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

崇禎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正紅旗梅勒額真葉克書與正白旗刑部參政星訥二人,率清軍精兵2千,從黑龍江入海口處,浩浩蕩蕩度過封凍的韃靼海峽,徑直殺奔庫頁島而來。

就在葉克書率領全軍剛剛渡過海峽,踏足陸地之際,原本就彤雲密佈的天空,竟開始紛紛下起雪來。羽毛般的雪花從天而落,將原本就積雪皚皚的原野,覆蓋上一層更加厚重的潔白。亦讓這本就是零下二十多度的極寒天氣,變得更加酷寒無比。

頂風冒雪率軍一路前行的葉克書,凍得通紅的臉龐上,被凌厲如刀的北風,割出一道道深溝般的血痕。而他那一雙鼠目,也被夾雜大片雪花的刺骨寒風,吹得幾乎睜不開眼。就連鼻子都幾乎被凍得失去知覺的他,只能時不時扭過頭去,張嘴呼氣,透過捂在嘴上的厚厚狐裘,讓肺部還能保持足夠的供氧。

“星訥,離最近的欽蓋部落,還有多遠?”

葉克書喘着氣,抹了一把滿臉的雪沫,向一旁同樣凍得半僵的星訥大聲問道。

“稟大人,我軍剛過海峽,離最近的赫哲人部落,卻還有十多裡之遙。只是現在天降大雪,大人你看,我軍是不是。。。。。。”星訥用一種鼻音濃重的語調回答。

葉克書擺了擺手,便斷然道:“不必多說了。本將知道,在這酷寒無比的大雪天氣中行軍,乃是十分損傷士氣之舉。只不過,我軍一路行來,士卒多已疲憊,況且這雪也不知何時可停,如不速速前往那些欽蓋地區的蠻族部落處,以尋得落腳之地的話,我軍極可能會在大雪中自行崩潰!”

星訥一聲輕嘆,對葉克書這般說法,心下也默然同意。雪域出征,本是十分兇險之舉,總不能現在掉頭再退回去,這豈不是笑話麼。

最終星訥長嘆一聲,便向後面沉默跟行的2千軍兵,大聲喊道:“兒郎們!休辭勞苦,速速趕往最近的赫哲人部落,殺掉他們的男人,搶走他們的牲畜,佔有他們的女人,在那裡,大傢伙一起好好樂上一樂,讓那些土人女子,給咱們兄弟好好暖暖身子!”

星訥的話語,讓原本士氣頗爲低沉的軍兵,士氣頓是提振起來,全軍將士發出有如狼嚎一般的大吼,很多人眼中閃出貪婪而嚮往的眼神,紛紛加快腳步向前行進。

全軍頂風冒雪,又繼續在大雪中,艱難地前行了約一個時辰,才終於趕到欽蓋地區的山林之下。此時,全軍士卒皆極爲疲憊,葉克書便下令,全軍就地吃些乾糧,歇養些氣力,再入山進剿反叛部落。

葉克書是個用兵謹慎且經驗豐富的將領,在全軍士卒開始人啃乾糧馬嚼豆料之際,他趕緊又派出哨騎,入山谷中探查,以防谷中埋有伏兵,對自已不利。

雖然據以前與土著們作戰的經驗表示,這些蠻族部落,只會散兵遊勇般對自已的軍隊進行攻擊,還沒學會集中兵力于山谷中設埋伏,這樣有難度的打仗技巧,但有道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庫頁島上,還是小心謹慎些,方爲好事。

他派出哨騎後,僅僅只過了一刻來鍾,便聽到山谷中,傳來連綿的喊叫聲以及鹿皮鼓的咚咚聲,巨大的聲音此起彼伏,聽上去十分驚人。

原本坐在一截枯木上大嚼凍得乾硬的肉乾的葉克書,聞得這般動靜,不覺驚跳而起。

這時,他便迅速地看到,自已派出去探查的二十餘名哨騎,竟只有三名頭盔摔落,模樣狼狽不堪的哨騎,從進山的小道中急急逃出。

見到這三名狼狽逃出的哨騎,葉克書感覺自已那顆心,立刻沉了下去。

糟了,這裡山林中,果然有埋伏!

“怎麼回事?!其餘的哨騎呢?!”

同樣一臉驚愕的星訥,衝着正狂奔而來的三名哨騎大聲喊叫。

三名哨騎衝到離葉克書五步外遠,隨即滾鞍下馬,跪地而稟:“大人,這林子中,果有土人埋伏,我等猝不及防,吃了大虧。只有我三人行之未深,才趁機逃出。其餘兄弟,皆被其亂箭射殺了。”

“啊?這些土人,何時竟懂得這般集結兵力埋伏作戰了?”

