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
上朝什麼的就不用說了。
依舊走過場而已。
下了早朝之後,朱祁鎮立即召見楊溥,同意了楊溥的計劃。
決議免除兩個尚書。即吏部尚書郭進,與戶部尚書劉中敷。
楊溥立即說道:“臣以爲,郭進縱子納賄之事,證據確鑿,當力罷之,並清查吏部之中貪鄙之臣。應該從嚴從重,然戶部卻要緩一些,彼此朝廷用度極多,一時間動盪太過,影響朝廷朝政運轉。”
朱祁鎮說道:“朕允了。朕有意召江南巡撫周忱入京,爲戶部尚書,周忱沒有到任之前,戶部一切如舊,至於吏部讓吏部侍郎魏驥暫代之,如何?”
朱祁鎮對吏部並非不看重,但是更看重是戶部,因爲而今各地的工程,不知道有多少事情都要靠戶部支應。戶部真不能亂,至於吏部。
朱祁鎮無意插手,而今楊溥也是老臣,他自然知道分寸。
楊溥心中微微一動,暗道:“這定然是王直的主意。”不過,楊溥自然知道,他而今剛剛成爲內閣首輔,朝廷之中反對他的人大有人在。
自然不會在這個事實,與皇帝硬頂的。說道:“聖明無過陛下。只是臣有一事上奏。”
朱祁鎮說道:“講。”
楊溥說道:“而今下面報蝗蝻之事,臣以爲不可不重視,爲了不重蹈去年覆轍,當派大臣出巡各地,專司滅蝗之事,直隸,河南,鳳陽,山東,山西,都需要派人巡視。”
“臣以爲當精選各部侍郎,主事出巡。”
朱祁鎮暗道:“這是大換血嗎?”
看來楊溥爲了清理楊士奇的影響力,不遺餘力了。
因爲楊士奇即便個人操守,或許有一些瑕疵,但是主政朝廷的能力,朱祁鎮從來是認可的。
也就是說,或許大明朝廷六部之中,有一些人是有一點問題的,比如郭進縱子受賄,這是坐實的。
但是更多是沒有問題,或者說查不出問題的。
楊溥想要貫徹自己的影響力,該怎麼辦?找不到錯誤,就處理不了你了。
比如,楊溥而今這個建議。
從提議上來說,朱祁鎮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很簡單,蝗蝻就是蝗蟲的幼蟲,此刻消滅一隻將來就少一分蝗災的危害。派大臣去各府督促滅蝗之事。
這事情也是有過前例的。
朱祁鎮即便能猜得出來,楊溥或許心中有私。但是大局上,也不容朱祁鎮反對。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朕同意了,令內閣開具名單。朕有言在先,凡是有功之臣,回來之後,務必升遷,這一點要讓所有人明白。做好了有賞。”
做的不好,會怎麼樣?下面的大臣自然能讀懂朱祁鎮未盡之言。
朱祁鎮讓內閣開具名單,但是內閣之中也不是楊溥一人之天下。這名單即便是有偏向,也不可能將楊士奇的人全部掃清。
如果真有能力,在這一次滅蝗之中立下功勳,讓朱祁鎮知道了,朱祁鎮真會獎賞。至於完成的不好的。
那屬於能力不行,楊溥順勢放了外官,朱祁鎮也不好說什麼。
這一件事情,朱祁鎮先放下來,說道:“當今之事,還是河北水利之事,卻不知道先生如何想,于謙加何銜?”
楊溥說道:“這一件事情,臣正想與陛下說一說,臣以爲于謙之能,足以擔任大學士之銜,只是陛下欲加何銜于于謙,新立一殿?”
