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計策

客廳當中,幾個男人你望我、我望你,都想不出什麼好法子。

徐志摩先前一直沒說話,此刻突然激情昂揚道:“不管他什麼政治鬥爭,我們有中央政府的大義在。只要帶着學生去海關和鹽署那麼一鬧,再跳動新聞輿論,他們不給錢也得給!”

好吧,這位詩人更天真。

“你這法子只會弄巧成拙,把洋人和閻錫山全部得罪,錢就更不好要了,”李石曾無奈苦笑,“唉,我一輩子堅持不從政,到老了卻來蹚渾水,自作自受、誤人誤己啊。”

蔣百里安慰道:“石曾先生一心爲公,我等佩服。”

張君勱分析道:“南京政府方面是想把石曾先生當槍使,如果要到了銀子,那麼這筆錢在名義上就歸中央所有,以後可以隨時收回來。而且,在撕開一道口子後,南京方面就更有藉口掌控海關和鹽署。如果石曾先生要不到銀子,那南京方面也可以藉此機會,批評閻錫山不顧大局,不尊中央。”

“宋子文倒是打的好主意,裡外都不吃虧。”周赫煊笑道。

“恐怕不止是宋子文的主意,”張君勱搖頭道,“據我所知,國黨的五中全會後,他們就忙着政治削藩了,收回天津海關和長蘆鹽署只是第一步。”

李石曾瞪圓雙眼,臉上露出駭然之色。政治削藩他是知道的,可萬萬沒想到自己會成爲中央削藩的工具。

“政治削藩”是國黨五中全會定下的策略,目的是爲了消減閻錫山、李宗仁和馮玉祥等地方實權派的實力。在對付閻錫山時,南京方面以統一國家財政稅收爲藉口,想要接收天津海關和長蘆鹽署,並且不承認山西發行的公債,並且扣發平津閻錫山部隊的軍費。

這是未來爆發中原大戰的根本原因。

不僅是閻錫山,就連李宗仁、白崇禧也沒法忍。在常凱申的步步緊逼下,李宗仁、白崇禧爲了保存自身實力,明年初就要跟常凱申來一場“蔣桂大戰”。

常凱申和李宗仁可是拜把子兄弟,爲了利益也是說翻臉就翻臉。

而李石曾這個北方兩省兩市的“教育廳長”,無意間成爲常凱申對付閻錫山的急先鋒。

張君勱繼續說道:“石曾先生現在只有一條路可走,便是借中央大義,撞破南牆不回頭,配合南京政府把閻錫山往死裡得罪。”

“那我在北方也沒法待了。”李石曾垂頭喪氣。他的北平大學區,管理的是熱河、河北、北平、天津等地區的教育工作,其中有一大半屬於閻錫山的地盤。

這纔剛剛上任,就把本地的主政官給得罪,純粹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可不這樣又不行,因爲李石曾是中央安排過來的教育官員,他必須站在南京政府那邊,否則他的教育經費就沒有着落。

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

徐志摩面對這種情況,只能憤世嫉俗:“這幫政客,實在可惡!爲了爭權奪利,居然連教育事業都不顧了。”

周赫煊突然笑道:“我倒有個法子。”

“什麼法子?”李石曾焦急地問。

周赫煊神秘兮兮道:“說服閻錫山!”

“怎麼可能說服他?”蔣百里難以置信。

張君勱說得更直接:“閻錫山可是出了名的摳,閻老西的外號可不是白叫的。你讓他每月拿出30萬大洋辦教育,等於是跟老虎商量扒虎皮。”

李石曾也說:“是啊,閻錫山要是肯出錢,我就不用在南京瞎忙活了。”

“非也,非也,容我細細道來。”周赫煊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

李石曾瞠目結舌:“這行得通嗎?”

周赫煊笑道:“不管行不行得通,也必須試試,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會不會得罪南京方面?”李石曾問。

“南京方面肯定會不高興,”周赫煊說,“所以這事石曾先生不能親自出面,可以由我悄悄地跑一趟。”

周赫煊幫忙做說客,如果被人知道的話,絕對惹怒南京的那些人。李石曾立即賭咒發誓:“此事我絕對不會外傳,若有違誓言,天打雷劈而死!”

