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外蒙善後條例

陳毅想透過王公去說服喇嘛,又透過喇嘛去說服活佛,但這不過是他的一廂情願。因爲,他根本不知道這些人之間的關係和矛盾糾葛。

王公們爲了自身利益,不斷給陳毅提供假情報。而陳毅是那種誰先告狀誰贏的人,又總是信以爲真。

比如九月二十六日,他給北京外交部電報說:“喇嘛方面,經王公竭力疏通,亦全體通過,冊封一事……復經回稟活佛,亦奉允許。”

其實,這無疑是子虛烏有之事,但陳毅肯定是編不出來的。

就是這封電報發出後的第五天的十月一日,哲布尊丹巴活佛卻寫了一封致徐世昌總統的信,叫墨爾根堪布等五個喇嘛於十月九日帶到北京。

信雲:“今突由中國駐庫辦事大員陳毅,提出取消自治……並提出所擬六十餘條前來……於是本外蒙大衆,鹹以單獨破壞協約……徘徊猶豫,本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汗,亦多憂慮,實深不安。”

這封信很明顯地看出,活佛是不同意六十三條的。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簡稱哲布尊丹巴,是漠北蒙古藏傳佛教最大的活佛世系,屬格魯派,於十七世紀初形成,與內蒙古的章嘉呼圖克圖並稱爲蒙古族地區兩大活佛。

十六世紀,藏傳佛教格魯派傳入蒙古族地區,到十七世紀中葉,已經廣泛傳播於大部分蒙古族地區。喀爾喀蒙古部汗王派人赴藏,要求西藏派高僧前去傳播佛教。一六一四年(明萬曆四十二年),覺囊派高僧多羅那他被外蒙古諸汗王迎請到庫倫,並被尊稱爲“哲布尊丹巴”。

一六三四年(明崇禎七年),多羅那他在庫倫去世。次年,土謝圖王妃生一子,被確認爲多羅那他的轉世,法號羅桑丹貝堅贊,立其爲法王。

順治六年(1649),羅桑丹貝堅贊赴西藏學法。七年(1650),羅桑丹貝堅贊從四世班.禪喇嘛羅桑卻吉堅贊受戒,並覲見了格魯派領袖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兩人均要求其改宗,作爲正式承認其活佛地位的條件。在固始汗的扶植下,八年(1651),羅桑丹貝堅贊由覺囊派改宗格魯派,達.賴承認其爲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從此開始了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統。

順治十四年(1657),羅桑丹貝堅贊回蒙古傳法,駐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之額爾德尼召(光顯寺),逐漸成爲蒙古各部的宗教領袖。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爾喀部受準噶爾汗國噶爾丹的攻擊,羅桑丹貝堅贊率喀爾喀三汗所屬部衆臣服於清朝。三十年(1691),康熙帝冊封其爲呼圖克圖大喇嘛,統管蒙古喀爾喀部宗教事務。此後,按慣例,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統的傳承需受到清朝皇帝的冊封才具有效力。

辛亥革命爆發後,八世哲布尊丹巴在俄國的支持下於十二月二十八日宣佈外蒙.古.獨.立,任日光皇帝“額真汗”,改元共戴。

一九一五年,哲布尊丹巴取消獨立,受袁世凱政.府冊封爲呼圖克圖汗,保持了自治王公的地位。

哲布尊丹巴接着又於十月二十四日給徐世昌第二封信:“大總統鈞鑒:頃據庫倫陳都護使聲稱,給予請求取消我外蒙自治公文,並編造蒙古以後遵行條件六十餘條,與各賽持私室傳觀會議等情。本處當以如果大總統知悉此事,宜暫候如何平定謝米諾夫所招之亂黨,並招集本蒙古各王公扎薩克會議,解決內患等情,函至大總統去後,今蒙古各扎薩克大致尚未到齊,間有來者,不但不願取消自治,希望仍舊存在,即庫倫所有衆蒙古喇嘛民人所屬人等一聞知此舉,亦議論沸騰。據此以觀,非惟本外蒙各官民等,鹹稱仍舊保存舊制,難於迫其遵從。即取消自治之舉,亦非出自我蒙賽特等之本意,只系陳都護使授意,借邊患未平宜取消自治等詞,迫令出此。

