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

天色還很昏暗。不過也漸漸亮了起來。

馬寶帶着一行人走在山中。

峴山之中,很多地方都沒有路。

不是峴山之中,而是很多山地都是這樣,除卻一些獵人踩出來的羊腸小道之外,根本沒有什麼道路可言,只能自己走出一條路。而且馬寶所要去的地方,是最遠的。

是峴山峴首峰最西側。

甚至可以說是峴山與清軍大營之間。

馬寶面對的不僅僅是峴山與清軍之間的遊騎,還有最遠的路程。

峴山峴首峰,或許不是峴山最高的山峰,但卻是這方圓數裡最高的山峰。在峴首峰上,向四下眺望。將大部分地帶都收到眼底。所以爲了不被發現,各部都要繞道。

而馬寶所繞的地方最遠。

此刻馬寶心中很是擔心。

因爲天快亮了。

馬寶看着身後的士卒,一個個大汗淋漓,腳步有些蹣跚。一夜行軍,負重在好幾十斤之上,且不說身上的乾糧。身上的兵器,單單說那一根重二十斤左右的大火箭,就沉重的很。

而且火箭細長,有兩米左右,扛起來行軍,也很不方便。

馬寶忽然眼前一亮,低聲說道:“就在前面,馬上就到了,兄弟們就可以鬆一口氣了。”

他們不敢大聲說話。而是一個咬着一個的耳朵,將話遞下去。

所有人都精神之振。

但這僅僅是馬寶的望梅止渴之際。一口氣走了不知道多長時間,馬寶才下令修息。

馬寶下令所有人休息,吃乾糧喝水。他獨自咬着一塊乾糧,向山下看去。

他在一座小山坡上。

馬寶的任務與別人稍稍不同,張軒給了他便宜行事之權,原因無他,馬寶所在地方最危險。別人埋伏的地方。如果不成還有退路,只要退到峴山之中,在荒山野地之中,找數百士卒,並不是一個太好的辦法。更不要說張軒給他們都配了嚮導,這些嚮導都是峴山中的獵戶。對地勢熟悉之極。根本不怕被抓到。

馬寶發現,情況有一點不對。

因爲天亮之前,根本到不了預定位置了。而且這個預定位置很危險,就在清軍與峴首峰之前,雖然有一大片荒草,但是想藏下來四五百人,卻還是太離譜一點。

馬寶思量一會兒,將目光轉到清軍連綿大營之中,暗道:“不去哪裡,就在這裡攔截清軍援軍吧。”

就在這個時候,嗚嗚的牛角號響起。

清軍大軍開始動了。

大軍行動,一般是五更造飯,天光大亮的時候,所有都吃過了。正是出兵的時候。

而此刻多鐸也是一臉嚴肅,說道:“昨天看賊人的情況,兵力已疲,士氣低落。我估計賊人堅持不下去了,今天之後,賊人還敢不敢出來,都不好說了。賊人故此今日一戰,要全力以赴。”

張軒昨日有一些放水,在多鐸看來,就是火候到了,該起鍋的時候。李自成與多鐸潼關大戰的時候,也不過相持三日之後,李自成就開始避戰了,而如今爲峴山這個小山頭,大軍已經持續戰鬥十幾日了,雖然因爲峴山周圍的空地比較小。展不開兵力,但是想來這一戰戰的打下來,襄陽城中士氣支撐不住,也是應該的。

“圖賴,武拜-----”多鐸將一連串的八旗將領的名字叫了出來。

不過一會兒,下面就拜倒一片將領。

“奴才在。”這些將領紛紛說道。

多鐸說道:“這一戰,依舊是平西王先出陣,牽制住賊人,爾等分列左右,聽我號令,從側翼出陣,一舉將賊人擊潰,記住給我咬住,我要的不僅僅是大敗賊人,而是一舉攻入城中。”

“是。”衆將一起答應下來。

多鐸隨即分配到,何人在何處,準備如何出擊,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一聲令下,大軍出營。

