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第927章 控制草原

興武五年,四月二十。

距離匈奴逃入沙漠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期間丁鴻光曾派出人深入沙漠探查,倒也是發現了匈奴曾經駐紮過的綠洲。

只不過如今的這個綠洲只剩下了滿地的狼藉,各種能用的東西都被拿了個乾淨。

而從剩下痕跡的情況來看,匈奴早在半個月前就離開了這裡。

他們甚至還在沙漠裡找到了大量的匈奴屍體。

經過探查,又經過半個月的守邊。

最後丁鴻光判斷,匈奴恐怕集體向着沙漠深處遷徙去了。

以這沙漠的龐大,宋軍有理由相信深入沙漠的匈奴根本活不了多久。

遂在守邊了整整一個月之後正式宣佈了匈奴的滅族,大軍開始班師回朝。

當消息傳回京城的時候,頓時讓整個大宋都陷入了歡呼的海洋。

從大宋立國之初,匈奴一直都是大宋的心腹之患,每年秋季匈奴的入侵,不僅給邊境的居民帶來了極大的身心傷害乃至於經濟損失,同時也讓朝廷不斷的向邊境增兵投入,導致朝廷財政才這一年不如一年。

在財政不好的情況下,朝廷只能向百姓們徵稅。

又導致百姓過得更差,可以說匈奴之患不僅僅只是大宋朝廷的心病,對於大衆的百姓來說,這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而現如今匈奴已經徹底滅絕了,這就意味着往後大宋的邊境將再不會有匈奴之患!

朝廷再不用在邊境投入一年比一年更多的資金。

也不用再爲了邊患從百姓那裡收更多的稅了。

這是一場舉國的歡騰,朝廷,地方全都開始慶祝。

但在這歡慶的熱鬧喧囂中趙俊卻是異常的冷靜。

他知道雖然匈奴沒有了,但是諾大的草原如果大宋不能將之佔據並控制的話,遲早有一天在那片草原上還會出現其他的種族,而那個新的種族就會成爲大宋新的邊境之患,大宋的邊境遲早有一天會再度淪爲以往的情況,而到了那時大宋還有力量去抵擋嗎?

但是大宋是農耕文明,想要掌控一個草原太難了。

但卻也不能放任不管。

至於說把草原交給韃靼人,但完全就是在養虎爲患。

雖然說現在韃靼人已經歸於自己的麾下,而是自己能管得住現在的韃靼人,那自己的子孫能管得住以後的韃靼人嗎,當勢力擴張到一定程度上的時候,韃靼就會不可避免的開始伸出野心,一旦大宋的武力優勢不再,趙俊不信韃靼人不會反叛。

之所以忠誠那只是背叛的籌碼和利益還不夠。

對於這一點趙俊看的非常的清晰。

那諾大一個草原要如何管理呢?

用宋人的方法去治理草原的必然是不行的,草原上的環境天然就已經註定了不適合耕種只適合放牧。

而不能耕種就無法遷徙大量的宋人人口去草原,那麼想要控制草原就只能以牧治牧。

衆所周知,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強盛,甚至滅掉草原部落的次數數不勝數,但爲何草原部落總是能夠屢屢崛起呢?

答案是機動!

首先草原部落都以放牧爲生,他們天然就與馬匹爲伍,每一個草原部落都有着極強的機動力,而且他們依水草而居。

沒有一個固定的位置,這就給中原的控制和鎮壓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你確定了他的位置派兵去處理時,他跑了! 他不呆在那裡了,你找不到他!你能怎麼辦?

朝廷總不可能派着軍隊一路的追過去吧?那樣的消耗根本不是一個正常的朝庭能夠支撐得起的。

而且草原部落之所以能夠屢屢出現強盛的部落,那是因爲他們總是會天降猛人,而猛人總是能夠統一整個草原的所有部落,從而使草原的所有部落團結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強盛的草原勢力。

所以要控制草原需要從三個方面着手。

一是繼承製度,二是以信仰控制其遷徙制度,三就是經濟控制。

草原部落是崇尚弱肉強食的,每當出現一個強勢的部落,他總能通過正常合理的規則不斷去吞併其他的部落,從而使得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大,併成爲一個強大的勢力,從而能夠對抗中原的朝廷。

所以要想限制草原再次出現一個有如匈奴這般的勢力,那就必須要控制草原上牧民的繼承製度,規定死父死子繼,在沒有中原王朝的允許下任何進攻其他部落的行爲都將視爲對大宋的挑釁,要予以嚴厲的打擊!乃至於滅族!

