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

便是孫武白起李靖這樣的名將,若是並非身逢亂世也難得武運昌隆。

戚景通當時也僅是逢上劉賊及青州李琪,兩者不過是些許亂匪。

雖然他屢戰屢勝多有戰功,卻未足以鑄就威名。

當然,國朝還是看到了他的功績的。

所以後來他才擢大寧都司掌印,並曾爲大明最爲核心的神機營爲坐營副將。

只是文宦們對他評價不高,多言道其正直清廉、政聲頗佳。

然而若僅僅是如此的話,他拿什麼破劉、李二賊屢立戰功?!

戚景通嘉靖二十三年病逝,而他不僅之前對於其子戚繼光言傳身教。

更是留下了數百卷用兵、練兵心得,若無這些如何造就其子戚繼光後來的威名?!

“叮叮噹噹~~”

黎仁孝很滿意的看着安南的軍卒們在紮營,那位劉堂果然未有虛言。

這裡的路邊堆積着一袋袋的稻米,看起來似乎是最近放下來的。

雖然都是糙米,但好在數量足夠。

讓親兵們帶着人在山林裡遊蕩了一番,打下些許野物這一天也就吃下去了。

劉堂的消息倒是不斷的傳來,首先就是那位貝爾曼聯繫上了大明人。

因爲現在佔婆的總兵力達到了五萬餘,於是明國水師準備協助他們防禦舊港。

這對於黎仁孝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加緊行軍成爲了必然。

輕傷軍卒已經被黎仁孝指派護送重傷軍卒,並攜帶着燒成骨灰的屍首先行回安南了。

餘下的九萬餘大軍,基本都是有一戰之力的。

“吃完後,便做乾糧!明日全天趕路,日落休息!”

緩緩的吐出一口氣,黎仁孝很快的下達了自己的命令。

時不我待!早到總比晚到好,尤其是如今安南的水師不受控制的情況下。

“小臣莽瑞龍,見過上朝天使……”

第二次來見汪直和張小公爺,莽瑞龍顯然沒有第一次的時候那麼緊張。

這段兒被安置的好吃好喝,顯然大明沒打算宰了他。

所以莽瑞龍也就安心了一些,說明事情還有轉機不是。

“這位是我大明水師輔帥戚世顯!世顯啊,這位是東籲使臣莽瑞龍。”

汪直笑吟吟的介紹了一番,戚景通與這莽瑞龍則是趕緊互相見禮。

讓他們二人坐下後,汪直才輕聲道:“莽瑞龍,過幾日你便隨着戚輔帥的戰船出海。”

“到了地方,自然會有人與你聯絡。”

“到時候要做什麼,你全聽他的便是。”

汪直說着,頓了頓輕聲道:“只要配合行事,你之家眷可保無恙!”

莽瑞龍趕緊起身大禮拜下,連聲感激。

汪直卻擺手將他揮退,命人將他帶走後纔對着戚景通道。

“此人話語信三分,人則不可用。”

待得莽瑞龍走後,汪直纔對着戚景通道:“世顯,你且送他到陽京即可。”

“沿途若他老實則護他安全,若是有所企圖……”

頓了頓,汪直輕聲道:“那便斬了罷!”

戚景通哪裡能不知道汪直是什麼人,從前西廠廠督、如今的軍部諜報司掌印。

無論是哪個身份,都是從事細作消息諜報的。

他的話不必探究,只需要執行就是了。

“到了陽京,自然會有人來接他。”

說着,汪直輕聲道:“之後的事情,你便不必理會了!”

“末將領命!”戚景通點了點頭,隨後望向了張小公爺。

這位天下風雲麒麟兒、國朝玉螭虎雖然從頭到尾一言不發,但戚景通卻很明白。

無論是安南還是東籲,甚至滇南的一切。

全都是在這位玉螭虎的掌控之中,甚至閣老李東陽的到來都是接手的罷?!

無論是伏羌伯毛銳還是恭順侯吳鑑,實際上仰仗者唯有這位小公爺而已。

數萬大軍深入敵境,還得輕兵直上奪取敵方首都。

作爲援軍的伏羌伯毛銳部被二十餘萬大軍擋在境外,佔婆這邊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全殲來敵。

可以說,這是極爲險峻的一招棋。

“戚將軍且放心,安南黎仁孝一定在你抵達陽京前將會受俘。”

戚景通搖了搖頭,對着張小公爺便是行了一個軍禮。

“末將所擔心者,非安南人……而是佔婆人。”

汪直聽得這話,猛然瞳孔一縮:“世顯有所發現?!”

“末將不是擔心他們做反,而是擔心……”

戚景通苦笑着嘆氣道:“佔婆軍卒,比之衛所更爲糜爛……”

“呃……”張小公爺很是無語,這倒是挺沒辦法的事兒。

畢竟佔婆這些軍卒除了少部分是原佔婆個頭人們的私兵外,其餘幾乎都是流寇、流民。

再說了,佔婆哪怕從前軍力鼎盛的時候還不是被安南壓着打。

這些軍卒的戰鬥力可想而知,戚景通不擔心他們起反心。

他擔心的是,這幫癟犢子扛不住啊!

