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德川家光居然出動超過十三萬軍隊,孔有德有些驚訝,不過也僅僅只是驚訝,並沒有太過擔心。
當初朝廷派了十三萬軍隊,其中十萬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邊軍,關寧軍,一樣被他打的最後議和,成功割據山東。
現在幕府又來十三萬軍隊,孔有德還真沒太放在眼裡,這些軍隊甚至連內地明軍的水平都比不上,畢竟太平日子過久了,軍隊的戰鬥力必定下降不少。
兩次大阪之戰後,德川幕府將豐臣政權,以及效忠於豐臣秀賴的最後十萬軍隊消滅,到現在也有快二十年了,戰力必然下降不少,按照長州藩的軍隊戰鬥力,孔有德還真不怎麼擔心。
更何況,退一步來講,萬一真的打不過,直接撤退就是,以幕府的水軍,想要阻止,無異於螳臂當車。
至於德川家光這樣的反應,他也能理解,雖然他滅長州藩滅的很輕鬆,只用了一天就把毛利秀就給杆爬下來,看起來長州藩很弱,但那是對於天策軍來說的。
對於日本衆多的大名以及德川幕府,長州藩可從來都不是什麼軟柿子。
在原本歷史上,長州藩一直都是不聽話的典型,和薩摩藩一樣,時不時地搞一波事情。
幕末時期,美帝用艦隊敲開日本國門之後,倒幕運動興起,長州藩便第一個跳出來的,要‘尊王攘夷’,幹掉德川幕府,爲此出兵入京都攻打皇宮禁門,準備號召全日本的大名,一起討伐德川幕府。
然後德川幕府聯合二十多家大名出征長州藩,與此同時,英、美、法、荷四國列強,應幕府的請求,以及爲了自己在日本的利益着想,組成聯合艦隊從海上進攻長州藩。
這場戰爭,用腳趾都都能猜到結果,長州藩的水軍迅速戰敗,陸戰更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等到列強艦隊開到萩城外海,準備炮擊萩城的時候,長州藩最終向幕府屈服。
不過長州藩可沒就此消停,戰爭結束後,繼續摩拳擦掌,準備再幹一番大事業,不到兩年時間,便和薩摩藩結成‘薩長同盟’,向英國購買武器,改革軍制,建立了一支新式陸軍,準備再度與幕府開戰。
看到長州藩這麼不聽話,打服一次沒幾年又出來蹦躂,這麼打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於是德川幕府再打一次,一次性解決這個出頭草,準備將長州藩徹底消滅掉,發動第二次徵長戰爭,爲此德川幕府糾集30家大名的兵力。
結果這一次,情況有點不一樣。
沒有了列強的聯合艦隊幫助,長州藩和薩摩藩從歐洲購買的軍艦,輕易擊敗幕府海軍,控制了瀨戶內海的制海權,而後長州藩的新式陸軍,更是吊打幕府軍和被徵集而來的各家大名軍隊,數戰皆勝,幕府軍敗退大阪。
眼看以薩摩軍和長州軍爲首的倒幕軍所向披靡,各家大名紛紛倒戈,甚至連御三家之一的水戶藩都選擇中立,倒幕軍乘勝追擊,一路打到了江戶附近。
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投降,政權回到天皇手中,而後開始明治維新,走上軍國日本的道路。
事實上,孔有德第一個拿長州藩開刀,不僅僅是爲了報現在的仇,還有未來的仇。
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造成的磨難太過深重,而這些都跟長州藩離不開關係,日本的近代陸軍組建,很大一部分是靠長州藩和薩摩藩來完成的。
畢竟他們是倒幕運動的中堅力量,聲名顯赫,戰功卓著,戰鬥力最強,兩藩把持着新政府的人事和政策選擇,不過長州藩側重陸軍,海軍則落入了薩摩藩的掌控。
甚至還因爲薩摩藩和長州藩戰鬥的權力鬥爭,引發了日本的海陸軍之爭,鬧出了不少笑話,比如陸軍引進德國發動機技術,仿製成功並裝備在陸航戰鬥機上上,但就是不給海軍,海軍也很有骨氣,又去找德國人買了一次技術,然後自己開始仿製,用在海航戰鬥機上,搞得就像是兩個不同國家的軍隊一樣。
