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怕胡大海和耿再成兩個因爲朱八十一的意外失態而冷了心,所以盡力把自家都督的形象往好裡頭說。胡、耿二將雖然不盡相信,但是,至少也從吳良謀全力維護自家都督的舉動上,得出了朱八十一素得麾下將士擁戴的結論。
一個既能身先士卒,又素得麾下弟兄將士的統帥,吃敗仗的機率肯定會大幅減小。作爲漢軍將門後代,胡大海和耿再成兩個對此點堅信不移。這同時也就意味着,他們兩個今天的選擇,並不算太差。至少,短時間內還找不到值得後悔的地方。
於是乎,二人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情便慢慢平緩下來,開始真正地跟吳良謀去了解有關紅巾軍的一些現實細節。
那吳良謀只比胡、耿二將早加入左軍七、八天的樣子,其實對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但是年青人特有的虛榮心,讓他不願意向二人坦承自己也是個新人。便根據自己最近幾天的觀察和臆測到的東西,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好教兩位哥哥知曉,咱們徐州紅巾分爲前、後、左、右、中五軍。各軍下面,又根據將主級別和偏好,下設若干營頭。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大總管所領的中軍,下面設有風、火、林、山、雷、霆、雨、露八個營。其他各軍,也有五到六個營頭不等。而人數最少的,就是咱們左軍了。下面只設了親兵、戰兵、火器、輔兵和將作五個營,並且除了輔兵營有五千多人之外,其他各營都是幾百人規模。全部弟兄加起來,還沒不到八千人!”
“嗯,兵貴精不在多。”“大都督這樣做,深得養兵之道!”胡大海和耿再成點點頭,笑着附和。
在他們二人各自的家學傳承裡,將麾下士卒分級對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臨陣之時,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也是各級將領手中的親兵和戰兵。輔兵們的通常用途只是替親兵和戰兵運送武器輜重,搖旗吶喊,以及戰後割敵人首級。多幾千少幾千,基本上沒什麼差別。
“不過咱們左軍人數雖然單薄,但論及戰力,恐怕在天下紅巾軍中,也是首屈一指!”吳良謀四下看了看,繼續得意地吹噓。
“這個胡某絕對相信!”胡大海也跟着笑了笑,連連點頭。“今天早晨我們原本已經取得了上風,結果都督帶着左軍一殺過來來,形勢立刻逆轉!”
“可不是麼!”對於胡大海的說法,耿再成深表贊同。“我帶着一個百人隊去接應老胡,才走了幾步,回頭一看,身邊就剩下四五個人了。其他,被都督手下那些親兵給殺得落荒而逃!”
他二人對朱八十一麾下親兵的戰鬥力,是由衷地感到欽佩,哪知吳良謀聽了之後,卻連連搖頭,“那些不親兵。咱們都督這次,親兵只帶了四十多人。穿得都跟我這樣.....”
用手朝身上指了指,他帶着幾分得意補充,“穿得都是這種前後只分兩大片的鑌鐵板甲。剩下那些穿着大葉子鐵甲的,都是戰兵。還有一些只用鐵甲護住上半身的,則是擲彈兵和弓箭兵。兩位哥哥如果當時有機會看仔細的話,一眼就能分辯出來!”
“啊,居然是這樣,我們還真沒注意到!”胡大海愣了愣,再度輕輕點頭。隨即,目光就落在吳良謀引以爲傲的全身扳甲上,“這是什麼甲?好像是一整片鐵打出來的。穿在身上不累麼?”
“不累,比常見的扎甲還要輕好幾斤呢!”吳良謀用手在胸前拍了幾下,發出得意的“咚咚”聲,“聽聽,這裡邊是空的,還墊着一層水牛皮。比扎甲可結實多了!”
這話,胡大海和耿再成兩個,倒是毫不遲疑地信了。早晨他們跟左軍將士交手時,長槍好幾次都刺在了對方的甲板上,結果要麼被瞬間滑歪了,要麼只刺進寸許就被牢牢地卡住。白白喪失了一次奪命之機。否則,二人給左軍造成的損失還會大上許多,弄不好,雙雙殺到朱八十一面前,將後者斬殺在戰場上都有可能。
當然,最後那種情況,二人如今只能在心裡想一想,嘴巴上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說出來的。因此二人一邊繼續滿臉羨慕地欣賞吳良謀的板甲,一邊笑呵呵地打聽,“這種鑌鐵,鑌鐵板甲,是咱們徐州軍自己打造的麼?造價高不高,我們兩個在外面,可是從來都沒見到過!”
