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

身負重傷的斥候終於奪過了後金韃子的帥旗。

十來個親衛親眼見證這一幕,他們明白丟失帥旗的結果,扭轉馬頭,朝着重傷的斥候衝過來,開始瘋狂的反撲,試圖奪回帥旗,不過羅典召率領的斥候,已經殺上來了,一部分斥候圍住重傷的兄弟,令一部分斥候應對反撲的後金韃子。

斥候將手中的帥旗遞給羅典召的時候,慘白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將、將軍,我、我奪到後金韃子的帥旗了。。。”

“好,我給你記功,記最大的功。。。”

羅典召接過帥旗的剎那,斥候終於無法堅持倒下馬背。

紅着眼睛的羅典召,看着前方垂死反撲的後金韃子,再次怒吼了。

“殺了他們,一個不留。。。”

。。。

多鐸的親衛隊長終於發現帥旗丟失,他臉色鉅變,低頭吩咐了身邊的親衛之後,扭轉馬頭,朝着帥旗的方向衝過去,丟失了帥旗,對於他來說也是死罪。

右路的盧象升,率領的斥候也殺過來了。

盧象升看見手持後金韃子帥旗的羅典召,臉上瞬間出現激動的亮光。

“羅將軍,你帶着帥旗快撤,我領兵斷後。。。”

數百名斥候瞬間衝上前去,將羅典召擋在了後面。

處於盛怒之中的羅典召,沒有馬上撤離的意思,依舊想着往前衝。

臉色發白的盧象升,忍不住提高了嗓門。

“羅將軍,不可逞一時之勇,趕快撤離,回到戰場去,我們奪取了後金韃子的帥旗,到戰場上宣揚,就能夠徹底擾亂後金韃子的軍心了。。。”

羅典召的身體顫抖了一下,對着盧象升抱拳。

“謝謝盧大人的提醒,我撤了,這裡拜託盧大人了。。。”

。。。

手持後金韃子帥旗的羅典召,在周遭斥候的護衛之下,衝入到廝殺的戰團之中。

“後金韃子敗了,我們勝利了,我們奪取了後金韃子的帥旗。。。”

“後金韃子主帥被我們擊潰了,我們勝利了,登萊新軍天下無敵。。。”

“兄弟們,衝啊,殺啊,後金韃子完了。。。”

喊聲此起彼伏,羅典召手中後金韃子的帥旗,此刻特別的顯眼。

奇蹟出現了,還在拼死抵抗的後金韃子,看見了手持多鐸主帥帥旗的羅典召,聽見了明軍軍士的呼喊,他們先是茫然,接着轉身逃離,沒有了繼續戰鬥的心思,不過幾分鐘的時間,絕大部分的後金韃子,都轉身開始了逃離。

隆隆的鼓聲愈發的響亮,登萊新軍將士和盧象升麾下的援軍,瞬間突破後金韃子的左右兩翼和中路,朝着後金韃子的後方插過去。

。。。

多鐸手持鋼刀,砍下了親衛隊長的人頭,幾滴眼淚順着臉頰滑下來。

因爲信任,他讓身邊的親衛隊長指揮了撤離的戰鬥,誰知道親衛隊長居然疏忽了帥旗,導致帥旗被明軍奪取,而且明軍軍士手持被奪取的帥旗,到了戰場上。

帥旗被明軍奪取,表示主帥放棄了抵抗,或者被明軍徹底擊潰,軍心徹底散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多鐸和阿濟格衝進戰團之中,也沒有多大的作用,根本無法扭轉戰局了。

全面潰敗的局面瞬間出現,讓多鐸猝不及防。

十萬人、足足十萬人,進擊遼東,歷時三個多月的時間,換來的就是這樣的結局。

多鐸沒有慌亂,到了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冷靜,如果十萬人完全留在了遼東,那他這個大清國的和碩豫親王,也不用回到盛京去了。

“傳令大軍,全線撤離,往西平堡的方向撤離,命令漢軍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斷後,阻止明軍的追擊,馬上去找尋副帥,告訴副帥,馬上撤離,就說這是我的命令,絕不準違背。。。”

必須要全面撤離,能夠保住多少兵力是多少,壯士斷腕的確疼,總比丟了性命好。

多鐸本打算親自指揮大軍撤離,可是他身邊的親衛,顧不上許多了,將多鐸圍在中間,簇擁着撤離了戰團,朝着西平堡的方向狂奔而去,他們已經丟失了帥旗,如果多鐸出現任何的意外,他們誰都不要想着活命。

。。。

帥旗在明軍軍士手中,讓阿濟格大驚失色,險些跌落馬背。

帥旗一直都在多鐸的身邊,如果帥旗被明軍軍士奪取,那麼多鐸怎麼樣了,要知道多鐸是十萬大軍的主帥,是大清國的和碩豫親王,如果出現意外,皇上和大清國壓根無法承受。

明軍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出現,身邊的軍士開始撤離,阿濟格被迫跟着撤離,左右兩翼在很短時間內崩潰,讓阿濟格的臉色蒼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多鐸身邊親衛衝過來的時候,阿濟格幾乎是怒吼着開口了。