“本呼圖克圖汗至再思維,我外蒙不惑謝黨諂言,一意恪守三方協約,保持自治。今復違反協約,請求取消自治,實多不合之處。而庫倫陳都護使對於此案,異心不息,反根據與各賽特私議事件,不體衆議,再三勒迫,近日益甚,由應在買賣城駐紮之防兵內,撥出支隊,分駐逼邇庫倫學經及喇嘛等地點,擅佔外國商人房院。似此種種滋事情形,委實有拂衆議,鄙心殊抱不安。深信前此我大總統密諭親王朝克圖爾巴達爾胡之仁諭,爲此列舉情形,密請鑑核。特派薩密迪巴克什諾門罕北勒崗禪呼圖克圖達木唐巴札爾,前去與我大總統獻帛請安。懇將在我邊地內人地不宜之陳都護使立予調任,自治官府仍舊存留有效。若是,則黃教益形尊重,逐漸擴張,永昭仁慈。中華大國與外蒙古之睦誼,益覺敦重無極矣。謹呈。”

此信字裡行間表明,在外蒙的自治政.府看來,王公們向北京政.府請求撤銷自治,無異是外蒙自治.府內部發生了政變。

北京方面,這時的國務總理已換成靳雲鵬。

他在收到陳毅專人帶來的六十三條後,立即召集各部開會商討,並於十月二十日電告陳毅說:“徐籌邊使日內赴庫,撫視所有軍隊,對蒙方面並無直接任務,矇事仍由都護使完全負責,以明權限。”

在段系中,靳雲鵬和徐樹錚是不合的,因此靳內閣當然不願意見到徐樹錚在矇事上立功。陳毅以爲外蒙撤治交涉,始終是自己一手經營,也不願徐樹錚插手。

陳收到靳閣二十日來電後,立即覆電詢問國務院:“前送條件,徐使曾否得閱?”

徐樹錚當然知道這個秘約,所以他於十一月一日電告北京,對於六十三條件表示有“七不可”。同時要求待他召集一個會議研究後再作決定。

靳雲鵬對徐電大爲反感,提交國務院會議時,靳認爲此案已經閣議通過,就唯有決定去做,不可出爾反爾,自損威信。

對徐要召集籌邊副使等開一個會議,認爲籌邊會議只可在邊防範圍內討論問題,而外蒙撤消自治案,已經政.府交給陳都護專辦,就不必他人越俎代庖。

至於後果如何,等辦理後再說,縱有不便,再行取消也沒有損失。

靳指示相關人員照他的這番意見電告陳毅。

原來,陳毅的秘書黃成垿攜帶六十三條密件到京時,徐樹錚尚在北京。

黃到近一週後,陳毅有電給徐樹錚說:“黃成垿有秘密要務赴京,到時祈面晤”。

可是黃成垿由庫倫動身時,陳毅又曾囑咐黃避免見徐,不要讓徐知道此事,所以黃在北京儘量避免見徐。

有一天黃在國務院碰到徐,黃不知陳毅有電給徐,所以見到徐時支吾其辭,只是說這趟是因私事請假赴奉天,陳都護囑就近到北京來催隊伍。

小徐是何等精明之人,馬上洞察了這其中的貓膩,但他並不揭破。

徐樹錚於十月二十三日由北京啓程赴庫倫,動身前一天,往謁徐世昌。

大徐問及小徐有關外蒙古撤治事,小徐答稱沒有見到原案,大徐即令他向國務院秘書廳去調卷。

卷調來後,原來是陳毅送來的秘件,上面有外交部所加的簽註。

徐因系奉總統命令,便可攜帶該件北行。他與十月月二十九日抵達庫倫。陳毅並不知道他送去北京的全案已在徐樹錚手中,所以對徐尚支吾其詞。

其實,徐這段時間已仔細研究過了,並於十一月一日電告北京,反對這份所謂的善後條例。

在這件事情上,陳毅不希望徐樹錚介入,是認爲已成的功勞不願徐分享。國務總理靳雲鵬則因與小徐有夙怨,自不願見小徐立功,因此把一個簡單的事搞得非常複雜。

陳毅和車林商定《外蒙善後條例》,簡直就是陳毅幫忙蒙古王公向中國“爭取”自治,而不是“撤消”蒙古自治。當時外交部對這個六十三條的批評是:“如就條件全文加以研究,則名義上政.府雖收回統治之權,仍屬有限制。外蒙雖有取消自治之呈請,而按之條件,自治之精神與基礎仍屬照舊存在。……至於對俄國各條……則俄國在外蒙一切利益,並未因之受有損失。”

