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

“…封張昭爲新秦伯,食祿五百戶,欽此!”

新軍衛大營千戶府中,欽差王華手捧聖旨宣讀,在一連串辭藻華美的形容詞和定語之後,俱是出自翰林之手,最終朗讀出張昭的爵位。他是狀元出身,儀表堂堂,聲音洪亮。

此刻香案前,只有王華一人站立着。府前大院裡跪滿着將校、文吏、軍士。

香菸嫋嫋。

爲首的一人就是年方十八歲的張昭。

“臣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春風吹過城北的大營,新刷的石灰軍營牆壁雪白,烏壓壓的全部都是新軍衛的士卒。新軍衛四個團五千多人,外加後勤部門、留在京師的工匠等等。

所有的人全部都簇擁在千戶府這裡,擁擠不下的,則是在千戶府外的校場中。見證着這歷史性的一幕。

張昭謝恩的聲音在風中迴盪着。

五十六歲的王華微笑着合攏聖旨。其實心中有些驚奇。作爲狀元、翰林,他沒少代表朝廷宣讀旨意,但如張昭這樣受擁戴、愛護的將軍還真只此一人!

張昭起身,接過聖旨,微微舉起來,向諸軍示意。

大院內,院牆外,校場中的新軍衛將士們瞬間爆發出陣陣的歡呼聲,“吾皇萬歲!萬歲!”

這是將士們對皇帝承認張昭、新軍衛的軍功所爆發出的喜悅之情。

待歡呼聲稍落,張昭再拱手道:“謝王老大人。”

他和王陽明相交,對來宣讀旨意的王華多幾分親近。同時,也是知道此公的品德確實是磊落君子。王華“老實人”的名號,他前年在宮中當值時不知道聽過多少遍。

“張伯爺不必客氣。韋州大捷的消息傳來時,本官聽到時亦是非常振奮。揚我大明國威啊!”

王華笑着說道,轉身將幾名禮部官員託着的玉盤上的官服遞給張昭,“公服、常服、官帽、腰帶,笏均在此,張伯爺收好。”

“謝老大人。”

“這是本官的本份之事。另外,張伯爺要趕緊上表謝恩。併入宮求見,待陛見之後方可回家。”

王華還是很厚道的,怕張昭鬧出笑話,提醒道。

明朝的官員“出差”回來,一般是要住在會同館,然後上書天子,待陛見後方才表示整個公務流程走完。

張昭現在一樣如此。他是住在軍營,然後要去求見天子。

而因爲天子給封爵,他不能就在這院子裡口頭謝兩句就完了,要上正式的奏章,表示皇恩浩蕩。這奏章,回頭自然都是要在通政司、六科那裡存檔的。

張昭封賞完,王華繼續宣佈朝廷對新軍衛其他將士的封賞。這全部都是按照張昭這邊整理提交上來的軍功予以賞賜。

比如,張昭所任命的新軍衛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朝廷全部予以追認,並授予對應官職的武散階。賞賜從優,比京營、團營高出一倍。戰死的士卒、軍官,朝廷撫卹加倍。

忙碌的一下午,軍營中的歡呼聲不斷。張昭送走天使王華,立即就有一幫人在軍營外等着拜見、慶賀。

張昭令人都收下拜帖,人是一個都沒見,隨後傳令加餐犒賞三軍、放假。

同時,將新收的幕僚趙子龍所寫的謝表拿出來,還有他求見天子的奏章,趁着傍晚落日的餘暉往京中會極門投遞。他等着早點回家。他怕婉兒和方晶等着着急,書信已經派張泰平送回去。

大戰結束,業已歸來。張泰平此時歸心似箭,並沒有參加軍中慶賀的酒宴,而是直接騎馬返回南口村。帶去軍中的消息

聖旨下來,張昭的爵位實至名歸。他從京中返回軍營後,一幫親信將校們早等在千戶府裡的大堂中紛紛出言恭喜,齊齊舉手敬禮道:“伯爺!”

張昭目光從衆人身上掠過,計有:王武、龐泰、吳臣、馮無忌、孫啓棟、林文寧、陳康、韓瓚、李逍遙、趙辰、劉二狗、趙子龍、方儼、林同等四十多人。除開趙師爺,全部都是百戶級別以上的軍官。微笑着對衆人點點頭,

“諸位,咱們終於回到京師,朝廷的封賞也下來。韋州之戰的戰後總結咱們早就做過。四個團的新兵、老兵都練的不差。那麼,略微放鬆幾日後,咱們新軍衛的目標是什麼?

依我看,還是練兵。

我已經上表天子謝恩,陛見就在這幾日。我們新軍衛才四個團,這點兵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擴軍。

我之前給大家說過我對於新軍衛的構想。我們目前是團、連的架構。三個團,組建一個師,三個師組建一個軍。軍中的傳言,大家應該聽過。

新軍衛繼續由我率領,應該不會再僅僅只是一個衛所的級別,而是要和團營看齊。差不多應該會有一萬五千人的編制。

所以,咱們的士兵還是不夠。還要招募、訓練。這個練兵不僅僅是軍事技能,還要提升文化,從思想上訓練、改造。

而後,就是實戰。國朝四周並不太平。或許,過段時間咱們又得出徵。所以,大家不能有鬆懈、享樂的思想。

當然,在今晚,咱們不醉不歸。爲我們自己,爲逝去的兄弟。爲昨日的苦難,爲今日的勝利,爲明日的輝煌,乾杯!”

“乾杯!”

在張昭去京城期間,軍中的廚師們早就將飯菜準備好。張昭說“乾杯”,早準備好的炊事兵們將今日宮中賜下來的一罈罈的貢酒倒在碗中,衆將校齊齊舉杯。

氣氛熱烈。

而整座軍營中,亦是熱鬧的不得了。軍法官們都放開約束,讓士卒們享受今晚的時光。

第二天上午,張昭剛剛起牀,就有一名小太監打馬前來軍營通知:弘治皇帝要在西暖閣召見他。

張昭昨天晚上和衆將士宴飲,並沒有喝多,而是很節制。這倒非他裝逼,而是醉酒的滋味不好受啊!

當此之時,新軍衛上下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勝利、榮譽、假期,唯獨他不能!

危機往往就在繁花似錦的局面之後啊!他率軍從西北歸來,擁有着巨大的聲望、影響力。但是,有沒有人覬覦着新軍衛?恐怕未必沒有!

他作爲新軍衛的指揮使,要對所有的士卒負責。

對此此刻涌來的各種讚譽之詞,各種結交之人,都要保持一個清醒的判斷。

新軍衛未來如何去走,亦是他要思考的問題。而和弘治皇帝的見面,將決定新軍衛的未來。

“在下這就去。”

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兩百五十九章 書箋、女孩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態(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資張昭個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美麗的冬季(中)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五章 酒樓(下)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彈劾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滅福餘衛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軍副將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閒生活(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書信,捲入其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略態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會第七百零八章 李夢陽讀報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論鹽第四百六十四章 調研(下)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機忽至第兩百八十八章 彈劾奏章第三十九章 銷售、架構、將離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四百八十七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八十八章 丫鬟、詭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樓(中一)第兩百四十八章 憑弔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兩百零二章 韃靼撤離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裡都被打崩潰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噁心不噁心?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兩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當反派啊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將開業(求訂閱哦)第一章 難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國公府出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師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國公府出手第六百八十五章 徹底完成整合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畢業生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七百零八章 李夢陽讀報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衝突(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醫院探視第六十四章 生員(四)-第二階段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紅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八十五章 新舍人(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四十六章 未來的路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兩百六十二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來,潛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