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不長久

bookmark

周正坐在船上,靜靜的聽着。

到了最後,才總結般的說道:“你的具體作爲,我不插手,也不給予意見。變法綱要上,該有的都有。你們省內的督查,你們自己來做。朝廷方面的,我會嚴厲監督,這個方面,你要有心理準備。”

‘變法’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除了保守派的完全反對,抵制,還有來自於內部的大量問題。

一個是‘變法’必然是準備不充分,過程中也問題重重,需要邊走邊改,這位‘變法’的成功與否,造成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呂大器躬身,肅然道:“下官明白。下官一定克己謹慎,步步爲營,開創南直隸變法新局面,爲大人其他革新打下基礎。”

周正了一聲,看着河上的人來人往,道:“除了土地,商稅也要加快梳理,我們對於重點的民生要重點研究,確保百姓基礎的要求不能有失,另外,就是對城裡的發展要重視,鼓勵百姓進城,也要爲他進城創造他條件。‘變法綱要’上的事情,我不多說,你們仔細研究,拿出具體政策來給我看,不要籠統,要細緻,要有具體的計劃,我要看到進度……”

呂大器認真的聽着,對於‘變法綱要’上的很多事情,他其實並不瞭解,這一次抓到機會,開始請教。

周正的‘變法綱要’確實沒有那麼細緻,有些東西,無法言說明白。

比如‘城市化’,比如‘商品經濟’,比如‘海貿強國’,也比如‘民族開智’等等。

周正對這些問題,從側面解釋,雖然有些牽強,倒也是能讓呂大器等人理解。

兩人在蘇州河上談了大半天,這才前往應天府。

應天府,是南京所在,經濟比不上蘇州府,但是政治中心,地位僅次於北京。

在應天府,周正先是接見了南直隸的大小官員上百人,當衆評點,誇了不少人,直接上官三十多,各種獎勵無數。

一時間,場面十分熱烈,不少人與周正口稱‘學生’,實則上,周正也分不清是哪裡的淵源,但還是含笑答應了。

當天晚上,一羣官吏宴請周正,又是好一番客套。

周正與這些人客套的時候,應天府其他四處也不平靜。

曾經的鹽商大戶,楊家外院,此刻也是燈火通明。

楊湖一已經老了,退休,而今執掌楊家的是楊湖致。

由於周正的連翻打擊,楊家早就非昔日可比,日漸沒落,卻也依舊在南直隸有一定分量。

他們是從揚州府等地匆匆趕回來的,商量着事情。

大堂裡,滿滿堂堂,十幾個人,都是楊家的骨幹。

其中一個大掌櫃,語氣十分不滿,直接道:“當初你們與徵西伯再三爲難,我再三反對,而今如何?徵西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舉足輕重,他現在別說對付我們了,就是一個眼神,有的是人撕碎我們,都是你們乾的好事情,哼!”

楊家也不是一言堂,各大掌櫃也有說話的分量,尤其是楊家日漸沒落之際。

人稱的楊三的楊湖一第三養子,眉頭皺了皺,道:“現在何必還說這種意氣話?徵西伯向來重視營商,他這次到南直隸,肯定不止是爲了變法,說不得,南直隸的商場也要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其中一個坐鎮蘇州的大掌櫃,在這裡地位最重,他沉吟着道:“之前戶部的高堂官已經來過,錢閣老前腳到,徵西伯後腳到,南直隸要是沒有變化,任誰也不信。問題在於,我們要抓住機會,走在別人前面。尤其是與徵西伯的關係,必須要緩和。”

楊四一直點頭,左看右看,心裡既緊張又忐忑,他是當初周正留在周家的‘細作’,按理說,與周正的關係最近,但他又擔心是他是可有可無的棄子。

楊湖一拄着柺杖,面無表情的聽了一陣子,道:“舊事莫提,我召集你們來,是問對策。”

坐鎮淮安府的掌櫃,側身道:“東家,根據我得到的消息。徵西伯南下,關於商業,應該有四個考慮:第一,是對於朝廷管控的鹽茶鐵等的進行重新梳理,制定規則。第二,是制定商稅細則,規範南直隸商場。第三,我猜測應該是發行新幣的問題,南直隸一直捂着銀子不肯出,舊幣推行有些困難。第四個,或許是海貿,這個諸位都應該知曉。第五,就是戶部借銀的事,南直隸對變法反應強烈,戶部拿出利息借錢,也少有人出大頭……”

衆人聽着他的話,齊齊沉默。

第一個,鹽是楊家的根本,這個就關乎他們了。

楊湖一看着他,心裡轉念,道:“這些都與我們楊家息息相關,不知秦掌櫃具體是何意?”

