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編製成伍

人都有從衆心裡,本來很多人還在猶豫,當有人站出來應募弓兵之後,立刻就有人心裡動搖了。是啊,滿韃來不來西山鎮還且兩說呢,五畝良田卻是近在眼前的好處啊。再說了,就是滿韃真的來了,當不當弓兵又有什麼區別呢?還不是該逃就逃!雖然陳越口口聲聲說招募弓兵是爲了和滿韃作戰,可是當大隊滿韃過來之時,沒人認爲陳越會真的帶人和滿韃去打,還不是躲在山上或者逃之夭夭。

想通了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站起來報名了。

然而卻不是誰都能當弓兵的,陳越招募士兵也有條件,一是年齡必須在十六歲至二十五歲之間,年齡太小的力氣不足,年齡太大的反應遲鈍不好塑造。

二是必須單身,且並非家中獨子。這個條件是陳越思考之後才提出的,完全反應是他的私心。他名義上雖然招募的是巡檢司的弓兵,其實卻是在打造自己的班底,招募的士兵以後肯定要隨他南征北戰的。單身的話沒有妻兒累贅,可以說走就走。非獨子的話家中還有兄弟,不用擔心父母沒人照顧。

滿足這兩個條件之後再說其他,一般而言,只要身體沒有毛病的都會收下,山村的村民大都比較樸實,是最好的兵員。

經過了一個上午的招募統計之後,最後報名且適合條件的有二百一十八人。

弓兵招募以後,接下來就是編製成伍,陳越經過思考之後,覺得只設長槍兵和火銃兵兩個單一兵種不太合理,要想在戰場打敗強敵,首先隊伍必須得攻守兼備才行。

經過考慮之後,決定採用火銃兵、刀盾兵、長槍兵、弓箭手等兵種組合的編制。一個小旗共十五人,除了一個小旗官以外包括三個火銃兵,四個刀盾兵,兩個弓箭手,和四個長槍兵,最後是一個伙伕。裝備上,火銃手裝備一支鳥銃一把腰刀,刀盾兵裝備一把腰刀一支方盾,長槍兵除了裝備一支長槍以外,背後還揹着三支短矛,用以投擲殺敵,伙伕只裝備一支兩頭尖的扁擔,用以挑着本小旗的一些糧食輜重,必要時也可以用尖銳的扁擔殺敵。小旗官配備一支長槍,對敵時要站在隊伍的最前。每個小旗除了小旗官以外還設兩名伍長,作爲小旗官的副手。

然後五個小旗一個總旗,總旗官配備四名護兵,一個總旗共有八十人。

兩個總旗爲一個百人隊,隊長稱把總,把總有一個小旗的護兵,加起來一個百人隊共有一百七十六人。

這次共招募了二百一十八個新兵,加上原有的四十個家丁,共二百五十八人,陳越暫時編爲三個總旗,剩下的十八人編爲一個小旗爲自己的護兵。

任命楊正平爲把總做爲自己的副手,任命陳平陳默李奕三人分別爲總旗官,任命陳巖爲總旗官,暫時擔任自己的護衛隊長。陳巖力氣大服從命令,就是腦袋不太靈光,用他衝鋒陷陣可以,帶領隊伍卻是不行。

隊伍中小旗官伍長等都由原來的家丁擔任,由他們作爲隊伍的骨幹,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把隊伍糅合在一起。

隊伍編制後,就是武器分配了,原來擁有的武器加上繳獲的兵器,人手一把武器是沒有問題的,可問題是火銃數量太少,完全達不到每個小旗三支的要求,每個小旗只能分配一支,然後就是弓兵了,弓的數量也是嚴重不足,僅僅在趙離的武庫中繳獲了二十多副獵弓,都是一石以下的軟弓,這種弓箭對付沒有盔甲的人可以,想射死身穿重甲的清兵則完全不可能。

