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分化

bookmark

楊湖一,楊湖致等人看着在座衆人,見他們竊竊私語,若有意動,而後對視一眼。

兄弟二人,看到了年輕時候那種的那種豪情,對成功的渴望與冒險!

楊湖一敲敲柺杖,等衆人安靜下來,沉聲道:“那我們就再賭一次。若是對了,在座的諸位,都將會是下一個楊家的家主,我自己,爲子孫開創偌大的家業!”

衆人到底是商人,有着特有的冒險精神,紛紛坐定,點頭,贊同了楊湖一的決定。

即便沒有說話的那些人,也是猶豫遲疑,沒有反對。

楊湖一見如此,拄着柺杖站起來,道:“我去寫信,親自去找人,三天後,秦淮河聚賢樓,宴請徵西伯!”

衆人左右對看,連連點頭。

楊湖致看了眼楊四,道:“你跟我去。”

楊四一怔,道:“去哪?”

楊湖致殭屍臉沒有什麼表情,道:“去見徵西伯。”

楊四縮着頭,不敢說話。當初周正將他留下,安插在楊家,可近年楊家大不如前,他已經很久沒有被那些人聯繫了。

楊湖一以及楊家人四處走動,聯絡,召集諸多大商人。

以楊家現在的情況,以前那些‘朋友’給面子的並不多,但涉及到‘宴請徵西伯’,他們頓時恢復友誼,甚至於很多關係不近,哪怕是對手也紛紛熱情起來。

不過短短一天,楊家就在蘇揚兩地聯絡了幾十位大商人,匆匆趕赴應天府。

周正在南直隸視察,不斷的推動南直隸變法,解決其中的一些麻煩。

有周正親自站臺,錦衣衛一旁虎視眈眈,即便有問題也變成沒問題,倒向周正的人,趨之若鶩。

一些人拿着感念周正‘克復京城’、‘平定天下’、‘匡扶社稷’等等名頭,嚷着要給他立生祠,送入太廟等等。

恍惚間,周正有種魏忠賢在世的感覺。

這些自然被周正叫停,勞民傷財不說,還折損他的聲望。

周正在南直隸的第二天,在呂大器等一衆的陪同下,檢閱了張一潭的駐應天軍隊,下午又趕去長江口,看河堤。

在河堤上慢慢走着,周正道:“水患,一直是個大問題,眼看雨季就要來了。不能不重視。”

南直隸也遭過好幾次災,雖然不比黃河大澇,卻也是損失慘重。

呂大器應着,道:“下官與沿河的諸位巡撫已經上書朝廷,設立防汛總督,專門應對汛情。”

周正點頭,道:“我大哥在忙着疏浚各條河流,長江,黃河是主力,但倉促之間,還是夠嗆,還是需要你們地方上的戮力同心。一場大澇,能毀了我們數年的努力。”

呂大器跟在周正身後,道:“是,下官等也清楚。是以,今年南直隸有一項重要事務,就是疏浚河道,長江爲主,以及運河。以工代賑,安撫災民,疏浚河道,增加良田,還能暢通漕運,免去河澇之患,一舉多得……”

周正點頭,道:“田畝的分配要加快,按理說,南直隸安置個三千萬百姓沒有問題,隨着推進,可能會出現人口短缺,我會從各災情嚴重地方調過來。第二,就是賦稅,一定進一步細化,減少農民負擔,也不能過於壓榨商人,要給他們寬鬆的環境,海貿,你也要重視。第三,就是南直隸的體制問題,你有什麼想法?”

南直隸,南京,從名字上就知道這個地方不凡。

當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搶到皇位遷都北平,改爲北京,南京就是二都之一,按照祖制,皇帝在北京,太子留守南京,以備不測。

當然,這種理想的設計,在現實中沒有行得通,卻不妨礙南京的地位。

南京還有一整套的政府班子,皇宮,六部九寺等等,除了皇帝與內閣,這裡該有的幾乎都有。

雖然被周正大亂,大部分成了虛設,到底還在。

呂大器這個南直隸巡撫,多少有些尷尬,如芒在背。

呂大器早就想過這個問題,道:“南京是無法裁撤的,下官的想法,就是慢慢架空,只留皇宮,其他的官衙,官吏,疏散出去,將南直隸變成一個正常的省份。”

周正嗯了一聲,道:“你能想到就行,很多問題要在我們這一代解決,不要留給後代。”

呂大器擡手,道:“大人說的是。下官以責令巡撫衙門,成立了一個弊政梳理司,由以爲參政專門負責,定期上報進度。”

周正在河堤走着,道:“該看的我也看了,該說的也說了,能做的也做的,下面,就看你們的了。各項工作,都要埋頭苦幹,沉下心。我們肯定要面對各種困難,除了迎頭而上,也沒有其他選擇。”

呂大器聽得出周正話裡對南直隸情況多少有些不滿,神色發緊,道:“是,下官謹記!”