“大帥怎麼了,帥旗爲什麼被明軍奪去了。。。”

“大帥已經撤離,命令副帥馬上撤離,大帥命令漢軍和蒙古左右營斷後。。。”

Www_ ttKan_ ¢ 〇

親衛還沒有說完,一支響箭從背部穿透,箭頭出現在胸前,親衛絕望的看了看胸前的箭頭,無法堅持,很快跌落馬背。

阿濟格略微的楞了一下,看了看已經跌落馬背的親衛,看了看身邊的親衛,看了看四處潰逃的軍士,看了看已經無法扭轉的戰場,仰天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十萬人的慘敗,不知道會損失多少的八旗軍將士,這是大清國亙古未有過的。

這一幕,讓阿濟格想起當年入關之戰的失敗,入關作戰之初非常順利,可惜在最後撤離的時候遇見了大明的登萊新軍,遭遇到失敗,輜重全部損失,這一次同樣是遇見了大明的登萊新軍,八旗軍同樣敗在大明登萊新軍的手中,只不過這一次,八旗軍慘敗,損失遠不是前幾次的戰鬥廝殺可以比擬的。

“告訴所有的弟兄,遵從大帥的鈞令,馬上撤離,漢軍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斷後。。。”

既然多鐸已經撤離,那麼作爲副帥,阿濟格自然是戰場上的最高指揮官了。

漢軍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斷後,這是慣例,不需要過多的強調,不過這道命令傳達下去之後,阿濟格感覺到莫名的擔憂。

三萬漢軍剩下的軍士已經不多,攻打錦州城池的時候,漢軍損失慘重,蒙古左右營稍微好一些,不過三個多月的戰鬥,損失也不小。

親衛將阿濟格圍在了中間,既然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護衛阿濟格迅速的撤離,不能夠被明軍包圍。

阿濟格也沒有客氣,簡單的給身邊的傳令兵下達命令,扭轉馬頭,朝着西平堡的方向撤離,這個時候,已經無法組織有效的撤離,只能各自爲政,憑着自身的能力撤離戰場了。

。。。

明軍總兵看着傳令兵,擦去臉上的血漬,臉色異常陰沉。

三個多月的戰鬥,三萬漢軍僅剩下萬餘人,損失接近六成,剛剛的廝殺,漢軍的損失還來不及統計,應該說漢軍已經被打殘了,幾乎失去戰鬥力,可打殘的漢軍,還要承擔斷後的作戰任務,說的不客氣,多鐸和阿濟格完全放棄了漢軍,讓漢軍軍士送死,以換取八旗軍軍士撤離的時間和空間。

“大帥和副帥還說什麼了嗎。。。”

傳令兵是阿濟格的親信,壓根不在乎漢軍,也就不會在乎漢軍的總兵了。

“大帥和副帥沒有其他的話語,要求你們和蒙古左右營軍士斷後,一定要抵禦明軍的進攻,如果做不到,唯你是問。。。”

“草泥馬,老子不幹了。。。”

漢軍總兵舉起了手中的長槍,刺向了面前的傳令兵。

長槍猶如一根毒刺,瞬間穿透傳令兵的咽喉,猝不及防的傳令兵,不自覺的伸手抓住了槍管,圓瞪雙眼,不甘心的倒下馬背。

漢軍總兵拔出長槍,看着周遭的漢軍軍士。

“都是一死,我們反了。。。”

總兵身邊的漢軍軍士,看見了這一幕,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轉過身體,調轉槍頭,對着八旗軍軍士殺過去。。。

“後金韃子不拿我們當人,我們反了。。。”

更多的漢軍軍士,調轉槍頭,對着八旗軍軍士衝過去。。。

漢軍總兵很聰明,既然反了,那就要建功立業,這樣纔好意思回到大明朝廷之中去,總兵知道漢軍軍士的戰鬥力,所以他選擇的戰術明確,那就是集中所有漢軍軍士,拼死圍住一部分的八旗軍軍士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不讓這些人撤離。

這樣做的效果奇佳,被圍困的八旗軍軍士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心煩意亂,根本沒有心思抵抗,一些人發飆想着突圍,更多的人陷入絕望之中,甚至喪失抵抗的鬥志。

。。。

指揮戰鬥的廖文儒和劉寧等人,都看見這一幕了。

潰逃的後金韃子,隊伍本來就有些亂了,想不到他們內部也出現問題,漢軍居然臨陣倒戈,調轉槍頭對付八旗軍和蒙古左右營軍士了。

千載難逢的機會當然要抓住了。

追擊的命令迅速下達,登萊新軍將士以及盧象升麾下的軍士,不再對付漢軍軍士,他們的目標是八旗軍以及蒙古左右營軍士。

圍困和追擊八旗軍和蒙古左右營軍士的戰鬥終於開始了。。。

已經接近黃昏,擡眼望去,殘陽如血。

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百零八章 多說無益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八百九十四章 原形畢露(1)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戰(2)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九百七十七章 科舉風波(5)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事不小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較量(5)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輔易人(2)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