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

臘月二十八,教導隊宣告成立。教導隊和童子隊合住,徵用州學作爲教學、居住之地。

明朝重視教育,州縣都設有官學,生員數量不斷膨脹。生員已經享有優免,見到州官無需下跪。到了明末時,生員超額嚴重,質量下降,常常干涉地方行政,成爲地方一大弊政。

如今戰亂仍頻,科舉不興,永安州學也幾近廢棄。丹初暫時無力興辦教育,乾脆徵用州學。

下午,哨長以上軍官齊聚一堂,聽丹初上第一節課。其實也沒多少人,帶兵官不到二十,參軍、參謀、簿書等官不到十個。

“諸位,年關將近,我爲什麼急著創辦教導隊?爲什麼急著召集諸位上第一堂課?”

帶兵官多爲大老粗,丹初便以大白話開場,自問自答道:“因爲我們正在擴軍,在座即將升官。有的由哨長要升爲隊長,有的隊長要升爲營長。”

此言一出,衆人喜得眉飛色舞,皆道:“跟著鎮臺,大有前途!”

丹初繼續說道:“但是,哨官與隊官不一樣,隊官與營官又不一樣。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哨官,只需要做到兩點即可,一爲執行命令堅決,二爲身先士卒。

“隊官相比哨官,自主性大大提高,是名副其實的主官,除了要服從命令、身先士卒,還要有所主見,會通盤考慮問題,臨事要敢於決斷。

“因此,隊官最歷練人,武將如果沒在隊官的崗位上歷練過,不是一名合格的武將。營官更不得了,掌管五六百人,要具備臨危不亂的素質,要熟練掌握各種戰陣,要會計算路程錢糧……

“組織這次集訓,一是要幫助大家適應新的角色,二是提升大家的思想觀念,統一戰法戰術的認識。我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打仗的目的是什麼?不要講大話空話,我先給大家幾個選擇,是奪城,是奪財,還是殺敵?還是其他?”

諸將之中,匡時最受器重,一直留在永安負責軍務。他搶先回答:“鎮臺,我認爲最重要的是奪城。城爲根本之地,有了城池,也就有了餉糧錢財,有了安置家眷之地。”

丹初搖搖頭,直言不諱地說道:“不對。鬆錦大戰時,清虜圍困錦州數月,卻並未急著奪城。”

鬆錦大戰是決定明朝命運的一戰,可惜明軍大敗,主帥洪承疇也降了清虜。

衆人都聽說過鬆錦之戰的故事,很快受到啓發,說到:

“打仗,最重要的當然是奪財。鬆錦大戰時,清虜提前靠近錦州築城屯田,縮短己方後勤補給線,又極力包圍錦州,逼迫明軍增援。最後,松山輜重一失,明軍全線潰退。”

“財可養兵,戰場上,應儘量奪敵戰利品,錢、糧、甲、器,皆應爭搶過來。若是爭搶不到,寧願一把火燒掉,也不給留給資敵。”

……

衆說紛紜,丹初都不滿意。倒是以勇猛著稱的三隊隊副吳捷,給出的答案令丹初眼前一亮:

“打仗應當以殺敵爲至要。殺了敵人,城池、戰利品自然就有了。”

“嗯,”丹初結束了衆人的討論,說道:“吳捷說得有點靠譜,不過,還不夠準確。我認爲,打仗當以殲敵是最重要的目的。

“可爲殲敵?殺敵、俘敵,可稱之爲殲敵。擊潰敵人、打敗敵人,不可稱爲殲敵。這其中的區別是什麼呢?”

一向沉默寡言的曹煜說道:“殲敵的話,敵人遭受到毀壞性的打擊,失去了反擊的能力。否則,敵人雖然上戰敗,實力仍在,仍有可能捲土重來。”

“說得對!”丹初擊節讚賞,“打仗要靠人,靠糧食,靠錢糧,靠武器,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人。殲滅了敵人,糧食、錢糧、武器、城池自然而來。

“我朝洪武年間的捕魚兒海大捷、永曆年間的翰難河大捷,皆爲漂亮的殲滅戰。天軍集中兵力,或斬首,或俘虜,把元軍一網打盡,徹底打服了蒙古。

“若只是擊潰了敵人,則敵人可以收攏敗兵,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譬如不久前的全州大捷,諸鎮合力打敗清虜,斬首一千餘級。但清虜主力逃脫,耿逆的東江舊部並未受損。

“諸鎮擁軍全州,督師節制無方,並未派兵追擊,坐看清虜逃脫。因此,雖有全州之捷,湖廣戰局並未好轉,天軍仍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敗敵一萬,不如殲敵一千。今後,大家尤其要注意,打仗要以殲敵爲第一,不可因爲貪戀城池、戰利品而放縱敵人。”

“諾!”

丹初繼續發問:“打勝仗,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軍官們的回答很踊躍:

“勇氣!狹路相逢勇者勝,若是將士膽怯,在戰場上只會一觸即潰。”

“團結!若是不團結, 士兵在戰場上就不會保護軍官。一支部隊陷入重圍,友軍就不會過來增援。”

“信心!若沒有信心,將士上了戰場就會猶豫不決,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潰逃。”

“身先士卒!軍官指揮士兵拚殺,必須身先士卒,爲士卒做好榜樣。”

“武器!沒有精良的武器,在戰場上必須處於劣勢。”

“餉糧!兩軍相持,一旦切斷敵軍的糧道,敵軍就會不戰自亂。”

……

丹初讓大家充分發言,最後給出了答案:

“大家說得不錯,但都不夠準確。本帥認爲,在戰場上打勝仗,最重要的是集中,要集中兵力,要集中火力,要集中一切可以殲敵的力量、手段。

“清虜已經坐大,實力在天軍之上,與之死戰、硬戰,並不明智。而我軍實力仍弱,擴軍之後,新兵居多,如何對付久經戰陣之清虜?

“答案在於集中,每臨戰鬥,必集中優勢兵力。譬如,敵軍以一千兵馬進攻永安,我便以三千兵力迎戰。如果敵人有三千兵馬,又該怎麼辦?

“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敵人三千兵馬,兵分數路。我把三千兵馬集中起來,只對付敵人一路,就會有勝敵的把握。

“接敵之時,同樣如此。之前每次戰鬥,我都要求旗手打起黃旗,目的就在於集中兵馬。火槍火炮貴在集中,必不分散編制,目的就在於集中火力。

“這樣一來,我們隊形密集,敵軍隊形混亂。一旦短兵相接,我軍可三人合打一人。即便清虜身強體壯,也一拳難敵四手……”

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203章 撤退第五章 殲敵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301章 投名狀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八十章 合陣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166章 辦公司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四章 敵襲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406章 三路出征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二十章 募兵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81章 反攻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281章 反攻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398章 決戰在即第413章 掘壕圍城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二十八章 破敵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八十七章 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