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朝堂劣惡

bookmark

這個御史看着周正,越發煩躁,心裡飛速找着將周正攔在皇極殿外的藉口。

“有何見教?”

田珍疏,鄭守理站到周正身後,異口同聲的道。周正現在是他們的盟友,他們的態度很是鮮明。

這個御史盯着周正的上下打量一番,剛要開口,前面一個人忽然沉聲道:“不要閒聊了,抓緊入班。”

周正在黑暗中深深的看了眼這個御史,轉身向前走,同時低聲道:“走。”

田珍疏,鄭守理與周正的動作幾乎一樣,轉身快步向前。

這個李恆秉安排來的御史還想再說什麼,但他知道錯過時機了,若是他現在找藉口,怕是前面那些大人們得回頭來替他決斷,由不得他了。

目送着周正上了臺階,這個御史頭疼,也只能嘆了口氣,自語道:“希望不會壞了李兄之事。”

入了皇極殿,隊伍已經分做兩排,周正跟着胡清鄭,站在李恆秉身後,這裡是離那龍椅最遠,最偏僻的角落位置。

大殿裡沒什麼聲音,隨着天色漸亮,大殿裡的面容漸漸可以看得清。

周正站着不動,目光在前後左右的看着,根據他們的位置,推算他們的身份,名字,記住他們的長相。

大殿裡一片肅靜,沒有人說話,甚至亂動的都沒有,靜的落針可聞。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聲尖銳的長叫從側門響起:“陛下到!”

接着,一身龍服,神色動作十分年輕的天啓大步從側門進來,徑直走向龍椅。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羣臣轉過身,手持板笏擡手躬身而拜。

周正沒有資格拿板笏,擡手跟着。

“衆卿平身。”

天啓的聲音乾脆利落,似乎還有些着急。

“謝陛下。”羣臣起身。

一個內監上前一步,長聲喊道:“奏!”

這個內監一說完,前面就有人出列,沉聲道:“臣兵部侍郎……”

周正站在後面,聽的不是很分明,目光看着丹陛之上。

天啓不過二十六歲,個子並不很高,端坐在龍椅上,直視着大殿之上,看不清神情,但大概有不滿之色。

這個兵部侍郎奏的是陝西民亂,去年開始,陝西的民亂越發的有星火燎原之勢,儘管各地都有捷報,但烽火處處,讓朝廷都有些手足無措,應對不過來,不得不重視。

但很快就陸續有人站出來,接連反駁,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錢糧。

沒多久,朝堂上逐漸激烈的爭論起來,問題五花八門,膠着不開。

天啓神色不耐,轉向最前面的首輔黃立極,道:“黃愛卿,你怎麼看?”

黃立極沉默片刻,出列道:“陛下,臣以爲,此事應該交由兵部,戶部合議,而後上呈。”

天啓頓了片刻,點頭,道:“依黃愛卿之見。”

朝堂上嗡嗡一陣,便趨於平靜。

旋即,有一個人出列,擡手道:“臣戶部侍郎郭允厚啓奏,今年國庫以支取未來三年關稅,鹽稅,茶稅,國庫已空,再無銀子可用,明年的官員俸祿,賑災錢糧,尤其是遼東軍餉高達一百二十萬,戶部已無力給付……”

郭允厚說完,朝堂上頓時嗡嗡響。都是在談論遼東用銀過多的事,現在遼東趨穩,他們想要削減遼東餉銀。

周正看到身前的李恆秉肩膀動了下,眼神微凝,暗道‘來了。’

果然,郭允厚話音落下沒多久,周正對面,一個人站出來,沉聲道:“臣刑科給事中韓達才啓奏,遼東經略王之臣,昏聵無能,於戰無益,於民有害,屢屢犯錯,貽害甚大,臣請逮捕回京治罪。”

“臣刑部侍郎房壯麗附議。”

“臣兵部侍郎馮嘉會附議。”

“臣吏科給事中趙兵北附議。”

一下子六七個人附議,似乎要將王之臣逮捕回京下獄。

“臣反對!”

有一個人站出來,舉着板笏沉聲道:“陛下,王之臣在遼東屢有功績,如何能問罪有功之臣?”

“他有何功績?是安民還是御虜?”

“一個堂堂經略,他可曾有拿得出手的政績?與袁崇煥多番爭執,無能無用還貪戀權位,僅此一條就該問罪!”

“難不成,寧遠一戰,是他王之臣打的嗎?”

