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四朝名臣

bookmark

帳內的氣氛略爲緩和。

張玉不愧是文官,腦子比他們這些武將好使,一番分析說得入情入理,所有人思索許久,紛紛點頭讚許,神情也輕鬆了許多。

沒人不惜命,好死不如賴活,但能找到一線生機,就如同溺水的人在水面上抓住了一根稻草,不管能不能救命,先抓住了再說。

帳內這些人多年橫行遼東,早已攢下一筆不小的家財,世上要錢不要命的人畢竟是少數,生死關頭之時,家財相比性命,委實微不足道,這個時候沒誰還死攥着錢財不鬆手。

散盡家財送給劉瑾,換自己一條命,這筆買賣不虧。

就在大家的話題已進入如何搬運家產,如何派兵護送進京,如何求劉公公保自己一命時,端坐正中的李杲忽然冷笑幾聲。

“可笑!你們以爲你們的家財進得了京師嗎?就算劉公公受了我們的家財,答應保我們一命,遼東到京師一來一回,這段時間我等在秦堪手掌之中能保得性命嗎?別忘了,當初下令野狼峪伏擊秦堪,我們可都有份的,你們覺得秦堪是那種寬宏大量的人嗎?”

衆人一楞,再一驚,最後頹然不語。

對秦堪這位欽差大臣,在座的都有一個共識,陰險也好,殘酷也好,總而言之,他絕非善類,說立場,大家各不相同,所以敵對。論爲人品性,其實大家都是一路貨色,唯一的區別是。秦堪恰好站對了地方,於是便代表了所謂的正義。而他們,很不幸的一腳踩空了……

帳內衆人都沒吭聲兒,大家都很清楚,以秦堪的種種事蹟來看,他的爲人絕對跟“寬宏大量”扯不上半分關係,這人就是一趕盡殺絕的主兒,據說他在京師領兵剿殺東廠番子時,王嶽在東廠大堂內高呼投降。他也置若未聞,仍舊下令勇士營進攻,殺了數千番子才收手,最後逼得王嶽當堂自刎。

對待曾經的大明內廷副相尚且如此,遼東都司裡的這些人就算投降,恐怕活命的機會也不大……

氣氛再次陷入了絕望,不知過了多久。張玉嘆道:“依總帥的意思呢?”

李杲咬了咬牙,道:“硬扛到底!此戰若勝,挾大勝之餘威,我們可率兵投奔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求他把咱們單獨立爲漢軍旗,伯顏猛可近年招兵買馬。所圖甚大,爲了活命,給誰效力不是一樣?終歸都是鷹犬而已,諸位以爲如何?”

在座的鎮守太監和武將紛紛垂首沉默不語,張玉臉色卻變得鐵青。騰地站起身,顫着身子狠狠拂袖離開了大帳。

文官縱然犯了滔天大罪。卻仍將“氣節”二字分得很清楚,有些事情寧願掉腦袋也不能做。

李杲瞧着張玉的背影,眼中忽然浮上幾許愧然。

若真投了韃靼小王子,將來死後有何面目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李杲頗重宗祠,可……這是僅存的一線生機啊!

祖宗可否原諒他?

“這就是李杲的祖宗?”

欽差大帳內,秦堪皺着眉,看着桌案上的十餘個小壇罐,屈起手指敲了敲,壇罐發出沉沉的悶響。

丁順咧嘴笑道:“正是,李家十八代祖宗全在這兒啦,找李杲的祖墳委實費了不少事,幸好咱們錦衣衛神通廣大無所不能,好不容易逮着李家守墳的老家僕,老傢伙剛開始還死活不招,後來手下弟兄就地挖了個坑把他活埋,一直埋到脖子老傢伙才肯把李家祖墳的地點說出來……”

秦堪疑惑道:“怎麼都是骨灰?這年頭埋人講究火化?”

丁順笑道:“秦帥,那李杲是陝西榆林人,祖墳是從陝西遷移過來的,祖先下葬多年,骸骨早已極度鬆化,一碰就散,不可能完整了,一路千里奔波轉運,不化成灰可運不過來。”

秦堪搖搖頭,嘆道:“缺德啊,丁順,你太缺德了。”

丁順愕然道:“大人,不是你說要……”

秦堪板着臉道:“我說什麼了?”

丁順小心翼翼道:“您上次問李家祖墳葬在哪裡……”

“沒錯,我的意思是,李杲經營遼東多年,祖墳裡一定埋了許多陪葬品,咱們來一趟遼東不能空手而回……我只想順手發筆小財,誰要你把他祖宗十八代都挖出來?”

丁順:“…………”

“節操呢?啊?”

“大人,我錯了,我這就把他祖宗埋回去……”

“留着,請都請出來了,教

訓一下他們的不肖子孫再回去。”

“怎麼教訓?”