坐鎮淮安府的掌櫃名叫秦尤,他擡手向楊湖一,道:“東家,我的意思很簡單,徵西伯有什麼問題,我們楊家能幫的就要幫,而且是那種出頭,出風頭,出大風頭的幫!”

他話音一落,四周頓時竊竊私語起來。

哪怕是楊湖一也皺眉,沉默不語。

不少人看着秦尤眼神閃爍,欲言又止。

南直隸之所以對周正的變法抗拒,除了損及他們的既得利益外,還有大部分人認爲,周正的變法不長久,很可能會失敗。

周正而今站的高,將來跌的就會重,跟他牽扯,將來必然會被清算。

這種想法,或許是佔絕大多數!

秦尤見楊湖一不說話,其他人遲疑,也不再多說,徑直坐下。

楊湖一清楚其中的利弊,如果靠上週正,短時間的飛黃騰達是必然的,楊家不僅能重現舊日風光,還能更上一層樓!

弊端就是,如果周正倒了,那楊家就會被打入塵埃!

除此兩端,就是中庸,兩廂不碰,與周正保持距離,儘管有些挫折,楊家還在,慢慢發展總有機會。

楊湖一沉默半晌,看向身邊的三弟楊湖致,道:“你怎麼看?”

楊湖致斜在椅子上,殭屍臉沒有什麼表情,道:“我擔心的,是我們沒得選,徵西伯來南直隸,不會空手而回。我們與徵西伯關係太複雜,躲不掉的。”

楊湖一登時擰眉,道:“你是要我們出頭?”

楊湖致看向在座的各大掌櫃,語氣很慢的道:“我知道你們的擔心,我也擔心。但我們沒有的選。如果我們不露面,我們必然會被踢出局,不止是鹽。另外,我們不出面,肯定會有人出,到時候,要是有人再想吃掉我們楊家,就沒有靠山了。”

衆人更加沉默,周正而今如日中天,大權在握,哪怕不靠向他都是一種沒法彌補的錯!

蘇州府的大掌櫃擡手,道:“這是一次冒險,卻也值得。我建議,東家出面,召集各地的豪商大戶,宴請徵西伯。徵西伯若肯來,那就是我楊家的機會,若是不來,那我們就準備避禍吧。”

第四百五十四章 易如反掌第一百二十一章 堂而皇之的構陷第一百八十五章 偶遇朱由檢第一百零八章 逆勢而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找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不背離第兩百四十七章 田爾耕的底牌第四百零六章 大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零六章 平語中炸驚雷第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一十六章 抄沒周家第一百零八章 逆勢而上第四百四十章 孫傳庭狠角色第四百五十六章 匪亂坐大第一百七十六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抓到人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胡言亂語第一百三十二章 欽使又如何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兩百八十九章 天聽之言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數革職第十八章 懟御史(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分功定賞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十四章 意外第三百三十五章 建虜來犯第兩百四十六章 驚動朝野第五百一十九章 廝殺第六百四十九章 序幕第一百五十章 範大人,麪皮何在?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伐之意第兩百四十二章 危急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地盤擴大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就是來挑釁的第兩百八十六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子、女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推演第五百四十九章 施壓第四章 暗算第兩百三十三章 八大皇商第五百七十九章 動手第十七章 遊街第兩百五十章 還笑得出來第六十四章 不大不小的警告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是要決戰啊第四百零一章 建虜難了第九十六章 我對刑具有特殊的愛好第兩百四十三章 宮裡來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聽我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剿海盜的艦隊第三百一十八章 甕中捉鱉第兩百五十五章 又一個拒絕的第五百八十八章 亂上亂第一百六十八章 利益最大化第四百四十一章 叛逆到處有第七十九章 周清荔要復出(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黨爭的齷齪第五十八章 強搶週記第三百九十二章 增援右屯第一百零一章 周家的機會來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巡視第兩百八十八章 抓鹽商第兩百三十五章 登聞鼓再響第四百八十二章 圖窮匕首見第七百三十章 沒有選擇第四百五十一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戰起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伐之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羣起而攻第一百八十二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以爲是第九十五章 報復來的快第五百八十八章 亂上亂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虜攪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嘴皮子賊溜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領神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們不是朋黨第五百六十六章 妙峰山第五十七章 不能碰也要碰第九十九章 東林人的德性第五百九十六章 烈火處第六十六章 急用錢的閹黨第四百二十二章 納捐第六百五十章 好風借力第四百六十章 襄陽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啓的厭惡第六百九十七章 算計第十一章 擡價(衝榜~)第兩百零四章 瞌睡就送枕頭第四百二十六章 圍困登州府第三十六章 你想怎麼死?(求收藏~~)第兩百八十八章 抓鹽商第兩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的家產第一百四十二章 另一條路第兩百九十一章 動手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第七百二十一章 無以爲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