與此同時,張軒翻身上馬,說道:“出城吧。”

在張軒的命令之下,大隊人馬,分別從數個城門中出城。

首先出來的,是騎兵,然後在騎兵的護衛之下,大隊步卒,猶如涓涓細流,一點點彙集出一個個方陣出來。

張軒將楊繩祖叫過來,說道:“楊將軍你的任務尤其重要。”

“請國公放心,楊某縱然一死,也決計不會讓清軍衝上峴山的。”楊繩祖說道。

其實,清軍與夏軍對峙的地方,應該是偏北一點。並不在峴山與清軍大營之間。

之所以這樣,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爲了防止清軍大炮轟擊。、

如果太偏南了,就在清軍峴山上面大炮的射程範圍之內。大炮縱然準頭不太好,但是用來轟擊軍陣,還是一打一個準。就連張軒爲了防炮,也不敢在身邊聚集超過二十人。

其二是,地理環境限制。

峴山是一個山脈,峴首峰並不是孤零零一座山,綿延很多座,雖然這羣山規模不大,遠遠比不上太行,秦嶺這中綿延數百里的山脈。但是太靠近峴山一帶地方,地面都不是太平坦的。

坡度雖然不是太大,但是讓大軍作戰,卻不是什麼合適的地方。

一般來說,清軍想支援峴山物資,就要靠北一點。所以說大軍靠北作戰,清軍就無法大規模支援峴山物資。

至於派人上山,張軒從來不擔心。

因爲限制峴山兵力的,從來是峴山上面的空間,而不是人數,如果峴山之上能囤積大軍,楊承祖當初就派上數萬大軍囤積。清軍哪裡有那麼容易攻下來。而物資必須走大路,不然運輸上去的太少了一點。

而峴山上山的大路,就兩條,還是直對襄陽城的兩條。

峴山之上之所以有兩條大路,還不是因爲這裡是襄陽城外的踏青聖地。所以這兩條路自然正對着襄陽城。

故此夏軍出城之後,不需要太靠南,幾乎挨着城牆一列陣,清軍物資就過不去。

但那只是平時。

而如今張軒想要一舉拿下峴山,就不得不考慮兩者之間的聯繫了。

這一片不宜行軍的破地,就成爲必爭之地了。

畢竟不宜行軍,不宜大隊人馬行進,都是相對而言的。峴山畢竟是小山,海拔不過五百米上下。有不是太險,相對高度更低一些。這樣的山,清軍想登山,硬生生開出一條路來,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只是沒有需要而已。

故此,張軒就派人封鎖這一帶,爲了行動迅速,派過去的只能是騎兵,因爲反應快。而騎兵之中,張軒原本想派羅岱過去,但是最後落到楊承祖的身上,無他,羅岱的性子太讓人信不過了。

羅岱固然驍勇。

但是辦事不靠譜,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恐怕他打着打着,就忘記自己的重任了。其中未必沒有給楊承祖賣好的意思。

楊繩祖被壓制的時間夠長了,而且楊承祖如今的位置雖然高,但是比起當初,其實地位也降低了很多,是時候對楊繩祖有些補償了,可以這樣說,今後數年之內,楊繩祖定然一飛沖天。

畢竟是曹營的老兄弟。

張軒給楊繩祖派這個任務,就是給楊繩祖立功的機會。

隆隆的炮聲,就好像是天邊的悶雷一樣,峴山之上的炮聲在一夜之後,變得密集起來。

而襄陽城牆,與襄陽南城的一些民房早已被轟得不成樣子了。這也是張軒睡不着覺的原因所在,在這種被動挨打的情況之下,襄陽城中的士氣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傳令下去,攻山。”張軒反覆檢查過了,他能掌控的事情,都過了一遍,剩下的都是不能掌控的東西。

所謂,生死有命,成敗在天。

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章 家事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七章 攻城第七章 攻城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章 萬石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十九章 敵襲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四章 餌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