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

張必先對於朱元璋的話未予理會,頭都沒有回一下。朱元璋只好無奈地搖了搖頭,看着張必先的背影消失在了自己的視線之中。

第二個不爲所動之人就是鄒普勝。陳友諒死後,鄒普勝就有了歸隱之心。這一回陳理都出降了,鄒普勝就更沒有留下來的理由了。

就在祭祀陳友諒兄弟的前夜,也就是朱元璋入城受降的當晚,由於劉伯溫的極力推薦,朱元璋在劉伯溫的陪同之下,親自召見了鄒普勝。

朱元璋再次發揮了自己能忽悠、善於講故事的特長,對鄒普勝許以高官厚祿,讓其與自己共治天下。

可是這一次,朱元璋的忽悠神功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鄒普勝在認真傾聽了朱元璋的勸降之辭後,只是淡然地告訴朱元璋,他現在對當官一點兒也不感興趣,他只求就此歸田,過閒雲野鶴般的生活。

朱元璋見無法說服鄒普勝,只好作罷。

祭祀完陳友諒,鄒普勝離開了武昌。

據民間傳說,鄒普勝從此更名爲何野雲,取閒雲野鶴之意。後來,何野雲向南一直雲遊到潮汕一帶,因其通曉天文、地理,爲當地居民做了許多好事。何野雲死後,潮汕人在當地建了許多廟宇紀念這位“神人”。

第三個不爲所動之人就是張定邊。朱元璋入了武昌城後,連張定邊的面都沒見着。因爲就在陳理出降的前一夜,張定邊就趁着夜色潛逃了。

以張定邊的身手,偷偷溜出武昌城,根本就不算個事兒。何況是在雙方已經言明,第二天將舉行受降儀式的情況之下潛逃。陳理既然已經宣佈投降,城外的西吳軍也可以稍微放鬆一點兒了,哪裡會想到這會兒還會有人偷偷溜出城呢?

進入武昌城的朱元璋得知張定邊逃走的消息後,只好搖了搖頭,說道:“希望這人今後不要再與我作對了!”

對於朱元璋這個期望,張定邊還真是沒有辜負他。

張定邊出城之後,逆江而上,在荊襄大地遇上了自己的舊部。雖然陳理宣佈投降,但還是有一些殘餘勢力並不想歸附於朱元璋,仍然打着大漢的旗號,實際上卻成了一股匪兵。

張定邊遇上的這支舊部,其實就是這種情況。

這些舊將想讓張定邊來當老大,繼續帶着他們打天下。張定邊很清楚朱元璋的實力,連陳友諒都敗在了朱元璋手裡,他現在這點人馬、這點地盤,根本沒辦法跟朱元璋鬥。況且當初張必先也說過,只要今生不與朱元璋作對,朱元璋是不會對他們斬草除根的。

張定邊本想着就此歸隱,不問世事。但看看這些舊部,張定邊不想看到他們就此走上了不歸路,便假意答應了他們,當他們的老大,不過仍舊尊崇大漢的旗號。

張定邊統領了這支殘部之後,開始漸漸給這些舊部做工作,讓他們放棄爲匪的念頭。如果有想繼續當兵的,可以去投降朱元璋。如果不想繼續當兵的,可以解甲歸田。

再後來,張必先經過多方打聽,也找到了這支隊伍。這些舊部看到朱元璋果然說話算話,並沒有殺害張必先,有很多人就去投奔朱元璋的部隊了。

解散了這支殘部之後,張定邊、張必先這兩個結拜兄弟也就此分道揚鑣。張必先回老家沔陽過着半耕半讀的生活,而張定邊安頓好家小之後,在福建靈源山削髮爲僧,就此遁入空門。

三月底,朱元璋率領大軍,並帶着陳理、陳普才他們返回應天。離開武昌之前,朱元璋特意交代朱文正,讓其繼續坐鎮洪都,接下來的任務主要就是肅清大漢的殘餘勢力。

朱元璋還替朱文正定下了十二字方針——剿撫結合,以撫爲主,以剿爲輔。朱元璋特意叮囑朱文正,眼下滅了大漢,咱們的地盤擴大了許多。下一步,他自己要在應天全力對付張士誠,至於這西邊的事情,就交給朱文正了。

朱元璋着重強調,西邊原來都是陳友諒的地盤,要注意安撫人心,千萬不要做爲禍於民之事。

朱元璋說到這裡,朱文正心中猛地一緊。叔叔爲什麼要跟自己說這些?難道是自己之前在洪都的所作所爲被叔叔知曉了?

