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

弄清楚了稅賦之謎,丹初心裡大致有數了。接下來,就得搞清楚錢糧之數,爲長期駐紮永安做準備。他問道:“說了這麼多,正稅、徭費加一起,稅率到底有多少?”

黎貢與韋時中對視一眼,最後確定由韋時中回答。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丹初又不是個好糊弄的主。韋時中決定坦白,說道:

“國朝之初,稅率定得很低,南直隸最高,十抽其一,西北最低,三十稅一。加上徭費,南直隸大致可達到兩成,西北大致可達到一成。

“大帥,下官向您交底。稅率低,並不意味著民戶的負擔輕。以上所說,實爲歸入朝廷、官府口袋中的稅賦。還有大量陋規,被各級官吏貪墨,數量一般不少於上述收入的一倍。

“南直隸稅負最重,若把陋規折爲一倍計算,官府就抽走了田產的四成收入。在南直隸,佃農租種地主土地,至少要交六成田租給地主。

“佃農輸租,田主納糧。若按六成田租計算,地主交四成給官府,自己只落兩成,佃農落四成,比地主還多,地主怎會同意?

“因此,南直隸特別是江南一帶,田租常常達到七成甚至八成。佃農交過租子,已經所剩無幾。地主還要搞出押租等花樣,把佃農盤剝得苦不堪言。

“萬曆以後,朝廷加三餉,稅負更加沉重。南渡以來,何督師在湖廣先加義餉,兩廣相繼效仿。永安州這裡,正稅加徭費大致已達到三成,彼此相當。”

丹初默言不語,土地問題的嚴重性,已經超出了他的估計。他想象不出,如果不搞均田免賦,如何能夠徹底解決土地問題?

“各種陋規算上了嗎?”丹初盯著韋時中,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

韋時中被盯得害怕,不敢撒謊,說道:“回大帥,並不包含陋規。”

“陋規有多少?”

“這,這……估算下來,大致比賦稅略少一些。”

那麼,算上各種陋規,永安州實際稅率當在五成至六成之間。考慮到紳衿有徭費優免權,廣大貧苦農民、富農、小地主的實際稅負只會更重。

這種高額的稅負,別說窮人活不下去,就是一般的富農、小地主也活不下去了。

最令丹初不爽的是,官府竭澤而漁,朝廷最終只能拿走四分之一,官府拿四分之一,各級官吏貪墨了一半。

朝廷增稅,背了罵名,卻沒收上稅;官吏藉機貪墨,成了最大的得利者;紳衿享有優免特權,不受增稅影響。這大概就是明末財政危機的癥結,也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足兵足食,幹什麼都得有錢。必須革除稅收方面的弊病,爾後纔有財政的改良,纔有國家民族的復興。

此事,尚需從長計議。眼下,得先考慮當前的問題。

丹初問戶書:“黎先生,馬上要收割晚稻了。你講講,永安州晚稻收成幾何?每年可完糧幾何?”

能被稱爲先生,黎貢很高興,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說道:

“不敢隱瞞大帥,永安州共有42000畝田,正常年月可產稻穀10萬石。今年雨水多,收成降低,但有個8萬石不成問題,摺合成幹谷,約爲6萬石。

“永安州收稅,以前全部折成條鞭銀,近幾年糧食吃緊,改爲正稅收實糧,徭費折成銀錢。大致上,正稅可收1萬石幹谷,徭費可收九千兩白銀。”

明朝規定,稅收三萬石以下爲小縣。若按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稅率,按一年兩季稻穀算,永安州一年最多可收一萬石糧。

現在,僅一季晚稻就能收到一萬石,這種稅負已經相當高了,加上徭費,已經接近收成的三成。

“常平倉、義倉有多少糧?永阜庫存多少錢?各地社倉還有存糧否?”何平追問道。

常平倉是永安州官倉,義倉爲民間慈善倉庫,存儲糧食,永阜庫爲錢庫,都在永安州城內。

“三月時,城內發生奴變,義倉被洗劫,顆粒不存。永阜庫也被清虜洗劫一空,如今只剩二百多兩存銀。常平倉還算完整,裡面存糧一千六百多石。

“各地社倉參差不齊,大多殘破。以莫家村爲中心有十八莊,皆爲莫氏田莊。這一帶社倉最爲完整,存儲最豐,但爲莫氏所有,官府莫能置喙。”

“嗯,”丹初沉吟片刻,心裡有了主意。

永安州正常情況下一年稅收可得兩萬石大米、不到兩萬兩白銀。再加上商稅、鹽稅等,一年至少可收兩萬石米、兩萬兩銀。就算留一半爲軍用,亦可得一萬石大米、一萬兩白銀。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年可吃兩石大米。軍人按三石吃,永安州的賦稅足以養活三千個軍人。

現在,朝廷沒有威望,各地自行其是,向朝廷供餉不多。軍隊駐紮一地,就在當地就餉,一切軍令政令皆得自專。

丹初既來到永安州,就想辦法長期駐紮永安。焦璉那邊,自當供輸錢糧,以示忠誠。每年的收入,不妨拿出三分之一供給焦璉,剩下的足夠養活兩千兵馬。

看焦璉的意思,短期內無意擴編督標。丹初也就不必收取苛捐雜稅,不如減輕稅負,爭取民心。

他計議已定,說道:“傳我的令,這次晚稻減收一千石,徭費減收一千兩,廢除一切陋規。”

緊接著,他又爲韋時中算了一筆帳:“這次秋糧賦稅,正稅加徭費,全部摺合成大米有兩萬石。全年加起來,就按四萬石來算。

“本帥給你增加俸祿,你現在月俸七十石,一年就算八百四十石。這還不算節日的恩賞。這,夠優厚了吧?”

優厚?比起陋規,這八百多石大米算什麼呀!韋時中已完全畏服,根本不敢多言,說道:“大人恩賞,下官感激不盡!”

丹初盯住他,說道:“俸祿優厚,可不得再興起陋規了。你給各級官吏傳下話,就說我最恨陋規,若有發現官吏再起陋規,定斬不饒。

“再有,你得帶頭辦好差事。本帥打仗勇猛爭先,幹事雷厲風行,最恨屬下辦事拖遝,推諉塞責。若有官吏不肯實心辦事,定以軍法從事。”

“諾。”韋時中如釋重負,沉聲應道。

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370.第370章 洪承疇興起冤獄第286章 此王氣也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182章 報捷第123章 射禮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二十章 募兵第121章 李成棟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一章 告急第四章 敵襲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08章 治軍之道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81章 反攻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331章 太后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166章 辦公司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六十一章 開學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126章 夜襲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三十三章 軍歌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三章 行軍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102章 反攻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四章 敵襲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305章 爭取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