星訥臉上的表情十分錯愕而複雜,他下意識地望向主將葉克書,發現他正一臉嚴肅地皺着眉頭。

“梅勒大人,現在我軍卻該如何行事?”星訥低聲問道。

不料,葉克書還未回答,忽聽得南邊馬蹄隆隆,竟似又有兵馬過來。

很快,葉克書等人又驚愕地看到,約一百二十餘名赫哲部族的土著戰士,戴着氈帽,穿着看起來十分可笑的,裡面襯了厚厚棉布的魚皮衣服,人人手執弓箭,正嘯叫着向自已的軍陣處行來。

“有敵軍來襲!準備作戰!”

儘管來人只不過一百餘人,但生性謹慎的葉克書,還是大聲下達了準備作戰的命令。

二千精銳清軍,立刻結成軍陣,作好了戰鬥準備。

很快,那一百二十餘騎土著戰士,行得近了,開始紛紛拋射箭矢,凌亂的箭矢,射在清軍的盔甲與盾牌上,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

很明顯,這些土人的拋射,能給盔甲厚實,防護周密的精銳清軍,所造成的傷害十分有限,他們連射了三輪,卻只有六名清軍受了點輕傷。

對面的土人騎兵暫定繼續射擊,而是在一箭之外,佇馬不動,看似在歇養臂力。

趁着對方不再射箭之際,葉克書從雪地上撿起一根箭矢,細細地觀看了一下。

他看到,土人的箭矢十分粗糙簡陋,是用樺木做箭桿,用動物骨頭磨成箭頭的箭矢,箭尾的翎子十分雜亂,他的臉上,頓時一道輕蔑的笑容,一劃而過。

“這些土人,畢竟還是落後蠻族,不足爲慮。”葉克書哼了一聲,將箭桿一把折斷成兩截,扔於地上。

“哦,大人何出此言?”

葉克書冷笑道:“星訥,你看這些土人,他們雖然設下埋伏,卻不懂隱蔽,竟輕易被我軍哨騎偵破,導致設下的埋伏全無作用。以本將看來,他們的本意是,打算在讓我軍進入山谷後,伏兵出擊,同時再派出這些騎兵,從後面的谷口處進攻,三面包夾我軍,從而將我軍全部消滅在這盈滿積雪的山谷之中。。。。。。”

“大人,在下明白了。定是那些土人協同不力,配合不嚴,那埋伏包抄的騎兵,見我軍未入山谷,壞了其計劃,纔不得不拋射箭矢,以此阻嚇我軍進攻。”

葉克書還未說完,星訥便一臉恍然之狀地插話過來,隨即急道:“那大人打算是正入山谷進剿,還是先滅這股百餘人的土著騎兵?”

葉克書臉上一道猙獰之色閃過,厲聲道:“哼,三國演義中說過,有道是,用兵之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這山谷之地,我軍已折損了近二十名哨騎,情況未明,尚不可輕動。但這百餘名土著騎兵,孤立空曠之雪野,外無憑依,實是我軍進攻之首選。況且,若不先除掉這部騎兵,他們雖殺傷力不足,便如蠅附尾,也將給我軍的下一步行動,造成相當多的麻煩。”

葉克書言畢,立即大聲喝令:“全軍掉頭,全體騎兵突擊,步兵跟進,首先消滅這股土人騎兵。”

“嗻!”

500名清軍騎兵,立刻嘯着叫,揮舞刀劍,執弓搭箭,向一箭之外的土人騎兵狂衝而去。

這些騎兵,皆是久經戰陣的悍銳之士,其中有白擺牙喇騎兵80餘人,另有200餘人爲馬甲兵,餘者皆爲步甲兵,象跟役之類的輔助騎兵,卻是一個亦無。在葉克書看來,有這對面土著騎兵數量五倍之衆的自家精銳騎兵,該是會有如牛刀殺雞一般,將對面的土人騎兵一擊而滅吧。

而見到清軍騎兵大舉衝來,那些土人騎兵,顯然十分慌亂,他們紛紛拔馬掉頭南逃而去。

見得這些騎兵掉頭南逃,葉克書心下稍疑,不過,他也看到,從此處往南看去,平曠無垠,一片雪野茫茫縹無人跡,卻沒有山林丘陵等地形可以讓土人設伏誘敵,故葉克書也就放下心來,大聲喝令全軍直追。

這樣的敵逃我追,約有半個多時辰,那些熟悉當地地形的土人騎兵,一路繞來繞去的往南撤去,後面猛追的清軍騎兵,竟總與他們保持着一箭的距離,無法追上,雙方的箭矢互射中,能給對方造成都的損失,亦極其有限。

而在後跟行的步兵們,則更是跑得氣喘吁吁,人人皆是疲憊不堪,整個隊形十分散亂。

此時,這下了許久的大雪,已然漸漸停止。

但一種不好的預感,忽然之間,便襲上了葉克書心頭。

他越來越感覺,這些不斷南撤的土著騎兵,似乎不象是逃跑的模樣,倒更近乎是在誘敵。

只不過,既已追擊至此,只能一鼓作氣,繼續前攻,焉有就此放過的道理。

葉克書指揮着2千清軍,又咬着牙繼續追擊了約一刻鐘時間,這時,整個場地漸漸顯出起伏地形,而一片白茫茫的地平線上,竟忽地冒出一座灰黑色的建築。

葉克書見到這座彷彿憑空冒出的建築時,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大人,前面竟然是座城堡!”一旁星訥的話語,滿含了不可置信之情。

