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

bookmark

作爲了一普通士卒最願意追隨的是什麼人?

不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智將,這樣的人於普通士卒太遠了,也不是那種端坐中軍帳之中,調兵遣將的大帥。而是如黃得功這樣,衝鋒在前,所向披靡,撤退在後,威名足以震懾敵人的勇將。

縱然在絕境之中,他們那麼自期必死,也願意跟隨。

此刻張軒就在羅汝才帥旗之下。

羅汝才本想轉道先去鳳陽,但是在半路之上得到了黃得功的消息,羅汝才立即轉向先解決黃得功。張軒得到消息之後,將城中事情交付給曹宗瑜,自己帶着千餘士卒來到這裡。

此刻正看見陰沉沉的天色之下,百餘名騎兵,渾身浴血,向自己這個方向衝過來。

根本不用羅汝才下令,陣前各級軍官都紛紛上前攔截。

這個局面,是一個人都能看出來,黃得功必死無疑。而黃得功的首級,定然是大功一件。只要能斬下黃得功的首級,一定能在羅汝才面前嶄露頭角,出人投地。

功名兩字,足以讓人生,讓人死。

黃得功雖然奮起餘勇,遠不及平日,但是病虎依然是虎。黃得功存了拼死之心,自然是殺一個夠本,殺兩個算賺了。

只顧埋頭廝殺,也不管戰場局面如何。

慢慢的,黃得功覺得手中的鐵鞭變得沉重起來了。尋常揮舞自如的鐵鞭,此刻有一點掄不起來的感覺。而且他敢感到身後的喊殺之聲,漸漸平息下來了。

他知道,跟在他身後的百餘名親兵,已經陸陸續續的陣亡了。

“大概要輪到我了。”黃得功喘着粗氣,忽然覺得腳下一軟,整個人栽到在地面之上。

卻是他的戰馬已經不行了。

黃得功的戰馬,是南海子的御馬。乃是御賜。

跟隨黃得功也有四五年了,但是經受不起這樣長時間的征戰,再加上戰場之上流矢不斷。黃得功的坐騎也中了不少箭,流血不斷。這馬兒似乎也知道主人在拼命,堅持到最後一刻,此刻已經口中有血沫噴出,馬兒的眼睛之中,還有些神光,卻已經暗淡之極。

幾乎是硬生生跑死了。

見黃得功落馬,無數義軍將士就要衝上去,似乎想要取下黃得功的首級報功。

“統統住手。”張軒大聲喊道。

黃得功所在之地,距離羅汝才的帥旗之下,已經不遠了。張軒先大喊一聲,隨即對羅汝才說道:“天下猛將如黃將軍者,少之又少,殿下正是用人之際,還是不要妄殺英雄爲好。”

羅汝才長嘆一聲,說道:“孤豈不知道黃得功乃是一員猛將,可惜未必爲我所用,既然我兒有此意,張先生你是進士出身,再去勸降一次吧。”

張質臉色有些暗淡,說道:“殿下,此事我做不得,在下羞見黃將軍。”

當初張軒攻下臨潁,張質也是一心求死,如果不是張軒以舉族威脅,張質定然不會從賊。即便現在張質在曹營之中,地位舉足輕重,連帶整個臨潁張家的命運,都被張質所牽連。

張質想下曹營這一艘船,都已經不行了。

但是即便如此,夜深人靜之時,想起年輕之時,金鑾殿上的殿試,心中也是滿腹慚愧,不能自已。平時也能抑制。只是此刻見了黃得功如此,只覺得史筆如刀,縱然今生有再大成就,也抵不過貳臣兩字。黃得功一武臣尚如此,他張質乃是金榜題名的進士,朝廷也未嘗有負他張質,更是慚愧無地,那肯去見黃得功啊。