一些人紛紛反駁,一副要置王之臣於死地的架勢。

周正冷眼旁觀,心知肚明,這只是個開始。

舉着板笏人怡然不懼,冷哼一聲,道:“那就將袁崇煥一起詔入京,當面對質。”

一些人頓時不說話了,寧遠一戰還未敘功,王之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麼可能真的下獄論罪。

有一個人出列,朗聲道:“臣都察院僉都御史田撫之啓奏,遼東情勢複雜,歷經十多年,而今經撫不合已成傳統,閻鳴泰與馬世龍,熊廷弼與王化貞,王在晉,今袁崇煥與滿桂,王之臣,着實不堪。臣請罷經略一職,使遼東上下同心同德,齊力御虜……”

周正挺了挺胸,正題來了。

果然,這個田撫之說完,一個人出列,沉聲道:“陛下,臣刑科給事中陶德化啓奏,遼東地形狹長數百里,大小城堡三百餘座,唯有寧錦二城稍大,卻難以自守,每當賊來,死傷無數,空耗錢糧,臣請棄遼東荒地,重鑄山海關,憑藉雄關,可無憂,進而緩緩圖之……”

“臣太僕寺少卿王錚堯啓奏,天啓四年遼東經略王化貞就有此意,上奏於朝,奈何被巡撫熊廷弼所反對,未能成行,以造成遼東大敗,若是早就如此,不止節省錢糧無數,練兵強軍,何有如此敗事?”

周正聽着,眼神冷漠,心頭涌起陣陣怒火。

這些人,居然在朝堂上公然要求放棄遼東那麼大的一片領土,世上再無這般無恥的賣國賊了吧!

又有連續幾人出列,都是贊成這般。

偌大的朝堂,數十人,反對的人居然沒有一個!

周正心頭怒火涌動,氣的鼻息粗重,忍不住的就要出列。

這個時候,龍椅上的天啓皇帝忽然動了下,轉頭看向前面的黃立極,道:“黃愛卿,你怎麼看?”

黃立極出列,沉默片刻,道:“陛下,茲事體大,臣請六部合議,並詢遼東之態度。”

天啓看着黃立極,好一陣子沒有說話。

忽然間,這個時候,又有人出列,沉聲道:“臣吏科給事中楚天喜啓奏,遼東罪首熊廷弼已伏誅,王化貞本有功,受其牽累至今在獄,臣請特旨恩赦。”

周正看到,李恆秉的身形不自覺的挺直幾分。

第七百零九章 總結第四百二十章 孔有德叛亂第五百九十六章 烈火處第一百五十八章 動了鹽商的奶酪第九十五章 報復來的快第六百九十六章 練兵第六百七十五章 假的第五百七十七章 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九章 羣起而攻第三百七十四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零五章 火燒糧草第六百三十三章 刮骨療毒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號第五百三十章 暗戳戳的交易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鑾殿行刺第十二章 你,在這裡做工?第七百一十五章 壓迫第兩百四十七章 田爾耕的底牌第三百六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零四章 自信第五章 反轉(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一十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五十六章 誅豪格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知死活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危險的時刻第六百一十二章 軟刀子殺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又去一臂第五百五十章 藩王齊入京第五百六十章 小皇帝的動作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親?第五百九十九章 突來的聖旨第五百三十一章 定大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綻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朝兩尚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年前年後第五百五十九章 擴大第兩百七十八章 沒錢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突來的聖旨第一百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二章 顧及池留下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怎麼辦第三百二十三章 定商稅第七百一十三章 推演第六百七十七章 分化與集中第六百三十章 搞事情第六百九十章 騎牆第四百五十三章 強勢的知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同鄉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錢象坤致仕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鬧戶部第四百四十七章 藩王們齊入京第六百二十一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遲來的判決第三百二十六章 全面出擊第六百三十三章 刮骨療毒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省總理?第七百章 你會做首輔嗎?第五百五十七章 兇手比較多第四百五十四章 易如反掌第兩百八十八章 抓鹽商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六百七十五章 假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禽獸不如的東西(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三章 聽我的第六百八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二十章 贏了第七百零四章 了局第六百五十章 好風借力第四十七章 解決第六百四十六章 混亂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調第兩百九十九章 閹黨即將成爲過去第五百六十四章 宏圖一角第四十二章 奏效臨時外出,第二更放明天。第六十六章 急用錢的閹黨第五百六十二章 鬼胎第五百零八章 急劇直下第八章 終勝第三百一十二章 財帛動人心第九十八章 最爲可恨第五百九十章 兩個月第一百七十章 抓到人了第兩百七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兩百九十章 崇禎元年第六十二章 我宰了你第五十八章 強搶週記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五百一十一章 可笑之人第七十章 擋人官路勝殺人父母第四百一十七章 官場大亂鬥第兩百四十六章 驚動朝野第十二章 你,在這裡做工?第七百二十章 能嗎第九十八章 最爲可恨第三百八十七章 拔師第四百三十章 絕境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