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試探、詐唬

土地兼併,在封建主義時代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當兼併到達臨界點後就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所以,自秦以來,國家陷入兩千年的治亂循環。

歷史上也不是說沒有機會打破這個怪圈。譬如宋朝,明朝。但每當我們要升級,露出資本主義的萌芽時,就會被外族入侵,打亂歷史進程。

弘治朝雖說是中興的盛世,但土地兼併一樣在進行中。張昭現在就是遇到“土地兼併”。

自耕農一旦借了高利貸,最終都是利滾利、淪爲奴僕,土地自然都會被兼併掉。

但張昭奇怪的是,張家擁有20畝地,明顯賣幾畝地足可償還二十兩銀子的高利貸。劉大戶哪裡來的底氣,要如此強硬的兼併張家的土地?

操作手法極其粗糙!誰給他的膽子?

衆所周知,明朝基層是鄉紳自治。但一個大戶還算不得縉紳吧?張昭的記憶中,劉大戶的祖輩、晚輩並沒有秀才、舉人。他有什麼資格橫着走路?

縣衙?張昭腦海中一閃,有些明白過來:劉大戶應該是知道他得罪徐郎中的事了。宛平縣的徐縣令就是徐郎中的族弟。古代信息傳遞緩慢,時間可能剛好對上。

一個擁有二十畝良田的小地主,在京城西郊的某些“禿鷲”眼中就是塊等待宰割的肥肉。

良田誰不喜歡呢?

但是,國朝優待讀書人。還沒聽說讀書人家裡的土地被人強奪的!張昭一個十七歲的童生,固然成績排名掉車尾,但有點嚇人的。這些惡意自然會收斂起來。

但如果有一天,這個童生變得沒前途了呢?

那還等什麼?

張昭很確定,劉大戶開出這麼離譜的條件,並非是真的有把握強奪張家的土地,而是在試探!

那麼,若他現在不將劉大戶頂回去,但凡流露出一絲軟弱,接下來,來自劉大戶等人的各種刁難、手段會接踵而至。那些人會將張家敲骨吸髓,然後吞下去!

一瞬間,張昭就想明白前因後果、當前的處境。

劉大戶的長隨斜睨吳春時一眼,接過話頭道:“怎麼的不行?我家老爺和縣衙上下熟悉,進了衙門可由不得你!劉家在河邊的地就差你家那十畝就可以連成一片。都TM識相點。”

剛纔一直都是這長隨在前臺施壓。

婉兒性格並非柔柔弱弱的、逆來順受,這時心裡固然害怕,但還是想要爭辯。

張昭側身,輕輕的拍拍小姑娘的肩膀,示意她稍安勿躁,溫聲道:“婉兒,我來處理。”沒管這長隨,徑直對居中而坐的劉大戶拱拱手,朗聲道:“劉員外,二十七兩銀子欠債到期我會還給你。賣地的事不必再提。”

前院裡都是劉大戶帶來的家丁。但不管劉大戶的僕從們如何凶神惡煞,作爲一個穿越者,張昭不可能被一個鄉間大戶嚇到。劉大戶只是一個小角色!

那長隨不爽的瞪着張昭。

劉大戶好整以暇的擺擺手,詫異的看張昭一眼:這和傳聞不同啊,這小子不是書呆子?繼而胖臉上流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還我?你拿什麼還?這十里八鄉只要老夫放出風聲,你家的地除了賣給我還能賣給誰?”

京中多權貴。京西的土地很多都是權貴們的田莊。但是,青龍鄉中的十畝地是不可能有權貴看中的。面積太小。所以,劉大戶纔會如此自信。

“哈哈。”院中的幾名劉家僕從都鬨笑起來。山羊鬍賬房矜持的捻鬚而笑。

老吳將擔子放在院落裡,欲言又止。他想要提醒少爺,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劉老爺在青龍鄉中威名赫赫!這些年,不知道吞併了多少人家的田地。但當日少爺病重,整個青龍鄉中,除了劉老爺誰能拿出二十兩銀子救命?不得不借!

張昭冷聲道:“劉員外若是要執意如此,那我只好遞一張狀紙到縣衙,請縣尊來評評理。”

劉大戶彷彿聽到一個笑話般,打官司,來啊!仰頭大笑,“哈哈,哈哈…”

張昭強硬的打斷他:“劉員外想必是在縣裡聽到某些風聲。現在,全縣的讀書人都知道我無意間冒犯徐郎中。你覺得徐縣尊會不顧風評,降罪於我?”