張質平日從來沒有感情用事的時候,只是此刻情緒終究不能自制。硬生生說出來。

張質不肯,羅汝才只要派他人,既然是張軒所提議,羅汝才就讓張軒過去。

張軒縱馬前行,來到黃得功身前。

此刻數百騎兵將黃得功圍得結結實實的,弓弩橫張,火銃三眼統架起來,只等一聲令下,就能將黃得功打成馬蜂窩了。

黃得功見有人過來,不用想也知道他想來幹什麼。黃得功冷哼一聲,猛地從身上拔下一根長箭。

此刻他一臂負傷不能動彈,跌下馬匹的時候,又摔了腳,雖然還能站起來,想要徒步搏殺卻是不能了,鐵鞭摔在數丈之外,眼看是撿不回來了,唯有身上掛了不上箭矢。

也是黃得功的盔甲質量過硬,大量箭矢雖然破甲,但也入肉不深,僅僅是破皮而已。

他單手握住着這根帶血的長箭,對着自己的咽喉,猛地刺了一下去。一箭穿喉而過。

“娘。”黃得功最後關頭想起了遠在揚州的母親,他之前接過家書,知道母親病了,只是戎馬疏忽之間,已經數數月了,母親如何,再也沒有音訊了。

雖然黃得功眼前一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張軒只來得及說一句:“黃將軍。”就見黃得功身軀轟然到底,與他的戰馬倒在一起。剩下的話都留到了嘴裡,再也說不出來了。

揚州,

自從崇禎十年之後,黃得功常年在南方征戰,北方戰亂頻頻並不安定,黃得功就將母親安置在揚州城中。只是此刻揚州黃宅之中,卻是一片忙碌之中。

黃得功的妻子黃氏,再外面與一個老者說話,說道:“老夫人情況如何了?”

這老者也是揚州城的名醫了,說道:“老夫人早年虧空太過,雖然這麼多年多有滋補,但是早年的虧空,不是那麼好補,天壽到了,早則今年,晚則明年開春左右。剩下的時間,盡人事而聽天命,如果可以,讓黃將軍回來一趟吧。”

黃氏一聽,心中一顫,雖然早有準備,但是此刻聽了確切判斷,卻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闖兒,闖兒。”黃氏忽然聽到裡面聲音大做,是老夫人的聲音,立即進去,只見黃得功的母親忽然掙扎坐起來了。

黃氏立即撲過去,說道:“娘,你這麼怎麼了?”

老夫人這才勉強睜開眼睛,說道:“我夢見闖兒,他說來接我了。闖兒來了嗎?”

“娘,夫君還在鳳陽。我已經派人送信了,想來夫君得了書信。很快就會回來的。”黃氏說道。

“我的身子骨,我知道知道,闖兒他爹死的早,年輕的時候那是沒日沒夜的,活到現在也算是高壽了,我恐怕是等不到闖兒回來了。”老夫人說道:“你記得,替我告訴他。好生爲官家做事。官家將他從一個小卒提到現在的位置,家裡也算是富貴了,切切不可負了官家。”

“孩兒知道。”黃氏說道。

老夫人似乎是迴光返照,說了這句一話之後,就沒有了精神。黃氏大驚,立即將郎中叫過來。郎中一看,皺起眉頭,他沒有想到情況惡化如此之快,剛剛看還能支撐幾個月,現在居然是油盡燈枯之象。他也只能推之爲天命難測,對黃氏搖搖頭說道:“節哀順變。”

黃氏頭一暈,頓時痛哭起來,說道:“我如何於夫君交代。”

一時間黃府哀聲大做,數騎連奔向北,向黃得功報喪而去。

癸未秋,明總兵黃得功戰死鳳陽。同日其母徐氏死於揚州,時人未知黃將軍死矣,後查時日,乃爲一日。時人論之,概母子天性,雖千里不能絕也。後揚州兵起,有人見一將虎目環眼,用兩鐵鞭,護一馬車,從揚州北行,說過皆雲:“乃天勇星君奉母北上。”所過亂軍之中,雖東虜亦不能傷。時人皆稱,乃黃將軍是也。

《國朝誌異》蒲松齡。

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章 填壕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章 成軍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二十章 火併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八章 拷餉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章 拷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