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條款,李倧差點破口大罵,這擺明了是想徹底掌控朝鮮啊,不過話到嘴邊,他又忍住了。
他想起了自己現在的處境,現在的他,已經沒有拒絕這些條款的權力了,這也是他最後的價值。
當然,有付出就有回報,夾層裡面還有一張紙片,孔有德承諾他,只要他答應,並且親自到荒嶺山,簽訂這些條約,那麼可以保他性命無憂。
當然他的王位是沒法再座了,不過可以在濟州島,或者山東給他劃一塊地盤,然後他可以繼續安心的當他的綾陽君,不必擔心性命之憂,跟着子女一起當個富家翁,安享後半生。
事實上,放李倧一條生路,並不是孔有德寬宏大量,而是爲了制約李琿。
這些條款對朝鮮的利益損害不小,李琿指不定以後會跳反,朝鮮地盤雖然不大,但官方的統計的人頭有八百多萬,鑑於這年頭官府行政效率低下,統計可能不全面,實際人口應該超過千萬。
而朝鮮雖然跟着大明的步子走,但長期以來都是獨立狀態,想要吞併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至少現在還做不到,否則就像白頭鷹在中東一樣,被治安戰搞得焦頭爛額。
而留着李倧,就算是在李琿頭上放了一把劍,如果你不老老實實聽話,想要搞什麼幺蛾子,你就隨時準備好滾蛋吧。
我能幹趴下李倧,讓你李琿上位,同樣再來一次,把你李琿打趴下,重新扶持李倧上位也沒什麼難度。
其實,李琿繼承王位的法理性,並不比李倧高多少。
在李琿他們這一票兄弟中,李琿是庶子,而且還是庶次子,他前面還有臨海君李珒,世子的位置照理說應該是李珒的。
但壬辰倭亂打亂這件事情,萬里二十年四月十二日登陸朝鮮半島,一路勢如破竹,直逼首都漢城,朝鮮宣祖李昖率領羣臣逃亡平壤。
但日軍的步伐難以阻擋,朝鮮軍兵敗如山倒,眼看八道全部淪陷在即,宣祖心虛膽怯,欲渡鴨綠江逃往遼東,表示寧願死在天朝上國也不願成爲倭人的刀下亡魂。
李昖甚至還想內附大明,只得都承旨李恆福一人支持,大多數官員如領議政柳成龍、左議政崔興元、右議政尹鬥壽等皆反對李昖的提議,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決定將朝廷一分爲二,也就是分朝,一部分人隨宣祖渡江,其他人則在光海君的領帶下奉宗廟社稷的神主駐守朝鮮,光海君李琿也因爲被封爲世子。
換句話說,李琿就是朝鮮版的宋徽宗,本來壓根沒他什麼事兒,世子也輪不找他,李昖得找個頂鍋的,就把他給拉出來吸引火力,自己好逃過鴨綠江。
不過李琿也算是因禍得福,老爹靠不住,就只能靠自己了,好在有世子以及受命“權攝國事”的名義,收集流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將一批軍隊籠絡到自己身邊,堅持到大明軍隊進入朝鮮作戰。
後指揮朝鮮軍隊與明軍協同作戰,雖然仗打的不怎麼地,但跟着撈戰功撈了不少,威望大增。
而壬辰倭亂之後,李琿在軍隊之中有了巨大的威望,也藉此掌控了一部分實權,加上當初他老爹‘分朝’的決定沒辦法收回去,李琿的地位得到了穩固。
所以,哪怕後來他老爹跟仁穆大妃生了李?,是爲嫡長子,還有庶長子李珒排在他前面,李琿既非嫡子,也非長子,法理上就戰局若是,但最後經歷了一番挫折總算是登上了王位。
照理說,到了這個時候,他這朝鮮國王應該坐的穩穩當當纔對纔對,但事情又發生了一些變故。
因爲朝鮮是藩屬國,李琿想要繼承王位,就必須要的得到大明朝廷的承認,同時禮部派出一批官員去宣聖旨冊封,然後李琿纔算是正統,合法的繼承王位。
但這件事情到了大明卻發生了變故,因爲當時剛好是大明‘國本之爭’的時期,萬曆皇帝想要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爲太子,但朝臣們紛紛反對,認爲應當按照曆法,立庶長子朱常洛,也就是崇禎他老爹爲太子。
由此一來,便展開了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李琿這個時候請求被封爲朝鮮國王,當時大明的朝臣們哪裡肯啊。
李琿是庶次子,朱常洵也是庶次子,如果同意李琿繼位朝鮮國王,他們又有什麼立場反對朱常洵成爲太子呢?
