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

望着這一排正向自已漸漸逼來的唐軍火銃手,張獻忠一臉懼色,他無奈下令:“全軍速速後撤,憑江佈陣,避開敵軍火銃。”

“父王,爲何我們要這般退避!以孩兒觀之,那唐軍總兵力不過七八千人,父王何不下令,讓孩兒率數萬精兵前去迎敵,孩兒定能大勝而歸。”艾能奇臉帶不滿,大聲請令道。

張獻忠臉上卻是怒色泛起,他大聲喝道:“能奇,唐軍此番突然來襲,我們未知其虛實,豈可輕動?且唐軍兵精將銳,悍勇非常,連關外的韃子都不他們的對手,我們又如何能不自量力,貿然往攻?”

“那,那豈不是我軍望風而逃了麼?若那唐軍見我軍退去,再全軍直入夔州,我軍豈不是功虧一簀,這夔州城,又豈不是再難攻取了麼?”艾能奇一臉不心甘。

“咳,本大王不是說了麼,現在唐軍突襲,虛實未明,我軍卻只宜謹慎從事。難道你還想重蹈當日鐵龍城之敗嗎?你忘記了自鐵龍城之敗後,我軍兵馬大喪,父王我這幾年是怎麼樣的忍氣吞聲,苟且渡日的麼?“

張獻忠頓了下,複道:“現在,我等好不容易,纔等到這明軍兵力不足,地方守衛空虛的絕佳機會,才能重新振起,再聚兵馬。你難道希望父王,再度把這些寶貴兵馬,折損在與唐軍的廝殺交戰之中麼?!告訴你,若我軍再於這夔州城下遭到挫敗,再想翻身,只怕是難了!”

張獻忠這話說完後,長長地一聲嘆息。

艾能奇終於低下頭來,再不吭聲。

不過張獻忠這時,臉上卻又閃過一絲狠色:“不過,那唐軍急急來襲,其所帶糧草必定亦是有限。故他們必是急於速戰,然而我軍卻偏不上他的當。且待其進入夔州城,與那秦寡婦會師後,我軍可再繼續圍城不遲。據我潛入夔州城的細作說過,這夔州城,糧草亦是不多,那秦寡婦本部便已是多有不足,又如何能有大批多餘的糧食,來供給這遠道而來的唐軍?若有這麼大批的唐軍入城,其城中糧草必迅速不敷使用。那麼,待城中缺糧明軍內亂之際,我軍再行攻城,必然一舉而克。”

“父王此計甚好,若到城中無糧之際,那唐軍與秦良玉部必然士氣消沮兵無鬥志,我軍再以優勢兵力,一鼓奪城,豈非手到擒來之事?若能一舉將這部唐軍與秦良玉部統統消滅,則我軍必可橫掃川中,再無憂患矣。”這時,善於查顏觀色的孫可望,立即在一旁附合了一句。

張獻忠滿意地掃了他一眼,便大聲道:“好了,那就這樣吧。在唐軍火銃手攻來之前,我軍立刻後撤,站穩腳步再說。”

接下來,十餘萬賊兵,以浩浩蕩蕩之勢,向南退去,憑江列陣。

這時,在遠處手執千里鏡,仔細眺望流寇動向的唐軍徵西營營長安和尚,終於放下手中千里鏡,滿是橫肉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入他娘,果然不出俺的所料,狗賊張獻忠已被俺唐軍打怕了,現在見到俺軍來攻,必是心疑我軍有備而來,恐有伏兵,這才疑心而退。哼,這個混蛋,倒是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慫貨!“

一旁的徵西營監撫司司長鬍尚文,亦捋須笑道:“既如此,安營長,那我軍就此靠山紮營結陣,讓這般流寇摸不清虛實,便可開始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安和尚點點頭,又嘆道:“操,便宜這幫龜孫了!若依俺的脾性,必然要與這些賊軍戰個你死我活,方肯罷休。可嘆唐國公現在一心要開拓海外,這國中諸事,卻只得從後計議啊。”

胡尚文道:“安營長,唐國公這般安排,也是不得已。現在我軍主要的進攻方向,一是向南,去攻佔南洋之地,爲國中大批流民,尋找到合適的安置點。二是往北,要進一步拓展外滿州與那個叫什麼東西伯利亞的地方,從而從北邊向滿清包夾滲透。再說了,這國中諸事,皇帝本來就對我家大人多有猜忌,再伸手進去,只怕又要被多疑的皇帝給死死地盯住了。”

