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亂來

在內閣總理周延儒的一手操弄下,風波不驚,一切都十分的順利。

內閣會議一結束,周延儒就以內閣的名義,發文出去。

六部九寺等早就在準備了,文一到,迅速開始整合,官吏的調動,配置,井然有序的開始。

下午,內閣就開始召見各級官員談話,確保執行順利。同時對一些新任命的官員就行‘面試’,這算是一種程序。

而今的內閣,實實在在的掌握着大明最高權力,沒人能反抗,反對。

缺的,也就是最後一步:聖旨。

這些,需要到明年改元的同時,頒佈旨意。

由於三司以及錦衣衛,東廠還在大規模的抓人,沒有什麼反對聲浪,有也在暗處。

周正的徵西廊從內閣邊上辦理,進入所謂的‘總理大院’,外面對此的稱呼依舊是內閣。

他的班房與周延儒一東一西,佔據的房間是最大的,裡面還有諸多的佈置。

徵西廊裡的軍情處,參謀處等也就在周正班房外面的房間。徵西廊雖然消失了,但所有人都清楚,大明的軍隊實權,依舊在周正手中。

楚金忙忙碌碌,在各個房間裡進進出出。

姚童順作爲周正的貼身大秘,也有了屬於他的小班房,一樣的忙不休。

周正則在班房內,接見呂大器,俞懷遠等人,這些都是周正物色的封疆大吏,一省巡撫,在地方的變法,需要他們強力支持。

呂大器是一個貌似憨厚的半百老者,他坐在周正下首,神情有些肅重,道:“大人,下官從六部調集了南直隸的情況,不說權力交錯,制衡複雜,若想要有所變革,必須要大力破開這些阻隔……”

南京是舊都,陪都,有着完整的朝廷體系,可以說,北京有的,南京都有,唯一的差別,就是皇帝在北京。

但南京依舊有着六部九寺,有着鎮守太監,有着兵部尚書,還有一個類似於英國公更多魏國公,南京有兵,並且全力還不在北京朝廷,而在南京的鎮守太監,兵部尚書,魏國公手裡!

很顯然,呂大器還不清楚周正早就對南京有所佈置。

周正微笑着道:“李恆秉的南直隸巡撫,就到年底,他會爲你掃清障礙,儘可能的擱置南京朝廷,明年你去的時候,關注兩個地方就行,一個是稅,一個是土地,只要這兩個抓穩了,其他問題,都可以慢慢解決。”

呂大器倒是沒有想到李恆秉去南直隸是這個目的,楞了下,道:“是,下官謹記。下官這些日子也查看了朝廷關於賦稅,土地的變革綱要,稅還好說,縱然有些阻力,衙門總歸有辦法拿捏。倒是土地,南直隸的田畝,盡數都在達官貴人手中,想要從他們手中搶地,怕是千難萬難,動輒官司就會打到京城來。”

周正看了他一眼,道:“京城有我在,你無需擔心。關鍵是在你。朝廷裡不少人擔心你性格有些軟弱,遇事會後退,會拖累變法革新。”

呂大器猛的站起來,擡手沉聲道:“大人放心,下官分得清輕重,決然不會後退半步!爲了我大明中興,即便有一天刀斧加身,下官也從容而對!”

周正看到了呂大器的決心,讚許的點頭,壓了壓手,示意他坐下,而後轉向俞懷遠,道:“西北是久亂之地,朝廷關注的重點。你去四川,是我與元輔商議了很久才定下。四川,乃是天府之國,你要想辦法恢復民生,不要求你給朝廷貢獻多少,起碼能自給自足……”

俞懷遠傾身,神色肅然,道:“下官明白。此去定然不負大人信任,重振四川,奠定西北穩定之基石!”