山縣有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明治政府派到歐美各國考察軍事後,雖然長州藩建立了自己的新式陸軍,但比起歐洲國家,還是差得遠。
意識到軍隊差距太大,於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能力都用在了改革軍制上,他要把日本軍隊也打造成歐美國家那樣的強兵勁旅,大大加快了日本陸軍近代化進程,而後的日本陸軍,基本上都是被長州藩出身的人所掌控
山縣有朋和田中義一,更是在在豐臣秀吉‘大陸政策’的基礎上,制定了較爲完善的侵略中國計劃,並且開始實施,而這兩人,都是出身長州藩,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爲侵華出謀劃策的高層,都是出身於長州藩的。
所以,滅掉長州藩,也算是孔有德作爲後世人,發泄內心憤怒的一種方式。
至於如何應對幕府的反攻,孔有德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那就是主動進攻,先拿下廣島藩再說。
淺野光晟的廣島藩,就挨着長州藩的石見國和周防國,也是幕府大軍進入長州藩的必經之路,最爲重要的是,對於這場戰爭,他的態度相當積極。
槍打出頭鳥,誰讓他淺野光晟願意當這個出頭鳥呢。
廣島藩現在的地盤,包括安藝國全部和備後國的西部,以前都是屬於長州藩的地盤,關原合戰後,毛利輝元被德川家康懲罰,剝奪安藝,備後,石見,出雲四國地盤,還有伯耆、備中和伊予部分領地。
而後在關原合戰中立下大功的福島正,則成爲第一人廣島藩的藩主,擁有備後,安藝兩國領地,但隨後因爲其私自擴建領地,被幕府沒收封地,轉封給淺野長晟,也就是現任藩主淺野光晟的老爹。
根據斥候偵察到的情況,淺野光晟得到德川幕府的命令後,積極備戰,德川幕府只要求他出兵一萬,但他卻主動要求增加兵力,準備調動一萬五千兵馬,參與這場大戰。
既然淺野光晟如此積極,孔有德自然不會讓他的努力白費,趁着德川家康的大軍正在朝大阪地區集結,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繼續西進,跟他先過過招,先幹掉這個積極分子再說。
倒是德川家光向荷蘭人求助,引起了孔有德的注意,荷蘭人跟德川幕府的關係一向不錯,如果德川幕府再給出一些合適的條件,荷蘭人有很大的可能北上協助德川幕府。
暫時還不必太擔心,目前最近的荷蘭艦隊,應該還在大員,一來一回,再加上戰爭籌備的時間,差不多也要大半個月,而在此之前,天策軍已經拿下廣島,可以安心與北上而來的荷蘭艦隊作戰。
隨後,孔有德開始進行佈置,準備海陸並進,攻打廣島藩。
長州藩的防務,陸地上的攻擊行動,以及對戰俘的後續處理,則全權交給鄭蘊負責,他的能力已經得到了孔有德的認同,這事兒交給他問題不大。
在此之前,他雖然是朝鮮的兵判,相當於大明的兵部尚書,但實際上權力並不大,原本李琿只是讓他負責協助天策軍,只給了龍虎營和羽林衛兩支軍隊,一萬人。
這倒不是李琿對他不信任,而是下面的將領對他不信任,李倧突然倒臺,李琿上位,雖然他們對此表示接受,但拍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瞭解的人來統軍,下面的將領也是心裡沒底啊。
上頭派了一個領頭的,大家都不清楚這人水平怎麼樣,怎麼可能放心的跟着他走,萬一被帶溝裡,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但這些天朝鮮軍隊在長州藩所向披靡,一路攻城略地的消息傳回去之後,對馬,九州以及朝鮮本土的將領們也都蠢蠢欲動了,這樣的好事兒,他們都想着摻和一腳。
