,又絕不是哲學,王守仁的一生,都在尋找治國安邦的方法,他格竹、他練習弓馬,他前去邊鎮考察,他學習兵法,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着事物,一次次去嘗試着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所追求的,正是儒家至高理念,即所謂的大治之世。

結果,他的學問,到了後人眼裡,生生的就被歪曲成了心性之學,所謂心即世界。

方繼藩更認同的泰州學派,雖然泰州學派這些龜孫居然提倡無君無父,要打倒可愛的弘治皇帝,還要和我方繼藩平等,可方繼藩至少還明白,那些躲在書齋裡,無論他們所追求的是格物致知還是萬物皆心的傢伙們,其實本質上,這些人都是一個路數,無非就是躲起來,自以爲聖人的學說,逼格很高啊,很好,我要追求我人生中的大圓滿。

這又如何呢。

儒家的本質,在於入世,入世終究是脫不開治國平天下,沒有了這個追求,還是儒嗎?

方繼藩拿出了朱熹的畫像,理由很簡單,區分有用和無用的,是人,不是學說,理學之中,有一羣滿口格物的書呆子,以後新學裡,想來也會有一大羣躲在書齋裡,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跪賣君王的人渣。

方繼藩不在乎什麼理學和新學,真的一點不在乎,與其讓這羣讀書人,將學說當做攻訐對方的工具。

那麼……倒不如,索性在座的各位,不好意思,我也是朱夫子的門下啊,新學是有傳承的,沒有理學,何來新學?

只是……

所有人都懵逼。

連王守仁都沒有料到,恩師轉過頭,把自己賣了。

不過……說賣,倒是誇張了,只是……明明自己已經佔了上風,鬧出這麼一出……

好吧,習慣了。

王守仁面無表情,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違和感,這纔是恩師啊。

“……”

文素臣一口老血要噴出來。

沒見過這麼玩的啊。

你方繼藩都自稱自己是理學傳承者了,那……我算啥?

方繼藩厲聲道:“文素臣,你還站在此做什麼?”

不能跪,絕對不能跪。

文素臣心裡冷笑:“老夫,倒想再請教一二。”

他決定不跟方繼藩糾纏。

這傢伙擺明着想把自己拉到和他一樣的層次,然後雙方撕逼。

他不要臉的,自己是大儒,還要臉呢,一旦和他計較起來,自己就輸了。

所以,他依舊死死的盯着王守仁:“這麼說來,王編修,已經徹底的參悟了聖人之道。”

這句話厲害,就看你王守仁謙虛不謙虛了。

王守仁頷首:“聖人之道,不需參悟。”

“噢?在你這裡,所謂的聖人之道,如此膚淺嗎?”文素臣像是一下子找到了王守仁的要害。

王守仁微笑:“聖人的內心,是博大精深。可聖人之學,一定是淺顯易懂的,四書五經裡的學問,其實並不難。所謂大道至簡,孔聖有弟子七十二人,上至公卿,下至販夫走卒,都參悟了聖人之道,那麼,聖人之道,怎麼可能繁複呢?聖人之學,本就在於簡啊,若不從簡,生澀難懂,猶如佛經道經一般,那麼敢問,聖人宣揚學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

“所以,我已參悟了聖人之道,在座的許多人,都參悟了聖人之道,人人都知道,聖人之道爲何。”

文素臣大笑:“那麼就請教,何爲聖人之道。”

“百姓們安居樂業,便是聖人之道。”

“又是這樣簡單?”

“是的。”王守仁又點頭。

他娓娓動聽的道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聖人所追求的,不過是大治而已,這也是爲何,我等敬仰聖人之處。因此,百姓吃用,即是道!吾輩一展平生所學,無非是爲了讓百姓們有衣穿,有飯吃而已,吾輩畢生所求的,乃是國泰,是民安,是御胡虜,所謂的仁政和民爲本,不正是此理嗎?”

王守仁表現的出奇的平靜:“從前,千千萬萬的賢者,都在追求教化天下,可他們一面教化天下,卻又一面,將這聖人之道,弄的生澀難懂,不但讀書人讀不明白,尋常百姓,更是一頭霧水。卻殊不知,聖人所謂的教化天下,本身就是將道理盡力的弄得簡單一些,越是簡單,方纔可以推行下去。學生說了這麼多,文先生肯定還是有些不明白,不過這不打緊,學生不妨請諸位移步,去看一樣東西,聖人之道,就蘊藏在其中。”

衆人奇怪起來。

聖人之道蘊藏在一個東西來?

