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惡多端

小鹽池,位於今鹽池縣境內。顧名思義,這個地方是用來產鹽的。在鹽池旁修築有三座城堡,分別是:鹽池城、惠安堡、熙寧堡。

注意,這座鹽池城不是正主。真正意義上的鹽池城指的是明長城的的關卡:花馬池的新地址上所修建的大城,駐紮着一個參將,兵力五千餘人。

慣例是將這座城池叫做小鹽池城。

其實,從地圖上可以很明確的看到。在這個“幾”字形的豁口,也就是明長城被打破之後,整個套虜搶掠的區域是大約是兩個市共十個縣的範圍。

往西是靈州,往南是韋州、固原、環縣。以及隸屬寧夏鎮、固原鎮下屬的各個堡壘、城池、衛所。整個區域東西百餘里,南北4百餘里。這就是整個戰場。

新軍衛現在就是在由東面的定邊縣往西橫着切過去。

張昭騎在白馬上,跟跟着主力部隊行走,看着眼前的平原地形,心道:“光顧着燒玻璃賺錢,應當把望遠鏡給弄出來。特別是日後在草原上作戰,一個望遠鏡足以提前發現敵人。回京師後,要去一趟玻璃工廠。”

這時,方儼從後面過來,打個招呼,低聲道:“妹夫,你真的要去打小鹽池?聽說有三萬韃靼騎兵在我們四周。”

話音剛落,就看見地平線處數名韃靼騎兵奔馳而來。很明顯,新軍衛在前面警戒的斥候已經被擊殺。

張昭看到許澴偉已經率領斥候迎出去,翻身下馬。他這些天軍務繁忙,和方氏父子聊的不多,只是將京中他知道的情況都告知。具體的事,都是方晶在給父兄的信中說的。

對方氏父子,他略有個印象。他的便宜老丈人,老方,是兩榜進士,心裡還是很驕傲的,對他這個“武夫”兼女婿,略微有點不大看得上眼。

而大舅子方儲比較沉默。這或許和他的妻子揹着他改嫁有關。張昭和方晶認識時,她家裡就只剩下她母親和譚大娘。

小舅子方儼二十來歲,面黃肌瘦,雖然在清平堡種了一年的地,磨去性格中的浮華。但還是有着年輕人的一面,是最早在心裡接納他的人。

張昭微笑着問道:“宣化兄,你怕了?”說着,將他馬背上的水袋遞給他。

方儼,表字宣化。

方儼喝着清涼的水,感覺太陽沒有那麼烈,嘆道:“妹夫,我這一年來在清平堡天天聽那幫兵油子扯淡,韃靼人的騎兵來去如風,騎射無雙。我們這一千人,而且基本都是步兵,這不是去送死嗎?”

張昭笑一笑,將水袋放到馬背上,說道:“你已經進到戰區中了,想跑也跑不了。多想無益,回去吧。”

方儼的心態他大致上瞭解。其實就是進入戰場後,患得患失,對未知的恐懼等等。這是戰前的一種緊張心理。等慘烈的廝殺來臨後就會消失。

其實,新軍衛的士卒們有不少人也有這樣的心理。他經常和士卒混在一起,非常清楚。畢竟,新軍衛的士卒們是第一次上戰場。反倒是秦兵團的那500餘人神態自若。聽說他們榆林鎮的百姓,都是以當兵爲生。

方儼愣了愣,他沒想到張昭這樣“安慰”他,他還以爲張昭要講大道理呢,無奈的一笑,掉頭回去。

這時,斥候戰新軍衛已經贏下來,過來向張昭彙報。

傍晚的暮色徐徐的落下來。小鹽池附近的三座堡壘,根本不足以容納三個千戶的韃靼騎兵,更別提還有衆多的“收穫”。

整個小鹽池邊上鋪滿着帳篷。還有些隨軍的牛羊。這是韃靼人的“後勤輜重”。

一里外的一個小土坡後,兩名穿着土布軍裝的斥候正趴着,觀察着這裡的軍情。

正是李逍遙和林同兩人。

當日林同本來是要被留在大同城外整訓的,但他堅決要求上前線殺韃子。考慮到斥候隊缺人,將他補充進去。

李逍遙則是因爲跟着許澴偉在大同府的衛所中招募到一批騎兵,所以被委任爲斥候。他和林同兩人年紀相仿。一個健談,一個沉默,反倒是成了朋友。

李逍遙其實是在跟着林同學習,昨日關於小鹽池有三個千戶的情報就是他傳叫同伴傳回去的。而他們倆則是冒險摸到這裡來。

“王八蛋…”

有些恍惚的李逍遙聽到林同忽而猛的捶一下山坡上的土,連忙看向小鹽池旁的營地中。只見一名韃靼人手裡拿着刀,拉着一名婦人往營帳裡走。

他身後的一羣百姓亂糟糟的,哭嚎聲隱隱傳來,顯然有人被這韃子殺掉,而妻子被搶。

李逍遙只覺得胸口一股熱血涌起來。他所敬愛的兄長王武、許澴偉每日教他做人的道理:身爲一名華夏軍人,就應當保護婦孺免受傷害,讓這片土地變得和平。

而現在他看到什麼?

“逍遙,你要幹什麼?”林同短眉毛凝成一團,將要熱血上頭的李逍遙給拉住,低聲喝道:“如果主力晚上不到,咱們倆豁出性命去宰了那狗韃子!”

李逍遙嘴脣咬出血,從喉嚨裡蹦出一個字,“好!”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蒙元被明太祖、明成祖橫掃之後,分爲兩大部落:瓦刺和韃靼。兩部在這百餘年來主導着草原。

到明弘治年間,韃靼人勢力增強,將瓦刺人趕到金山一帶,也就是唐朝時西突厥的草原上。整個明朝的九邊,實際上面對的全部是韃靼人。其部實力之盛,可見一斑。

韃靼部的達延汗,也就是明朝說的小王子,廢除太師制度,恢復蒙元舊制,被稱爲“中興之主”。他將韃靼人的編制改爲左右兩翼六個萬戶。

火篩是蒙郭勒津部的首領,是小王子的下屬。但此人多有戰功,時常擔任方面大將入寇明朝。在明朝亦是很有名氣,在官方中常和小王子並稱。

此刻,在小鹽池邊的三座城堡中分別是火篩下轄的三個千戶。午後時分,三名千戶正聚在小鹽池城中,斥候來報,有一支約千餘人的明軍正往小鹽池而來。

一名千戶仰頭喝着馬奶酒,鬍鬚上全是酒漬,哈哈笑道:“他們是來找死!博爾哈,我們三個千戶點起兵馬,在天黑前將這個千戶滅掉。小鹽池這裡囤積着咱們這次南下的‘收穫’,不容有失。”

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八十九章 誤入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兄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師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孫賊,再來玩啊第一章 難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美麗的冬季(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八斬!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兩百九十八章 樑儲此人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三百九十章 張昭的聖恩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八十九章 誤入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老之語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閒半日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論鹽商、鹽法第四百三十四章 孫賊,再來玩啊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驚豔第兩百九十五章 京師半日(上)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第兩百七十九章 拜訪路中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濤的思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六百五十五章 軍方第一人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態(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順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九十五章 是誰?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兩百八十七章 推動工業之心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圖實現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噁心不噁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三百九十章 張昭的聖恩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轉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二章 刻不容緩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舉薦王守仁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價和貨幣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一百五十六章 會操前(一)第三百九十章 張昭的聖恩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