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禁軍中的禁軍

bookmark

大明開國初,太祖皇帝朱元璋確定並完善了內廷二十四衙門的制度,御馬監的職掌也由“掌御廄馬匹”擴充爲“掌御馬及諸進貢並典牧所關收馬騾之事”。

然而,作爲封建王朝,馬匹作爲這個時代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軍事資源,因馬匹的寶貴程度,自然而然的,職掌御馬的御馬監不可避免的衍生出軍事和財政兩大職能。

由於御馬監職掌御馬,故而御馬監自然要有養馬、馴馬人員,以及看護馬匹的人,由此,御馬監也就產生了一支由御馬監統領的禁兵——騰驤四衛和勇士營。

永樂年間,成祖皇帝因爲某些原因,大肆起用宦官,而原本管轄養馬訓馬護馬人員的御馬監,也就正式走上了統率禁軍的舞臺。

最初,御馬監禁軍的來源,是從各地衛所挑選的精壯之士,以及從塞外逃回的以前被胡虜掠走的青壯年男子組成,由皇帝委任心腹內外臣子統領,他們盔甲器械因爲其特殊性,都與其他軍隊不同。

而御馬監統率的禁兵,職責是“更番上直”,擔任宿衛,因其內廷的特殊性,地位顯然高於其他宮廷禁軍,可謂是禁軍中的禁軍。

說起來,御馬監雖然在內廷地位不低,可在外名聲卻是一直不顯,不過這衙門裡,出過的內廷大璫卻是僅次於司禮監的。

只是,御馬監在內廷裡只是管軍事的,與管政事的司禮監相比,天生便弱了幾分,終究於王朝發展而言,治爭管民是屬於第一位的,而武力,卻是其次。

可即使如此,御馬監與內廷的其它衙門比起來,卻仍然是高高在上、名符其實的內廷老二,妥妥的“內廷兵部”。

而且,御馬監真的是不負“內廷兵部”之稱,除南京鎮守太監因爲金陵的地位特殊外,是司禮監所派的“外差”,其餘各地鎮守及監軍太監卻都是由御馬監中選,僅這一點,就註定客御馬監非同小可。

而御馬監的光輝歷史,也是證明了他在禁軍中的歷史地位,若是追溯的話,御馬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成祖皇帝五出漠北。

當然,於大明而言,御馬監最重要的歷史,卻是其在“土木堡之變”後,於北京保衛戰裡誓死保衛京師,維護大明社稷的功勞。

是時,瓦剌騎兵直撲京師,京師上下,因英宗被俘,羣龍無首,羣臣惶惶,竟欲南遷。

一代名臣于謙挺身而出,力主守城血戰,從而開啓了延續大明國運的北京保衛戰。

而北京保衛戰時,最激烈的戰鬥卻是發生在西直門和彰義門。

那時,守衛西直門的便是御馬監太監劉永誠的侄子右軍都督劉聚,而在彰義門主動出擊瓦剌軍的則是御馬監提督的留守北京的禁軍。

當時,由於明軍主力京軍三大營於“土木堡之變”裡盡陷,守衛京師的只剩下逃回來的京營敗軍和各地抽調過來,日夜兼程前來勤王的疲憊之師,故而這守城的主力,自然落在了人員最齊備,也並不疲憊的禁軍身上。

御馬監當時派出隨英宗出征的兵卒不多,加之又是禁軍中的禁軍,自然而然,肩負重任。

不過,北京保衛戰卻是御馬監之後最出名的輝煌了,畢竟,沒什麼能比保護江山社稷,力挽狂瀾更重要的了。

就是後來御馬監出名的掌印太監、西廠提督汪直,雖然他在職期間,屢屢於邊塞帶兵御虜,但那些功績,顯然不能和北京保衛戰裡,浴血奮戰,延續大明社稷的御馬監先輩們相比。

馬車到御馬監衙門附近,日頭已經老高了,張璟藉着車簾,便看到守衛在御馬監衙門外的數十名兵士。

看他們與皇宮其他兵卒不同的服飾,心裡面,張璟不由一讚,果然是內廷的兵部,守個衙門還用到禁軍,試問哪個在皇宮外的衙門,能有這麼嚴密的守衛?

不過,張璟還沒感嘆完,前面就傳來一聲大喝:“停下!御馬監重地,閒人不得擅進!”

緊接着,便聽到馬伕大喊道:“車裡坐的是國舅爺,他也不能進嗎?”

這嗓子,大得離譜,張璟坐車裡都感覺震耳朵,心裡暗道,幾天不見,自家這車伕本事見漲啊,原本說話和悶葫蘆似得,現在竟然聲音這麼大了。

其實,張璟哪知道,這車伕是進了張府,因爲張璟的關係,感覺他也水漲船高。有些目中無人了。

張璟掀開車簾,對車伕喝道:“不得無禮!”