於是紛紛隨王守仁出了茶肆。

步行了五百多步,眼前,一個巨大的水車,便出現在所有人眼簾。

王守仁朝那水車一指:“諸位,可看到了那水車嗎?這即是聖人之道啊。”

所有人都低聲議論紛紛起來。

這……就是聖人之道?

文素臣臉一紅,呵斥道:“王守仁,你竟這樣羞辱於我?”

“不。”王守仁搖搖頭道:“學生並非羞辱先生,而是……這水車之中,確實蘊含了聖人的大道。”

………………

這一章囉嗦了,其實想裁剪,可想了想,還是得囉嗦。有讀者在罵,大談什麼唯心主義,因此,老虎必須得把王守仁的心學,各個學派的觀點闡述出來,各個學派裡,對王守仁的認知是不同的,有經世致用的泰山學派,也有心即是理,一切萬物隨心而動的偏哲學理論。

怎麼說呢,任何一個學說,都有各自的理解,老虎所理解的,偏向於泰州學派,所以大道至簡,其實對應的是泰州學派的滿街都是聖人;同理之心,對應的是泰州學派的平等思想,更偏向於經世致用之學。

當然,許多所謂將王學,奉爲哲學,認爲心即是理的人,其實對泰州學派是十分厭惡的,認爲這根本不是正宗。

好吧,一切隨你,老虎對心學的認知,就是泰州學派的觀點,這學派在心學各大學派裡,是最沒逼格的,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少,甚至許多觀點,和王守仁相異,可我認爲,若是王守仁在世,那個自小懷有大抱負,上馬彎弓,下馬安民的王陽明,反而更偏向於這種主張。

第八百六十五章:上陣父子兵第三百八十章:神箭第六百八十三章:聖賢第六百四十七章:傳道第五百四十七章:真是大捷啊第六章:列祖列宗在上第七百九十二章:真命天子第三百五十章: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三百一十章:聖人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八十七章:準確無誤第五百四十五章:知音難覓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三十九章:儲君之怒第一百零四章:師恩第一百二十三章:升官發財第四百二十一章:實踐出真知第六百四十三章:都尉好本事第七百四十八章:戰場之神誕生第六百五十八章:天大的賞賜第六百六十四章:真是神物啊第三百二十八章:聖旨第一百二十二章:關乎社稷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大戰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五十二章:娘娘駕到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賢侄第一百二十二章:關乎社稷第七百四十七章:欽命巡西山第五百二十七章:我方繼藩 有礦第七百一十六章:寧王必須死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五百一十六章:赫赫功勞第八百七十八章:萬世楷模第五章:慈父多敗兒第十九章:我有殺手鐗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六百一十七章:神器現世第八百七十三章:恩蔭妻子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門生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報第六十章:殿前奏對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八百八十四章:重大發現(感謝土豪同學)第五百七十六章:陛下醒了第一百三十七章:將計就計第七百五十三章:有大功第十二章:小祖宗又不安生了第二百七十六章:急報入宮第七十一章:見駕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八十五章:昏君第八百四十一章: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三百七十四章:師命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一百一十一章:下詔罪己第一百八十二章:殿下聖明第二百一十九章:喜從天降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三十八章:爲所欲爲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五百一十二章:緊急奏報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八百零八章:鳳顏大悅第一百六十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二十七章:貴客上門第八百八十五章:天方夜譚第八百七十三章:恩蔭妻子第一百二十八章:曠世奇才第四百四十九章:捕鯤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氣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五百五十一章:壞人心術楊廷和第一百二十六章:神器第八十九章:仁義之劍第一百九十五章:大功一件第八百零二章:正氣凜然第八十九章:仁義之劍第三百五十六章:甲子士禍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第三百三十七章:太子施教有方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歸心第二百七十九章:決一雌雄第七百九十五章:龍顏大悅第一百九十四章:君憂臣辱第三百八十八章:龍恩浩蕩第一百零六章:別人家的爹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七百七十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四十七章:尊師重道第一百九十三章:邪不壓正第四十七章:聚寶盆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賁之士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八百四十七章:家醜外揚第二百三十二章:恭喜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