“拜託了。”周赫煊道。

李石曾感慨道:“這話該我來說纔對,沒想到最爲難的時刻,還是明誠出手相助。”

周赫煊說:“石曾先生,我只是不想讓學生們虛耗光陰而已,可並不贊成你的教育改革計劃。”

“爲什麼?難道教育不該獨立?”李石曾問。

“國情啊,”周赫煊無語道,“王安石變法也是一心爲國,但最後搞成什麼樣子?石曾先生,你的教育改革計劃,太脫離實際了。沒有一丁點成功的希望,反而會把中國教育越高越亂。”

李石曾卻毫不聽勸,他說:“亂只是暫時的,只要努力去做,總有成功的一天,我現在做的是百年大業。”

唉,這人真是頭倔驢。

李石曾站起身來,端端正正地作揖行禮:“若能說服閻錫山撥款,明誠乃中國教育改革第一大功臣,我先謝過了。”

“可別,”周赫煊連忙避開,堅決不受禮,“功臣不敢當,我就一耍嘴皮子的說客。”

李石曾抱拳道:“我靜候佳音!”

李石曾帶着一幫教育官員,很快離開天津趕往北平,着手設立北平大學區和並校事宜。他召集教育界和學生代表召開大會,並在會上做了演講,並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有穩定的教育經費。

社會輿論瞬間倒向李石曾,各大報紙紛紛呼籲學生們不要再鬧事,安心在學堂裡讀書。老師們也很高興,終於特麼的可以發工資了,都把李石曾視爲衣食父母。

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其實他們要求不高。前者只想拿到工資,後者只想讀書,教育改革的破事,反而不太在乎了。

然而,就這點最基本的願望,居然也很難實現。

大家高興沒幾天,很快回過味來:李院長,說好的錢呢?工資怎麼一直拖着不發啊?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老師和學生們很快發現自己被耍了,那姓李的老傢伙根本沒錢!

這下不僅是學生鬧,連老師們都上街遊行討薪。

汪兆銘派來北平挑事的人,順勢策動學生來狠的。學生們首先衝擊大學院(教育廳),在沒找到主事人的情況下,又分別衝擊李石曾和李書華的住宅,差點沒把他們的房子給燒了。

全國輿論譁然。

而此時此刻,周赫煊正在前往山西的路上,他又要打嘴炮了。

397 職業操守214 押解982 西行262 科幻小說740 反應274 湯因比744 江邊的新家965 三舅哥268 閻老西380 好人,壞人1032 新書反響078 蠢得像頭豬195 文明873 成功的秘訣141 夜襲322 羅斯福407 寧粵之爭470 論佛672 採玉章999 去印度953 理想與現實806 後話1045 再進警局396 中國報業協會304 豆汁兒142 虛僞501 丘吉爾粉絲新年活動通知關於漢奸的個人見解243 私心364 一猜就中1010 屈原407 寧粵之爭399 水落石出449 飯桶胡適先生的努力221 買房381 青幫三大佬647 私人飛行俱樂部047 刀妃革命145 吃人277 預言者473 慾望、理智和道德932 派出記者869 攻佔美國710 比劃168 編教材956 神棍周的第一次算卦950 教皇周赫煊348 書生549 南國美人魚874 成功學宗師王陽明084 神女029 三成版稅194 南開1036 石牌保衛戰440 進退450 文章449 飯桶胡適先生的努力1001 智如象頭神143 三毛連載846 老驥伏櫪095 小說還能這樣寫?032 二等二級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744 江邊的新家245 封你做副教主290 一個時代結束473 慾望、理智和道德035 發酵048 新的計劃680 幻燈片203 私語364 一猜就中426 宣傳765 中國人也是能夠的026 天下大勢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582 難以解脫950 教皇周赫煊016 大婚531 松花江上186 黑色幽默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744 江邊的新家212 烏合之衆033 惡人自有惡人磨874 成功學宗師王陽明757 追趕818 春望603 內山書店915 風靡一時926 摳腳老李816 詩會005 千字一元119 舞廳780 狼狽爲奸758 元首的晚餐319 好生意289 急電534 收徒弟610 低調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