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

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 明太祖朱元璋起於布衣,備歷艱難,深知前朝積弊。他認爲治天下當立綱紀,國之綱紀即爲禮法,禮法既立,上下自安。

明末亂世,禮樂崩壞,社會秩序空前混亂。丹初親歷其中,才知道禮法的重要性,也切切實實地明白了一個道理:禮法博大精深,意義重大,哪怕他今後推崇泰州學派,也要尊重禮法。

明朝以來,理學、心學、氣學各種思想學說百花齊放,由此而創造了燦爛的市民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的經濟萌芽。

滿清得國不正,屢興文字獄,推崇程朱理學,打壓心學、氣學等其他學說。在此高壓下,學者們只能專心做考據,理學也越走越偏,把華夏文明引入了歧路。

事物絕不非黑即白,陽明心學與傳統禮法並無根本的衝突。抱著這種認識,丹初在南寧城外組織閱軍禮,以提振士氣,展示軍威。

明朝軍禮複雜多樣,大致可分爲親征、遣將、大射、大閱四種。昭永軍的閱軍禮,所參照的是便是大閱禮。

永曆帝經常組織大閱,多在親征途中組織,目的在於戰前熟習戰陣,防止遇敵驚亂。其後的大閱禮,或由皇帝親閱,或由皇帝委派司禮太監代閱。

至隆慶二年,張居正提出制定大閱禮儀,由皇帝親閱,以整飭武備。自此之後,大閱禮爲皇帝專用軍禮。

丹初檢閱昭永軍,自然不能稱大閱禮,便以閱軍禮稱之。

這天上午巳時,陽光明媚,天氣涼爽。南寧城外校場上,軍旗獵獵,甲仗鮮明。五千昭永將士神情肅穆,隊列嚴整,等待迎接主帥的檢閱。

已正時分,丹初騎馬來到校場。

馮琳過來報告:“報告大帥,昭永軍南寧駐軍集合完畢,請登臺檢閱!”

丹初微微點頭,回以軍禮。

親兵牽走軍馬,丹初來到將臺,大聲喝道:“迎軍旗!”

三名親兵走上將臺,送來一杆大旗。此旗旗杆足有兩丈高,由碗口粗木製成,望知便知沉重。

丹初接旗,神色沉重,用力抱緊旗杆,爾後左右揮舞。旗面展開,一面碩大的軍旗迎風飄揚,旗面赤紅色,足有三尺寬,中間用金線繡成一個大大的“赤”字。

“將士們,從此以後,昭永軍改稱赤軍!此大旗即爲赤軍軍旗,旗在人在,旗亡軍亡!”

丹初的正式官職是鎮守昭平、永安總兵官,既已奪取南寧,不便再以昭永軍相稱。

改易軍隊名稱,尤其是冠以“軍”字,明顯會引人猜忌。但此亂世也,軍隊有一個響亮的稱號,對於提高聲望亦有幫助。況且,赤者,丹也,朱也,改稱赤軍亦可解釋得通。

“赤軍萬歲!赤軍萬歲!赤軍萬歲”將士們按照提前排練好的,重複三遍口號。聲音震天,在城外久久迴盪。

接下來,三名親兵接過軍旗,矗立一旁護旗。這面嶄新的大旗迎風招展,紅底金字,引人注目,振奮軍心。

閱軍禮自然不必像大閱禮那樣繁瑣複雜。實際上,在隆慶制定大閱禮儀制之前,大閱禮的程序和內容相當隨意,既有在戰時演習軍陣的,亦有平時考查訓練成果的。

這麼多將士集合在一起很不容易,這次閱軍禮也就添加了好幾項內容。

“祭祀纛神!”