朱祁鎮沉吟片刻,的確各個大學士都有了。朱祁鎮倒是想給於謙新立一個大學士銜,只是朱祁鎮心中有另外的想法。
他確定了內閣七個人。英國公在內閣也有一席之地,朱祁鎮想將這個習慣保持下來。也就是說,他想將內閣保持爲內閣六個大學士,一個勳貴。
而今多加一個大學士是小,將來估計內閣就是七個大學士了。
很多事情,朱祁鎮都習慣往長遠去想,務必不會後世留下空隙,畢竟很多祖制,都是文官們借題發揮,斷章取義。
雖然朱祁鎮也知道,人死萬事休,後面的事情,他也管不了,但是依舊謹小慎微,寧可多想,也不能留下大漏洞。
朱祁鎮心中猶豫,問楊溥,說道:“先生以爲如何?”
楊溥說道:“臣唯陛下之命是聽,要不,讓於大人等一等再說。”
朱祁鎮一聽,立即說道:“不行,治水之事迫在眉睫,不加強於謙職權,何以讓天下重視此事,這一件事情,先生可是答應朕的。”
拖什麼拖什麼?朱祁鎮纔不相信楊溥,說不定楊溥拖着拖着,就將這一件事情給拖黃了。
楊溥說道:“請陛下放心,臣答應的事情,就絕對不會反悔的。臣請陛下開大朝會,召集京城五品官以上,於奉天門商議此事,御前決斷,明詔天下,以示朝廷對此事的重視。”
朱祁鎮聽了之後,說道:“好。”
其實朱祁鎮早就想將這一件事情,給如此敲定,雖然他在正統五年正旦詔之中,表明這個態度。
但是正旦詔之中,內容太多了。
更多的是劃分直隸省,改行在爲北京,等等。這些事情在政治上都比治水大。
所以治水之事,並沒有繼續明確成爲朝廷的決策。
楊士奇在這一件事情,與朱祁鎮意見相左。
而楊溥這個做法,治水之策,才能真正上升到國策的地步。而且即便是楊溥想反悔都不可能。
楊溥成爲內閣首輔之後,就有這樣的表示,幾乎可以等同於楊溥用自己的個人威信爲這一件事情背書了。
想要推翻這個政策,就先打倒楊溥。
就好像是太皇太后一樣,太皇太后主導的國策,把一切不急之物,與民休息。正是因爲太皇太后淡出朝政而結束的。
楊溥說道“如此一來,對主持治水之策的于謙,朝廷需要表示重視,臣以爲大學士一時間不可得,不如加銜工部尚書。”
朱祁鎮說道:“工部,工部已經有兩個尚書了。于謙加銜工部尚書,恐怕不僅僅是加銜吧。”
楊溥說道:“工部尚書吳中,年老體衰,不堪爲朝廷所用了。而今治水之權,皆在於謙,臣以爲當以于謙爲工部尚書,領都水司之權。”
“如此事權歸一。”
朱祁鎮皺眉說道:“這合朝廷體制嗎?”
都水司又叫都水清帳司,很多時候,他管着下面治水的經費,還有經費覈銷。而今于謙主管治水,又負責經費覈銷。
也就是一手花錢,一手銷賬。
朱祁鎮即便相信于謙,也覺得這權力太大了一點吧。
楊溥說道:“陛下,不如此,不顯示出陛下看重於謙,不如此,不足以讓于謙事權歸一,儘快處理好河北治水之事。”
“臣有一言,不得不提醒陛下。陛下即便以爲河北治水之事,乃是本朝之鄭國渠,也要想擔心,關東六國會不會先攻破潼關。”
“河水治水之事,一些小水利工程,可以先放放,由後人修建,而今卻是抓緊時間先完成主幹。”
“北方之事,變數太大了。”
朱祁鎮一聽,心中頓時覺得沉甸甸的。
的確如此,雖然朱祁鎮覺得瓦刺不會立即南下,但是歷史是歷史,現實是現實,很多事情,誰說的準。
如果也先,覺得有可乘之極,硬要打一仗該怎麼辦?
朝廷的錢糧儲備不多,雖然朱祁鎮還保留一些壓箱底錢糧,但是畢竟不可能在支撐河北水利的同時,與瓦刺大戰一場。
也就是說楊溥所言是對的,一定要先搶修主幹大工程,剩下的小工程慢慢修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