大明的朝臣們堅持認爲光海君的合法性不足,要派遣官員去朝鮮調查,李琿派往北京請封的李好閔則辯解說臨海君已中風,無法繼承王位,明朝禮部又要求提供臨海君讓賢的奏文。
萬曆三十六年六月,明朝派遣遼東都司嚴一魁、自在州知府萬愛民進入朝鮮展開調查。這兩個人非常愛錢,光海君便準備了數萬兩白銀賄賂他們,同時讓他的表叔金禮直強迫臨海君嚮明朝欽差回答預定的內容。嚴一魁等按套路到喬桐向臨海君問話,完成使命後返回中國,稱臨海君果真有病不能繼承王位。
明朝到一年後纔派遣太監劉用出使朝鮮,正式冊封光海君爲朝鮮國王。
這段時間來,孔有德對朝鮮的相關問題了解的頗爲透徹,這些事兒也都門清,可以說李琿這個王位也得來不正。
如果真有這麼一天,孔有德舊事重提,以大明的名義廢掉李琿也不是啥難事。
孔有德的意思,雖然沒有寫在這個條約上,但李倧多少能猜到一些,畢竟是能在王位上呆十年的人,沒點真本事可不行。
思慮良久,權衡利弊之後,李倧下定了決心。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說服羣臣了,他這個國王沒法當下去,但這些大臣可不一定,他們都是親明派的大臣,李琿就算想出掉他們,也得看大明的臉色。
他們繼續在朝鮮爲官,這條約上對朝鮮的利益有損害,他們可不一定會答應。
不過李倧迷糊了這麼久,這次總算是清醒過來了,這可是他唯一的機會,孔有德只給了十二個時辰,時間一到,大軍頃刻便可攻城,到時候以他這不到一萬守軍,能不能撐住半天都難受,一旦破城,他的四起就到了。
爲了把握這最後的機會,爲了活下去,他將所有大臣召集起來,宣佈了這個消息。
經過七八個時辰的爭論,李倧最終說服了衆人,全盤接受條約上的內容。
第二天一早,崔鳴吉再度擔任使者,向孔有德傳遞了這個消息。
釜山城西門外,此刻聚集了天策軍三千兵馬,等候入城。
按照雙方的約定,城門將在午時一刻打開,而後天策軍進入釜山城,接管城防,李倧率領文武羣臣,由德壽殿出發,前往荒嶺山,進行簽約儀式。
午時一刻,城門洞開。
“入城!”
張大虎大手一揮,帶着一個營的突擊隊戰士,作爲先頭部隊,排成三列整齊的隊形,邁着整齊的步伐進入了釜山城。
入城之後,以小隊爲單位,分散控制了釜山城各個重要位置。
緊接着,又有一千騎兵入城,他們的作用並不是爲了防止發生變數,而是充當儀仗隊的作用。
從西門到德壽殿,每隔一小段距離就安排兩名騎兵,在道路兩旁矗立。
午時三刻,尋常斬首犯人的時刻,李倧一身囚服,從德壽殿出來了,身旁還跟着崔鳴吉,金尚憲等一批文武官員。
作爲朝鮮國王,李倧並沒有被道路兩旁的騎兵所震懾,畢竟親眼目睹了昨天的血戰,而且他自己就是靠着整編上臺的,這樣的場面他已經見怪不怪了。
但李倧的心情極爲低落,儘管能夠保住性命,保住血脈的傳承,甚至能保住一份富貴,但還是跟一國之君的地位沒法比。
作爲朝鮮的國王,他已經當了這片土地十年的主宰者,現在淪爲階下囚,心理上的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他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的崢嶸歲月,他從一個旁系子弟,一朝成爲一國之君,而後逐步掌控權力,到去年御駕親征,今年年初攻下對馬島,覆滅對馬藩,還打上了九州島,他是何等的風光。
他甚至能想到,在後世朝鮮的史書中,他將成爲蓋過世宗,與太祖並肩的中興之主,那是何等的榮耀。
而現在,他卻落得如此境地。
哪怕有丁卯胡亂那種憋屈的經歷,但他畢竟沒有親自到阿敏身前下跪磕頭,現在卻要去向孔有德磕頭請罪。
而這巨大的轉變,都在短短十來天的時間內完成,而這一切,都是源於金鎏等人策劃的一場進攻,毀了他的一切。
而現在,金鎏他們已經逃向北方,不知所蹤,他李倧卻成了階下囚。
從德壽殿到釜山西門,總共也就一里的距離,但李倧感覺像是走了一個時辰一般,每一步都那麼的沉重。
終於,他來到了西城門口。
“罪臣李倧,見過宋大人!”