國之大事,莫過於軍旅;軍旅之節度,莫過於旌旗。纛神,即軍旗之神也。

“大纛一張,萬夫走集”。纛,即爲獵獵作響的旌旗,是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也是軍隊的象徵。

丹初手持黃紙,神色莊重,口中唸唸有詞:

“維,永曆二年,歲在戊子,月在暮冬,日值吉旦。臣岑丹初,受命於大明王朝,統領赤軍,捍衛疆土,抗禦韃虜。今值國難當頭,烽火連天,強敵滔滔,特備牲醴,以祭纛神……

“伏乞,纛神鑑納,臣岑丹初及赤軍將士,皆懷敬畏之心,行忠義之事。願神靈常在,護我赤軍,保我大明,使臣得以驅除韃虜,中興大明,安寧百姓。 “尚饗。”

原以爲,祭神都是迷信行爲。親念祭文,丹初卻感到一種神聖的使命感,不由自主地莊重其事。

焚表灑酒,丹初威嚴畢露,對將來充滿信心。

“授標旗!”

親兵上臺,送來五面大旗,分屬親兵標、步兵第一標、步兵第三標、輔兵標、水師標。

與此同時,丹初向各位標統授以新旗。

第三標新成立不久,標統爲吳捷。丹初原本打算把這一要職授給第二標副標統陳武,但陳武遠在昭平,又是焦璉的親兵。丹初幾經斟酌,決定重用吳捷。畢竟,吳捷是自己的元從老人。

“吳捷,恭喜恭喜!”

吳捷從丹初手中接過標旗,笑得合不攏嘴,說道:“大帥恩德,捷都記在心裡!”

“這是你應得的!”丹初和他握了握手,以示親暱,說道:“做了步兵標統,跟騎兵營長大不相同。你得加強學習,不要辜負了我的期望。”

“諾!”

水師標標統爲阮廷峰。他是個新人,加入赤軍不久,但已取得丹初的信任。丹初力排衆議,用人不疑,大膽起用他爲水師標統。

“阮廷峰,我把水師標交給你了。你要拿出全部本事,儘快建成一支內江水師。”

“諾!卑職領命,若不成功,願軍法從事!”

丹初把水師標旗交給他,第一次和他握了下手。

“明賞罰!”

赤軍不發軍餉,因此格外重視賞罰,功必賞,罪必罰,以期嚴明紀律。

“經各級推舉、營務處覈驗,共確定以下五人爲一等功臣,授予戰鬥英雄稱號。騎兵營長吳捷,率部奪取黃花驛,阻敵退路,殺敵六人,升兩級,擢爲步兵第三標標統,賞銀十兩、勳章一枚。親兵隊長何國騶,率隊衝擊賊軍戰陣,有破陣之功,擒拿徐彪首級,升兩級,擢爲騎兵營長,賞銀十兩、勳章一枚。親兵哨長岑勇,首登崑崙關城,殺敵五人,升兩級,擢爲親兵隊長,賞銀十兩、勳章一枚。騎兵週一鳴,勇武過人,殺敵八人,斬敵中軍大旗,升兩級,擢爲親兵哨長,賞銀十兩、勳章一枚。另有情報局偵侯某,深入敵後,智取古漏關,功勞殊大,升兩級,按隊長定級,賞銀十兩、勳章一枚。”

明賞罰以賞爲主,共分爲三等功臣,一等五人,二等十人,三等二十人。三十五名功臣一一上臺,春風得意,臺下將士豔羨不已。

有賞必有罰,此次亦有五人受罰。其中一名親兵哨長違犯軍紀,尤令丹初痛心:

“爾爲我親兵,竟敢違我軍令,姦殺婦女,壞我軍名聲。我且問你,行軍五要是什麼?”

“回,回大帥的話,我軍行軍五要,一不擅殺,二不放火,三不姦淫,四不宰牛,五不虜掠。求大帥饒我一命,讓我戰死疆場,不要被死得這麼窩囊。”

“晚了!你不必求我了,念你曾是我親兵,我會派人撫卹你的家屬!”

“大帥!大帥!”

早有親兵把他押下,當場斬首示衆。全軍震肅,各自引以爲戒。

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144章 授旗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120章 情報局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129章 破城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331章 太后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182章 報捷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129章 破城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232章 擴軍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238章 統戰東勳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419章 入城式第305章 爭取封王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205章 蛇吞象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第315章 清軍來援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