禁止他們通過這種方法壯大自己的部族。

而爲了配合朝廷方便對不聽話的部落進行打擊,就不能再讓他們逐水草而居。

而是要讓他們固定下來。

這一點趙俊準備學習一下前世的野豬皮,將草原劃分成一個一個的領。

然後利用宗教從信仰上控制這些部落,就比如佛教,趙俊已經決定在草原上大肆傳播佛教,閹割草原牧民的思想,讓他們爲了能夠供奉佛祖圍繞着當地的寺廟生活從而聚集在一起,不再追逐水草而居。

沒有朝廷的命令和允許,任何部落都不能離開自己領的所在位置放牧,否則也要遭到朝廷的打擊。

再然後就是經濟。

之所以草原上那麼多部落,每次一旦新生就要進攻中原,大多還是因爲草原的物質匱乏所導致的,除了非進攻中原搶奪到足夠的物質,不然僅憑草原上的物資根本不足以養活逐漸強大起來的部落。

所以趙俊已經決定在草原開放邊境,讓牧民能夠通過交易來從大宋獲取到足夠的物資。

從源頭解決他們哪怕明知道會死也要入侵的根源。

趙俊也相信通過這三板斧,草原的問題應該能夠解決大半。

剩下的就是後代的朝廷能不能依照自己的制度持續下去。

還有科技的發展,一旦等到機槍出現了,那草原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草原上的牧民也將變得能歌善舞。

正好,等到這次的官員考覈結束,他就開始清丈全國田畝和寺院。

到時候多出的那些和尚就不用再將他們全部遣散了,直接都給打包送到草原上去讓他們去傳教,他們不是喜歡建寺廟傳教嗎?

那就讓他們去草原上繼續爲大宋發光發熱,省的留在大宋禍害大宋的百姓。

而之所以爲什麼控制草原那些牧民非要用佛教呢?

其實趙俊的選擇很是無奈,他總不能讓道教去吧。

就道教那你愛信信,不信乀(ˉεˉ乀)滾的態度,趙俊有理由相信,真把道士送去了,他們能自己待在道觀裡當一輩子宅男也不願意出去傳教。

所以想要傳教,大宋境內還真沒有比佛教更適合的了。

……

375.第375章 博弈992.第988章 誰能證明?老夫能證明!905.第901章 膘國入手第1095章 漫天要價!427.第427章 懷疑472.第472章 見面禮,就是現在!587.第587章 逃亡路上的土裡根部657.第656章 我們去拿巴掌呼狗官第1059章 終有消息672.第671章 遼雲關隘帶來的衝擊!656.第655章 菜雞互啄!1035.第1029章 終見島嶼483.第483章 秋風掃落葉734.第732章 以一當十突擊隊!348.第348章 進入汴安,動向806.第803章 局勢變動,科舉改制第133章 會見雲禮760.第757章 羣衆中還有壞人啊!第170章 本王!發飆了!590.第590章 偷襲埋伏,雲州重騎衝鋒!1051.第1045章 拿他們的腦袋築京觀!309.第309章 人心莫測,慾望滾石703.第702章 羣臣三勸進第842章 贏一次,就值了!第140章 袁公公!本王苦啊!第210章 萬民毯240.第240章 王策之我胡漢三又回來了!608.第608章 雲王離去,王妃留守!第54章 雜事359.第359章 初心,沾了土的白麪饅頭772.第769章 發現地下室入口!311.第311章 秘辛!(三千五)266.第266章 雙邊貿易,一無所知的大部落第124章 減員!938.第934章 觀刑560.第560章 宋夷之辯第943章 都給本官幹活了!327.第327章 出海口,阿特利亞775.第772章 殺!殺!殺!第1073章 動亂的歐羅巴第149章 英雄救美?808.第805章 銀子!銀子!全都是銀子!哈哈359.第359章 初心,沾了土的白麪饅頭829.第825章 笨點好,笨點好!不換了!699.第698章 張皇后的選擇與決斷!414.第414章 這車我葉瑋蹭定了!玉皇大帝來788.第785章 敢不敢接?668.第667章 選定第一個進攻部落,米哈兒尤767.第764章 藏污納垢大相國寺(一萬字章!602.第602章 出使,邊境風雲。第96章 回城,金手指終現!第147章 啓程,歸京689.第688章 清除內奸!998.第994章 叫我縣尊!730.第729章 先放他們一馬431.第431章 章合回朝964.第960章 諸勳貴在冊!345.第345章 告狀!1030.第1024章 那野人!不得靠近!242.第242章 以馬抵金,貪婪的王策之!1030.第1024章 那野人!不得靠近!526.第526章 雲州會議,投毒993.第989章 啥?縣令哪兒去了?306.第306章 爺孫,貼身玉佩第220章 亂像,王位之戰812.第809章 軍糧供給第12章 現實,生意。262.第262章 會議軍制拆分 結束。第841章 快去救老爺!344.第344章 世家之禍988.第984章 探聽消息343.第343章 太和品茗父子局748.第745章 春風亭中見故人第99章 懸賞動員令636.第635章 因爲殿下您是如今的儲君啊!415.第415章 陛下你可別丟下我!不然我曝光309.第309章 人心莫測,慾望滾石984.第980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1021.第1015章 紅毛鬼出現了!727.第726章 古怪的軍堡,這他孃的不是禁軍765.第762章 反覆的百姓第163章 東南亂局,着急的章宰相834.第830章 朕這裡容不得軟蛋!977.第973章 大人,我背後是左家,你敢動嗎548.第548章 冬裝,命令,退路第122章 潰兵衝陣!第1082章 中伏,包圍!425.第425章 奇特的街景459.第459章 反抗者連坐372.第372章 淡定,基操,勿六!790.第787章 給他們一點突如其來的震撼!1003.第999章 陌生的月光第60章 朝堂爭鬥趙佶失利685.第684章 糧食見底!第115章 雷霆手段,鬧事的青皮們遭殃了!268.第268章 蘇木哈勒部332.第332章 苦逼的西寧府269.第269章 換馬成果,範徵晉升!915.第911章 反常!第862章 終見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