“當然!”吳良謀聞聽,臉上的表情愈發得意,“是咱們左軍的匠作營打造的,全天下獨一份!其他人,都得從咱們左軍買,或者拿來鐵料,求咱們左軍的匠作營爲他量身定做!至於造價麼?外邊人要買的話,至少得花這個數!”
豎起一根食指,他在胡大海和耿再成二人眼前得意地搖晃。後二人立刻向後仰了下頭,滿臉詫異地道,“一,一百貫?這也忒貴了些。怪不得軍中裝備如此之少!”
“一百貫是對外賣,咱們自己和徐州軍內部,則是另外一個價錢!”吳良謀炫耀成功,非常高興地解釋。“我聽說,等咱們這回返回徐州後。大部分戰兵都能換上一身這樣的板甲。至於那種笨重的大葉子羅剎甲和扎甲,以後只有輔兵纔會穿!”
胡、耿二人聽了,禁不住又讚歎出聲。目光順着板甲向上看,似乎在無意間,便落在了吳良謀肩頭的兩塊銅板上。
“嗯哼!那個,請教吳兄弟。你這兩塊護肩板怎麼是淡青色的。其他人,我看有的是黃色,有的卻是紅色!”耿再成裝作漫不經心的模樣,隨口詢問。
即便他不問,以吳良謀的少年心性,肯定也會炫耀一番。因此便笑了笑,將聲音提高了幾分解釋,“你說這個啊?這個是我家都督獨創的,叫做什麼軍銜。就跟朝廷那邊的勳職差不多。只不過沒有九轉十二級那麼複雜。目前牌子頭是白色,百夫長是黃色,千夫長是紅色。千夫長以上是紅色加星。像我這種青銅色,則是參謀,就是參軍專用顏色。”
“不愧是楓林先生的弟子,如此年青,居然就做了參軍。將來前途肯定不可限量!”耿再成有意跟吳良謀交好,便故作出欽佩模樣,大聲誇讚。
參軍這個職務,屬於主將幕府專有。因爲與主將關係近的緣故,通常上升的空間都非常大。比如唐代的名將封常清,最初便是高仙芝的參軍,後來便在高仙芝的舉薦下,做了安西節度使。而另外一個被視作文官偶像的高適,則做過哥舒翰的參軍。後來憑着在軍中積累的人脈,出任了山南道節度使,也成了一方諸侯。
所以耿再成誇讚吳良謀前途似錦,也不算太過於拍對方馬屁。但是吳良謀卻立刻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笑着否認,“德甫兄有所不知。咱們大都督的幕府,和以往任何人的幕府都不太一樣。參軍一職,只借了以往的名稱,具體管的事情卻大相徑庭。像兄弟我這個記室參軍,實際上只管替主將起草命令和議事時記錄相關內容。其他事情都不管。而早晨跟你們交手的那個大個子羅剎鬼,纔是真正負責替都督出謀劃策的,在我們這裡叫做參謀長。”
“嗯?!”胡大海和耿再成互相看了看,都覺得讓一個羅剎鬼來擔任軍師之職,有些不可思議。誰知那吳良謀卻笑了笑,又繼續說道:“另外,咱們左軍有一個規矩,無戰功者不得擔任實職。所以很多新來的人,只要有一些本事,都會先從參軍開始做起。像早晨傷到通甫兄的那個陳德陳至善,他現在就是戰訓參謀,負責統一安排士卒的訓練。還有個前幾天才被都督抓來的一個阿速人,眼下則做了騎軍參謀,具體職責是訓練騎兵和斥候。如果兄弟我沒猜錯的話,二位有可能也會從參軍開始做起。至於具體是什麼參軍,兄弟我就猜不到了。反正咱們家都督肚子裡有的是稀奇古怪的名字!”