看見等候在城門口的宋統殷,李倧行禮道。
他的姿態擺的很端正,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傲氣的本錢了,他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明軍手中,容不得他半點放肆。
“李倧,隨本官去見瀋陽侯大人!”
宋統殷淡淡的說道,然後就沒再多說話了。
對於李倧,他並不同情,反而覺得他是罪有應得,自作自受。
當初來的時候,無論是他還是孔有德,都沒有要跟朝鮮軍隊作戰的意思,他的任務也只是知會朝鮮一聲,到時候配合天策軍行動,順便負責一部分後勤,僅此而已。
本來是一件不算大的事情,卻沒想到朝鮮國內兩派大臣吵得不可開交,而李倧居然也放任自流,看樣子也不大樂意接受這樣的安排,以至於發生了李立時率軍襲擊驛館的事情,後面還死不認錯。
這一切,都李倧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半個時辰後,李倧終於來到了荒嶺山頂,見到了孔有德,雙膝跪地磕頭道“罪臣李倧,拜見上國瀋陽侯大人!”
孔有德大喝一聲“李倧,你可知罪?”
“臣知罪!”
“知罪就好,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這些都是罪臣的過錯,被奸臣金鎏等懵逼雙眼,未能明察秋毫,阻止他們的奸計,致使上國天軍受到攻擊,臣甘願領一切責罰!”
孔有德淡淡的說道“既然如此,本官也不多廢話了!作爲朝廷欽命瀋陽侯,總理山東,錦州,東江軍務,兼理朝鮮軍務,對日作戰全權總指揮,此事本官可全權處理!現在,在這條約上簽字,用印,這件事情就算是了了!”
而後,將重新起草的條約,遞到了李倧面前。
重新拿起這份更爲正式的條約,李倧又重新瀏覽了一遍,條約的條款有一些增減和變動,但在他看來,都無關緊要,比如對關稅的規定,幾個租借區內,設立海關,朝鮮的對外貿易中,入關和出關的貨物都需要抽稅,而這些稅收由大明負責。
這些是孔有德跟着宋統殷,還有後世的相關經驗,新增加的一些條件,一次性都加進去得了。
對此,李倧並沒有抗拒,反正朝鮮已經不是他的了,就算損害利益,也是損害的李琿的利益,與他何干?
隨後的簽字用印,一氣呵成,連帶着崔鳴吉,沈器遠,金尚憲這些主要大臣,也將自己的官印,名字簽署上去,這份《釜山條約》,算是正式簽訂了。
至此,朝鮮的關稅,對外貿易,已經被天策軍納入囊中,此外濟州島正是劃歸天策軍,幾個主要港口也設立了租借區,到時候成立領事館管轄,同時還能夠駐軍,基本上已經把朝鮮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而李倧簽完之後,也上呈了退位讓賢的奏文,此後,他就不再是朝鮮國王,而是綾陽君了,新的朝鮮國王,自然是由李琿接任。
此時此刻,李琿正大踏步的進入景福宮,進入這個他已經闊別十年的地方。
就在今天凌晨,李明達率領突擊隊一個營,步兵三個營,加上李琿自己擴編起來的內三廳六千兵馬,合計一萬五千人,對漢城發動了進攻。
經過兩個時辰的激戰,成功攻破漢城,李倧的世子李覺眼看抵擋不住,得到了投降不殺的答覆後,率軍向李明達投降,漢城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