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

牛金星特別熟悉河南的關山形勢,同劉體純過來的一路上,他總是用鞭子指着蒼茫的山川,雄偉的長城,古老的城堡,告訴劉體純:某朝某代,某年某川,在這裡發生過什麼戰爭,經過的情形怎樣。談得特別詳細,好像親自參加了戰爭一樣,讓二隻虎也十分佩服。

這位牛舉人看到聞名河南已久的闖營“諸侯”李公子李來亨專誠親迎,心中結鬱的疙瘩便解開了大半。

他騎在毛驢上,手一抖將扇子打開,笑道:“李公子好風姿!”

劉體純則衝上前去,同翻身下馬的郝搖旗抱在一起。要說郝搖旗雖然小毛病無數,但在闖營中的人脈關係也是真好,劉體純是袁宗第的副將,但也和郝搖旗是感情真摯的老朋友。

李來亨也下了馬,他一邊同牛金星拱手打招呼,一邊不住地打量這位啓翁先生,說道:“啓翁是舉人,我一介草民,哪敢在先生面前提什麼風姿?”

他也是看人下菜,在牛金星面前表現出的十足禮數,讓方以仁大感不爽,他心想自己若非是沉迷戎事、不好讀書,憑自己桐城方家的出身,還怕考不上舉人?他堂弟方以智可是進士呢!

“哪裡話,什麼舉人與草民,既然跟從闖王揭竿舉義,這些就自然不必再提。”牛金星撫須笑道,“不愧是一隻虎的義子,果然是英俊人物!不知麾下臺甫怎稱?”

臺甫就是字號的意思,不過李來亨年紀尚輕,還不到結冠的年齡,也沒有起過表字。

李來亨愣了一下後,也文縐縐地回答說:“我還沒有到二十歲,尚無表字,啓翁直呼我名便可。若啓翁有暇,將來也可以爲我取個字號。”

牛金星從驢背上跳下,鞠了個躬說:“勞駕遠迎,實不敢當。不勝惶愧之至!小將軍若允我來取一個表字的話,我看完全可以用山寨之名,以得勝爲表字!否極來亨,自然得勝,名、字也十分相符!”

李來亨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說什麼好,他也不好拒絕牛金星幫忙取的字號,只好楠楠說:“這這……行吧,李得勝就李得勝吧!”

李來亨又同劉體純打招呼,並問了自己義父李過的現狀,得知他們發展也十分順利,縱橫寶丰、魯山、郟縣幾縣,將當地山寨民團或收編或殲滅,便放下心來。

他向身後一招手,張皮綆立刻牽過來一匹戰馬。這匹馬是從熊耳山中一家寨主送來的北口騸馬,十分溫順,李來亨知道以牛金星的舉人身份和社會地位,加入闖營以後,必成李自成的謀主,自然要結一個善緣。

牛金星又拜謝道:“小將軍風姿卓雅,如此親迎,已很客氣,何必有送馬匹?我只是一介文人,不善騎馬有匹毛驢便可以啦!”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牛金星在李來亨勸說兩句後,還是換毛驢爲戰馬。郭君鎮、李世威等大將也隨即騎馬緊緊跟了過來,牛金星見李來亨的前後左右,都是雄赳赳的青年將校和親兵。又望着雄偉的高山和奇峰,聽着澎湃的松濤和馬蹄聲,心中感嘆:

大丈夫豈可老死蓬蒿!

牛金星這回毛遂自薦,向闖王主動懇求,讓他到得勝寨來見李來亨。

第一點是好奇李來亨這個人物,好奇他一個新入闖營不過一年的少年人,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崛起爲闖營中實力僅次於田見秀和李過的第三號諸侯?

第二點也是多少有些擔憂,田見秀和李過都和李自成有十年以上的交情,而李來亨這個新人卻不知深淺,他也想爲闖王來看看這位“諸侯”心思如何。

一見之下,他先爲李來亨的低姿態博取不少好感,留下很深印象,感覺自己的猜忌似無必要。

對於李來亨左右的人物,雖然還沒有機會深談,但是僅憑他的表面觀察,憑他們在路上的隨便談話,牛金星就感到這些人物都不簡單。

郝搖旗身上兼具了渾厚淳樸和慓悍兇狠的氣質,郭君鎮則鋒芒畢露之餘又兼具剛毅和才氣,李世威和張皮綆則都過分的年輕,身上充滿少年人的火力。

還有那位被小虎隊將士稱爲“黑秀才”的方以仁,見識極深遠——牛金星曾受過本省進士的欺壓,所以他對明朝的進士懷有很深仇恨和敵意,而對方以仁這樣僅有秀才功名的人物,反而深具好感。

另外給他印象極深的是小虎隊一般士兵,雖說闖王的部隊紀律已經十分嚴明、士氣也非常飽滿。但小虎隊的特點則在於將士間關係融洽得像家人一樣,紀律和精神面貌比起闖王的主力,也毫不遜色。

牛金星接着看到得勝寨周圍的山谷裡,將士、民兵、寨民和李來亨招引的饑民,大家都在一處墾荒,更感到李來亨的文武兼備。

難怪河南到處傳揚着李公子興仁義之兵、救民於水火的傳說!