“噢,原來是這樣!”胡大海和耿再成兩個終於聽到了自己想聽的內容,微笑着附和。“我們兩個初來乍到,寸功未立,能在都督帳下做個親兵就滿足了,真沒奢望和吳兄弟比肩!”
“二位哥哥不要自謙,其實我也是.....”差一點說出自己也是剛剛入伍沒幾天,吳良謀訕訕地笑了幾聲,趕緊轉移話題,“其實我也是仗着識得幾個字,才被都督破格留在了身邊。”
“噢!?”耿再成又從他的話裡找到了感興趣的內容,笑呵呵的繼續追問,“都督他老人家,對讀書人重視麼?給我感覺,他,他不像傳說中那樣,之前只是個屠戶!”
“瞎說,都督怎麼可能只是個尋常屠戶!”吳良謀立刻憤怒了起來,豎着眼睛替朱八十一辯解,“不瞞二位兄長,都督雖然從來沒說過,但是我敢肯定他是某位大賢的嫡傳弟子。尋常殺豬屠戶,哪個像他一樣,識文斷字,並且天天手不釋卷的?!況且咱們左軍和徐州軍眼下所有的種種神兵利器,全是在都督的點撥下才打造出來的。你們說,如果是個目不識丁的屠戶,能做到這種地步麼?!”
“當然不能!”胡大海和耿再成兩個迴應得異口同聲。對知識和讀書人的尊重,其實一直滲透在每個華夏人的骨子裡。他們兩個雖然是漢軍將門出身,在不知不覺間,卻也深受傳統影響。所以寧願相信吳良謀的主觀臆測,也不肯相信朱八十一是個大字不識的白丁。
更何況,朱八十一給他們兩個的印象,就是一個能文能武的智將。雖然此人長得滿臉橫肉,舉手投足間都帶着一股子無法掩飾的殺氣。
“所以說,傳言根本不足爲信!”吳良謀難得被人佩服了一回,笑了笑,繼續賣力地吹噓。“你們兩個以後就知道了,咱們都督肚子裡的學問,絕對不比那些所謂的大儒來得少!”
“嗯!”耿再成用力點頭,“耿某感覺也是如此。並且覺得都督對讀書人,好像還不是一般的器重!”
“那是自然!都督還讓全軍將佐,從現在開始,都必須讀書識字呢!”吳良謀迅速接過話頭,大聲補充,“自古以來,你們聽說過哪個將軍曾經提出過如此要求?!”
“絕對沒有!”耿再成立刻順着吳良謀的話點頭。“只是,只是軍中有那麼多教書先生麼?同時教導幾百人識字,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肯定沒有,但都督已經派人去尋了!”吳良謀畢竟年少,心機有限,笑呵呵地迴應,“眼下只好先由兄弟我和幾個讀過書的人先對付着教。都督說,等教書先生請到之後,連牌子頭,都必須能識得字,讀得懂將令!”
“哦,那可是一件大功德!憑此,都督就足以流芳百世!”耿再成又點了點頭,滿臉歎服。“其實,教書先生根本不用遠處找,眼下就有個絕對合格的人選。那可是當世大儒,崇天門下唱過名的!”
“德甫!”沒等吳良謀接茬,胡大海已經大聲喝止。“祿大人雖然將大夥帶進了死地,但畢竟曾經對你我不薄!”
“老胡,我這也是爲了祿大人好!”耿再成被說得臉色微紅,轉過頭,訕訕地解釋,“祿大人一介文職,卻稀裡糊塗被派到淮南來召集鹽丁討伐徐州。而除了一個安撫使的頭銜之外,糧草、器械和領軍將佐,朝廷居然什麼都沒給他。並且明知道羅剎軍和阿速軍都不是李總管的對手,還天天催促他早日進兵。這不明擺着是借刀殺人麼?!他今天僥倖能跟徐州軍打個平手還好,誰料一下子就把三萬鹽丁全葬送了出去。消息傳出去後,朝廷能饒得了他?!我估計,等他回到高郵那邊之日,就是朝廷要他老命之時。不信,你我便等着瞧!”
注:明天有事,第一更也會拖後。具體時間不得而知。轉眼間,本書已經一百章了。特地在此討幾朵鮮花。請大夥不吝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