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詩歌的藝術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首詩雖然簡短,卻意味深長,而且在國內流傳很廣。

魯訊曾經對這首詩作做過解讀,這是一代人在黑暗中頑強的跋涉前行,對於國家未來命運執着的追尋。

國內不少青年都把這首詩作當成自己的追求,要打破黑暗的世界,讓光明投射進來。

即便是身在英國倫敦,徐至摩也聽過這首詩,更何況他對林子軒並不陌生。

不說他們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渡過的兩年室友時光,就是在倫敦,每當有國內的留學生來到倫敦,大家談論起國內文學的現狀,林子軒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有關林子軒的傳聞非常多。

有讚賞者認爲他代表着新文學的一種方向,不同於魯訊和胡拾,而是另闢蹊徑,有自己的道路和風格,是名副其實的“新文學三傑”。

有鄙視者認爲他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的代表,是混跡在新文學隊伍中的蛀蟲,是上海灘舊派文學的維護者,完全就是欺世盜名之輩。

無論是讚賞還是鄙視,都說明了林子軒在國內文壇的影響力。

這是徐至摩以前的觀點。

今天他看到這本詩集,突然發現林子軒的影響已經突破了國內,成爲享譽世界的文學家,而且他還聽說林子軒在美利堅更有影響力。

這只是兩年之內發生的事情,太不可思議了。

兩年前的林子軒是什麼樣子?沒有人比徐至摩更瞭解。

那時候,林子軒厭倦了學習經濟學,崇尚美利堅的自由主義,整日裡四處玩樂,和那些墮落的留學生一樣,過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亂生活。

然而,自從林子軒回國之後,一切就突然改變了。

或許,從他離開美國的時候就改變了,徐至摩還記得在倫敦和林子軒的那次見面,林子軒在劍橋大學寫了一首詩歌,優美至極。

徐至摩在心裡嘆息一聲,他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夠接到這份邀請,是因爲林子軒的緣故。

這不免讓他有些失落。

當年他可是不大看得起林子軒,如今卻要藉助林子軒的名聲才能混跡在倫敦文學界的核心圈子裡,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其實,這是他妄自菲薄了。

徐至摩之所以接到邀請,還因爲他是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學生,而且在英國上流社會有一定的名聲,否則根本不會接到邀請。

布盧姆斯伯裡集團的成員大多數來自於劍橋大學的使徒社,這個社團可是舉世聞名。

劍橋使徒社是1820年由莫里斯、丁尼生和哈勒姆開創的秘密社團,由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和國王學院最優秀的12名成員組成,會員既有在校本科生,也有已經畢業的前劍橋學生。

使徒成員要經過非常嚴格的揀選,一般是劍橋學子中最爲出類拔萃的才智之士。

它的宗旨是:與一羣志同道合、親密無間的朋友一起,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地追求真理。

這個團體每週六晚有一次正式的聚會,實際上是一個小小的“皇家學會”。

“在我的劍橋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被選爲使徒。”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侄兒朱利安貝爾在1930年寫道:“我真正感覺到我是坐在劍橋理性主義的塔尖上。”

順便一提,這個叫做朱利安貝爾的傢伙是個極端主義者,在1935年懷揣着改變世界的理想來到中國,應聘到武漢大學做英國文學教授。

他最終沒有能改變中國,反而愛上了一名叫做凌淑華的中國女子。

凌淑華生於1900年,出身名門世家。

她的文學老師叫做辜鴻名,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師,她的繪畫老師是繆嘉慧,這是慈禧太后御用的畫師。

所以,她在文學和繪畫方面具有很高的才藝,而且相貌出衆。

當朱利安貝爾遇到凌淑華的時候,她已經結婚了,她的丈夫陳願同樣是社會名人。

至於結果,還是不要說了,較爲尷尬,反正就是男女之間的那些事。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和國王學院的學生,就沒有資格加入這個圈子。