而後,張璟便看到一隊兵卒攔住了他們的去路,想來是他們這車不速之客,引起了巡查御馬監兵卒的注意。

此時,那隊兵卒的頭領,顯然聽到張璟的身份,不知怎麼應對。

畢竟,這年頭,皇親國戚來御馬監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但他們來的話,也都是提前打好招呼,由御馬監的公公們領路進的,而且多數來御馬監的皇親國戚,都不會進他們的衙門,一般都是去御馬監下面的那場,至於原因,自然是馬唄!

終究,這些皇親國戚榮華富貴不斷,平日裡,自然喜歡多些娛樂活動,而騎馬這項自古以來便是傳統娛樂的重要活動,他們自然不會放過。

而他們騎馬的話,自然不會用一般人家的普通良馬,要用都得是寶馬之類名駿品種,可是,就算他們再有錢,那些特別好的好馬又哪裡是輕易買得到的。

故而,這幫膽大的皇親國戚就把心思打進御馬監了,而御馬監的諸位公公,也不敢輕易得罪宮裡面的皇后妃子的家屬,特別是得寵的那些皇親國戚,自然而然的,他們就會拿出一些寶馬良駒,應付他們。

當然,一般而言,爲了平賬目,除非是你身份特別尊貴,御馬監會白送外,其他的皇親國戚也得花錢去御馬監買馬,至於價格也得看你家還得不得寵。

當然,大多數皇親國戚雖然想白佔朝廷便宜,但基本上也會討價還價給錢,否則,皇帝查御馬監賬目,查出不對,他們也會落得不好。

雖不知這些兵卒心裡再想些什麼,但張璟也沒心思和他們扯皮,直接拿出手裡的聖旨道:“奉聖喻,入御馬監傳旨,爾等還不接旨!”

當下,那些兵卒見到聖旨齊齊跪倒,而後一面護送張璟入御馬監,一面派人去御馬監衙門通知消息。

至於張璟的馬伕,則被安排在衙門附近休息,自有其他人,照顧他。

249、耿直人總闖禍192、保證張嫣的安全303、兩面進行96、軍器局剝離160、高進行蹤223、會學習會反思的韃子最可怕249、耿直人總闖禍349、代替出面382、東林黨的紅線129、門敬408、東林治史有深意53、傾家蕩產去賠罪305、配合潛伏244、南海子夜宿美人恩210、就剩最後一個273、都不想抓人113、不可登291、深宮之中要無情169、言者無罪111、逐客氏出宮406、御極二十六年,未見忠直如此人者。320、王體乾的預感378、遼西無底洞43、咱家倒要看看誰敢對國舅爺動手?112、強封379、遠小人28、你竟然叫張嫣!273、都不想抓人169、言者無罪228、賊喊捉賊187、好你個張璟,果真算計到朕的頭上了18、霸王嫖178、逢場作戲15、還是巴巴好!104、不是賭神的高進197、賬目上的人怎麼處置65、你們倒是先打起小爺的主意來了!319、西山軍器局173、良知被羣體泯滅156、粗中有細288、胡攪蠻纏朱由校129、門敬405、陳情疏354、冤家宜解不宜結105、換個知根底的人365、監軍朝鮮376、練兵方式56、懲罰太輕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131、張府誰人144、該送走就送走74、長壽真可怕340、重點在火銃88、是你!341、秦良玉要報仇49、皇后族兄的身份好246、後半輩子靠張璟126、三論129、門敬356、軍隊名號322、絕不叫“養性”35、國舅爺的事情有古怪99、私賬蹤跡260、勳貴集體巴結154、身份沒跑了249、耿直人總闖禍113、不可登280、王安有想法262、張之極不消停379、遠小人395、後手與刺探165、死人不會開口93、管它要不要改進390、崇禎二百六十五年357、冷熱兵器需結合372、普門醫品331、王體乾求救83、方府之宴241、御馬監的特殊小炤189、臣能看看奏疏嗎?267、明武宗被黑123、完全想岔了104、不是賭神的高進333、反水的代價不夠270、自生火銃168、恕臣死罪247、太監的綠帽子24、選秀加快時57、等我見過陛下,再來找你們!328、銃託很重要94、匠人低下177、貴人背後,貴不可言!162、做大明最有權勢的女人43、咱家倒要看看誰敢對國舅爺動手?275、高郎中可真會演戲240、好一個南海子!58、前面鳥沒了,後面菊花也不保!88、是你!37、竟不如一少年監生看得透徹335、王安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