“不必擔心,咱家不至於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汪直笑眯眯的對着戚景通輕聲道:“去罷!好好準備,到時候拿下了升龍……”

“或許纔是你真正作戰的開始!”

安南,省原。

這座安南重鎮早已經變成了一座兵城,大軍進駐後無數的百姓開始後撤往升龍。

城中的官衙,早已經成了帥府。

黎廷彥就駐紮在這裡,而他現在則是在招待着一個人。

桌子上擺着些許山珍,還有難得一見的烈酒。

“崇郡公不必多禮,此番某家前來乃是有事相求……”

來人舉杯淡淡一笑,然後遙敬了一杯飲下。

“崇郡公親眷已然撤離升龍,後日就會抵達省原與您匯合了。”

黎廷彥點了點頭,望着來人一飲而盡:“辛苦!”

來人緩緩的放下了酒杯,聲音變得輕柔了起來。

“此番前來,乃是有事需勞煩一番崇郡公……”

黎廷彥似乎毫不意外,聲音裡聽不出喜怒:“悔遲兄,你我二人非初次往來了。”

“意料之中,且說罷!”

來人便是李福達,卻見他哈哈一笑:“崇郡公快人快語,好!老夫亦不客氣了!”

便見李福達擡起手臂,緩緩的按在了桌子上。

望着黎廷彥一字一句的道:“李某要的,是升龍的開門!”

他的這話一出口,黎廷彥猛然瞳孔一縮。

但他卻沒有任何疑問,甚至李福達的話一出口他就點頭了。

“好!你可持我令牌、密信,往升龍尋左營副將阮文武。”

李福達先是一皺眉,但隨即似乎想明白了什麼。

卻見他鄭重的站起身,拿起酒壺恭敬的給黎廷彥倒上了酒。

然後端起杯子,躬身沉聲道:“崇郡公……當世人傑也!”

黎廷彥聽得這話,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慘笑。

端着杯子站起來,和李福達碰了下一言而盡。

當杯子放下的時候,他已經是眼眶略有溼潤了。

“老夫事黎朝三代,開國那會兒時局艱難不曾走……”

“聖宗時四處征伐未曾走,即便是當今大王削我兵權時亦不曾走……”

黎廷彥的眼中流露出一絲的悲涼,緩緩的坐在了椅子上。

“沒成想,臨了居然一生忠名付諸東流……”

李福達微微一笑,坐在了椅子上望着黎廷彥一字一句的道。

“滾滾大潮,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崇郡公爲黎朝三朝賣命,這爵位是掙出來的!而今安南要亡……”

李福達說到這裡,緩緩的站了起來開始往外走。

“您即便是心有忠義,也不至於舉家殉葬罷!”

黎廷彥沒有再說什麼,輕嘆了一口氣起身道了書案處。

抽出一張信箋研了些許墨,匆匆的寫上了幾句、用上鈐印。

吹乾後塞入信封加蓋火漆,又從懷中摸出一塊銅牌一併遞給了李福達。

隨後整個人疲憊的靠在了椅子上,望着橫樑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李福達見此悠悠的嘆了口氣,躬身作揖緩緩退去。

“嘩啦~嘩啦~”浪花拍打在戰船上,阮維武站在甲板上看着一艘小船打着燈籠緩緩的靠過來。

遠遠的用約定的燈火打閃過,才允許他們搭載小船過來攀上戰船。

阮維武不必吩咐,下面的軍卒很清楚。

只允許對方過來三個人,而且要查驗過印信。

一切都沒有問題後,上船的三人才被領到了他的艙室。

“且說罷!佔婆王讓你們來作甚?!”

來人恭敬的拿出了一封密函,雙手遞交給阮維武沒有說話。

拿過這封密函,阮維武藉着火光看了起來。

一點點的讀下來,阮維武的臉色不由得逐漸陰沉。

貝爾曼在邊境上與黎仁義一戰,竟然是嚇破了膽子。

連夜收縮兵力撤回了舊港,隨軍的明國將校也認爲到時候了。

於是放出信鴿,通知附近的大明水師前來支援。

根據那將校所言,附近的大明水師兵力可不少。

貝爾曼現在要集中兵力,準備在舊港死守。

而且還準備要安排人手,到舊港迎接明國的水師。

這可是極大的計劃變動,如果明國的水師趕來前沒有殲滅貝爾曼。

後續要打多久,這誰都不知道啊!

“明軍水師有載火炮、火槍等火器,端的是厲害!且有三千料大船……”

阮維武聽得這話手裡一抖,差點兒信就跌地板上了。

我……尼瑪!安南的水師,哪怕是他的座船也才一千料啊!

敲裡嗎!這三千料起,就算是撞也能撞垮他們這些小船了。

明軍的火器他倒是不甚在意,當年明軍攻打安南火器也很厲害。

然而這會兒海上卻用處不大,更多的是得靠船撞、跳梆戰。

“你便是前來領路的?!”

