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美國第一位華人律師

這首詩和印度的泰格爾沒什麼關係,前面四句是張曉嫺寫的,後面的是網絡上的集體創作,和後世的“甄嬛體”類似,都是仿寫。

現在這是林子軒的自創了。

他想用這首詩試探一下陸小蔓的反應,再決定怎麼做。

陸小蔓和王庚相當於包辦婚姻,兩人之間並不互相瞭解,而且性格不合。

王庚注重公務,把重心放在工作上,陸小蔓更在乎生活中的浪漫情趣,喜歡玩樂,婚後兩人就矛盾不斷,最終只能分手了事。

林子軒並沒有挖牆腳的負罪感,他覺得自己拯救了一對即將陷入糟糕婚姻的青年男女。

這是積累功德的好事。

陸小蔓還年輕,正處在愛幻想的年紀,她不知道這首詩是林子軒隨手寫的,還是專門寫給她的。

應該是後者吧。

她心跳的有些快,臉上發熱,對於這樣的情話沒有女孩子能夠抵擋。

然而,橫在他們之間的是她的未婚夫,她有些不知所措。

是大膽的迴應,還是默默地放在心裡?

她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少女,還沒有做好準備,她在想,如果是思嘉的話會怎麼做?

以思嘉的性格應該會勇敢的追求愛情吧,可她畢竟不是思嘉,而中國也不是美利堅,她心中游移不定。

這一夜,陸小蔓失眠了。

她最終也沒有突破社會道德的勇氣,而是選擇了暫時逃避,她把翻譯的稿子給了林子軒,但那首詩卻被她藏了起來。

這也是一種試探。

如果林子軒找她要詩稿,就說明那首詩不是寫給她的,是她誤會了,如果林子軒沒有要詩稿,這說明詩作的確是寫給她的。

他們之間的情愫是真實存在呢,他們互有好感。

事實證明,她的感覺是對的。

林子軒沒有提詩稿的事情,兩人默契的什麼都沒有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過和以前的相處相比,他們更爲客氣和疏離,似乎刻意的保持着距離,爲了不被別人發現,保守着只有兩個人知道的秘密。

這種若有若無、若影若現、若即若離的感覺非常奇妙。

他們偶爾的對視,不小心的肢體接觸,說話時默契的配合,總能找到共同的話題,這些小細節讓他們覺得愉悅。

似乎兩人的心靈是相通的,只有他們彼此能夠了解。

在這種心有靈犀的狀態中,兩人工作的效率很高,《亂世佳人》的進度超乎尋常,寫了將近30萬字。

一個多月後,郵輪終於抵達了美國。

按照外交部的建議,先安排林子軒和季鴻明會談,看看能不能達成和解。

在王庚的牽線下,紐約曼哈頓區的一處餐廳內,林子軒和季鴻明時隔一年再次見面。

一年前,林子軒還是個稚嫩的穿越者,爲了剽竊世界名著的理想而努力,卻處處碰壁,最後不得不黯然回國。

如今,他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名望,自信滿滿。

季鴻明看起來衣裝光鮮,儀表非凡,卻掩不住深深的疲倦。

這些日子他的境遇並不好,他原本靠着從出版社預支的稿酬生活,一旦《老人與海》出版,他有了名望,稿酬自然會越來越多。

但這種美夢被林子軒生生打破。

當《新聞報》的記者把林子軒將要來美國和季鴻明對簿公堂的消息散佈出去之後,出版社暫停了書籍的出版,其他報紙雜誌也不再刊登季鴻明的稿子。

他的生活又回到了原地,他雖然還住着高級公寓,卻沒有錢支付下個月的租金了。

只有一些記者圍繞着他,想要刨根問底,挖出事實真相,讓他不堪其擾。

美國人不是傻子,相反非常實際。

你能爲他們創造收益,他們就會追捧你,一旦發現你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把你一腳踢開。

季鴻明弄不清楚,爲什麼以前對他笑臉相迎的記者們變得如此的面目可憎。

他把一切都歸咎在林子軒的身上,如果沒有林子軒的搗亂,他的生活將是多麼美好啊!

