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

就在羅玉龍在暗中思量之中。雙方已經交上手了。

黃得功哪怕僅僅是一臂受傷,不能用。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勇武,對這種騎兵對衝,他即便是閉上眼睛,就知道該怎麼打,他從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習慣在馬上殺人,然後將人的一隻耳朵帶回來,換賞錢。用這些賞錢換酒來喝。

早已熟悉之極,如行雲流水,縱馬,飛馳,揮鞭,殺人,一氣呵成,與殺誰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

羅玉龍眼睜睜的看着,黃得功衝過來,一連打翻十幾個人,與自己的替身對了一招,僅僅是一招,替身就墜馬,然後被無數馬蹄踏下來。

頓時羅玉龍的冷汗大冒,心中暗道:“我頭顱尚在否。”

很多時候,將軍未必有自己的親衛能打,畢竟很多人當將軍之前,還能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但是一登上高位之後,就不會如此了。而親兵卻不一樣,這些親兵都是靠手上的武藝吃飯的。

一但手藝潮了,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入與生存。

正因爲如此,很多將軍未必能打得過自己的親兵,當然了黃得功僅僅是一個特例而已。羅玉龍就不是一個特例。

羅玉龍固然是顛沛流離之中長大,從十幾歲就騎馬跟着羅汝才殺人。可以說是行裡出身,但並不是羅玉龍的武藝就多好,僅僅是比尋常人高上一些而已。

甚至未必能勝過這一作爲自己的替身的親衛。

這個替身一招都接不下來,想來自己上去,恐怕是一鐵鞭的事情。

一想到這裡,羅玉龍只覺得冷汗津津而出,狂妄之心盡去。心中有一陣後怕之意。

雖然羅玉龍僅僅死了一個替身,但是其他人並不知道啊,他們見羅玉龍居然死在黃得功鐵鞭之下,頓時大亂,有得人奮勇向前,向爲羅玉龍報仇,有得人不知道改怎麼辦是好,一時間愣在哪裡。還有一些人被嚇住了,想要轉身就跑。

不管怎麼樣,他們亂了。

這一亂,在黃得功眼中到處都是機會,只有再加一把力氣,就能將這曹營馬隊,給硬生生打崩。

不過,黃得功卻知道不能。

因爲他已經沒有時間了,西邊煙塵滾滾,馬蹄之聲隱隱約約,羅汝才已經快要到了。必須先走一步。

“走。”

黃得功下令說道。

隨即勇衛士卒離開戰場,向東而去,再往東北方向,就是皇陵,過了皇陵十幾裡,就是鳳陽南城門了。

鳳陽城就要到了。

黃得功也鬆了一口氣。似乎這一次突圍,雖然傷亡不小,但是不管怎麼說,也算是保存了勇衛大半實力,也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羅玉龍跪在羅汝才的馬前,不顧滿地的鮮血灰塵,說道:“孩兒放走了黃得功,累父王大計,功虧一簣。罪該萬死,還請父王責罰。”

羅汝才心中其實很滿意的。

仗打到這樣,黃得功可以說已經精疲力盡了。只剩下最後一把力氣,就能將黃得功幹掉了。羅玉龍雖然失手了,羅汝才並不是沒有安排後手。

成敗如何,還是有機會的。

而且即便退一步說,黃得功順利的進入鳳陽城之中,也不是沒有辦法除掉,只不過是費一些手腳而已。

羅汝才滿意的是羅玉龍的態度。

羅玉龍是羅汝才的兒子,從小就是曹營少主,可以說誰都不敢怠慢羅玉龍,在羅汝才的妻子去世後,羅汝才一來對妻子的愧疚,二來也是對兒子的期望,將兒子帶在身邊。

但是顛沛流離之間,羅汝才也沒有時間教羅玉龍一些東西,很多事情都是羅玉龍跟着他身邊的人學者。

羅汝才一直覺得羅玉龍太過驕傲了。今日一敗挫挫他傲氣,在羅汝纔看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羅汝才心中竊喜,臉上卻嚴肅的說道:“知道罪該萬死就好,小兒壞我大計。來人,拉出去斬了。”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