劉大戶笑的正酣暢,卻被張昭打斷,笑聲一下子卡在喉嚨裡,難受的很。同時,腦子像宕機一樣。張昭的話說的太古怪。什麼叫“縣尊不顧風評”,不就是要打擊報復你嗎?

張昭冷笑道:“讀書人的事情,劉員外還是不要攙和的好,免得腦水不夠用。請吧!”

“他得到京中權貴長寧伯賞識”的消息還沒傳開。張昭沒和劉大戶去說這個。而是徑直短兵相接。

說的直白點,張昭在詐唬劉大戶。

劉大戶聽的是不知道轉了幾手的小道消息,哪裡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無意”得罪徐郎中?如果他是無意的,被徐縣尊打擊報復,士林輿論顯然會是:徐郎中小雞肚腸,和一個小童生計較。傳出去,名聲就毀掉了。

要知道,宛平縣衙就在京城中。這不同於外地。事情只要發生,一定就會給京官們知道。

明朝的官場生態,不同於前朝。個人的名聲,對文官而言很重要。風評,有時候是仕途中升官的坎。當然,如果緊抱皇帝、大佬們的大腿,那其實也無所謂。

譬如,成化朝就有萬歲閣老,還有洗鳥御史。弘治朝要好點,到正德朝那可是“妖孽”輩出。

至於說,劉大戶再去打聽詳情,搞清楚情況,張昭就不管了。十天之後,餘夫子回來,一切就會終結。這個雷他就會排掉。

當然,劉大戶要是不吃“詐唬”,選擇蠻幹,和他去縣衙打官司,他也不怕。在審案前(明朝縣中的官司,先提前收狀紙,改日才審案),他一定會將消息散播出去,影響輿論。徐縣令大概率不會判他輸。

劉大戶頓時變得遲疑。

他能在青龍鄉中混到兩百畝地的身家,並不缺腦子。眼見張昭態度堅定,似乎很有把握,他不得不遲疑。他昨日去縣衙中辦事,聽到張昭的事。

焉知縣衙裡那幫子貪婪的書吏不是將他當做炮灰呢?這幾十年來,這種事他見得多了。五品文官,碾死張昭很容易,碾死他也不廢什麼事。

劉大戶胖臉上神情變幻,心裡有了決斷:先搞清楚再說。這時,突然醒悟,張昭在罵他呢!臉上紅一塊,青一塊。最終,乾巴巴的笑道:“

張小哥兒前段時間生病,如今病癒,可喜可賀啊。既然你承諾還錢,讀書人一諾千金,我中秋節前再來。”

說着,帶着長隨、奴僕離去。

劉大戶帶着隨從離開,張家空氣中壓抑的氣氛頓時消失。

周大娘幾名僕婦心中長長的鬆口氣,看向張昭的目光多了幾許敬重。劉老爺在青龍鄉多威風,還不是被少爺罵的唾面自乾!

婉兒破涕爲笑,拉着張昭的衣角。白皙的瓜子臉上淚痕未乾,大而明麗的杏眼中神采飛揚,說道:“二哥,幸好你回來。我都快要被他們氣死。”

張昭笑着摸摸婉兒的秀髮,吩咐道:“周大娘,把屋子收拾下。老吳,把東西卸下來,中午做頓好吃的。”

老吳聲音輕快的應道:“好的,少爺。”和衆人一起,忙活起來。

初秋的知了在屋後的槐樹中鳴叫。遠處的山林中已有金秋的痕跡。

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小號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六百一十章 此事和你無關第兩百八十二章 重臨小安鎮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來,潛憂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圖實現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張昭的聖眷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五十三章 車中論述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轉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二十五章 影響、名聲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脫的朱厚照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三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十七章 不再有興趣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麼談第兩百六十二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一百章 反打臉第兩百六十六章 不待見(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七百四十一章 陽明悟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齊聚阿城(上)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獲勝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說法第九十九章 局勢再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願效法前賢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七十一章 生員(十一)-反攻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鋒(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卻(下)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讓你傳個信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兩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兩百一十九章 與子同袍(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要離去(上)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三百三十章 經濟壓力第六百六十五章 換你三封信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瀋陽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個團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四百六十三章 調研(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五百零七章 劃地盤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七百一十三章 樞密會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將開業(求訂閱哦)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寬容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