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統戰東勳

第238章 統戰東勳

劉遠生熟悉朝政,丹初自要向他打聽消息:“大家都說,李元胤遙柄朝政,我總是不信。大司馬怎麼看?” 李元胤比岑丹初還年輕一歲,因是李成棟的養子,奉命提督御營,被視作是東勳在朝中的代言人,地位特殊。

劉遠生知道二人乃結義兄弟,斟酌詞句,說道:“李元胤縝密謙抑,終日言語不及朝政,未嘗奏薦一文武官吏,惟楚、黔、粵西諸將奏使至,則款結之,爲國家收攬外心。

“只是,袁彭年、金堡、丁時魁、蒙正發等人結交元胤,借東勳之勢,把持朝政,侵侮大臣。行在有個說法,‘假山圖五虎’,蓋以元胤本姓賈,故曰假,爲五虎所愚而不自知也。”

這個說法,可與情報局的報告相互印證。李元胤“性忠實而不知政體”,城府不深,容易被人擺佈。丹初與他結爲兄弟,正可通過他影響東勳。

東勳集團盤踞廣東多年,已然是地頭蛇,論諸鎮實力,大致可分爲兩個檔次。反正之初,有九人被封爲伯爵,可被視爲第一檔,計有江寧伯杜永和、武陟伯閻可義、博興伯張月、宣平伯董方策、寶丰伯羅承耀、新泰伯郝尚久、奉化伯黃應傑、樂安伯楊大甫、鎮安伯張道瀛;另有範承恩、楊有光、葉承恩、馬寶諸將,被封爲都督同知,可被視爲第二檔。李元胤爲錦衣衛指揮使,加左都督,護衛行在,地位超然。

如今,李成棟已死了一年,東勳集團缺少主心骨,更加渙散。杜永和把持兩廣總督印,以東勳統帥自居。閻可義素懷忠義,矢志恢復,可惜已經病死。李元胤一無地盤,二無實力,但人心尚在。馬寶最爲驍勇,但實力不強,兵馬不衆,地位不高。郝尚久、黃應傑等輩分守潮州、惠州,佔據要津,安於現狀,對杜永和、李元胤不大買帳。另有一個楊大甫,原爲梧州守將,已被李元胤誅殺。

這次赤軍出兵粵東,勢必要與東勳打交道。將來,赤軍若要謀取廣東,也得大力統戰東勳諸將。李元胤、馬寶、郝尚久,皆爲可戰之才。謀大事,舉大業,不可不早作籌劃。

丹初問道:“東勳大將楊大甫,原本駐守梧州,爲李元胤所誅,此中可有隱情?”

劉遠生如數家珍,說道:“寧夏王薨後,楊大甫跋扈不臣,軍紀敗壞,駐守梧州,洗劫過往船隻,乃至於‘殺黔、楚奏使’,民怨沸騰。

“去年,韃子鄭親王濟爾哈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寇湖廣。楊大甫意欲降清,縱容兵士燒殺劫掠。今上下旨切責,楊大甫意圖劫駕。

“李元胤與杜永和、張月謀,以永曆帝的名義邀請楊大甫赴宴,將其縊殺於御船上,並其部衆。其後,羅成耀、董方策、馬寶諸輩稍加收斂,杜永和、李元胤威信稍加。”

廣西上任巡撫魯可藻以梧州爲行轅,馭將有術,楊大甫頗聽其令。魯可藻去任後,餘心度接撫廣西,楊大甫跋扈之態漸顯。自楊大甫死後,梧州出現權力中空,被忠貞營所據。忠貞營在梧州也呆不下去,陳邦傅乘虛而入。

形勢漸漸明朗,赤軍這次東下,主要是打政治仗,而非軍事仗。掐指一算,任務還真不少:把陳邦傅驅逐出梧州,確保赤軍糧道安全;向朝廷投石問路,卹典堵胤錫,營救“五虎”;撫御東勳,爭取李元胤、馬寶諸將;抗擊韃子,確保行在安全,贏取民心……

根據塘報,清軍直撲廣州,正與東勳爭奪廣州門戶清遠。丹初估計,東勳組織渙散,肯定守不住清遠,便問道:“前線形勢若何?朝廷如何指劃?”

劉遠生苦笑一下,嘆道:“一言難盡,你知道皇上派誰到前線督戰?”

內閣輔臣?四個輔政大學士,嚴起恆、王化澄、朱天麟、文安之皆非帥才,難堪大任。

宗室?向無領兵之例。

近臣?李元胤太年輕,沒有城府。“馬皇帝”馬吉翔一手遮天,全無將略。太監龐天壽志大才疏,太監夏國祥已經隨扈梧州。 九卿?連兵部尚書劉遠生都來赤軍催兵了,還有誰能去前線督戰?

東勳?東勳大將多無鬥志,事到臨頭只想各守汛地。

滿朝文武,丹初竟想不出一個可以出任前線統帥的人。

劉遠生一臉悲愴,自問自答道:“上命‘馬吉翔改兵部尚書,督守肇慶,曹煜升尚書,與李元胤並留督’。又手詔‘李元胤爲肇慶留守,督理各營,與馬吉翔、龐天壽、董方策、陳邦傅督兵援廣’。

“前後矛盾,令人無所適從。杜永和據守廣州富庶之地,擔心各鎮分權,上疏止之,自言可守廣州。李元胤進退失據,留守肇慶。龐天壽倒很積極,督兵三水,意圖威脅清軍側背。陳邦傅一向消極畏戰,汛地丟失,更不敢與韃子交鋒……

“我這個兵部尚書,也只好退位讓賢嘍。”

明朝六部權力很大,威望高的尚書可與輔政大學士分庭抗禮。馬吉翔出身京師遊棍,一介奸佞,竟也能出任兵部尚書。朝廷名器,可謂賤矣。

丹初想想就頭疼。這都是些什麼人呀:“馬皇帝”馬吉翔、大太監龐天壽、心懷不軌陳邦傅、胸無城府李元胤……

赤軍東下援粵,要與這些人並肩作戰,豈不是笑話?去年兩次全州之戰,赤軍與八旗對陣,力戰不退,結果都因友軍不給力,不得不敗退下來。焦璉、胡一青、熊兆佐尚且如此,更何況於馬吉翔、龐天壽之流?

但永曆帝雖然無能,畢竟代表了朝廷正朔。爲了收取人心,赤軍必須東下援粵。

想到這兒,丹初毅然說道:“大司馬,局勢混亂,我輩更需振作。龐天壽一介閹寺,劉國昌乃流賊餘孽,尚知爲國效力,更何況於我輩乎?赤軍此番出兵,還要多加仰仗大司馬。”

劉遠生只剩一個空銜,在赤軍有個棲身之處已是滿足,連忙說道:“爵帥謙虛,何談仰仗?”

三月六日,藤縣守軍投降。步兵第四標進駐藤縣,收編守軍。越兩日,丹初率大軍順江而下,直趨梧州。

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二十章 募兵第125章 五屯所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八章 破陣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50章 焚燒船廠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321章 轟擊木排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七十四章 考覈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297章 破城第一章 告急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205章 蛇吞象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四章 敵襲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252章 籠絡猛將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191章 義師歸附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306章 南越王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六十二章 面聖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六章 出城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121章 李成棟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197章 出營野戰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182章 報捷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182章 報捷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102章 反攻第227章 為國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