周正輕輕一笑,看向其他幾人,一一囑咐。

這些都是孫傳庭,張賀儀等人從人海中挑選,幾經篩選的人才。

到了最後,周正道:“晚上都到我府上,給你們踐行,孫侍郎等人也都會來。”

幾個人連忙起身,擡手應下。

周正這邊忙忙碌碌,周延儒就更忙了,他在朝野的力量,比周正強太多,不說是兩度入閣的首輔,單是底蘊,關係網,就不是周正可以比擬的。

加上這次朝廷,地方動作太大,有太多的關係需要梳理,周延儒藉着這次機會,大肆的培植私人,擴充勢力網,將能攬到手裡的位置,近乎一個沒放過。

周延儒的班房也是相當的大,內外進進出出,人流如織。

周延儒想要攬權,也有太多的人想要官,直接找上門的人不知道多少,還是被攔了不少之後的結果。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空隙,範文景拿着一道奏本進去,低聲道:“大人,南京吏部尚書的聯名奏本。”

周延儒登時擰眉,道:“他們又想做什麼?我不是警告過他們,危急之刻,不要輕舉妄動嗎?”

範文景心裡一嘆,道:“元輔還是看一看吧。”

周延儒接過來,打開看去,頓時雙眸一睜,面露驚容,擡頭看向範文景,道:“誰幹的?”

範文景道:“不知道,明面上是潘尚書。”

這是一道聯名的奏本,引經據典的反對朝廷的變法革新,指責朝廷某些人就是打着革新的旗號,想要在皇帝年幼,無法親政的時候,獨攬朝政,排除異己,以權謀私!

這道奏本沒有點名,字裡行間卻都是衝着周正去的。

周正那邊磨刀霍霍,就怕藉口少了,這些人卻拼命的給周正送把柄,是嫌死的慢嗎?!

周延儒臉色鐵青,道:“除了這道奏本,還有什麼事情?”

第五百章 二進宮的首輔第六百三十八章 妄念第一百三十三章 周方被悔婚第五百八十八章 亂上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落案第四百二十三章 黨爭的齷齪第一百五十七章 鹽的禍第一百零三章 被毒蛇盯上第兩百四十八章 搞事情啊第五十章 要小心他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場哲學第七百四十三章 臨別之言第兩百四十三章 宮裡來人第兩百七十六章 朝廷空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剿海盜的艦隊第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三十一章 背後的冷箭第一百七十一章 復職?第六百二十五章 混亂不堪第三百九十二章 增援右屯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虜來襲第兩百零三章 商業帝國第兩百零三章 商業帝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略落差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部鬥法第兩百九十八章 我的要求並不高第四百九十一章 剿匪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聖第兩百五十六章 捧殺第兩百二十一章 登極第四百二十章 孔有德叛亂第三百零八章 遇險第三百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部鬥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啓的厭惡第兩百七十七章 孤立無援的朱由檢第六百九十二章 變化第六百八十一章 分化第兩百八十九章 天聽之言第五百八十六章 久等了第兩百零九章 只要不死就死磕第四百七十七章 圖謀第四百八十一章 日薄西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熱化第六百六十章 十害第兩百一十一章 頭皮發麻第兩百六十五章 閹黨末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催債戶部第二十八章 爆炸效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甕中捉鱉第八十章 御批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權在握第二十七章 250定律第兩百三十八章 連章摶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給老子放人第四百零八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勢越發急迫第三百七十三章 烽火燃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是要決戰啊第一百一十九章 羣起而攻第五百一十八章 戰旗如烈第六百二十五章 混亂不堪第五十八章 強搶週記第六百三十二章 快人一步第六百九十章 騎牆第五百一十三章 闖賊入京第六百四十六章 混亂第七百零四章 了局第兩百九十七章 我要做大明第一鹽商第七百一十三章 推演第五百五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五十三章 皇帝要你接第五十四章 有黑手第五百一十八章 戰旗如烈第三十七章 誰打斷誰的腿第兩百三十七章 大明官員的立場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六百八十七章 沸水難靜第六百四十四章 亂來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響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轟轟烈烈第四章 暗算第五百八十五章 請託第兩百八十九章 天聽之言第五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九十五章 弔詭的金鑾殿第四百四十四章 陽謀第兩百三十八章 連章摶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始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談妥第六百零四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三十三章 海貿第五百五十章 藩王齊入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奇形怪狀第四章 暗算第四百四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剿匪效應第兩百八十一章 殺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