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自薦

輕取吉水縣,消滅了五百賊兵,同時繳獲了數百兵器以及大量的物質,閻應元帶着手下軍隊便暫住吉水縣城,派出探子查探附近賊軍的消息,同時動員吉水百姓起來抵抗賊軍。

賊軍剛入江西未久,還未建立牢固的統治,只不過攻佔了大部分州縣城池,廣闊的鄉村卻還未來得及前往。

而在前些時日,賊軍進行的數次劫掠深深的傷害了士紳百姓們的感情,住在城裡的士紳大都被賊軍殺害家產洗劫一空,而居住在鄉下的士紳很多卻逃過一劫。現在閻應元號召他們抵抗賊軍,有些士紳欣然聽從,派出莊丁家丁前來吉水縣城聚集,有些士紳不敢明着抵抗賊軍,卻也暗地裡捐獻糧食物質。

張獻忠爲了和明軍決戰,大部分軍隊集結在南昌,卻也沒有放棄各個府縣,畢竟南昌的幾十萬軍隊需要大量的糧餉補給,這些物質都需要搜刮各州縣才能提供。

所以,在各個府縣城池,都留有部分軍隊駐守,多則兩三千,少者數百,又有派出的賊官取代了原來明廷委任的官員。

在江西原來的明軍大都被殲滅的情況下,這些軍隊足以維持賊軍對江西的統治。

可是,張獻忠貪婪殘暴的性格,決定了他的軍隊很難得到大部分百姓的支持。江西本來就是富裕之鄉,這裡普通百姓日子都還過得去,很少有鋌而走險造反從賊的。這點和李自成在中原時情況完全不同。

所以在江西,大部分百姓日子過的還算穩定,而大明鄉村真正的統治者是擁有大量土地的鄉紳。大西軍對鄉紳的搶掠殺害使得他得不到鄉紳們的支持,所以也就沒有統治的基礎。

閻應元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九品主薄,卻代表着朝廷,對那些時刻擔心賊軍會下鄉搶掠的鄉下士紳們來說,擊敗賊軍收復吉水的閻應元便是他們的希望。所以當閻應元派人聯繫之時,即便再吝嗇的鄉紳也會慷慨解囊,捐獻出銀兩糧食來。

而有了鄉紳們的支持,閻應元自然如魚得水,手下實力每天都在迅速擴充,同時大量的情報彙集而來,附近各府的動態都在他心中。

按照情報,閻應元派出軍隊數次出戰,又截獲了四五支賊軍往南昌的運糧隊伍,擊殺賊軍千餘,自己手裡的軍隊也擴充到三千多人。

然後閻應元帶着三千軍隊出征,先後攻佔了永豐、安福兩縣。擅長守城的閻應元自然也知道該如何攻城,採用偷襲、裡應外合之策使得他又輕易打下兩座縣城。

而受到閻應元接連勝利的鼓舞,吉安府其他各縣鄉紳都蠢蠢欲動,紛紛派人和閻應元聯繫,請閻應元派出軍隊支援趕走賊軍。

“閻大人,現在整個吉安府風起雲涌,大部分州縣都已經收復,形勢真是一片大好啊!”

鄉紳王普對閻應元笑道。有感於閻應元抗賊之舉,王普果斷的召集了三百多莊丁,帶着大量的糧食物質投奔閻應元,被閻應元依爲心腹。

“看似形勢一片大好,其實只是賊軍忙着和齊國公的大軍對峙,無暇顧及吉安府罷了。一旦其騰出手來,只需派出一支數千的軍隊過來,咱們就難以抵擋。”閻應元搖頭道。

閻應元自然知道,雖然自己的手下迅速擴充變大,可大部分人卻是剛剛放下鋤頭的百姓青壯,沒有經過任何的訓練,根本就打不了什麼硬仗。現在仗着賊軍主力無暇顧及吉安才能攪風攪雨,一旦做大的話恐怕賊軍不會再置之不理。

賊軍總兵力達三十萬之多,隨便派出一兩萬人過來,就吉安府這些烏合之衆,根本擋不住賊軍一擊。因爲現在吉安已經收復的各縣有着一個極大的問題,那便是號令不一,即便是閻應元也無法做到統一指揮。

閻應元只是一個縣主薄,本身並未任何功名,而鄉紳們大都有着秀才舉人的功名,或者家中有人在朝中做官,又如何願意聽從閻應元的指派。所以雖然收復了數個縣城,除了一開始的吉水縣以外,大部分縣城都在各縣鄉紳的把持之下。

