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嶄露頭角_第159章:山東的工商業



糧食危機過去了,朱萬化在山東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爲鼓勵工商,發展山東的工商業做一點引路的示範。現在又多了兩個旁觀者,南陽知府譚鎰和河南巡按御史吳甡。他們經常跟着朱萬化出行,以便能多看看。另外,他們也慢慢的知道了朱萬化的地位,想從他那裡瞭解更多的東西。朱萬化希望更多的人能爲中國的復興崛起出力,也熱衷於宣傳新的知識技術和思想。他們這是一拍即合,所以奔波忙碌的朱萬化身邊總有這兩個人的身影。

從宋代起,中國的工商業已經相當的發達,可以說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不是元、清這兩個落後的少數民族統治了中國大地,資本和工業革命會首先在中國興起。

明朝末年,中國的工業、商業並不落後。如果能適當的引導,工業革命就可能出現在中國。朱萬化就是秉承着這個理念,想在山東有所作爲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起始於紡織業,推動力是蒸汽機。中國的紡織機械已經存在了數百年,到明朝末年時,是世界領先水平,朱萬化又帶來了蒸汽機。工業革命的種子已經有了,能不能發芽呢?朱萬化要催化它。

衣食住行是人們的基本需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工業、商業的起步也就應該從這裡着手。

當時的手工業可以分爲幾大類,一是紡織業,包括棉紡織和絲織業以及與之相關的軋花彈花繅絲等;二是食品加工業,有造酒、制粉、榨油、作醬等,那個時候點心、麪包、蛋糕之類的還沒有市場;三是植物莖杆枝條編織業,如草編、柳編、葦編、竹編之類;四是燒造業,燒製磚瓦盆碗缸罐等器物;五是造紙業;六是一些地方特產,如鞭炮、年畫、假花等。此外還有各種手藝人,木工、鐵工、泥瓦工匠。這些手工業產品,囊括了社會生產生活資料所需工業品的絕大部分。

以柳編爲例,華北平原到處都有柳樹,柳條細長柔韌,是編制的好材料。用柳條編織的筐、簸箕、水罐等是農家生產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柳編雖然簡單,卻不是人人皆會的,它有專門的生產作坊。南洋熱帶地區柳樹少見,柳編制的產品在那裡會有很好的市場。

後世在山東這一帶有一種編織產品很紅火,那就是草帽辮。草帽辮的原料是麥稈,是小麥生產的副產品。它是用幾根麥稈並排編織,像編髮辮一樣,編成不到一寸寬的扁平辮子,一圈一圈的用針線縫在一起就可以做草帽,所以叫做草帽辮。用它做的產品當然不只是草帽了。他的需求量很大,也是外貿出口的大宗產品。

葦蓆業一般都是原料生產和葦蓆編織分離的,他們中間有商人運作。就是種葦人不織蓆,織蓆人不種葦而購買原料。

如果仿照葦蓆的生產方式,有專門的麥草商,收購農民手中的麥稈,這就使農民們多了一項收入。麥草商再把收來的麥稈,僱傭人手作原料加工。先將根和稍截下,賣給農民修蓋茅舍(做泥坯時摻入,加強土坯的強度,叫做花秸泥),土坯修建的房舍是年年需要維修的,因此,麥稈的根梢部分總是有人要的。中間部分按部位截成不同規格,再按等級分別紮成束,賣給編織草帽辮的工廠。這樣一來,原料種植和手工業生產不但有了分離,而且還由商人作中介,加工原料,專業化更強了。

產品雖小,卻體現了資本的商業運作,對人們的啓發是很大的。相信大明朝的人們並不傻,有了這些示範的產業就會開闊人們的眼界,啓發人們的智慧,新興的工商業大潮就會慢慢的啓動。

把這些作坊集中起來,擴大規模,形成工廠。再下力量擴大它的銷售渠道,甚至出口貿易。這就形成了產業,就是資本運作的雛形。朱萬化在南洋下那麼大的功夫,不就是爲了擴大海外市場嗎?買入糧食,也要有出口商品,這才能貿易平衡。

報紙上可以搞宣傳,但是,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幹起來,做個樣子。別人看到有錢可以賺,自然會跟上來。

紡織更是一個大產業,這是工業革命的搖籃。從原料上說分爲毛、棉、麻一類的短纖維紡織,和蠶絲類的長纖維紡織。

以棉花爲例,紡織業分爲幾個大的工序,也可以說是幾大產業:首先是軋花和彈花,軋花就是去除棉籽,彈花就是把棉花彈鬆軟。第二步是紡紗,把棉花紡成線。第三步是織布,第四步是印染。至於成衣製造在古代還不能形成產業,因爲古代的人都是自己穿衣自己做,這個習慣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的。