徐樹錚也向政.府就此條例作如下的建議:“陳使所擬外蒙撤消自治善後條例,中有不妥之處,擬俟恩副使不日到庫會同熟商,昨經陳明在案。茲先將管見所及,及連日採訪蒙人言論,陳請鑑核。查原件共六十三條,其紪纇之大而顯著者,約有數端……蒙在元金之際,雄武甲歐亞,而一蹶不振,極於今日,病在宗教限嚴,人口不昌,又土地屬人私有,不能以政規法令,使民服習,逐漸昌盛其事業。利棄於地,日即窮困,所謂窖金而食脫粟,政.府亦無如之何也,治蒙之要,既欲導之富庶,被以文化,即不得不漸有興革;縱不宜強拂舊習,要必預留相機因應地步。

“此項條例乃舉其歷來錮疾,更從而護以重障,是不撤自治,尚可於中國領土名義之下,因勢利導,權宜措施。既撤之後,反無術可進以文明,是曰堅固蔽之障,不可一也。所貴乎撤消自治者,非貴乎其名也,貴乎政.府獲設治之實耳。今則政權統於中央,不過首條中籠統語,而餘數十條皆增重蒙古王公把持之力。或慮深言之蒙人不應,故姑從其情以誘之,然後施以強力,以期得志。抑知國家行大政,胡可詐騙從事?伊古以來,又豈有詐騙而能久者?是曰乖輕重之宜,不可二也。撤消自治之後,關稅如何改定?財政如何整理?農商礦業如何振興?一未計及,但言王公扎薩克喇嘛歲俸唸經等費,率由政.府支給。

“樹錚誠愚,不知從何處支給?若曰取之於蒙,則蒙民既須供應中央,而喇嘛王公之權存在,自必照舊供應,以蒙民之困苦,寧忍更令增此輸納乎?若曰取之帑儲,則今日帑儲之窮,自顧且不暇,何暇顧蒙?恐今日製定條例,明日即失去政.府威信,蒙情乃他向矣。且帑儲即有餘力,亦無輦金而瞞漏巵之理。是曰戾財政之情,不可三也。……夫誘掖蒙人撤消自治,美名也;展開地方,浚發民智,美事也;得名而有益於事,美之美者也。若徒鶩虛名,而不審其於事有礙,非謀國之至者也。樹錚料理軍事而來,本不願妄有瀆議,惟邊防所寄,亦不應懈職責,專志一意,惟以國家疆域蒙民利樂爲念。謹用略陳所懷,上煩聰聽,如有百分之一稍可採納,擬請飭下陳都護使及各副使另擬簡括條文。

“其條文大意,在樹錚愚見,以爲政財大權,由政.府斟酌情形選員督理,遇事與王公扎薩克商酌妥洽,然後施行。宗教榮典,政.府一意優崇,有加無已。王公喇嘛歲俸以及地方經費,由政.府從優核給,所有封冊榮典,一概照舊。地方安危,一律由政.府保護,外交一律由政.府交涉,寥寥數條足矣。蓋文字愈繁,罣漏愈多,名種意見,愈見叢雜,將來阻梗愈無限量。不如統括言之,蒙心尚可獲安,而無阻於啓化之計也。”

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354章 李純突然暴死第58章 離開老巢第134章 較量第357章 四巨頭會議第479章 新人物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遊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13章 志得意滿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345章 張毒菌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99章 六路北伐第482章 離開第182章 開張第448章 特別的表現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40章 系矯旨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387章 最大問題第5章 去買官第217章 尋求改變第162章 國恥第441章 美育第46章 辦實業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378章 張作霖“擊鼓罵曹”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69章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439章 進德會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113章 首屆內閣第299章 馮國璋南巡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係惡化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311章 閻王票子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64章 燎原烈火第87章 吳祿貞第39章 全力追剿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431章 勤工儉學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69章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609章 考據癖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174章 列強的干涉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439章 進德會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323章 外蒙善後條例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615章 胡適晚年第507章 胡適與《新青年》第139章 慶典第134章 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