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閻應元帶兵出吉安

吉安城只有士兵三千,靠着發動全城百姓守城這才擋住賊軍的進攻,若是閻應元帶出去的軍隊多了,自然會影響吉安的防禦,一旦賊軍再次攻來,後果不堪設想,從這個角度來說,知府馬守德的舉措任誰也挑不出毛病。

一千士兵就一千士兵,閻應元也並不十分在意,和賊軍數十萬相比,一千和三千原本就沒有多少區別。閻應元此行並不是爲了尋賊軍決戰,而是要尋機襲擊賊軍的運糧部隊,進攻小部賊軍,試着牽制一部分賊軍好給攻來的明軍主力緩解壓力。

人都有野心,閻應元也有,他不呆在安全的吉安城中而是帶着軍隊出擊冒險,爲的正是心中的野心。

從一介江陰典吏身爲九品主薄,從吏員一躍擁有了官身,可閻應元並不滿足。若是正常年月,像他這種雜途官根本沒有什麼前途,這輩子幹到底也休想成爲知縣。這也是李播敢於訓斥他的原因。

可現在卻不是平常年月,而是亂世!亂世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的時候!

閻應元知道,憑藉自己守住吉安之功,肯定會得到朝廷的賞賜,可那遠遠不夠。因爲吉安府知府馬守德和知縣李播纔會是最大的得益者。閻應元可以想象,吉安戰事報到朝廷之後,功勞簿上主要功勞肯定是馬守德和李播的,自己等多跟着後面吃點殘羹冷炙。說不定朝廷大發慈悲,會把自己由主薄升爲縣丞,可也不過從九品升爲了八品,那又算得了什麼!

只有建立別人無法爭搶的功勞,建立足以引起朝廷重視的大功,一舉成名天下知,纔會有從縣丞主薄這樣的佐貳官成爲朝廷大員的可能,才能讓李播這樣的人仰視!

大明乃是士大夫的天下,正常時候根本沒有閻應元這樣人的出頭機會,好在現在天下大亂,正是英雄用武之時。齊國公陳越能從區區一介軍戶成爲大明國公五省經略位極人臣,我閻應元雖然不敢和陳越相比,卻也不敢妄自菲薄。

得到知府馬守德同意出兵後,閻應元立刻開始挑選士兵,在守城時全城軍民俱聽從他的調遣,對軍中虛實知道的很清楚,知道那些將領士兵能用敢戰。

當然出擊賊軍這麼危險的事情很士兵未必有膽量跟隨,不敢戰的士兵即便強行帶着也會壞事。閻應元便召集城中諸將領以及壯丁們的首領,宣佈自己將奉命出擊,敢出戰者可找自己報名,不會勉強。

聽了閻應元的話後,諸軍官們都面面相覷,沒想到閻應元如此大膽。

對閻應元閻主薄,諸軍官自然很是佩服,在他的帶領下吉安才安然無恙,各人的身價性命才得以保全,可佩服歸佩服,若是閻應元有其他紛紛,衆人自然願意聽從。可現在卻是出擊賊軍,想想數十萬賊軍的龐大規模,不由得心裡膽寒。

看諸軍官遲疑的模樣,閻應元開口了:”諸位,出擊賊軍危險無比,本官不會勉強大家,畢竟這不是爲了守城。不過我要告訴爾等的是,賊軍之所以撤退,是因爲朝廷派遣大軍來援救江西。

現在賊軍主力已經退到了南昌,吉安府內只有小股兵力留存,不僅吉安府,臨江府、撫州府、袁州府也都沒有多少賊軍。

我們的兵力雖少,可我們卻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熟悉山川地理。即便遇到強大的賊軍咱們打不過,也可以仗着熟悉地理而安全撤退。