“別多問,傳我將令,兩門佛朗機炮十輪炮擊後,讓朵顏衛再次衝破李杲軍前部……”

一名軍士面帶驚慌匆匆跑進大帳,單膝跪地稟道:“秦帥,探子回報,西面十里處出現一支來歷不明的兵馬,看人數大約兩萬左右。”

秦堪大驚,急步走出大帳。

一萬八千人對付李杲三萬大軍本就顯得吃力,若這支兩萬人的兵馬是敵非友,今日自己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所以說,挖人祖墳是有報應的。

平原上視野很開闊,秦堪凝目朝西面望去,卻見遠處黃塵滾滾,旌旗遮天,黃塵中隱隱可見數不清的黑點浩蕩行來。

不僅是秦堪,所有朵顏衛和儀仗官兵都勃然變色,驚疑萬分。

“令探子詳細再探,弄清這支兵馬的來歷,命朵顏衛勇士上馬,全力戒備,隨時準備衝鋒,八千儀仗官兵密切注意李杲所部動向……”

一連串的軍令下達,營中如同炸了鍋似的忙亂起來。

沒過多久,又有探子來報,這支兩萬人的兵馬打着大明宣府的旗幟,領頭的是一位文官。

直到此刻,秦堪久懸的一顆心才漸漸落回肚裡。

宣府的邊軍……

看來自己派出的信使終於把信遞到了。

隨着這支兩萬人的兵馬出現,秦堪和李杲兩支大軍之間微妙的對峙平衡被狠狠打破,秦堪大軍歡呼雀躍之時,李杲的遼東軍終於陷入了一片絕望,前軍和中軍無法遏止地騷動起來。

一個多時辰後,一名穿着緋色官袍,渾身風塵僕僕的中年文官匆匆走進了秦堪的帥帳。

秦堪眯眼打量着他,見此人神正氣清,目光清澈,臉型方正,頜下一縷青須脫塵如仙,端的是個人物。

見面先施禮,禮節周到得無可挑剔。

“下官綏甘寧三邊總制,領左副都御史楊一清,參見代天巡狩欽差大人。”

秦堪心頭狂跳。

顧不得理會宣府的邊軍怎會由三邊總制率領,只聽到“楊一清”三個字,秦堪便不由自主站起身,急步上前回了一禮。

“原來是楊大人當面,大人多禮了,本官可擔當不起大人之禮。”

楊一清楞了一下,顯然秦堪的態度頗不合官場規矩,官場上可從來沒有欽差給地方官行禮的道理。

秦堪卻不得不施禮,別人或可不敬,但這位楊一清,可是歷經四朝的重臣,後來更是出將入相,生平做過許多重要的事,治馬政,修長城,誅劉瑾,入內閣……別的且先不提,單說歷史上劉瑾伏誅,便是中楊一清的算計,僅憑這一點,秦堪就覺得他和楊一清的初見有如伯牙遇見子期,雖不至於共奏高山流水那麼誇張,至少也該互相客氣一點,不要被他挑了禮,免得他將來算計劉瑾時順便把秦堪也捎帶上……

秦堪打量楊一清的同時,楊一清也好奇地打量着秦堪。

對秦堪的大名,楊一清雖身在邊鎮,卻也如雷貫耳。滿朝皆傳此人乃正德新朝最大的奸臣,可是此刻見面之後觀其面相言辭談吐,分明是一副彬彬有禮的君子模樣,怎麼看也不像奸佞呀。

楊一清楞過之後又向秦堪回了一禮,道:“宣府張總兵巡視長城邊備不在城中,下官適巧在宣府接到了大人的急信,於是接管了宣府兵權急忙趕來保駕,兵權無小事,來日朝廷問起來,還請欽差大人爲下官分說究竟。”

“那是自然,多謝楊大人義伸援手,下官承情了。”

楊一清連道不敢,隨即神情一正,道:“遼東總兵官李杲果真舉兵作亂了麼?此事非同小可,下官忝爲左副都御史,不可不問個清楚。”

秦堪點頭,道:“李杲確實舉兵作亂,正於五里外與我軍遙相對峙,此舉不止是作亂,已然形同謀反了,楊大人只消出帳一觀,便可見李杲營盤……”

說着秦堪將李杲誘殺朵顏衛三百餘人,並屢殺邊鎮百姓冒功掩罪等惡行分說清楚。

楊一清先是訝異,接着神情漸漸憤怒,最後氣得拍案而起,怒髮衝冠。

“這惡賊該死!”楊一清大怒道。

秦堪笑道:“本官出京巡視遼東,正是爲了要他的命而來。”

楊一清道:“此時我等王師壓境,欽差大人打算如何要他的命?”

提起這事秦堪頓時精神一振,指着案桌上十幾個罈罈罐罐熱情介紹道:“來來,楊大人,認識一下李家十八代祖宗,一個個長得圓圓滾滾非常可愛……”

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739章 邊軍入京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238章 君臣對峙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652章 東陽致仕第215章 秦家誥命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481章 金殿殺機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196章 扭轉乾坤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214章 大明之患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743章 大開殺戒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136章 陰溝翻船第461章 與虎謀皮(下)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574章 宮前惡鬥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743章 大開殺戒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461章 與虎謀皮(下)第638章 無聲反擊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33章 滄海彼岸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238章 君臣對峙第375章 慶父不死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368章 復開弘文第489章 陵墓逾制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59章 小賭怡情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69章 惹禍千戶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218章 進宮請罪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54章 開拔集結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11章 風靡江南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707章 正德選妃(中)第44章 一年之約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227章 罷官歸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