兩人會談的重點是《老人與海》的創作版權問題。

林子軒承認《老人與海》是季鴻明翻譯的,也可以不去追究季鴻明在美國的所作所爲,相反還會給予季鴻明補償,這是翻譯稿件的費用。

但季鴻明要承認他只是個翻譯者,而不是原創。

季鴻明對此嚴詞拒絕,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想要優渥的生活,要名利雙收。

一旦承認了這件事,他將會身敗名裂,被美國社會所唾棄。

他堅稱自己纔是《老人與海》的創作者,林子軒只是一個無恥的剽竊者,利用他的友誼,偷看了他的稿子,還企圖用權勢來壓迫他。

季鴻明把自己僞裝成被欺凌的弱者,這是他的策略。

因爲這件事引起的轟動,有美國律師願意幫助季鴻明打官司,這就是律師幫助他設計的形象,能夠引起大衆的同情。

林子軒是個有錢有勢的大人物,季鴻明是個有才華,但沒有後臺的小人物。

這些律師無利不起早,他們看重的是這件事的轟動性,從而爲自己揚名,而且一旦季鴻明獲勝,就是一顆任憑他們宰割的搖錢樹。

兩人在關鍵的一點上談不攏,會談不歡而散,只能對簿法庭。

林子軒回到飯店,在《新聞報》記者的引薦下,見到了一位傳奇人物。

此人是美國第一位華人律師,叫做張康任。

張康任於1860年出生在廣東象山縣南平鄉一個商人家庭,是清政府公派的留美幼童第一批30人之一。

當清政府因擔心這些學童過於美國化,而下令召回全部留美幼童時,張康任已經是耶魯大學法律系一年級的學生了。

他讀過菲利普斯安多福學校,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曾經取得美國國籍,成爲第一個在美國執業的華人律師。

然而,因爲美國1882年頒佈的《排華法案》,他的美國國籍被認定無效,而其律師資格也被吊銷。

後來,他轉向了銀行業和外交界。

1908年底他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國使館從事外交工作。

1913到1914年,他是中國新政府駐美使館一等秘書、代辦。同年曾出席美國總統威爾遜在白宮爲女兒舉行的婚宴。

1916到1917年,他在加州伯加利任中國海軍學生監督,後因病退休。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通電話引起的風波第五十一章 這一日,屬於上海第三十章 理想主義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科學和玄學的大論戰第九十四章 有中國特色的特效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一切都是爲了電影藝術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謂知己第三百四十八章 和諾貝爾文學獎的距離第一章 我的室友徐至摩第四十七章 一念之間第一百零八章 不會剪掉的劇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遠不要低估一位小說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生,一路走好!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寫與不寫之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學之我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國主義牆角第六十九章 有聲電影的困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是那種哀傷第七十二章 法庭之外的手段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生,一路走好!第三百六十八章 世界級的罵戰第九十章 兩種不同的道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帝國主義牆角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二百九十二章 戲夢巴黎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公足壯海軍威第一百五十五章 炒作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麼?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頭條第十章 對文藝女青年的攻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是那種哀傷第二百九十章 你們在法國受苦了三江感言第三百零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十二章 符合時代的節拍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真愛粉!第二百零二章 連女裝也不放過第三百一十一章 這就是莫斯科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學之我見》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個逆時代潮流而寫作的人第一百章 話劇的專業化之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先把故事講明白第三百七十章 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錯,便是一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火了一把第一百八十五章 泰戈爾與新文學第三百六十二章這一頁的歷史該如何書寫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棵開花的樹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灘的一道風景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隻猴子的逆天之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個逆時代潮流而寫作的人第八十四章 默默的情懷第八十七章 一個在中國的美國女人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士和狂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走尋常路第七十七章 《日出》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給多少女孩子寫過詩?第三百二十三章 以考古的名義第二百四十一章 戰爭爆發前的上海第三百一十三章 看來你已經有了靈魂第一百六十九章 法租界的新勢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是那種哀傷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變從不經意間開始第三百六十四章與半個世界爲敵第三百一十九章 動盪之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錯,便是一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合時宜的思想第二百一十六章 在北平的是是非非第二十九章 明月歌舞團第四十二章 符合時代的節拍第一百六十四章 筆名第二百四十五章 模擬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拒絕長大的霍爾頓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蘭西歲月第七十六章 專業和業餘的差距第一百九十五章 掌聲響起來第一百一十章 紅袖添香夜讀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旁聽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第一次播音第二百八十五章 各自不同的人生際遇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嶺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作家的聯合國第九十四章 有中國特色的特效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麼?第二百六十九章 微觀世界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國文壇的怪現狀第三百一十章 前來蘇聯的參觀者們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寧觀潮第二百七十六章 隨便挑第十五章 射鵰引發的熱潮第三百零五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二百二十二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五十九章 一箇中國人在美國的遭遇第三百六十二章這一頁的歷史該如何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