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1 八百多萬兩紋銀的缺口】

在正統史書中,到了亡國之時,往往“奸臣當道”,擾亂朝政,而“忠臣”則與“奸臣”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最後結局往往是代表正義與忠誠,忠君愛民的“忠臣”最後被強大而邪惡的奸臣勢力所壓倒、消滅。

這非常符合悲劇藝術的創作手法。

只可惜未必符合史實。

韋寶與一幫官員好一通寒暄,然後與多位相熟的高官親熱入城。

“酒宴都準備好了吧?”韋寶對林文彪道:“所有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都要務必請來,大理寺和都察院的所有人都請來。”

林文彪答應一聲,“都派人去辦了,請爵爺放心吧。”

魏良卿急忙道:“這哪裡好意思,讓爵爺這麼破費?而且,爵爺請這麼多人,怕是有上萬人吧?”

“沒事沒事,這都是小意思。”韋寶微微一笑,暗忖上萬人有什麼了不起的,一人二兩銀子的標準,也不過兩萬兩紋銀而已,這點錢不算什麼。

“還是韋爵爺有氣派啊。”顧秉謙忍不住讚歎道:“看來,這回替魏公公和陛下解決遼餉銀的事兒,有着落了。”

韋寶聞言一驚,靠,什麼叫遼餉銀有着落了?

邊軍的餉銀找我想辦法?當我是財神爺啊?

韋爵爺攀附魏忠賢是順應歷史潮流,但內心對魏忠賢是毫不認同的,魏忠賢不說不學無術,至少沒啥大本事,充其量就是皇帝放出來執行政治任務的代言人而已。

若說魏公公有本事的,回到明末,問問苦難的民衆認不認同,江南的市民,陝北的農民,欠餉的士兵,作爲這個時代的人,他們一定會爲洗白魏公公感到極大悲哀。

天啓元年,奢崇明反叛,二月,台州兵變。

天啓二年正月,廣寧失陷,二月,貴州水西土目安邦彥反叛,四月,京師新募兵爲取欠餉而兵變,五月,山東徐鴻儒起義。

天啓三年五月,京營士兵因遲發月糧,到總督戎政恭順侯吳汝胤門前鼓譟,七月,山海關士兵因糧餉不繼,大量逃亡。

天啓四年,長興縣吳野樵起義,五月,福寧州發生兵變,六月,南京操軍鼓譟兵變,八月,十月,山海關士兵又兩次鼓譟逃亡,八月,徐鴻儒義軍起義。

天啓五年正月,旅順失陷,九月,柳河大敗,十一月,戶部上奏,山海關年餉缺額一百七十萬兩,又修三大殿,瘋狂斂財。

天啓六年,論寧遠戰功,魏公公從子魏良卿封肅寧伯,三月,蘇州民變,八月,陝西已發生小規模的農民起義。

天啓七年,寧錦大捷後罷袁崇煥官職,魏公公養孫魏鵬翼爲安平伯,魏良卿太師,魏鵬翼少師,魏良棟東安侯。

三月,陝西澄縣起義,饑民王二殺死知縣張鬥耀,正式揭開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天啓年間幾乎沒真正太平過,它爛但因爲時間短反而給人一種誤解,覺得鍋都要給崇禎背。

崇禎時的全面崩潰其實就是天啓種的因開花結果的表現而已,就如癌症,早期就不是癌了?