而一旦咱們能夠打上幾場勝仗,收復一兩座城池,建立的功勳足以讓大家加官進爵,遮蔭子孫!“

隨着閻應元的話語,很多軍官臉上露出了躍躍欲試。

“我願追隨閻主薄建功立業!”終於,一個叫做王成的把總站了出來,一臉的堅毅之色。

“閻主薄是文人是官老爺都不怕死,俺怕個鳥,我也願意追隨閻主薄。”另一個叫做李全的把總也叫道。

有了人擡頭,報名跟隨的越來越多,閻應元輕易的找到了足夠的軍官。

然後閻應元命令衆軍官各自去召集自己相熟的士兵,同時又從吉安協助守城的青壯中找到三百多自願追隨的壯丁,和衆軍官召集的士兵籌夠了千人。

這一千人人數雖然不多,卻全是敢於出城和賊軍作戰者,而閻應元對衆軍官以及很多士兵都很熟悉,指揮起來將如臂指使。

徵召了足夠的人數後,閻應元便帶着大家來到武庫,各自挑選武器裝備。

知府馬守德同意了閻應元出征,在武器裝備上並不剋扣,而是打開武庫任憑挑揀。閻應元根據轄下士兵們的特點,挑選了一百支火銃,一百副硬木弓,五百支長矛,三百副刀盾,組成了包括五百長槍手,三百刀盾兵,一百弓箭兵,一百火銃兵的隊伍。攻守兼備,遠程近程火力都有。

士兵編組完畢之後,又領了十日的給養之後,閻應元便帶軍出了吉安城。

“府尊,賊兵可是聲勢浩大,閻應元只有一千人,若是一旦失手可該如何是好?”

吉安城頭,看着迤邐離開城池的閻應元一千軍隊,廬陵知縣李播不解的問道。

“失手了又如何,是他非要帶兵出擊賊軍,本府不過是考慮到整個江西局勢不得不答應。”知府馬守德淡淡的說道。

“可是,他手裡可是有一千精兵啊,咱們吉安本來兵力就不多,若是賊軍再次來攻又該如何?”李播不滿的道。有一句話他沒說出口,若是吉安因此淪陷,自己二人的性命恐怕就保不住。

馬守德擡眼看了李播一眼,很是爲他的目光短淺而嘆息。

“若是賊軍再次大舉來攻,三千軍隊和兩千守城又多大區別嗎?前次的守城戰使得士兵和城內青壯們都懂得很多守城的技巧,閻應元在與不在,並未有太大的區別。

而且,你我纔是這吉安府城的主事官員,讓一個雜職官搶了風頭難道你不生氣?

若是賊軍再次攻來,正是你我顯身手的時候。”

經歷的一場激戰之後,馬守德自以爲已經精通了守城之術,他現在認爲若是換了自己守城,也不會再比閻應元做得差,所以竟有些躍躍欲試的等待賊兵再次攻來。

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山軍進駐礦區第五十章 洗腦和編組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387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吹牛逼吹大發了!第880章 激戰第395章 恐慌第三十八章 勳貴子弟第882章 收復寧遠城第903章第九十三章 考覈(上)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626章 港口之戰第902章 多爾袞吐血第一百六十五章 覈查戰功第五章 陳越的報仇方式第214章 興奮無比的陳越第1002章 抵達揚州第638章 鄭芝龍的打算第一百章 滿韃被嚇跑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1020章 剿滅叛軍指日可待第751章 識時務的韓贊周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405章 勝利入東臺第266章 海上第六十二章 訓練第923章 天理循環 報應不爽第773章 女子怎能當監國第十二章 喜氣洋洋陳江河第317章 闖賊滿韃皆死敵第867章 覺華島第五十五章 要做生意的公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黎明之前第929章 雨中攻城第474章 該來的總歸會來第565章 造船第二十九章 擴大規模第328章 兵臨城下招兵忙 (第四更)無標題章節第566章 對頭要來杭州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807 章 姜瓖反清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三十章 瑣事第584章 給誰賣命都一樣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827章 明軍攻城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304章 決斷第558章 陛下聖明第866章 兵至覺華島第1020章 剿滅叛軍指日可待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273章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724章 決戰的時刻到了第870章 清軍求援第1025章 東林黨的分裂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七十四章 里長趙離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887章 激戰第891章 重甲步兵第254章 天羅地網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一百八十章 出城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四十二章 比武前第一百零二章 滿韃殺來了第627章 大員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539章 阿濟格要退兵第四章 大肚漢和小公主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一百八十四章 朝堂第八十三章 自救第680章 堵胤錫兵出辰州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737章 中風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一百二十六章 崇禎要奪取蜂窩煤生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坤興公主的要求(爲葉博士掌門加更第一章)第654章 要求過多第628章 潮汐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786章 天下形勢(1)第266章 海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崇禎要奪取蜂窩煤生意第326章 銃聲響起半城驚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1019章 誰嫁給誰?第543章 尾波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