安和尚亦嘆道:“是啊,朝廷這操性,乾的什麼鳥事!可嘆唐國公一片爲國爲民之心,還全憑一已之力,擊退了韃虜,奪回了濟南,朝廷卻沒有半點賞賜,實實令人寒心啊!也是唐國公能一心爲國,以拯救華夏危亡爲已任,不與這鳥朝廷計較,才讓這般傢伙這般放肆。若是依俺的脾性,俺早就揮兵直攻京城,把那一幫只會說壞話的奸臣全部抓起來,就在那京城的大街上,全部吊打至死,方解吾心頭之恨!“

“咄!安營長,話別亂說哦。你這個沒嘴的葫蘆,可別給唐國公添亂子。“胡尚文急急在一旁阻止道。

安和尚也哂了一聲:“好了好了,不說這些鳥事了,說起來俺就煩心得緊!那現在就依先前計劃,俺率軍在此駐守,胡監撫你就領兵一百,前往夔州城,先去見見那秦寡婦,看看她到底是什麼意思。俺可是聽說,那秦寡婦雖然年過六十,卻依然風韻猶存,別有滋味呢。“

安和尚說完,大聲怪笑起來,一臉猥瑣之色。

胡尚文搖頭嘆道:“安營長,開玩笑要有個度啊,這話也太粗鄙了些。秦良玉好歹是朝廷任命的一方總兵,你這般開玩笑,着實太過了。“

“好啦好啦,不過開個玩笑而已,老子又不是真的要上她。胡書呆子,俺不跟你廢話了,你快些率兵前去,俺就在這裡,等你回信。“

“好,那本監撫現在就出發了。“胡尚文說完,領了一百名飛鷂子輕騎,急急縱馬馳往夔州城而去。

胡尚文等人,縱馬來到東門外,便急急朝城門上大喊道:“秦老將軍,我是唐軍徵西營監撫文官胡尚文,請老將軍立刻開門,放我入城,我卻有緊要話,要與秦老將軍說。“

聽到胡尚文的喊話,此時,已然包紮好傷口的秦良玉,在仔細地看過他們的唐字旗號後,才下令打開城門,放胡尚文等一行人進來。

入得城來,秦良玉立刻在城中官衙內議事廳中,與兒子馬祥麟一起,接見了胡尚文。

“胡監撫,這夔州城,若非貴軍及進來救,我軍必敗矣,這夔州城中的軍民百姓,只怕是一個都不得活了。這番救命之恩,還請胡監撫受老身一拜。”

秦良玉忍着背部的疼痛,站起身來,便要向胡尚文拜去,卻被胡尚文一把扶住。

“秦老將軍不必如此,大家皆是爲大明效力,理當同氣連枝,守望相助,又何必這幫介懷。”胡尚文急急攙扶起她。

賓主重新坐定後,秦良玉又立即問道:“卻不知道,貴軍此來,卻是帶了多少兵馬,又帶了多少糧草?”

胡尚文直視着她關切的眼神,緩緩答道:“秦老將軍,我軍此來,不過七千餘兵馬,糧草也僅夠五六天之用。“

“啊,若是這般,可就麻煩了。想我夔州城中,糧草已是不足,朝廷說好要供給的糧秣又遲遲不到,這幾天更是全憑城中百姓提供糧草,才勉力支撐。若是貴軍糧草亦是不足,則這夔州城,如何還守得住。“一旁的馬祥麟憂心忡忡地說道。

秦良玉亦是眉頭緊皺:“胡監撫,按說你我兩軍加起來,有萬餘兵馬,卻還勉強夠守此城。但這夔州城糧草這般不濟,若被賊軍重重圍城,則老身只怕,這城中糧盡之日,我軍將會不戰自亂啊。“

胡尚文捋須笑道:“秦老將軍,這夔州城,既然守不住,那就不守了。“

聽了胡尚文的話,秦良玉與馬祥麟都呆住了。

不守了?

什麼意思?

就這樣放棄這東川重鎮了麼?

秦良玉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她聲音冷冷地說道:“胡監撫,老身身爲國家大將,爲皇上守城,豈可因你一言,便棄城而去,這卻是何道理?“

“是啊,我等守土有責,豈可輕棄城池。況且,就算我軍要撤,外面的賊軍虎視眈眈,只怕是我軍一出城門,就要被他們給堵住了。“馬祥麟在一旁皺着眉頭說道。

胡尚文聽了二人的話,卻是搖頭輕笑起來。

他長嘆了一聲道:“秦老將軍,馬副總兵,你二位守土護城之心,本官心下當然理解。只是有句話叫,時勢比人強,孰可強爲之啊。“他頓了下,壓低聲音道:“二位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是極其嚴重的敵衆我寡,且又糧草不濟,難以維繼,若再這樣毫無生機地,繼續在夔州城中抵抗下去的話,除了死路一條,又能如何呢?“