楊承祖立即說道:“殿下,世子不過是小過而已,黃得功是何須人也,世子敗給他。也是情有可原,還請殿下網開一面,讓世子戴罪立功。”

“對,世子犯錯,按軍法也不過打板子而已,殿下生氣,就多打一些板子,何必要打要殺啊。”羅岱說道。

這幾人一說話,剩下的人紛紛求情。

羅汝才這才說道:“既然這麼多人爲你說情,這件事情,就暫且寄下來了。你數數整軍,墜在大軍後面。”

羅汝才只有這一個兒子,怎麼可能殺啊?

羅汝才嘴裡喊打喊殺,眼睛的餘光卻在觀察帳中的所有人,這些人都是曹營的中堅力量。不是看誰求情了,而是看誰不求情。人之將老,自然多爲兒孫謀算。

羅玉龍雖然在曹營之中被確立少主之位,但並不是人人信服的。如果剛剛誰表現出來,恨不得羅玉龍去死的表情,羅汝才就暗暗思量收拾誰了。

不過,似乎沒有誰這麼傻。只有幾個人反應稍稍慢了一點,最後才爲羅玉龍求情。

他們幾個絕對不會想到,僅僅是爲了今天求情慢了半拍,等將來大擴軍的時候,他們升官速度也就慢別人半拍。

羅汝纔將羅玉龍在後面,督促剩餘的騎兵繼續追擊。

沒有走多遠,就已經看到滾滾煙塵,以及陣陣喊殺之聲,又是大隊騎兵在廝殺。遠遠看去,卻見正在廝殺的騎兵之中,有一大辦法都是舉着黑虎頭旗,而剩下的一些卻是舉着“金”字旗與“楊”字旗,這裡的不是別人,正是金聲桓與楊繩祖兩部合起來在万旗之上。

見此情況,羅岱早以按捺不住,向羅汝才請戰。

羅汝才這邊答應下來,羅岱那邊摔衆出擊,直接向最大一面黑虎頭旗衝了過去。

羅岱這麼一動,剩下的曹營精騎也兜過去。

此刻曹營雙方會師,騎兵有五萬上下,而黃得功從壽州突圍到這裡,談不到身經百戰,但也相差不大,黃得功尚能支持,但是勇衛的騎兵卻不能支持了。

並不是誰都如同黃得功一樣,幾乎是非人一樣的存在。

面對曹營數萬騎兵之,氣勢洶洶的衝進了過來。黃得功心中也不由一陣黯然,心中暗道:“莫非此處就是我藏身之地嗎?我死不要緊,之上阿母在揚州可好?”

黃得功遠遠的看了南方一眼,就收回眼神。

他知道,以他之能,即便是受傷之餘,想要單騎闖出一條血路,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決計不會這樣做的。

“大人。請大人速走。”黃得功身後的掌旗官翁之琪大聲說道。

“我豈是貪生怕死之輩。”黃得功輕輕一笑,說道:“我黃得功從軍以來,可以說是殺人盈野,今日死在這裡,也不過是果報使然,陛下知遇,將我從一小卒,簡拔於此,黃家祖宗從未有如此顯位,今日死則死矣,復有何憾。”

“大人,何必說如此之言。”翁之琪說道:“戰雖不利,但勝負尚有可爲之處,我願帶將軍死守此地,將軍可簡拔數千騎入鳳陽城,以鳳陽城之堅,死守到朝廷援兵到達,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說了。”黃得功說道:“我什麼時候棄軍逃生過?”

“大人,不是大人棄我等,而是我等生死是小,鳳陽存亡事大,我等願意爲將軍赴死。”翁之琪說道。

“我等願意爲將軍赴死。”不知道什麼時候黃得功身邊已經聚集起一批軍官了,這些都是跟着黃得功好幾年的老人,還有不少是北京人,大明京軍的坐地戶。

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章 成軍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章 蕭縣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六章 王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二十章 火併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一章 樊城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六章 拔營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二十章 火併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章 家事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九章 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