北京城裡的老字號很多,其中有個瑞蚨祥,那是鼎鼎大名。可是在現代,你再下力氣捧它、扶植它也成不了氣候。爲什麼呢?因爲它是賣布的,古代的布匹就到了產品的終端,所以賣布就紅火了。到了現代,誰還買布做衣服?都是買成裝。服裝纔是終端產品,所以賣布的就不行了。

這幾大產業的每一個,在明代都已經有了很不錯的機械。關於織布機因爲史書上經常提到,大部分人都有個印象。這一部分也很複雜,沒有幾千字根本說不清楚,過多的描述技術讀者也未必有興趣,所以這一部分從略,就不說了,這裡單說紡紗這一步。

最簡單的紡紗工具就是紡墜,它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新時石器時代。它的外形就是像一根筷子一樣的棍子(大小也差不多,很多人就是用一根筷子製作紡墜的)下面裝一個有分量的圓盤,把線纏在上面,用手一捻,它就轉起來。被帶動旋轉的線把手中的棉花纖維絞成新的,不斷加長的線。之所以說這麼多,是考慮到城裡的年輕人沒見過。這個東西現在的偏遠地區依然在使用,特別是蒙古草原,西藏高原,牧民的女人們幾乎人手一個,它可以紡棉紗,也可以打毛線。

比它更進一步的紡紗工具就是紡車。看過延安大生產的圖片、資料、影視的都能看到我們老一代領導人親自用紡車紡紗的圖像。紡車比紡墜先進了,效率至少提高十倍。最先進的紡車是腳踏紡車,生產效率更高。

更先進的是水力大紡車,它最早出現於宋朝末年,最早的錠子數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爲5枚。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採用了部分金屬部件,已經有了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大紡車已經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以棉花爲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這種大紡車已經遙遙領先於西方至少400年。

在章世勳做爲大掌櫃的杭州織造廠裡。大紡車本身已經採用了多種金屬構件對它進行了改造,動力採用蒸汽機,這就脫離了必須依靠水力的限制,速度也更快了。一臺蒸汽機可以帶動一排大紡車。

這一類紡織機械,朱萬化從浙江帶來一批,準備在山東擇地建設成套的紡織工廠。雖然初期規模不大,示範的作用是主要的。

這裡要提一下,在長纖維絲織業中,中國的絲綢業一直是很先進的。陸地上通往中國的商路被叫做絲綢之路,就是因爲中國的絲織業很發達。但是,這發達的絲綢業也有不足,作爲絲織行業的第一道工序的繅(

sao)絲,卻一直是很落後的。繅絲就是把蠶繭的絲抽出來紡成絲線。中國的機械化繅絲直到清咸豐年間才由外國引入,距離明末還有200年。

朱萬化是機械的行家裡手,但是製造繅絲機首先要懂得繅絲原理。即便是有現成的繅絲機圖紙,也要按照當前的機械加工水平修改設計,不懂繅絲原理如何設計?朱萬化日夜忙碌不停,哪有時間顧及到繅絲。這個事只能往後拖,說不定受棉紡織機械化的啓發,有人會先一步發明製造了繅絲機呢?這種自然的發展強於朱萬化這個先知者的強拉硬拽。

......

建工廠就要有人才來組織、建設、生產管理、採購原料、銷售產品。不識字的文盲可以做工人,卻做不了管理工作。所以,爲了大力發展山東的工商業,還要建學校,培養人才。初級的人才培養,可以速成培訓。常用字、專業用字會幾百個就足以應付。算術的加減乘除必須要會,算盤要會,還要會記賬。這些知識幾個月,最多一年就可以完成學習。

筆者認爲繁體字,或者叫做正體字的學習速度要快於學習簡體字,簡體字簡化了幾個筆畫,可是增加了識字的難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保衛的‘衛’字,只有三筆,夠簡單了吧?老師拿木棍指着,一遍又一遍的念,沒有幾十遍幾百遍學童未必能記住,老師還要解釋這個字的含義,組詞等。不知耗費多少精力才能學會這個‘衛’。繁體字是‘衛’,一共十六筆,夠麻煩吧?可是這個字能解釋。老師可以這樣講解:這是一個象形字。正中間那個‘口’代表一座城,城的四面各有一輛戰車。戰車停在城外幹什麼呢?它們在保衛城市。四輛戰車就演化爲四個三四筆的偏旁,這就是保衛的‘衛’。多麼容易講解!字義、組詞都省了,學童聽了也有興趣,恐怕一輩子也忘不了。

可能有人會說,簡化的‘衛’是插在桌子上的一把刀,那就是保衛的意思。我說,那是黑社會老大撒潑耍蠻橫,有潑的意思,有蠻的意思,有霸的意思,就是沒有衛的意思。

......

