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

在馬士秀的印象之中,幾乎所有火銃兵,就好像是炮仗一樣,只要稍稍引動,都會在射程外噼裡啪啦的開火,甚至一口氣,將所有火器都打空,然後再進攻,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取勝。

但是這一次,他百般引誘,甚至已經決定派一隊過去當誘餌了,根本是呆如木雞,紋絲不動。

這看似傻子一樣的舉動,讓馬士秀心中微微發寒。

他忽然想到老輩人講過的傳說,傳說戚少保調任宣大,調來數千浙兵,正在演武之時,忽降大雨,北軍轟然而散,唯有浙軍數千人不動如山。

他隨即將這個荒唐的年頭全部打消。

並不是所有的浙軍都是戚將軍的。還有衛所軍。

“看來取巧不得了。”馬士秀眼睛之中露出兇光,暗道:“左將軍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馬士秀下定決心之後,也不去管什麼虛虛實實了,一聲呼哨,帶頭衝下,身子一側,就藏在戰馬一側。

遠遠看去,似乎大多數戰馬都沒有主人一樣。

“放。”賀虎頭大聲說道。

“砰。”一聲齊射之聲陡然響起。

不過,這一輪齊射大多打在馬身上了。

似乎馬與人不同,鳥銃的威力有限,打在人身之上,似乎一打一個準,但是打在馬身上,卻未必能一槍斃命。

再加上火銃準頭又很是神奇。有的馬匹連中數處,自然會倒地身亡,有的戰馬,雖然中了一兩銃,還會活蹦亂跳,努力向前。

一時間不知道多少馬匹栽進了壕溝之中。

胸前之後,火銃兵更加緊張,二話不說,就壓低了火銃,對壕溝之內的人開始射擊。

片刻之間,壕溝之內,不管是人是馬,都沒有個喘氣的。

只是這個時候第二隊騎兵衝了上來,這一次,卻不是從正前面衝過來,卻是從兩側攻上來的。

整個戰線有數十里之長,曹營也做不到,在這一條戰線之上,全面防禦,故而張軒的決定是數裡距離之內,就放一批火銃兵駐守,就如同賀虎頭這邊一樣,營地與營地之間,遙遙相望,不過相距數裡的距離而已。彼此還能互相支撐。

官軍也不敢繞過這些營地深入。

因爲一旦這樣,很容易被截斷後路。

但並不是說,兩側就沒有迂迴的空間了。

只是賀虎頭也不是沒有準備的。或者說張軒也不是沒有準備的。

張軒一聲令下,兩側數千騎衝了出來,纏住了馬士秀的士卒,雙方騎兵在兩側空地之上,往復廝殺,不過,曹營的馬隊明顯很保守,他們只需護住兩側就行了,只要左良玉馬隊如果撤離的話,根本不去追擊。

一場廝殺由賀虎頭的火銃開始,卻由馬隊的交戰結束。

這一場戰事,僅僅是三場大戰的一處而已,在南邊與北邊,也同樣有類似這樣的大戰。

左良玉所部都在火銃隊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不管是本能還是什麼,見識過火銃隊的實力之後,左良玉各部的將領,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繞開。而不是硬磕。

避實就虛的兵法奧義,幾乎每一個將領都懂。

這纔是張軒對未來大戰之中,有沒有類似歐戰的排隊槍斃的戰術,感到疑惑的原因。

中國太大了,戰場選擇的餘地又太多了。一方如果不想打,有太多的辦法,迴避會戰。所以,類似於排隊槍斃的戰事,估計很少能打起來,當然了,真正的名將,或許能逼迫對方在處於下風的時候,不得不戰。

但是這樣的名將在這個時代並不是太多的。

這一場戰事,有一些虎頭蛇尾。

左良玉僅僅打了一上午,就休兵止戰,就地紮營了。顯然要打持久戰的意思。

只是火銃兵的表現,也讓曹營諸將大吃一驚。

“怎麼樣?”賀虎頭說道:“今日我表現的怎麼樣?”

