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論鹽商、鹽法

徐雨伯帶着麾下的幾名黑衣人飛速的離開。

新軍營雖然精銳,但前來抓捕的人數並不多,不可能將佔地千畝的園林給封鎖的嚴嚴實實。

徐雨伯帶着人出了陸家的園林,回頭看着夜色中的火龍,禁不住搖頭,“陸奇文鼠目寸光啊!”

“三爺,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徐雨伯臉上露出狠厲之色,道:“罷市肯定不行了。張昭下手太狠。先把消息送回去,我們在揚州城內再等等。”

一行人消失在夜色中。

揚州城內外的抓捕持續約一個時辰。

晚間七點統一開始行動。九點許,被錢寧拿到走私私鹽證據的7家大鹽商全部被逮捕,驗明正身,和子孫、心腹們一起被押送到城中的鹽運司衙門中。

這裡,被張昭徵用了。

城西驛站那邊太小。

夜裡這麼大的行動,揚州城內的大小官員都被驚動,紛紛來鹽運司衙門求見張昭,想要問清楚情況。

張昭先安排人審訊,再出去見揚州的官員們。

這也是封建主義的霸道之處!他這個欽差大臣,在揚州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根本無需經過“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就可以審案並判決。

淮揚分守道李承安、分巡道、揚州知府、巡鹽御史四人被叫到鹽運司的二堂中見張昭。

大明朝的所有官衙,格局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大同小異。鹽運司衙門同樣有大堂、內堂(二堂)。

夜間燈火通明,隱隱的還有審訊、拷打的聲音隱約傳來。

李巡道放下茶杯,拱手一禮,問道:“使相今晚這是?”

張昭坦誠相告,平靜的喝着茶,“我已經拿到七家大鹽商走私私鹽的證據,派人將他們抓來審訊。鹽運司上下人等深涉其中。”

李巡道四人面面相覷。其一,是驚詫張昭的果決。在鹽商們表現出不配合的局面下,立即從私鹽的角度破局。其二,販賣私鹽的罪名非常大!

抓住基本就是個死。

換言之,溫情脈脈的面紗已經被張昭掀開。大案將起。

而鹽商們基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鹽運司基本淪陷。

“唉…”李巡道想要勸說張昭高擡貴手,不要擴大化,搞的人心惶惶。這是他坐鎮揚州的責任。但一時間不知道從何說起。

說起來,揚州官場上不少官員都在跟風上奏章“彈劾”張昭在揚州採取的“政策”。

張昭要求鹽商補齊鹽課,並按照稅務司的規定罰款十倍。這引起強烈的不滿。

這股風首先是金陵城內的報紙上辯論吹起來,繼而揚州這邊的官員們紛紛響應。

這其實還算不上“反對”,只能說發表意見。大明朝一向是言論自由。首輔都壓不下反對聲音。但,揚州官場中向張昭施壓的意圖還是很明顯的。

譬如,現在在座的陽州知府,他就上了奏章,反對以偷逃鹽課唯由重懲鹽商。

現在估計全部都嚇住,要噤聲。

要說私鹽氾濫,這上上下下都有責任。現在就看張使相怎麼給揚州上上下下的官員們定性。

張昭笑了笑,吹着茶杯裡的茶葉,飲一口,道:“我此次來揚州,只爲鹽商、鹽法,不問其他。外面的官員就勞煩李巡道幫我轉達一下我的意思。”

李巡道幾人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各自心裡有數,“請使相放心。”

張昭並沒有露面,等候在大堂中的揚州官員們一個個都有些焦灼。

這時,李巡道四人從內堂裡出來。

見揚州知府的神情都還算鎮定,不少人心裡紛紛鬆口氣。這位可是上奏章和張使相“唱反調”的。他都沒事,其他人就好辦。和鹽商們有牽扯的,不緊緊是鹽運司衙門!

“李老大人…”

李巡道對圍上來的官員道:“張使相明言,他來揚州爲鹽商、鹽法而來。該如何做,諸位心裡清楚。散了吧!”

這話的意思就是不株連,不擴大。就算鹽商們招供,他們被張使相處罰的概率也不大。

圍在鹽運司衙門的官員三兩成羣的散去。

李巡道也沒和其餘同僚交流,帶着幕僚、長隨坐到小船中。揚州水運發達,在城裡的交通,坐船反而比馬車、轎子更方便。

“東翁,張使相居然肯只懲處鹽商,這真是…”幕僚孫師爺搖頭晃腦,頗爲感慨。

李巡道笑着捻鬚,“不然呢?把揚州官場清查一空,那又能如何?使功不如使過。有這個把柄在,接下來鹽務公司的組建何人敢陽奉陰違?必定都是老老實實的。

此事,張使相已經做成。兩淮鹽運司組建新的鹽務公司,大勢已定。果然是名不虛傳啊!不愧是國朝第一名將。突破口找的非常準。”

孫師爺點點頭,“其實從私鹽入手,掀起大案,把鹽商清洗,這並不難想到。關鍵是要有執行力。換做本朝其他閣老、部院來,都沒這個軍事指揮能力。

一個時辰之間就將鹽商們全部抓捕。看似簡單,但非新軍營這種百戰精銳不能做到!”

李巡道“嗯”一聲,感慨的道:“報紙上那詞叫什麼?演技。張使相這番演技真是可以。多少人都以爲他是要以刺殺案來逼迫鹽商們就範的。

嘿,本官是聽聞金陵權貴派人到揚州城來搞事情。現在只能是無功而返。”

孫師爺笑呵呵的從跟着的長隨手裡接過溫酒,和李巡道一起舉杯,就着月光對酌,“也不全是張使相的演技了得。人都是有僥倖心理。真有上岸的希望,誰還想造反不成?陸奇文被騙的慘啊!”

說起來,這幫官僚在揚州城內的信息一點都不閉塞。他們看起來很昏庸,在揚州城內兩淮鹽商是大爺,但誰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這不,風暴來臨,真正上岸的是那些人?

李巡道完全是穩坐釣魚臺。從頭到尾就沒急過。

李巡道唏噓的點頭,“是啊!其實京師的刺殺案傳來,新鹽法頒佈,兩淮鹽商就應該主動跟上朝廷的思路,方可免去今日之禍。現在…嗨…,有些咎由自取!”

“東翁,財帛動人心啊!有幾個人能真正的看的長遠呢?”

兩人交談着,小船消失在夜幕之中,只有小河中水波粼粼。月影盪漾着。

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漣漪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兩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業不能丟第兩百章 張昭的打算第二十五章 影響、名聲第十六章 青龍鎮之行(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軍縱橫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種和軍制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業不能丟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來的三件事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東西是底線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無頭緒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圍、追擊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被打的啪啪響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第七十四章 生員(完)-口諭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兩百九十章 激辯(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門而入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軍將士書第一百四十章 得與失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十三章 宮中太監(下)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彈劾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六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見張皇后第兩百一十章 視死忽如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師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一百七十七章 騎兵將領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獲勝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備成立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兩百五十六章 月夜來訪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崢嶸(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兩百九十四章 收穫、樑儲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軍副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三百零八章 廢除衛所開始第兩百零九章 選擇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崢嶸(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