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北上前夕

南京城內外一片忙碌。

各處衙門之內,小吏們在忙着收拾各種文件,將它們分門別類之後用油紙包裹,裝進木箱之後還要用臘封,以防路上淋雨受潮。

除了地方州府縣的必不可少的主官之外,六部所有官員這次都要跟隨進京,留在長沙和廣州的已於前兩日趕了過來。

其實這並不是漢王府下的命令,而是六部尚書們作出的要求,因爲入京之後朝廷的變革需要大量的人手來協助處理和執行。

六部衙門自大興軍在長沙設立伊始至今已經順利運行了三年,除了大興軍的法令法規和《大明律》不一樣以外,其餘制度大多沿襲自前明。

明朝的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中是最成熟的一部,而且十分完善,方方面面都非常規範,連平日裡吃穿住行都要管。韃子入關以後,也是完全繼承了明朝的制度。

歷史上清廷修明史,在《明史·太祖本紀》一章中寫道:“而能禮致耆儒,考禮定樂,昭揭經義,尊崇正學,加恩勝國,澄清吏治,修人紀,崇風教,正後宮名義。”

“內治肅清,禁宦豎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職相維,置衛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

這些話表達的意思就是:明太祖重立綱紀,這些綱紀包含了禮樂、教育、官吏任免、軍隊管理等制度,清廷因此給了朱元璋很高的評價,“武定禍亂,文致太平”。

之所以“清承明制”,是因爲韃子覺得這部制度很完善,很好用,沒有必要再去改動,而且也改不出更好的來。

但大興軍則不然,李元利有超越這個時代將近四百年的眼光,能夠發現這部制度中的許多不足之處,並且還知道怎麼去改善它。

這不需要他有多高的才能,後世成熟的制度便足以讓他參照對比。

李元利一直沒有大幅度地改變前明的制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時機不成熟,而且要給文武將官百姓們留下適應的時間。

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李元利馬上立國登基,封賞羣臣,這個時候正是最好改動這些制度的時候。

不過在這個變革的過程當中,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各部尚書們對李元利的鼎革計劃已經知之甚深,因此才下令所有官吏都必須隨同漢王進京,要不然到時肯定人手不夠。

官吏們的宅院之內也是雞飛狗跳,不過每個人都是興高采烈,對於她們來說,自己的父親、郎君或兒子能夠入京,這就是一樁了不得的大好事,要是放在以前,她們哪能有這等福分?

大興軍上上下下都在作入京的準備。

“明日便要動身,各部都準備得怎麼樣了?”數十萬人的行動,就算是訓練有素的將士也要提前做許多準備工作,更別說還有許多家眷、百姓隨行,因此李元利十分關心此事。

現在內閣還沒設立,大小事情都要他親自操心過問,也是勞累得很。

“殿下,所有要到燕京的官吏、家眷以及百姓都已記錄在案,編製成營,今日他們都已經收拾好了行李在家中候命,明日只需一聲令下便可出發。”

最先站起來稟報的是任武。此次北上最容易出亂子的就是那些商賈百姓,因此李元利早就下令戶部先將他們全都組織起來編成老營,到時跟隨在大軍後面行進即可。

這種事情以前的大順軍和忠貞營都經常幹,所有家眷都劃歸老營,實行半軍事化的管理。任武是大順軍中的老人,現在做起這事來照樣是得心應手。

“嗯。應急指揮部組建得如何了?”任武拱手行禮之後坐回了椅子上面,李元利將眼光轉向了離他不遠的王拙。

如此多的人北上,要考慮一路上的安全問題,也要防止那些臨時編入老營的百姓們發生各種糾紛,還要防備雞鳴狗盜之徒趁機生事,組建一個臨時部門來處理這些事情很有必要。

“殿下,今日便已經開始上執了!按您的吩咐,各部都抽了人出來,設立了督察隊、捕盜隊……”

“袁尚書?”李元利點了點頭看向下一位。

“殿下,王太后那邊都已經安排好了。只是她託臣向殿下詢問,說馬車實在是太顛簸了,是否可以乘船北上?”