等衆人都入寨後,劉體純和郝搖旗到一邊嬉笑飲酒玩樂去了,牛金星才轉入正題,他同李來亨講到了李自成的近況。介紹李自成縱橫汝州境內的魯山、寶丰、郟縣三縣,近來又攻破永寧和宜陽,已經把洛陽周邊的縣城據點全部掃蕩了一遍。

李來亨眉毛一挑,問道:“魯山、寶丰、郟縣、永寧、宜陽,都是洛陽周邊州縣。老掌盤將其盡數攻破一遍,是否近來就要攻打洛陽了?”

牛金星沒有直接回答李來亨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小將軍稱霸熊耳山和伏牛山,戰兵已有千人,若盡發民兵、饑民,則四五千之數亦在譜中。但我聽二虎所說,小將軍似乎不僅未攻破南召縣和嵩縣的縣城,連欒川鎮的小鎮都沒有攻打?”

“哈哈!”李來亨大笑一聲後,解釋說,“啓翁明知原因,何必再問。所謂‘小亂住城,大亂住鄉’,南召縣和嵩縣的縣城不比洛陽,積蓄根本不多,反而是山中的各家山寨藏糧更多。”

“何況明朝的封疆大吏,他們爲保持祿位,遇事上下欺矇,互相推倭,都怕擔責。你只要不攻破城池,殺戮朝廷命官,縱然你到處攻破山寨,聲勢日大,百姓歸順如流,那班封疆大吏也還會裝聾賣啞,不肯上報朝廷。”

“倘若他們上報朝廷,崇禎就要發急,動了脾氣,一道一道上諭飛來,限期他們‘剿滅’,也不管兵在哪裡,餉在哪裡。到期不能‘剿滅’,反而如火燎原,他們有些做封疆大吏的,輕則降級、削職,重則下獄、砍頭。所以這班封疆大吏如今都學能了,抱着一個宗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能夠保一天祿位就保一天。”

牛金星這才撫須含笑道:“確實如此,所以闖王縱橫寶丰、魯山、郟縣三地時,也是隻拔山寨、不攻縣城,儘量不引起官軍的注意力。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闖軍的兵力大爲增長,已不懼河南官軍,所以闖王才連續攻破永寧和宜陽兩座縣城。”

牛金星通常稱李自成爲闖王或元帥,他自然不用具備着濃厚土匪氣的“掌盤子”稱呼。這時候李自成縱橫於闖王高迎祥曾經長期活動的豫西南一帶,雖然沒有直接打出闖王的旗號來,但已有許多饑民將闖將與闖王的稱號混淆,李自成闖王名號因此漸漸響徹天下。

他終於將這趟來熊耳山的目的說明,大聲說道:“小將軍!如今熊耳山和伏牛山都在我方的掌握之下,一旦有事,則大可退入山中休整兵馬。我已建議闖王,衝馳豫中、豫東,破洛陽、陷福藩,取王府累億金錢養兵賑饑,爭衡中原。”

“我早年在洛陽讀書求學,在當地認識不少人物,對洛陽地理情勢也很瞭解。這趟來前,我已爲闖王做好了攻破洛陽的全盤計劃。福王朱常詢非一般藩封親王可比,他是萬曆皇帝的愛子、是崇禎皇帝的親叔父,福藩陷落,必使得天下震動、人心瓦解。河洛百姓也將爲此拍手稱快,益信闖軍真乃湯武之師。義旗所指,必然望風響應,簞食壺漿相迎。”

李來亨知道牛金星這趟來得勝寨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他盡出熊耳山、伏牛山兩山之兵,響應李自成進攻洛陽的部署。

但李來亨卻不想太過於鋒芒畢露,使得自己在闖營中過於鶴立雞羣。其實以兵力來論,李來亨、高一功、白旺直接掌握的精幹戰兵已有一千五百人之多,其他半耕半戰的民兵輔兵,若全力征發,就和牛金星猜測的一樣,還有四五千之譜。

而李來亨若在徵發伏牛山和熊耳山中,各家山寨的寨兵,讓每家都出些寨兵從徵,總兵力達到七八千人,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這樣的動員必然是傷筋動骨,也將極大破壞李來亨對兩山地區的統治基礎。

所以他聽過牛金星的話後,心想李自成對攻破洛陽,必有成竹在胸,便決定加上民兵寨兵,出動個一兩千人算了。

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