而且,最主要都是爛在沒錢,大量的兵變,本身就給馬上要蓬勃發展的農民起義運動提供了人力保障基礎。

沒有大量當兵的人領着,光是農民,很難一下子發展的那麼快。

當然了,評價一個人如何其實也要看立場所在,在天啓皇帝眼裡,魏公公及他一家真是“滿門忠烈”,“功德萬世”。

魏公公就是皇帝手上一個工具。

魏公公對明朝滅亡的危害很大。

明亡是個系統性崩潰,魏公公的所作所爲,無疑起到加速作用。

魏忠賢靠裙帶關係成爲明朝政局實際操盤手,使得明王朝的政治道德出現極大缺陷,導致民心出現離散。

魏公公破壞了明朝的政治秩序,任人唯親,結黨營私,在他所處的那個內憂外患的時代,他還這麼幹,無疑加速明朝滅亡進程。

所謂魏公公能爲百姓與官員鬥,明顯是意淫,中國不存在外國的國王要依靠人民與議會,類似所謂東林黨,爭鬥以達到控制國家的情況。

明朝的皇帝不是沒權,而是很多皇帝不負責任或者自身能力有限。

從法理上講,明代皇帝至高無上,他們如果認真了,沒有大臣敢對着幹。

天啓年間的事實已經證明天啓年間危機四伏,只不過是時間太短了,在危機沒有徹底爆發的時候,天啓年就結束了。

如果天啓年再長點,魏公公也不比崇禎強到哪去。

總之,所謂能臣魏公公是想象中的,現實中的魏公公就是一個人品爛,政治水平偏低的人。

位列東林黨人榜排名第133的徽州籍人汪應蛟,天啓元年剛當上戶部尚書的時候,就提出了多項財政開源措施,比如鑄錢、典鋪酌分、屯糧、抽扣工食、平糴穀倉、東征事例、房屋稅契、撫按捐助、節省鈔關銀、僧道度牒、催兵部馬價銀、南直牧馬地、南糧改折、庫折布粟等。

這些也就是所謂的雜項,總共可額定徵收的銀子是約296萬兩。

其中典鋪酌分、房屋稅契就屬於商稅類別。

房產稅契:凡有土地就有過割,有過割就有稅契。

民間房產買賣之時,酌定稅契每兩徵收二分,也就是房產交易稅,額徵近29萬兩。

典鋪酌分:從事典當生意的商人,獲利甚多。將各省的典當鋪按資產分成五等,每年分別徵稅十到五十兩不等,額徵19.5萬餘兩。

後來正式還徵收“優免丁糧銀”,明代文武職官、舉、監、儒、吏等類人員享有豁免一定的租賦、力役的特權。

現除生員依舊免徵外,其餘文武職官舉監儒吏也酌收優免丁糧銀,共額徵44.4萬餘兩。

魏公公執政期間,甚至免除了陝西的榷稅。

天啓年間,一年的遼餉收入大概就有400萬兩,這還僅僅是遼餉。

左光斗在河間府的屯田搞得有聲有色。

左光斗管理屯田期間,積極提拔屯田人才盧觀象,同時還主張把農政作爲考覈地方官政績的主要標準。

除此以外,左光斗針對北方人不擅長種植水稻,而北方賦稅要比南方要輕的特點,招募南方人來北方教北方人種地。

同時還開設“屯學”,這個“屯學”就是專門爲屯軍及其子弟設立的學校。

要想進入“屯學”學習,還需要學騎射;錄取的屯生,還給予一定的土地讓其耕種;屯學童生還可以直接免去縣試,直接院試。

更好的是,屯田、屯學還不用國家財政支出,做到了自給自足。

“昨歲六百畝,今爲四千畝,向之一望青草,今爲滿目黃雲,雞犬相聞,魚蟹舉綱,風景依稀,絕似江南”,這些可都是左光斗的政績。

楊漣在常熟知縣任上幹得也很好,萬曆四十二年全國“舉廉吏第一”。

重視教育,增置學田八百畝,增置義田三百畝收租,用以學校開支;捐俸築府塘石堤四十里,人稱楊公堤。

商業稅主要分兩大類:一、關稅,包括內地關稅和海關關稅。

其中內地關稅又分鈔關稅,工關稅,門稅及過壩稅,船稅。

雜項包括塌房稅、酒醋稅、漁課、契稅、市肆門攤稅。

天啓六年、天啓七年,九邊拖欠的餉銀份額分別達72.38%(約237萬兩)和61.29%(約201萬兩),錢都去哪了。

天啓元年拖欠份額是36.58%,二年20.54%,三年9.76%,四年0.51%,五年8.38%。

怎麼反而魏公公執政了,九邊餉銀拖欠的數字反而越來越高。

而到了崇禎元年,經過新任戶部尚書畢自嚴的努力,明朝才勉強緩解財政赤字。

所以絕對不能對歷史有什麼刻板的印象,認爲閹黨會搞錢,東林黨就完全不會搞錢,完全只知道吵架,不爲國家着想。

東林黨裡面也有很多很有能力的大臣是很爲國家打算的,是辦實事的。

皇帝這趟急招韋寶入京,一方面是要韋寶隨行護駕,讓天啓皇帝朱由校上山海關玩玩去。

另一方面就是要搞定錢的問題,在皇帝和魏忠賢眼中,韋寶是無所不能的存在。

四百多萬兩的缺口,再加上韋寶這趟裁軍十萬,需要補發的餉銀,合計至少超過五百萬兩紋銀。

五百萬兩紋銀這種事情,大明天下,除了韋寶,恐怕沒人能夠解決。

當然,晉商也能做到,但一旦讓晉商去做,這頭從晉商手裡弄來五百萬兩紋銀,轉頭他們就能靠着從民間盤剝,靠着私下與關外做生意,充實蒙古人和建奴的物資補給,弄回來上千萬兩紋銀,甚至更多。

那樣的話,本來就危機重重的大明,更加會雪上加霜。

這些事情,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數。

這世上沒有誰是傻子,皇帝清楚,魏忠賢清楚,閹黨清楚,東林黨大臣們也很清楚,中立派大臣,甚至普通老百姓,所有人都清楚!