其實朱文正的猜測沒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朱文正在洪都的所作所爲,朱元璋還是略知一二的。因此,朱元璋班師之前,才親自跟朱文正談了這一番話。

朱元璋當初聽到了朱文正在洪的劣跡,心中本是十分惱火的。朱元璋甚至有治朱文正的罪的想法,但是這一切都讓馬氏給攔下來了。

馬氏告訴朱元璋,朱文正是他親侄子,是他值得信賴的人。而且朱文正能當上大都督、節制諸將,也是朱元璋一手提拔起來的。

如果現在治朱文正的罪,一是讓親者痛、仇者快;另外也相當於是打了自己的嘴巴。

朱元璋贊同馬氏的說法,另外他也認爲朱文正就是因爲太年輕,所以犯了些錯誤。對於年輕人犯了錯誤,要想辦法幫他們改正,不能一棒子打死。用現代的說法,那就叫做要建立“容錯機制”嘛!

正是因爲馬氏的話起了作用,朱元璋才放棄了處治朱文正的想法。不過,朱元璋也是絞盡腦汁,想着怎麼幫助朱文正再次回到一個“模範青年”發展的正確軌道上。

朱元璋對朱文正這番語重心長的談話,就是要告誡他,不可恣意妄爲。要想人生取得成就,不僅要有“武功”,還得學會“文治”。

朱文正面對朱元璋這番敲打是唯唯諾諾的,一個勁兒地表示,自己堅決維護吳王的權威,堅決服從吳王的指示,吳王讓他向東,他絕不向西……

戰戰兢兢地送走了朱元璋之後,朱文正在心中將可能向朱元璋告密之人的祖宗都問候了一遍。因爲朱文正在洪都幹下的這些事兒影響着實是太壞了,而且知道的人也太多了,他根本無法精準鎖定目標。否則,可有人要遭殃了。

總之,朱元璋的這一番敲打,不僅是沒有感化朱文正,反而是加速了朱文正向罪惡深淵滑落的速度。

朱元璋爲了幫助朱文正改過自新,自然不會僅僅是找他談一談話這麼簡單。朱元璋決定派一個人去洪都,管一管朱文正。

朱文正當時是大都督,總制軍務、節制諸將,而且他奉命鎮守洪都,在以洪都爲中心的西吳西部版圖上,朱文正就是名副其實的老大。誰有這麼大的能耐,能管得了朱文正?

這種在我們看來似乎無解的問題,朱元璋輕而易舉地就解決了。朱元璋決定給朱文正派去一位按察使,首先從制度上解決問題。

這個按察使又是個什麼東西呢?

按察使設立於唐朝,主要職責是赴各道巡察、考覈吏治。相當於現代的監察機構。

也就是說,朱元璋決定專門派出人員、成立一個機構,去監督朱文正,其用心可謂良苦。

但是還是有個問題,這按察使雖然是一個監督機構,但到了洪都,他還得接受朱文正的領導。要是這人與朱文正同流合污,或者因爲忌憚朱文正是他朱元璋親侄子的身份,不敢履行監督的職責,那又該怎麼辦?

因此,這選派到洪都去的人選就相當重要了。這個人必須有不怕朱文正的底氣。

經過一番思量,朱元璋決定將這個任務交給李飲冰。

李飲冰是何許人也?他難道有三頭六臂,不怕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朱文正?

這李飲冰是李貞的堂弟,就是李文忠的堂叔。

李文忠素來與朱文正不和,李飲冰自然是要支持自己的堂侄李文忠的。如果由李飲冰去監督朱文正,就不怕李飲冰與朱文正同流合污,或者是李飲冰因懼怕朱文正隱情不報了。

政治制衡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這一點上,朱元璋可是有些無師自通、登峰造極的味道。

朱元璋回到應天不久,就讓李飲冰帶着蓋有自己吳王印璽的任命文書及幾名隨行官員上路了,目標:洪都!

一場朱文正與李文忠之間的暗中較量馬上就要上演了!此事暫且打住不表。

且說回到應天的朱元璋並沒有因爲滅了大漢,就有了鬆一口氣的思想。朱元璋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反而是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他迅速就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傾聽了羣臣的意見。經過充分論證之後,朱元璋決定率先攻取廬州。

自從在去年攻取了張士誠的大片淮北之地後,張士誠大將呂珍只得將兵力收縮在廬州至徐州一線。由於北邊元軍的步步緊逼,徐州也被元軍攻克。呂珍只好憑藉着廬州牢固的防禦工事,死死守住廬州。

本來,張士誠在江北只剩下廬州這個重要的戰略據點了,如果北邊的元軍繼續緊逼,呂珍是無法繼續在廬州堅持的,畢竟孤軍在外,後勤保障難以爲繼。

但是,元軍攻下徐州之後,反而停止了南下用兵,未對廬州採取任何攻勢。

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門遁甲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九十三章 抵達江州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四百五十五章 鴻門宴弱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兒有喜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州?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獄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價漲瘋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九章 遇見了常遇春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長的試探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六百二十四章 韓林兒之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們迴應天?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軍首勝第六百九十章 陳日禮繼位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訊第六百七十九章 輕取關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長的試探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遇見本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六百五十章 見死不救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