朱萬化從浙江曙光學校調來的學員可以充當教師,當地再聘請一些讀書人學校就辦起來了。

社會上現成的讀書人是指望不上的,其一,這種人太少,不夠用。其二,這個年代的讀書人都是奔着科考的前程的,讀書讀到四五十歲的老童生(還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並不鮮見,老秀才更是多,做官的基本條件是舉人。應該說多數的讀書人都做了別人的梯子。可是你想收羅他們去當作坊裡的賬房先生,恐怕很難。‘士農工商’,讀書人屬於‘士’,工商是末等,地位還不如自耕農。情何以堪!

像草帽辮編織廠這種廠子,只要有三五個管理人員就可以辦起來。這種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大量的人員都是勞工。

說到記賬這種業務,不得不說中國還是落後的。歷史上直到張之洞、李鴻章大力引進西洋技術時纔有所改變。在那之前的記賬法,就是流水賬。看那賬本就像看日記,某月某日售出某種貨物數量若干,收入銀錢多少。通篇的文字記下來,誰看了都頭痛。於是,算賬便成了學問,一個管賬先生一個算法,還搖頭晃尾的驕傲得不行,因爲別人算不了啊!

後世的借貸記賬法,或者更簡單的增減記賬法,丁字帳等等,既簡單又方便,也不難學。只要識了字,學會10個阿拉伯數字,幾天就能學會。賬目簡單明瞭。

--- 第159章完 ---

(本章完)

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五:縱橫天下_第361章:秦良玉(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三:嶄露頭角_第204章:公判大會卷三:嶄露頭角_第211章:鄭家的出路(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01章:德州戰火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二:初露崢嶸_第103章:友好貿易卷四:九州風雲_第292章:棧道上的戰鬥卷五:縱橫天下_第384章:喬遷之喜卷四:九州風雲_第300章:武勝關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四:九州風雲_第319章:遼寧怎麼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七:巍巍中華_第530章:浦口烽煙起卷五:縱橫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決戰(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二:初露崢嶸_第130章:潛水艇卷三:嶄露頭角_第216章:給韃子一個教訓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五:縱橫天下_第345章:要精於計算卷六:楊威天下_第483章:京城有迫擊炮?卷二:初露崢嶸_第138章:疑似穿越者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二:初露崢嶸_第146章:一隻雞引發的動亂卷三:嶄露頭角_第177章:河南的改革步伐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二:初露崢嶸_第93章:能打永平嗎卷六:楊威天下_第485章:機緣巧合卷六:楊威天下_第478章:路在何方卷四:九州風雲_第313章:種草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五:縱橫天下_第342章:日軍登上庫頁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二:初露崢嶸_第107章:政治平亂卷一:藏龍臥虎_第3章:起步(修改)卷六:楊威天下_第424章:高效農業卷四:九州風雲_第254章:螞蟻圈養蚜蟲卷三:嶄露頭角_第185章:出擊山西卷五:縱橫天下_第351章:聯省衙門(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99章:老回回復出卷五:縱橫天下_第354章:公之於衆卷三:嶄露頭角_第181章:股份制的水利工程卷一:藏龍臥虎_第49章:暗流涌動的金州卷六:楊威天下_第430章:進入廣東卷一:藏龍臥虎_第51章:送信人是誰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四:九州風雲_第279章:川江上的縴夫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六:楊威天下_第519章:通緝張彝憲卷六:楊威天下_第453章:高等級婆羅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231章:善款善用卷三:嶄露頭角_第156章:魯王爺賢明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109章:威海新氣象卷六:楊威天下_第434章:太原城下卷二:初露崢嶸_第132章:收復臺灣(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249章:突襲宜昌卷二:初露崢嶸_第82章:城門之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374章:一衙門兩制卷六:楊威天下_第429章:啊!海軍卷五:縱橫天下_第362章:制裁見效卷一:藏龍臥虎_第29章:紙幣卷一:藏龍臥虎_第33章:遵化的軍用沙盤卷五:縱橫天下_第376章:進軍漠北卷一:藏龍臥虎_第8章:南霸天卷七:巍巍中華_第524章:遇刺負傷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二:初露崢嶸_第105章:組建艦隊卷二:初露崢嶸_第96章:水火無情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卷二:初露崢嶸_第82章:城門之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36章:印度洋的出海口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四:九州風雲_第305章:灩澦堆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二:初露崢嶸_第109章:威海新氣象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一:藏龍臥虎_第36章:這是步槍嗎?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66章:山西修鐵路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三:嶄露頭角_第228章:左良玉搶城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一:藏龍臥虎_第8章:南霸天卷七:巍巍中華_第561章:官軍初戰左良玉卷四:九州風雲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三:嶄露頭角_第223章:募捐修河堤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二:初露崢嶸_第67章:北方支隊卷一:藏龍臥虎_第46章:造訪南陽府卷五:縱橫天下_第382章:安定北疆的要訣卷七:巍巍中華_第525章:寶貴的資源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