徐至摩以前只在這個圈子的外圍遊蕩,現在終於進入了核心。

他收拾心情,和托馬斯艾略特攀談起來,把林子軒在中國的事蹟告訴了艾略特,主要是林子軒在文學上的成就。

在這種場合,同樣作爲中國人,徐至摩自然要爲林子軒說好話,這種風度還是有的。

不過當他聽到艾略特寫《荒原》的靈感來自於林子軒所寫的《死水》時,他不由得目瞪口呆,真想告訴這位生活在英國的美國人,這兩首詩作根本沒有聯繫好不好。

《死水》是對北洋政府時期國內政治環境進行的諷刺和控訴,有政治隱喻。

《荒原》則是表達西方文明精神上的幻滅。

如果說兩者有共同點的話,那就是都是象徵主義的詩作。

隱約間,徐至摩似乎抓住了什麼。

原來東西方世界的詩歌是可以相通的,原來詩歌還可以這麼寫,用東方的語言來描述西方的精神內核,或者東方的精神內核用西方的語言進行表達。

互相借用,融會貫通。

於是,一條詩歌的道路在徐至摩面前徐徐展開。

艾略特不知道這位東方人頓悟了詩歌的至理,他聽到林子軒還寫了以美國內戰爲背景的《亂世佳人》,作爲一位美國人頗爲感興趣。

他喜歡詩歌,對於小說的熱情不大,而且《亂世佳人》在英國並不如在美國那麼受熱捧。

“這位林先生性格如何?”艾略特好奇的問道。

“他的思想比較自由。”徐至摩回答道。

徐至摩瞭解的還是兩年前的林子軒,他不能說林子軒是個玩樂主義者,只能含糊其辭。

在和這些英國精英分子的交流中,他感受到這些人對於林子軒的詩集頗爲推崇,這固然有艾略特的極力推薦,也是因爲詩歌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

林子軒的《一代人》是中國幾十年內著名詩人的詩作集合,每一首都是經典。

這樣的詩作自然會引起這些英國詩人的共鳴。

第九十七章 未來國舅爺爭風吃醋的手段第四十六章 包羅《萬象》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遠不要低估一位小說家第十九章 新詩興起之日第一百三十章 未來顯赫一時的家族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真愛粉!第三十五章 那些年,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第一百零八章 不會剪掉的劇情第一百三十章 未來顯赫一時的家族第一百零五章 和自己的過去告別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隻猴子的逆天之路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奧斯卡第四十八章 僥倖之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這一刻的上海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能忘卻的紀念第十八章 《雷雨》第三十四章 被差評的《笑傲江湖》第十六章 詩壇新風向第一百六十七章 創造社的困境第一百一十五章 跟風第一百五十六章 祭祖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個不一樣的林子軒第三百零五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三百六十八章 世界級的罵戰第四十四章 真相不忍直視第三百二十二章 用心良苦第四十九章 林氏漢語拼音方案第九十九章 來自童年的情結第三百六十章大買賣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閡第七十三章 劇院裡的新聞發佈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詩歌的藝術第三十章 理想主義者第三十九章 詩霸是怎麼煉成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位北漂文藝青年的人生路第三百零一章 覺醒之年第七十九章 生活更像是一齣戲劇第九十四章 有中國特色的特效第一次播音第一百零八章 不會剪掉的劇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棵開花的樹第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時代離開家庭的女青年第五十八章 美國第一位華人律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段虛構的傳奇故事第五十九章 一箇中國人在美國的遭遇第六十九章 有聲電影的困境第二百零二章 連女裝也不放過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第三百二十二章 用心良苦第七十三章 劇院裡的新聞發佈會第一章 我的室友徐至摩第三百章 未來已經改變第十九章 新詩興起之日第五十一章 這一日,屬於上海第二百五十章 城市所承載的文化第二百九十七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四十三章 好一場大《雷雨》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第二百九十二章 戲夢巴黎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位諾獎獲得者在中國的不同遭遇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罵就要罵的盡興第二百零三章 讓文學歸於文學第一百六十五章 社會風俗大調查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嶺第一百五十九章 經濟絕交第一百六十七章 創造社的困境第二百三十九章 野心之作第二十九章 明月歌舞團第一百三十六章 那只是我用的筆名第三百四十二章 文壇新勢力第七十七章 《日出》第一百八十四章 關於詩歌的話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筆名第五十七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奧斯卡第一百七十一章 文化沙龍第九十八章 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發明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走尋常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們只有一個立場第十五章 射鵰引發的熱潮第二百七十章 結局肯定是光明的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爲人父第二十六章 楊康之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先把故事講明白第三章 大預言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第三百零九章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三江感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一切都是爲了電影藝術第十四章 通俗小說週刊第二百八十二章 書稿的不同命運第二十四章 冬皇第三百六十四章與半個世界爲敵第三十九章 詩霸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話劇的熱潮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公足壯海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