李元利登基稱帝,用的名義是永曆帝禪讓,因此朱由榔和王太后母子二人自然是不可或缺,哪怕是讓她們出來露一下面,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到時跟我同船吧。”這是小事,李元利毫不猶豫就準了,本來就是怕她們暈船才安排馬車的。

“還有一事請示殿下!”袁宗道沒有坐下來,“有許多各省士子此次也要隨同北上,他們沒有家眷,編在老營中恐怕不合適。微臣的意思是不是將他們編入應急隊中,還能夠協助處理一些事務?”

這些士子都是鄉試上了榜的,若是放在以前就是舉人老爺,已經有了做官的資格,也可以繼續參加來年的“春闈”會試。

但現在大興軍的科舉制度和前明不一樣,鄉試掛榜者要繼續進入學堂讀書,三年之後參加各學堂會試,再按考試名次來授予官職。

這就相當於他們已經考上了“大中專院校”,工作有了保證,但要想有個好的職位,還得看學習成績和畢業考試。

老營中都是百姓和官員們的家眷,自然少不了年輕小娘和婦人,將年青男子編入其中確實不合適,李元利準了此事,又吩咐王拙接收安排好這些士子。

至於北上行軍路線,參謀們早就已經有了詳細計劃,首批走海路的人最多,大興軍海軍艦船現在一次性便能運送五萬人以及所需糧草輜重,其次便是依靠運河。

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韃子入關以後,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於運河河道的治理和沿線漕運的管理,目的便是要保證漕運的暢通。

順治親政之後,每年用於治理運河的白銀就達數百萬兩,而換來的卻是每年多達數百萬石的糧食和其他必需的物資。

大興軍收復鎮江之後,立即便徹底截斷了漕運,一粒米都不讓流到北方,這也是清廷倉皇撤回關外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百二十九章天主教徒的誓言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靂手段 菩薩心腸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三百零一章夜取炮臺第二十三章立軍第三百五十七章長袖善舞 沖齡踐祚第五章說服第一百六十一章以糧爲本第四百二十五章血肉屠場第四百五十三章商船第四百一十章江東顧氏第五百一十二章禮儀之邦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三十三章軍議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四十七章中伏第三百五十七章長袖善舞 沖齡踐祚第一百一十五間爲虎作倀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四章終身大事第三百五十四章人心惶惶 聞風而逃第三百六十八章南澳海戰(二)第五百一十一章想拜師?退教!第四百六十二章招降第四十章回家第五百二十九章收復大員第五百三十二章“精炮滅明”第一百八十三章大獲全勝第二百六十七章六部尚書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一百六十二章欲爲內應第二百四十四章戰前部署第三百六十四章兩屠歐汀第四十九章奉節第二百八十二章月圓殺韃 十五破城第四百七十四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七十八章老賊小賊第一百九十四章炮兵操典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四百五十二章入濠鏡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一百三十六章紅夷炮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四十章回家第二百六十一章凌海將軍第一章憂心第一百六十二章欲爲內應第四百九十二章寧賊獻計第四百六十六章單刀直入第三百零五章沿街伏擊第二百五十章昆明來人第二百零九章順藤摸瓜第二百一十四章兩條魚引出的線索第四百六十章巧遇海盜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一百七十四章口供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四百五十六章紅夷第一百一十章擊針槍(一)第五百一十章彝倫堂講學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三百五十章琉球之痛第二百零一章潰敗第四百三十九章這個馬伕不尋常第四百三十七章簞食壺漿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二百八十章月夜奔襲(二)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五百四十九章權謀術第二百一十四章兩條魚引出的線索第一百三十七章升旗聚將第四百一十六章喪師失城 欲求脫罪第二百四十八章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百五十二章大義名分第一百六十章震懾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率部來投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一百一十六章夷陵第一章憂心第三百章濠境紅夷第九十一章春耕第一百二十九章炮擊荊州第三百三十章漢化了的湯若望第二百六十四章蘄黃四十八寨第五百二十五章無始鍾氣篇第一百三十三章鄖襄第一百七十二章皇帝“謀反”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三百四十二章海道針經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第二十七章規劃第三百二十六章以人爲禮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一百一十六章夷陵第三百五十八章首鼠兩端 枉送性命第三十五章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