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

雖然楊繩祖並不覺得放羅顏清一行人入關有何不妥之處,但是王龍依舊認爲小心駛得萬年船,在羅顏清等人進入關城時,還是想派部下士兵先搜一下身。

當這些曹兵走近過來的時候,羅顏清立即就拔出佩劍,蹙緊了眉頭叱道:

“無禮!”

她身邊那些侍女們也都在同一時間拔出兵器,動作整齊劃一,氣勢非常,瞬間就震懾住了靠攏過來準備搜身的曹兵。

楊繩祖馬上嘖了兩聲,讓士兵們全部退下來。他親自過去將羅顏清接入關內,指責王龍說:

“成何體統!這成何體統!你在想些什麼?怎麼敢派人去搜我小姨媽的身子!”

那些曹兵絕大部分也都認識羅顏清,知道“刀馬旦”火爆的脾氣和過人的身手,一個個都是大氣不敢喘出一聲。

王龍自知理虧,他本來還想說那乾脆將女子直接放入城中,只搜一下男子的身。但是楊繩祖不由分說,就已經強行把羅顏清的雖有隨從都帶進關城之內了。

被當成人質的牛銓此刻被五花大綁在一匹騾子背上,王龍心中稍有怨氣,看到這個黑麪農夫般的牛相公子,便是氣從中來,搶來一條馬鞭就往牛銓身上狠抽數鞭。

牛銓嘴巴也被堵住,不能說話,全身上下又被綁的死死的,他只能嗚嗚嗚地慘叫幾聲,身體略微掙扎幾下,結果只引來王龍一番更加暴虐的鞭打。

羅顏清看着牛銓在邊上被鞭打,面上神色沒有絲毫波動。她帶着手下的侍女隨從們走到楊繩祖的身邊,低聲問:

“繩祖,你和我說實話……起兵發難一事,是不是吉先生和你哥的意思?我哥哥到底知不知道這樁事?”

楊繩祖被羅顏清問到要害處,他不敢正面回答,只好支支吾吾說:

“起兵大事,當然是舅舅決定的……這、這,小姨媽,我對起兵計劃的內幕也不大瞭解,你有什麼疑惑的細節,不如等到了西安,直接去問舅舅吧。”

羅顏清看着楊繩祖支支吾吾的樣子,眼神閃動,馬上就帶着滿腔恨意直言道:

“我哥他近一兩年來,早就沉迷在酒色裡面,哪裡還有起兵恢復曹營江山的雄心壯志?你和我說實話吧,我哥他早就讓酒色財氣給廢掉了!靠這樣一個窩囊廢做號召,還能號召起曹營的舊部嗎?

他將我隨意送給李來亨做妻妾,已經讓我日日含恨了。羅汝才只顧得自己一個人的榮華富貴,哪裡還記得曹營的兄弟們?如果我哥還活着,我恨不得手刃了他,好一洗我被李來亨侮辱的恨意!”

她說着又將寶劍抽出,緊緊握在手裡,好像是真要殺死羅汝才報仇一般。楊繩祖看羅顏清這般激憤的模樣,實在不像作假,心中驟然大喜,他雖然參與了楊承祖、吉珪的政變計劃,可是心裡總在爲他們背叛羅汝才一事而感到罪惡感。

此時羅顏清直言羅汝才沉迷酒色,拖累了曹營兄弟,反而讓楊繩祖卸去了心理負擔。

而且楊繩祖自幼就和羅顏清生活在一起,不知道經歷過多少生死危難,如非必要,楊繩祖也絕不願意和羅顏清刀刃相見。

現在看羅顏清隱然流露出傾向己方的態度後,楊繩祖馬上就將真相和盤托出:

“小姨媽!太好了!你和我大哥他的想法真是一模一樣。這真是太好了,我還擔心你不能接受吉軍師的謀劃呢。”

羅顏清看着楊繩祖,問道:“起兵之事是由吉珪謀劃的嗎?”

“對。這件事情是軍師最先找上我哥提出來的,全盤計劃也都出自吉軍師之手。”

“……你們既然決心起兵反順,就不能再留有一絲餘情。我最擔心楊承祖多年來被我哥哥視如己出對待,他要是因爲這一點感情,放過我哥,事情就麻煩了。”

楊繩祖聽到這裡,眼神略帶不忍地回答說:

“這……不管怎麼說,曹帥畢竟是我舅舅。他雖然被李闖灌得神魂顛倒,可就本心來說,我實在對他下不了手呀!”

羅顏清板起臉道:“怎麼?你們沒有殺我哥嗎?”

“嗯……吉軍師謀劃的動手時機,是趁着舅舅和闖營諸將喝得爛醉時,將他們一網打盡。可是我們沒想到闖營諸將裡有個叫米剌印的土司官沒有喝酒,在我們動手誅殺闖營將領的時候,他突然帶着一羣家丁趕了過來。

當時局面非常混亂,最後我們雖然成功打敗了闖兵,可是也讓不少人趁亂從西安城裡跑了出去。原來我和大哥都不打算殺舅舅,只是想先把他軟禁起來,但當時兩軍混戰,吉軍師又親自帶人放火,混亂中舅舅被大火燒傷,雖然進行了搶救,但至今還沒醒過來。”

羅顏清哦了一聲,又問道:

“闖營諸將有哪些人逃出西安了?西安周邊還有不少順軍兵馬,你們真糊塗,讓他們逃出去帶着這些兵馬反攻,就靠西安的那些曹營老本兵,楊承祖怎麼能控制住局勢?何況袁宗第在延綏還有三萬精兵,你們就沒有顧忌到袁宗第嗎?吉珪的謀劃,真是處處漏洞,蠢不可及。”

楊繩祖卻笑道:

“小姨媽,你錯了。吉軍師早在我們起兵以前,就和大清的睿親王多爾袞有了書信往來,雙方早已商定,只要西安這邊起兵,多爾袞就會立即從晉北渡河攻擊延綏。

而我們在平定陝南以後,也會馬上出兵北上,和清軍南北夾擊。袁宗第區區三萬闖兵,絕不可能抵擋住清軍和曹兵兩面包抄。

至於西安周邊的其他順軍,他們大多數人都是明朝的降兵。除了賀珍遠在漢中,不便於將他騙來西安以外,其他像王良智、高汝利、武大定等秦軍出身的將領,都被我們趁機扣押在了西安。有這些人在手上,我們又打出了恢復明朝的旗號,要收攏招降那些明朝降兵,並非難事。”

羅顏清聞言有些驚訝地說:“恢復明朝?這不可能吧,我們起兵既然是因爲不甘心讓曹營居於他人之下,怎麼現在又要舉起明朝的旗幟來?”

“哈哈哈,不是,這只是打個障眼法,先誘騙和利用一些忠於明朝的關中士紳罷了。其實吉軍師早就和大清談判好了,只要我們拿下西安,大清就願意幫助我們在西北開國。彼時大清取關東,曹營取關西,兩軍一起聯手剿滅李闖,事成之後,只需要每年給大清歲幣三十萬就可以。

吉軍師也說了,如果將來咱們不願意再出這三十萬的歲幣。等到根腳立定,時機成熟以後,再出關搗滅清軍,也沒什麼問題。”

羅顏清手裡還握着寶劍,她輕嘆了一聲,慢慢走近楊繩祖,一邊靠近一邊喃喃道:

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章 太原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