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到山西的李自成,突然發現日子不好過了。
此番四十萬義軍出征,目的就是拿下北直隸和京城,這樣就能夠徹底壯大義軍的實力,不過征伐需要大量的糧食,前期籌備的糧食不少,足夠征伐的開銷,可惜在保定府的一番大敗,損失了太多的糧食,讓糧食問題瞬間表露出來了。
秋收季節過去的時間不長,該徵收的糧食全部都徵收了,繼續徵收糧食肯定是不行的,那樣會導致河南與山西等地的大亂,更何況有錢人幾乎都跑到陝西去了,留下來的要麼就是無法遠行的窮苦百姓,要麼就是支持義軍的人,繼續徵收糧食,維持義軍的開銷,讓這些人負擔太重、活不下去了,那麼義軍就將失去支持。
以往這些事情基本都是顧君恩出面處理的,李自成很少操心,他主要關心的是義軍的戰鬥力、規模以及作戰目的和部署等等,現在糧食問題迫切的擺在了面前,顧君恩也想不到很好的辦法,那就需要李自成也開始思考了。
缺糧的滋味李自成是非常清楚的,原來他是驛站的驛卒,有着固定的工作,後來因爲朝廷裁撤驛站,讓李自成失去了飯碗,生活難以爲繼,感受到了捱餓的滋味,才毅然加入到義軍隊伍之中的,義軍能夠維持到現在,規模越來越大,就是因爲捱餓的人太多了。
義軍決不能夠缺糧,否則就無法維持下去了。
山西與河南兩地,同樣是災荒連連的地方,這兩年稍微好一些,但老百姓根本沒有恢復,義軍徵收糧食。本就讓不少的老百姓遭殃了,再次去徵收肯定不行,做的過分了。會引發老百姓造義軍的反,李自成無法承受這樣的局面。
走投無路的李自成。將眼光看向了南方。
南方的富庶,李自成有耳聞,顧君恩也側面說過,儘管沒有到過南方,可想必這些傳聞不會有假,不要說南方,就連鄭家軍掌控的陝西,老百姓都是穩定的。近十年的時間過去,陝西的人口越來越多,可沒有誰造反,甚至連土匪都銷聲匿跡了。
率領義軍到南方去搶糧食,那是找死的做法,李自成絕對不會做,南方都被鄭家軍掌控,鄭家軍的戰鬥力強悍,這支強悍的鄭家軍,不逼到絕境不要去招惹。
剩下的就是出錢買糧食了。
這樣的交易。義軍還從來都沒有做過,以前是流動作戰,沒有固定的根據地。糧食全部都是強行的徵收,或者直接搶,現在有了固定的地方,糧食問題就必須要考慮了。
其實義軍佔領河南與山西兩地,時常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糧食。
李自成想不到很好的辦法,他也不可能變出來糧食。
從南方購買糧食的想法,最先是顧君恩想出來的,但顧君恩說的比較隱晦,並未直接提及。如今走投無路想不到好辦法的李自成,唯一想到的也是購買糧食。
李自成與顧君恩密議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到南方去購買糧食。
義軍派出的代表,是李自成的侄兒李過。
李過此人一直都很是低調。其實李自成開始造反的時候,身邊唯一跟隨的人就是李過,可這麼多年過去,李過在義軍之中的地位,明顯不如顧君恩,甚至不如劉宗敏。
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李過在義軍之中也許地位不是那麼顯赫,但是在顧君恩和劉宗敏等人的眼中,是非同一般的。
這次李自成派遣李過代表他到南方去,確切的說就是到南直隸去購買糧食,就是想着讓李過真正展露出來才能。
李過出發之前,李自成與其密議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李過出發的時候,身上攜帶的是洪門錢莊的票根。
這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洪門錢莊的票根,京城早就存在,北直隸更是普遍存在,且洪門錢莊的票根,被北方視爲與黃金白銀同樣寶貴的東西。
李過十月中旬抵達南京,一路上還算是順利,他裝扮成爲商賈,掩護的親兵則裝扮成爲隨從,大明北方已經完全亂了,官府的路引沒有了任何的作用,加之鄭勳睿掌控的南方,根本就不需要路引等東西,故而李過一路上還算是順利。
期間也遇見了一些土匪,不過李過身邊的護衛可不是吃素的。
從河南進入到南直隸,李過已經被南直隸的平靜和富庶驚呆了,南直隸和北直隸比較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北直隸哀鴻遍野,很多地方百里無人煙,南直隸官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看不見面帶菜色的人。