“只是,若真要棄守這東川要地,丟了這夔州城,縱逃得性命。來日朝廷追究下來,非但我家忠義之名蕩然無存,只怕是,連性命也難保全啊。“馬祥麟低垂着頭,聲音很低。

一旁的秦良玉,亦是臉色難看,她的眼中,彷彿有某種莫名的東西在閃爍。

不料,彷彿早料到馬祥麟會這般說話一般,胡尚文冷笑道:“馬總兵何必太拘!有道是,東邊不亮西邊亮,這朝廷不能容你們,可唐國公卻是要敞開懷抱迎納二位啊。要知道,唐國公對貴部白桿兵的光輝戰績,對秦老將軍的滿門忠義,那是讚不絕口,尊敬嚮慕之情,何可言說!要是唐國公,能得到秦老將軍與馬總兵這樣的驍勇名將,絕對是如虎添翼啊。他將來一定會重用你們,爲你們一報今日之仇。而二位若被唐國公留用的話,那朝廷縱有不滿,礙於唐國公的情面,又能多說什麼呢?“

胡尚文說到這裡,他看到,秦良玉與馬祥麟二人,皆已是神情一變,胡尚文就知道,自已說到他們心眼裡去了。

見二人沉默無言,胡尚文又說道:“有道是,留言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依在下看來,眼下這些流寇雖氣焰張狂,賊氛頗大,但不過是幾年的盛景而已。只要我家唐國公平走海外後,自當全力用兵國內,這些賊寇,卻是再難逃必滅之結局。故在下認爲,二位就此脫城而去後,因流寇已堵住通往川西之路,二位想回川南重整兵馬,怕是不能。故依我之見,二位出城後,可立刻前往山東,去見我家主公,以圖將來振作,方爲最爲緊要之事。”

秦良玉長嘆一聲,卻猶然面有難色地說道:“唉,老身聽了胡監撫的一番話,也是深有感悟,與其在此城中白白戰死,還不如將來以圖起復,再行振作。只是,我軍一撤,就可憐城中的數萬百姓了,他們又有何罪,要讓那些流賊,這般肆意砍殺凌辱啊!”

聽秦良玉這般一說,胡尚文又是輕輕一笑,說道:“秦老將軍,你這般關愛百姓,胡某心下,實是感佩之至。只不過,城中這數萬百姓,在下卻有一計,可令其得以保全。”

“哦,是何計策?”

秦良玉與馬祥麟二人,眼中皆不覺放光。

“那就是,我唐軍向城外的流賊交納贖金,換取這些百姓活命的機會。然後,這夔州城中的數萬百姓,我軍會把他們帶到山東,再從山東帶往南洋,從而在海外生根發芽,安居樂業,再無刀兵之患矣。”

聽到胡尚文這麼一說,秦良玉先是一臉驚詫,隨即便是滿臉的感動。

她嘆道:“老身雖是婦人,卻也聽過戲文,想那劉玄德攜民渡江以避曹操,真真千古君子之楷模。現在唐國公李大人,竟願自付銀兩,以爲百姓贖身之計,這般救國護民之情懷,實實又在劉玄德之上,說這李大人爲萬家生佛,亦不爲過矣!”

胡尚文亦嘆道:“是啊,我家唐國公,一心爲國,救拯百姓,可謂國之倚柱矣。故秦老將軍與馬總兵若往投之,實是良材遇賢主啊。”

秦良玉又沉吟了一陣,終於點了點頭,對胡尚文說道:“那,那老身答應胡監撫了,若出得城去,老身與我孩兒,以及城中的兩名侄子,俱去山東投李大人。”

胡尚文聞言大喜,遂站起身來道:“如此甚好!既然二位已然談定,就請先做好準備,同時令告城中百姓,亦好好打點行裝,準備出城,以免到時慌張。”

“好,我等馬上就會去安排,那胡監撫可要在夔州城中休息一會麼?”秦良玉問道。

胡尚文搖了搖頭:“不必了,時間緊急,在下這需趕緊回去稟報主將安和尚。你二人願投唐國公之天大喜訊,我要馬上去告訴他,讓他做好迎接的準備。我在想,這和尚在城外,只怕已等得急了。然後,在下要再去見那張獻忠,與其談好贖買價格,便來迎接你等出城。“

“好,那就辛苦胡監撫了,請再受老身一謝。“

秦良玉站起身來,沒有行軍禮,卻是復向胡尚文,行了一個萬福。

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十二章 搶馬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