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馮銓等幾位閣臣圍在韋寶旁邊,韋寶與幾個人應酬幾句,主動讓李成楝和駱養性幫着自己招呼一幫閣老,轉而去同丁紹軾說話。

丁紹軾大人現在是東林黨在內閣中的獨苗了。

丁紹軾不喜歡韋寶,也不是很討厭,主要因爲韋寶屬於傾向於閹黨的人,卻並沒有做多少危害東林黨的事情,反而還曾經挽救過很多東林黨大臣。

“丁大人好。”韋寶主動在丁紹軾身邊打招呼,“感謝丁大人來迎我,我一個後生晚輩,當初入翰林院,還得到了丁大人的提攜,丁大人能算我半個座師,這讓我實在擔當不起。”

“韋爵爺不用客氣,我們來迎爵爺,這是陛下的意思。”丁紹軾不鹹不淡的道。

韋寶微微一笑,“那也要丁大人肯來啊,丁大人完全可以隨便找個藉口不用來的,說明我在丁大人心裡還可以。”

丁紹軾也忍不住笑了笑,他是知道韋寶的口才的,韋寶能把死的說成活的,這本事,可以說滿朝皆知。

這時候張之極來了,打破了韋寶與丁紹軾一同走路,彼此無話的尷尬。

英國公府硬算起來的話,應該算是中立派,肯定不會和閹黨站在一起,有一點點傾向於東林黨,就這樣。

所以丁紹軾對張之極要比對韋寶更加熱情,“世子好啊,國公爺有日子沒有見着了,他怎麼樣?”

“別提了,我爹煩着呢,每到年關都煩得很,這不是馬上就要開今年的餉銀了嗎?平時拖一拖還說的過去,大過年的不給結清,一個年都過不好的。”張之極道。

丁紹軾和韋寶都點了點頭。

韋寶是知道京營的情況的,養了三萬多草包,個頂個都是廢物,全都是靠祖上的蒙蔭世襲的人。

三萬多人,吃的是五萬的兵額,快趕上邊軍了。

韋寶覺得京營早就應該裁撤掉,簡直是一個最大的包袱。

打仗完全靠不上,待遇又好,五萬人的軍餉就能趕上邊軍七八萬人的軍餉。

不過,作爲皇城的御林軍,撤銷是永遠不可能撤銷的。

“這好辦啊,國公府有韋爵爺這麼有本事的女婿,連陛下缺銀子都要找韋爵爺,你們也可以找韋爵爺想想辦法吧。”丁紹軾笑道。

韋寶聞言微微一笑,心裡卻很不高興,因爲丁紹軾語氣中帶着戲謔成分,顯然有點不尊重自己,自己又不是管戶部的,找的着我嗎?

“這不可能,我妹夫又不能從天上掉銀子下來,近三百萬兩紋銀,他哪兒弄去。”張之極雖然不熱衷政務軍務,但也不傻,聽出了丁紹軾話中的戲謔成分。

“據我所知,大明庫銀早已經告罄,除了你們家韋爵爺,我是真想不出來,誰還有本事給邊軍和京營發餉銀了,否則陛下也不會這麼着急讓爵爺回京。”丁紹軾輕聲道:“韋爵爺以一己之力擋住了建奴冦邊,是這麼多年來打的最好的一次,還把一大批的蒙古部族從建奴那頭打回來了我大明這一頭,一下子就將孫督師這幾年在遼東的功績蓋過了,但這只是一方面,主要還是陛下想找爵爺商量怎麼湊集銀子,能者多勞嘛。”

這一回,韋寶沒有覺得不舒服,因爲丁紹軾的語氣自然了很多,也帶着一點憂慮。

顯然,丁紹軾也希望有人有本事弄到這些銀子,否則是真的會出亂子的。

“我沒有辦法,這兩項合起來近八百多萬兩紋銀,我手裡只有一個海防總督衙門,直轄的也就是河間府、滄州府,登萊和山東,都是窮地方,再怎麼勒緊褲腰帶也弄不到這麼多銀子。”韋寶道:“還要靠丁大人這樣老成謀國的能人。”

“眼下大明到處都是窟窿,是不好辦。”丁紹軾道:“想不出辦法也沒有什麼,我只希望韋爵爺再不要把腦筋打到各地士紳的頭上了,那樣是殺雞取卵,會出大亂子的。”