葉克書迅速掏出千里鏡,平託而望,臉色頓是大變。

沒錯,從地平線上出現的建築,正是一座城堡,只是,這城堡之上,高高飄揚着一面巨大的日月雙龍旗,還有一面同樣的巨大猛虎嘯日旗。

葉克書頓時在心下,徹底明白了一切。

原本他還一直在奇怪,去年才鎮壓下去的北邊土著,怎麼會僅隔一年,這麼快就開始反抗清朝的統治,原來,正是明軍的到來和暗中支持,才讓這些原本已屈服老實土著部族,又重新反叛作亂。

“我軍中計矣!”

葉克書一臉灰敗地放下千里鏡,對一旁的星訥厲聲大喝:“我軍中計了,前面是明軍的城堡。立刻通知前追的騎兵返回,全軍速速撤離,不要中了明軍的詭計!”

一臉驚惶的星訥連連點頭,隨即喝令一旁的手下:“速速鳴金,讓他們快點回來!”

“嗻,奴才遵命!”

只不過,現在纔想逃,沒那麼容易!

鳴金聲大起,遠處正在追擊的騎兵,正欲拔馬回返之際,卻驚恐地看到,從南邊位置,大批的明軍騎兵,有身披重甲的重騎,也有身着棉甲的輕騎,還有各類土著騎兵,正合兵一處,向自已的方向,疾疾攻殺而來。

見到了對面敵軍數量,竟是自已騎兵數量三倍有餘之時,葉克書一臉慘白。

他還未來得及進一步下達命令,那明軍騎兵與土著騎兵組合的聯軍,已然將那500名紛亂不已的清軍騎兵,團團圍住,立刻絞殺成一團。

在多達三倍的敵軍合力攻擊下,這些清軍騎兵縱是久戰精銳,卻亦雙拳難抵四手,匹虎怎鬥羣狼,在一片刀光槍影中,在一片刺耳的喊殺聲裡,刀劍相擊聲與受傷慘叫聲混成一團,一名又一名清軍騎兵,慘叫着倒下馬來。

“大人,騎兵被圍,無法衝脫,需令步兵前攻,速速解救啊!”星訥的聲音急急地驚恐而起。

葉克書牙齒咬得格格響,他猛吞唾沫,卻一時難下決斷。

真的要把那本該立刻撤離的步兵,派去解救騎兵麼?

況且,現在騎兵已然被圍,若步兵再有失,自已可就成了大清的罪人了。

“大人,再不決斷,這樣騎兵,只恐難於脫逃了!若騎兵全滅,我軍步兵,又如何能逃過敵軍騎兵的追擊!”星訥的聲音,驚惶急切,竟帶着一絲哀求之味。

“操!”葉克書恨恨地啐罵了一聲,終於大聲下令:“全軍上攻,務必擊潰敵軍,救出我軍騎兵!”

“嗻!”

鳴金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軍進攻的昂奮天鵝號聲。1500名清軍步兵,由100多名白擺牙喇兵領頭,大聲吼叫着,踩踏着厚厚的積雪,揮舞刀劍,猛衝前去。

只是,彷彿預料到清軍會孤注一擲一般,明軍陣上,亦是海螺號聲大起,戰鼓隆隆,旗幟飛舞,由4500多名槍兵與盾兵,擺成的密集槍盾戰陣,亦踏着整齊如一的步伐,向猛衝過來的清軍,對攻而來。

而在槍盾戰陣的兩邊,還有分成兩部,人人身着三層盔甲,手持粗重的虎刀,虎槍,長柄挑刀,厚背軍鐮之類重型武器,有如機甲怪獸一般的重甲步兵,亦吼叫着向清軍戰陣包抄而來。

見到明軍之陣勢,竟是這般浩大,葉克書那本還存有僥倖的內心,頓時沉入冰淵之底。

並且在這時,他迅速地明白了,與自已交戰的,到底是哪部明軍。

這般裝備精良,陣戰嚴謹,士卒又悍不畏死的明軍,不是那該死的李嘯之軍,又還能是哪部明軍!

天殺的李嘯啊!

潔白無垠的茫茫雪地上,吶喊前攻的兩軍步兵,有如兩座灰黑色的移動鋼鐵城堡一般,迅速撞擊在一起。

灰暗陰沉的天空下,這寒風肆虐冰冷徹骨的雪域荒原上,明清雙方,一場純粹比拼勇力與戰意的冷兵器鏖殺對戰,正式開始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五章 夜遇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六十章 劫持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