而看到形勢大好,爲了爭搶功勞,吉安知府馬守德也不甘寂寞,直接插手已收復各縣的事務。馬守德是朝廷任命的吉安知府,管理各縣名正言順,便是閻應元也無法與之抗衡。

所以,現在面臨的問題實在很多,很是麻煩。

“以在下看來,閻大人您應該直接派人往九江和齊國公聯繫,把這吉安府的情形悉數告訴齊國公,請他授權大人您全權處理這吉安的軍務。馬府尊根本不懂任何軍務,豈能任由他把持掌控吉安的軍隊?”王普向閻應元建議道。

“本官正有此意,我這就寫信給經略大人,不過還需要王鄉紳您在上面署名。”閻應元說道。

閻應元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他不過是一個沒有功名的主薄,上面還有縣令知府各級大佬,雖然做出了一點成績,未必能夠引起五省經略齊國公陳越的注意,去委任他全權處置吉安乃至附近各府軍務?

所以,爲了取信齊國公陳越,在信中除了講述自己這些天做的事情功績,還需要有當地實力人士的佐證支持,比如一些當地的鄉紳。而投靠自己的鄉紳王普有着舉人的功名,是吉水縣名士,正是最好的人選。

聞絃聲而知雅意,王普當然知道閻應元的意圖,當下欣然同意,並承諾會說服一些相熟的鄉紳好友,共同推舉閻應元主持吉安府的抗賊事宜。

閻應元親筆寫下書信,彙報吉安府現在情形,並訴說自己守吉安城,帶兵打下吉水收復諸縣的事情,並說賊軍大軍聚集在臨江府,有攻打吉安之意圖,請齊國公陳越派出兵力人手主持吉安府抗賊事宜云雲。

吉安府和齊國公陳越所在的九江相距數百里之遙,中間又隔着數十萬賊軍盤踞的南昌臨江數府,陳越自然不可能派出軍隊支援,閻應元的書信實乃是向陳越自薦。

而王普也邀請相熟的數位鄉紳一起寫下書信,向五省經略齊國公陳越保薦閻應元是統領軍隊抗賊的最佳人選。對吉安府的鄉紳們來說,是閻應元帶人收復的諸縣,一舉改變了吉安府的局勢,自然是支持閻應元。

從吉水縣到九江府之間雖然有賊軍相隔,但對熟悉地形的當地人來說,避開賊軍繞到九江還是沒有多大問題。閻應元派出的信使離開了吉水縣城,一路翻山越嶺,避開賊軍重兵盤踞的南昌府,繞道袁州、瑞州到達了九江,把閻應元的書信送到了九江城。

第635章 和士紳們關係修復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寅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934章 無法逃脫的責任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889章 吳三桂歸降第582章 原來是他第833章 絕路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1027章 時來運轉第289章 金聲桓第500章 前奏第498章 水攻之議(1)第三十四章 打虎不死反被噬第691章 尾韻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638章 鄭芝龍的打算第756章 脣槍舌劍(第三更)第557章 準第1006章 總理還是總統?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238章 闖王進城第378章 顧錦城和楊小磊第501章 大雨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284章 福王“登基”第922章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第803章 冬季攻勢第七十二章 途遇第752章 堅定的史可法(加更)第1027章 時來運轉第256章 天津突變第421章 安東尼第762章 密議第595章 奪船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518章 援兵到第773章 女子怎能當監國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九十六章 製作火藥第222章 陳越勤王(兩章合一)第595章 奪船第九十章 毒舌第281章 羣臣第729章 背叛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503章 十萬清軍盡魚鱉第789章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監國公主第902章 多爾袞吐血第四十三章 大戰鐵獅子(上)第223章 勸降第943章 走投無路的西軍第276章 殺機第546章 怒火第408章 暗潮第611章 風將起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616章 攻伐東番(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472章 九江城左良玉薨逝第一百零一章 恨難消第436章 擒獲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276章 殺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391章 反擊(加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聖諭第407章 賣鹽第275章 希望在,夢就在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追擊第354章 陪未來岳丈吃飯第505章 兵發南京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857章 狡兔三窟第713章 計毒莫過絕糧第721章 劉能歸來第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七十一章 不可思議的任職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850章 臨戰第1006章 總理還是總統?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一百八十章 出城第593章 李國助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364章 餘波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1041章 呂宋鄭家第369章 人生如戲第536章 風雨欲來第263章 撤退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九十四章 考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