信上那位佔婆王也很着急啊,畢竟現在安南水師都到外海了。

如果他勾結安南的事兒曝光了,那肯定得全家富貴。

即便是貝爾曼不計前嫌,明國也肯定會宰了他全家。

“是!小的乃是來爲將軍領路的,同時還需遮掩一番……”

來人躬身抱拳,輕聲道:“小的船上有商隊的旗子,將軍掛上便可入港。”

神不知、鬼不覺的先讓一部分人進入海港,剩下的艦船則是隱蔽起來。

大明的戰船厲害,可他們的戰船靠岸就不那麼可怕了!

只要他們的船員登岸、戰船下了錨索纜繩,安南水師憑藉靈活再配合佔婆王碼頭的奇襲。

即便是他們有三頭六臂,也只能是飲恨當場!

“將軍!此事萬萬不可懈怠,據聞此次來的都是明軍精銳。”

來人躬身肅然道:“多歷戰陣廝殺,又有水師輔帥戚景通率領……”

“若是讓他們重回船上,逃得數艘都是大麻煩!”

明軍水師的主力可沒動呢,信上說那位明軍將校言語中提到。

明軍水師的主力戰艦,可是五千料的大船啊!

他這安南水師最大的也才一千料,要是走漏消息明軍水師惱羞成怒大舉襲來……

人倒是能躲進港口裡,船怎麼辦?!

把他水師的船給燒了,那他們還能叫水師麼?!

一念至此阮維武站起來揹着手,來回踱步。

想了半天,才臉色陰沉的道:“上岸一事,本將親自率人前往!”

來人似乎被嚇住了,趕緊躬身道:“將軍不可!若是您親自上岸,安南水師……”

“此戰若敗,安南也就沒有水師了!”

阮維武走到了船艙邊上“吧嗒~”一聲推開了木窗,只見窗外月色瑩瑩。

月光照耀在海面的波濤上,撒下片片碎銀。

“天佑我大越!既然當年明國敗於我大越之手,今次……亦不例外!”

阮維武看着窗外的月色,一字一句的道:“本將,將親手送他們歸西!”

是夜,佔婆舊港外海上的安南水師分作兩隊。

主力戰艦並沒有直接出動,而是繞行到了另一處海灣內靜候。

其餘的戰船全數換上了商隊旗,遮掩住了船上軍械。

天色剛剛亮起,阮維武便帶着船隊緩緩向着佔婆舊港駛去……

“噠噠噠……”的戰馬馬蹄聲響起,探馬不斷的在四周遊戈。

一身風塵的黎仁義終於趕到了舊港城外,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舊港的城牆了。

“難怪僞王全軍撤來此地,果然是處易守難攻之所啊!”

黎仁義眯着眼睛望着遠遠的舊港,舊港畢竟發展多年了。

於是這裡的城池雖然不大,卻是巨石壘砌的。

高有丈餘,延伸至海里。

“紮營!埋鍋、造飯!”

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一百六十六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四)第七百零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終)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衆解元滿天飛,再無一人不服氣第七百七十四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中)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八百五十七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師風雲起,夷州淘金忙第四百七十三章 東廠錦衣皆須改,諮政元老將出臺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四百零二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黔州土兵初出山,粵北繁華震心膽第七百二十三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毛銳玉田相照應,海商亦非一條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窮困老佀舞大義,少年癡虎獨不懼第六百九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貳)第二百三十章 津春揚帆去,錢能跨海回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完)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五百四十一章 莫道其餘閒雜事,帝國需要你的腎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第七百五十二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返得蘇州城,恍若再隔世第一百九十一章 便是踩你國子監,兩大尚書護財神第七十二章 欲求逃生路,先納投名狀第三百五十九章 津門三衛皆爛透,剜瘡利刃東山公第一百七十五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四百零一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六百八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陸)第三百零一章 糧商不停日,工造進行時第五百九十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二十章 家中奏對,簡在帝心第八百一十五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玖)第五百四十七章 恩師您幫扛一雷,學生三人遭不住第三百一十四章 爾等不能死,夷州要人手第七百零四章 諸家貨殖會分贓忙,降卒校場論長短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終)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四百零七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上)第一百三十章 侍女盡奉上,黃金須百兩第七百九十七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玖)第二百九十一章 兩宮之主皆呆滯,遠在車營接聖旨第四百六十一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舉文進士,同往接災民第五百一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叄)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賦爲大父,張家立新規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衆教習皆兇猛,解元舉子盡認慫第四百九十四章 九邊總制將令下,京師貨殖喜抄家六百零五章 學館初成勳貴至,心甘情願掏腰包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七百九十五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柒)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八百四十三章 活捉鐵粉玉螭虎,草莽求命病閻王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陸)第十八章 鐵桿粉絲在大內,皇帝老兒上門來第八百六十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完)第二百九十一章 兩宮之主皆呆滯,遠在車營接聖旨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紳豪族者,無一良善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柒)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制諫言,騎士心思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上)第七百零五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無恆產者無恆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七百三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拾)第一百六十七章 衆正盈朝辯經筵,莫藏爪牙同癡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