武器中最多的就是鋼刀和長槍了,沒有辦法只能先多裝備這兩個兵種,等以後想法再弄些火槍弓箭來。

隊伍編制好了,武器也分發了下去,可是看着集合在一起的隊伍,陳越覺得還是哪裡不對,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是服裝。原來的家丁們穿的都是統一的軍服,是陳越花錢在宣武門大街成衣鋪定製,都是清一色的對襟罩甲、長腰軍靴,後來天氣轉冷又爲他們每人定製了一件紅色的鴛鴦戰襖,長齊膝,窄袖,內裡裝填棉花,兼具防禦和保暖的功能。

在陳越帶隊離開北京之前,光花在家丁們身上的銀子就多達兩千餘兩,幸虧有煤場源源不斷的進項,才能養得起幾十名家丁。

家丁們穿的都是統一的軍服,而這些新募的弓兵,一個個穿的卻是五花八門的衣服,有光板沒毛的羊皮襖,有露着棉花的破棉襖,更有甚者在這樣下着雪的冬季,卻哆哆嗦嗦的穿着幾件單衣,一看就是家裡窮的做不起棉襖。

一支軍隊要想成軍,關鍵一點就得做到服裝統一,服裝統一了再爛的隊伍也會有一些氣勢。而且統一的服裝會增加士兵們的歸屬感。

於是陳越便決定爲新兵們製作統一的軍服。在莊園的倉庫裡有着幾十匹棉布,足夠給每個新兵做一套軍服。派人去西山鎮的店鋪裡購買了大量的棉花,然後以一套衣服五十銅板的價格請鎮裡的婦女縫製軍服,軍服的式樣就是家丁們穿的鴛鴦戰襖。當然因爲都是染成了青色的棉布,縫製出來的戰襖不再是紅色,不過這樣也能準確的區分出士兵和軍官的區別,穿着青色軍服的都是剛入伍的新兵,紅色戰襖的則是原來的家丁,都是隊伍中的軍官。

在全鎮數百婦女的齊心協力之下,兩日之後,所有的軍服縫製完畢。當分發下去,每個新兵都船上之後,再站列隊伍氣勢立刻不同,雖然是未經訓練,可卻有了一絲絲強軍的味道。

大雪已經下了三日,卻還在不停的下着,整個大地河山一片雪白。再這樣飄着雪花的季節,所有人都會選擇呆在溫暖的家中貓冬,然而在西山鎮東面的巡檢司司城(即原趙家莊園),吶喊聲卻不時傳來,在整個西山鎮上空飄蕩,所有的鎮民都知道,那是巡檢大人在拼命操練那些可憐的傢伙。

第371章 朱國弼的禮物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604章 明軍北伐第588章 發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三十二章 被人嫉恨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戰前的準備第1030章 商稅第202章 翻臉第657章 殺人立威(加更)第213章 大順立國第579章 季風起,海貿時第286章 弘光第891章 重甲步兵第488章 輝煌的戰果第989章 出兵難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607章 滿清內鬥第1034章 海外立國第735章 宮變第827章 明軍攻城第194章 西山軍編制與建設第650章 崇禎病入膏肓第二十一章 創業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第366章 監視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507章 博洛的選擇第六十二章 訓練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623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車對滿韃騎兵第790章 葫蘆案第十七章 美妙第273章第255章 路上第584章 給誰賣命都一樣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車對滿韃騎兵第437章 俺們是大明錦衣衛(4000字大章)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900章 縱橫家範天宇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236章 李自成(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第192章 青石口第269章 山海關驚變第706章 流言第744章 各家都在準備第886章 運河水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404章 惑敵第五十九章 吳良被打第852章 絕境第710章 突飛猛進破臨江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704章 殺掉三皇子!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家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832章 城陷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襲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546章 怒火第七十三章 西山巡檢司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399章 考覈第465章 陷阱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二十九章 擴大規模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一百六十六章 周延儒倒臺第420章 大明的工業已經落後了第十六章 救人第一百零二章 滿韃殺來了第531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843章 決策第281章 羣臣第二十三章 陳家鐵匠鋪第968章 國姓爺第289章 金聲桓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216章 天津衛第四十二章 比武前第541章 翻船第256章 天津突變第四十九章 組建家丁隊伍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624章 矮牆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話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191章 凱歌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562章 到達杭州第937章 弒君之舉不能做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第751章 識時務的韓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