韋寶被丁紹軾說的臉紅了,知道丁紹軾是什麼意思,丁紹軾指的是自己搞的文字清查,波及整個北方,尤其是北直隸和他的海防總督衙門下轄的地區,簡直等於颳了一遍地皮。

韋寶自己也知道這是殺雞取卵的法子,把地主都弄垮了,對經濟毫無益處。

但韋寶當時急紅了眼,就是要搞錢。

“丁大人,有的人的確目無尊長,目無朝廷,該教訓的時候,還是應該教訓的,至於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打的重一些,也可能會打的輕一些,底下人辦事,總是有一定疏漏的。”韋寶自己給自己辯護了一句。

丁紹軾笑道:“我不是要說這個事情,我只是覺得以後這樣的事情,還是少一點好。”

【0921 韋爵爺最崇拜的人】【0392 孫承宗想讓韋寶給袁崇煥當學生】【0179 老練的駱養性】【0232 鉅額欠據】【0069 互不相讓】【0281 哥不是天生要強哥是天生強大】【1040 寶軍騎兵團】【0287 學的是屎】【0424 秋天種芝麻,老死不開花】【0422 蓋州渾塔和耀州達爾岱】【0361 九成還活着】【0249 股東大會和董事會】【0583 偶遇】【0134 你們對我的力量一無所知】【0493 盜劫計劃的第一階段】【0906 奪取喀喇沁之後】【0652 韋總裁那首震懾全場的詩】【0019 鄭金髮打韋寶】【0292 吳大小姐你變了】【0799 見過九千歲】【0097 規劃編制】【0716 都察院大擴編】【0496 不可避免的強行破城】【0272 練武和打坐】【0747 徐大化給魏忠賢出的主意】【0074 小地主的舒爽一晚】【0520 毛文龍有皮島,韋總裁有江華島】【0838 孫承宗快瘋了】【0492 行動開始】【0363 證人趙小蓮】【1040 寶軍騎兵團】【0370 韋寶和吳雪霞拼酒】【0246 拉人入股】【0750 朱由校讓韋寶讀奏本】【0567 不要逼我】【0441 孫老督師的力量能把山踩成肉餅】【0570 悍將譚瘋子】【0656 太太平平考完殿試】【0331 最好的世界】【0386 浪人琵琶】【0892 學聰明瞭的努爾哈赤】【0295 隊友呢?】【0016 小寶被嫌棄了】【0011 孫九叔和芳姐兒】【0657 還沒有出結果】【0120 韋郎中準備給人動外科手術】【0686 天生大贏家】【0179 老練的駱養性】【0356 檢察署羅榮臣】【0084 三人共寢】【1060 理工宅與文青宅】【0712 對刑部動手】【0599 洪霙會道歉嗎】【0494 京城這下熱鬧了】【0884 高第主持議事】【0536 李適和韓明璉成爲家奴】【0568 韋寶與毛文龍達成和解】【0306 七錢紋銀一石糧食】【0312 主教練和助理教練】【0756 救下熊廷弼、楊漣、左光斗】【0604 瘋狂的仁穆大王大妃和李倧】【0254 如火如荼的建設】【0306 七錢紋銀一石糧食】【0201 出水了】【0187 韋寶舌戰趙里正】【0741 兵部海防衙門】【0177 帥炸天的駱養性】【1024 貞明公主】【0976 魏忠賢與韋寶翻臉】【0725 韋寶首次平臺議政】【0700 動了所有人的蛋糕】【0063 韋達康厥過去了】【0322 窮瘋了的韋寶】【0318 秉軍太監塗文輔】【0198 鼓勵私人持股】【0487 駱思恭的橄欖枝】【0163 回到金山裡】【0020 父母都被虐跪下了】【0846 果斷的努爾哈赤】【0388 這個世界太瘋狂】【1073 毛文龍的確偉大】【0316 操作猛如虎】【0840 孫承宗的詆譭】【0354 同窗聚會的目的】【0170 沒了命也不能沒了土地】【0608 痛苦的李倧】【0317 祖大壽跪了】【0942 中原之難】【0448 強勢的吳祖氏】【0417 四面放火】【0198 鼓勵私人持股】【0334 小軍出動】【0544 舉人老爺和遼南轉運使大人】【0230 第一次牽手的滋味】【0031 賣魚2】【0545 戰術大師皇太極】【0673 榮正語】【0646 熊家門外】【0177 帥炸天的駱養性】【0419 努爾哈赤的親外甥徹爾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