這讓李過以爲自己看錯了。
進入到南京之後,南京城內的繁華,更是讓李過無所適從了,儘管他是李自成的親侄子,可常年跟隨李自成征伐,很少到繁華富庶的地方,也沒有體會過安逸的生活。
這讓李過感受到了鄭勳睿的可怕,也隱隱明白了鄭家軍爲什麼會如此的強悍。
儘管李過認爲自己一切都做的天衣無縫,行動非常保密,不過他們進入到客棧之後,很快就有人登門了,登門之人自報家門,乃是鄭家軍調查署的人。
李過和身邊的護衛不會反抗,他們是到南直隸來購買糧食的,本來就想着見到鄭勳睿,或者說不夠資格見到鄭勳睿,見到能夠做主的人也行。
被帶到鄭家軍軍營之後,李過很快自曝身份,將來到南直隸的目的說出來了。
李過還是很聰明的,儘管他對鄭家軍如此之快就掌握了自身的行蹤感覺到奇怪。
南京兵部。
吏部尚書周延儒、戶部尚書徐望華、禮部尚書楊廷樞以及刑部尚書、鄭家軍總兵鄭錦宏集中在廂房,他們正在討論李自成派遣人員前來購買糧食的事宜。
李自成居然派遣人到南直隸來購買糧食,這讓所有人吃驚,故而爭論也很是激烈。
周延儒和楊廷樞是激烈反對給流寇賣糧食的,南直隸不差這點錢,根本沒有必要給流寇賣糧食,至於說李自成派遣的代表李過,抓起來就完事了。
徐望華和鄭錦宏沒有表態,既沒有贊成也沒有反對。
這也成爲了一種常態,不管遭遇到什麼事情,徐望華和鄭錦宏是站在鄭勳睿的角度考慮的,腦子裡面根本沒有皇上和朝廷的概念,說的不客氣一些,不要說是面對流寇,就算是面對後金韃子,有利的事情他們也會贊同的。
周延儒和楊廷樞就有些不同了,兩榜出身的進士,周延儒和鄭勳睿一樣,還是殿試的狀元,在他們的腦子裡,皇上和朝廷的影子是不可能完全抹去的,遇到任何的事情,在考慮鄭勳睿利益的同時,也要想到皇上和朝廷。
鄭勳睿也默許這種情況的存在,他很清楚,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消除天下讀書人對大明皇上以及大明朝廷的忠心,這是做不到的事情,他身邊的大臣也不可能完全都是絕對的心腹,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完美的事情。
每次討論出現這樣的分歧,也是很正常的。
周延儒和楊廷樞表態之後,鄭勳睿看了看徐望華和鄭錦宏,他知道兩人有些爲難,與流寇交易,這樣的事情說出去了,肯定不好。
“周大人和楊大人明確表態了,不贊成與流寇交易糧食,不過我卻不這樣看。”
鄭勳睿的話語剛剛說出來,周延儒和楊廷樞的臉色就有些變化了。
“二位大人不用着急,你們說的有道理,南京不差這點錢,不需要靠這樣的交易來維持,不過有一點我提醒二位大人,流寇掌控的河南與山西兩地,可不僅僅都是流寇,這裡還有不少的百姓,而且都是最底層窮苦的百姓。”
“北方這些年的戰亂和災荒,造成的後果我不多說了,前段時間我同意恢復漕運,並非是想着皇上和朝廷,而是想到了京城裡面那麼多的老百姓,若是我們停止漕運,我相信真正承受苦難的,還是老百姓。”
“山西與河南的情況是一樣,若是我們不同意與李自成交易糧食,那麼走投無路的李自成,只會將手伸向老百姓,最終首先遭難的還是最底層的老百姓。”
“這麼多年,我在陝西、南直隸等地做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老百姓,只有讓老百姓安定下來了,讓他們能夠吃飽穿暖,我們纔有可能做其他的事情,我們所謂的國家強盛,若是老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所謂的強盛豈不是笑話。”
“邦以民爲本,這句話南方所有的官吏都要記住,他們所獲取到的一切,都是老百姓給與的,沒有老百姓種糧食,官吏就沒有吃的,沒有老百姓織布,官吏就沒有穿的,當官不爲老百姓辦事,那就回家去種地。”
“此番的交易,戶部負責操作,我就不見那個什麼李過了。”
“不過有一點要告訴李自成,若是交易了糧食,河南與山西兩地還是有大量的百姓餓死,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鄭勳睿的態度很明確,同意交易,具體細節方面由徐望華去操作,當然事情還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夠泄漏出去。
儘管鄭勳睿說到的理由是爲了老百姓,可徐望華和鄭錦宏等人明白,這裡面還有其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