“不錯。”張軒不吝誇獎的說道:“你算是出師了。”

賀虎頭嘿嘿一笑,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了,張軒看着賀虎頭的表現,就好像是考了一百分的學生一樣,臉上處處寫着三個字:快誇我。

不過,張軒卻沒有心思誇賀虎頭。

他有一些心不在焉,總覺得有一些不對。至於不對在什麼地方,一時間想不明白。總覺的這一場戰事之中。有什麼關鍵點,被他錯過了。

他一邊處理着各方面的戰報,看着南北兩處戰場之上,官軍與在賀虎頭之前遇見狀況差不多,不過,兩部火銃兵,比賀虎頭所帶差了一些,有一處差點被撼動陣勢。

還好挺過去了。

對此,張軒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訓練多長時間,都比不過在戰場之上打一仗。只要挺過這一關,將來這些士卒也能算得上老卒了,再上戰場也就不會慌了。

隨即張軒翻開了,楊承祖的寫來的書信,他眉頭一皺,他忽然明白,他的問題在什麼地方了?

“銳氣。”羅汝才冷哼一聲,說道:“像一個小腳老太婆一樣,沒有一點年輕人的銳氣,這張軒是幹什麼吃的。”

“好了,爹爹。”羅玉嬌聲音之中有些委屈,說道:“張郎不是打了勝仗了嗎?”

羅玉嬌當然委屈了。

張軒打仗的時候,可不敢讓羅玉嬌跟在身邊,兵危戰急的,萬一有一個三長兩短的,張軒根本不知道如何向羅汝才交代,也不知道如何對自己交代。他寧可自己死,也不願意羅玉嬌死。

自然是將羅玉嬌放在羅汝才這邊了。

羅玉嬌得到前線的戰報,自然是交給羅汝纔看。想聽見父親對夫君認可,卻不想羅汝才這樣說張軒。

這其實並非沒有道理了。

白天一戰,雖然是一次小小的交鋒,但是左良玉前鋒大敗,挫動銳氣。的確是一個乘勝追擊的好機會,但是張軒卻輕巧巧的放過了。羅汝才自忖如果自己來指揮,定然當時就全軍壓上,鏖戰竟日,一舉擊敗左良玉。

當然了,如果羅汝纔來指揮,也不會將火銃兵放在第一線,他不放心這些新兵。對這一次火銃兵發揮出來的威力,也暗暗吃驚。

“真因爲他打了勝仗,我纔來說他,他如果打了敗仗,我纔不會多說一句。那是與他說話的不過是軍法而已。”羅汝才說道。

其實羅汝才還是認可張軒的能力。

雖然羅汝才覺得張軒的戰場嗅覺有一點遲鈍,在用兵天賦之上,有一些平庸。不過,張軒做事,他還是放心的。他見過很多將領,特別是那種天賦型,在戰場之上嗅覺非常之好,覺得該怎麼打,這樣打往往能打贏,讓他說爲什麼,卻說不出來。

明明不利的戰事,偏偏能打出不可思議的結果。

只是這樣的人,用兵都太險了,很多人在事後給爲他捏一把汗。一旦有什麼意外,就是一場大敗。

而張軒雖然沒有這種天賦,但是他將每一步都落到實處,戰前佈置,更是不耐繁瑣,種種條條框框的,讓羅汝纔看了都有一些頭暈。一個預案,接着一個預案,似乎在張軒這裡,你不是學富五車,你就不要想領兵打仗的事情。

不過,這樣做雖然麻煩,但卻輕易敗不了,就如同白沙河一戰,明明中了別人算計,還能咬着牙撐住,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

只是一看羅玉嬌滿眼都是張郎張郎的,羅汝才能說張軒的好話,纔是怪事。

“大王,張將軍來報。”李國輔說道。

羅汝才接過書信一看,眼睛微微一亮,說道:“張軒也算是開竅了。”

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章 搶飯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五章 離京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十七章 行軍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章 俠義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