周正迎着微風,道:“關於戶部借銀的事情,你旁觀即可,不要多關心。對外貿易,戶部那邊會設立一個清單,能不能入,看你們自己。”

呂大器登時明白,那些商人在看着朝廷,周正何嘗不在看着他們。

沒走幾步,忽然有校尉來報:“稟大人,有揚州鹽商楊湖致求見。”

周正腳步一頓,想起了這位故人,道:“他有什麼事情?”

校尉道:“他說,是想宴請大人,還有一些其他的人,要向大人表明他們支持朝廷變法,支持大人革新之意。”

周正唔的一聲,笑着道:“好啊,那就後天晚上吧。”

“是。”校尉應了一聲,快步離去。

呂大器看着周正,道:“大人,南直隸現在最不穩定的就是這些商人,他們往往與官紳的關係錯綜複雜,難以分清。”

周正點點頭,現在的明朝,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這種萌芽很大程度還依託在土地上,是官商紳一體,還沒有足夠的進化。

周正不由得望向長江出海口,歐洲的大航海已經有些年頭了,明朝這邊必須追上去,超越!

周正心裡轉着念頭,笑着道道:“他們宴請我,就說明要靠過來,那就好好用用。對反抗實力,終究是兩個手段,打壓拉攏,分化他們。”

呂大器明白周正的用意,道:“是否要下官陪同?”

周正擺了擺手,道:“他們沒那麼大的面子,你忙你的。”

呂大器想想也是,應着沒有再說。

兩人繼續向前走,說着南直隸以及大明的種種事情,身後是南直隸的大小文武官員。

第七百零四章 了局第兩百七十三章 找死就成全第一百九十五章 弔詭的金鑾殿第七百四十二章 驚喜第四百三十章 絕境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憤第五百七十章 小內閣第兩百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一章 周家的機會來了第五百二十章 贏了第四百四十章 孫傳庭狠角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弔詭的金鑾殿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響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兩百九十六章 漫天給價的手筆第四十六章 不留情面第七百零六章 兩場第兩百六十六章 魏忠賢自盡(第一更)第九十九章 東林人的德性第五百四十三章 權力劃分第四百一十七章 官場大亂鬥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第四百七十章 詭異多變第三百三十章 左手筆右手刀第九十五章 報復來的快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第五百九十一章 暗箭第七百二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開大合第五百九十一章 暗箭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狼之顧第一百七十章 抓到人了第一百零七章 安靜的詭異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輔再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同鄉會第一百四十章 荒謬之言第五百四十九章 施壓第四百一十九章 回門的尷尬第七百零二章 不了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鬧戶部第四百三十三章 登萊巡撫第六百零五章 翻供第六十五章 初見班底第五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四十章 會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利器在手第兩百九十七章 我要做大明第一鹽商第五百五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九十一章 站出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孫傳庭第十章 神醫又被打了(求收藏啦~~~)第二十章 昏暗官場第三十七章 誰打斷誰的腿第一百六十八章 利益最大化第六百七十八章 巡視第六百五十一章 風滿樓第四百八十四章 內監與閣臣孰輕孰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找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都在變第七百四十三章 臨別之言第一百六十八章 利益最大化第三百八十五章 要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八章 爆炸效果第四百八十三章 決裂第七百三十八章 見帝第六百七十四章 左手畫個半圓第兩百五十四章 兩百萬也不夠第十三章 未婚妻?第二十七章 250定律第三百章 商業帝國第六百六十七章 狗咬狗第四十五章 大手筆訂單第兩百六十二章 帝王大忌第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六十章 小皇帝的動作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們自找的第九十六章 我對刑具有特殊的愛好第九十五章 報復來的快第一百三十章 初試鹽課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風第七百四十章 會議第四百二十九章 攻入城內第七百章 你會做首輔嗎?第三十七章 誰打斷誰的腿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輔再換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場上的信任第四十二章 奏效第三百二十四章 安定行動第三百章 商業帝國第七十八章 上奏第五百七十一章 反彈第五百九十六章 烈火處第四百二十五章 炮打萊州府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八十章 不長久第五百九十一章 暗箭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出妖孽第六十九章 聞聲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