而且戰事的順利,也讓李琿的威望得到了不少提升,他下達的調兵命令,底下的將領們也不再是陽奉陰違,藉故拖延了,紛紛請戰,要去日本收拾倭寇,爲朝鮮死難的百姓出氣。
這樣一來,九州和長州以及對馬的朝鮮軍隊,全都歸屬了鄭蘊調遣,他這個兵判纔算是實至名歸。
所以,拿下萩城之後的幾天的時間裡,鄭蘊手頭的朝鮮軍隊已經高達兩萬人,除了龍虎營和羽林衛的八千人外,其餘的都是從九州,對馬,還有朝鮮本土增調而來的軍隊,對馬海峽內的運兵船絡繹不絕。
兩天後,運送葉赫軍團北上的戰艦,也都順利完成了運送任務,安全返回,來到了萩城海面。
他們在回來的的途中,按照孔有德的命令,順道攻佔了左渡島,隱岐島等數座島嶼,這些島嶼都是幕府天領,上面的駐軍不多,又沒有任何防備,戰鬥過程相當順利。
而張大虎則在孔有德的命令下,將分散各地的突擊隊四個營集結到萩城,鄭蘊也遵照命令,將樸凱的羽林衛,調派至萩城,協助天策軍的海上進攻行動。
一番整備過頭,這一萬多軍隊,陸續登船,啓程開往廣島。
經過兩天的航行,艦隊繞過本州島的最西端,然後通過下關海峽,進入瀨戶內海,來到了廣島港外。
這一路上,只遭遇了兩次敵人水軍,一次是幕府天領長崎港的水軍,不過只是十艘船組成的偵查部隊,在下關海峽北邊與天策海軍遭遇,一次地方大名的水軍主力,一共七十多條船,不過和長州水軍一樣,噸位都不大,在天策海軍通過下關海峽之後不久,迎面撞上的。
幕府的那支偵察部隊,根本沒有浪費時間,作爲前鋒的韓鬆分艦隊,在主力抵達的時候,就已經全滅了幕府的十艘戰船,兩艘擊沉,其餘的都打得投降了。
倒是第二波敵船,讓天策軍浪費了一些時間,這些戰船不是一個藩的,而是由府內藩,高鬆藩,佐伯藩三個藩的水軍一起組成的艦隊,他們按照德川幕府的命令,準備開往長崎集結。
所以戰鬥一開始,這三支水軍就發現雙方實力不在一個檔次,根本沒得打,於是立馬散夥,各回各家了,孔有德不得不分出一半的戰船,分頭追擊,浪費了半天的時間。
不過好在他們的船速度都不夠快,最終全部被擊沉或者俘獲,沒有漏網之魚。
至於沿途遇上的那些漁船,孔有德根本沒有搭理他們,根本構不成威脅,哪怕有廣島藩的漁民,他們也不可能在海軍抵達廣島港之前,回去通風報信,畢竟漁船怎麼可能跑得過戰艦。
海戰結束後,作爲前鋒的韓鬆分艦隊,先於主力艦隊進入港口。
在主力艦隊抵達江田島的時候,韓鬆通過旗語發回港口內的信息,文登號的旗語兵隨即彙報彙報“大人,廣島藩的水軍戰船,基本都停泊在港口內,加上漁船和商船,差不多有兩百艘,最大一艘與二號福船相當!”
“傳令下去,準備戰鬥!”
徐文儀淡定的說道,這場戰鬥,孔有德已經全權交給他來處理了。
各艦隨即開始準備戰鬥,繞過江田島之後,港口內的情形,已經盡收眼底。
廣島港內的船隻,在韓鬆率領分艦隊出現的時候,就發現了情況,現在正忙着備戰,但看到天策海軍主力艦隊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驚呆了。
這些戰艦,很顯然不是普通大名能夠擁有的,如果是幕府的水軍,肯定會提前告知他們,讓他們提前準備迎接。
再聯想到明朝聯軍攻克長州藩,且他們廣島藩的軍隊已經西進,與敵人發生激戰,一些腦袋靈光的,頓時就猜到了這支艦隊的歸屬,毫無疑問這就是天策軍的艦隊。
徐文儀一邊觀察着廣島港和廣島城的佈防,一邊對麾下戰艦進行安排,以六艘文登級爲首的四十餘艘戰艦,在海面上依次排開,擺成一條線,側舷對準了港口。
在戰列線快要完成的時候,突然有一艘廣島水軍的戰船離開港口,打着一面大大的白旗,向海軍戰列線靠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