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12月中旬,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踩着積雪,沿着官道向洛陽行進。
考慮到戰線前移,爲了方便就近指揮,高義歡與內閣商議後,決定設行宮於洛陽。
這時,高義歡坐在車架中,手中捧着暖爐,周圍騎兵護衛,浩浩蕩蕩的隊伍,來到洛陽城外。
金聲桓等魏軍將領,穿着盔甲,披着斗篷,在距離城池二十里外相迎。
這時,高義歡挑帳下車,一股寒風吹得一個哆嗦,衆將卻立時上前行禮,“臣等恭迎大王!”
高義歡將幾位將軍扶起,面帶笑容,“衆位將軍都辛苦了。”
金聲桓忙上前道:“大王,臣已經準備好,就等大王入城了。”
高義歡點了點頭,與衆人寒暄幾句,便揮手道:“城外怪冷的,大家隨孤進城吧!”
說完高義歡便上了馬車,不過臨進車內時,他卻忽然對金聲桓道:“虎臣,你上來!”
金聲桓心頭大喜,臉上卻驚惶道:“臣豈敢與大王同乘。”
高義歡微笑道:“上來吧!孤有事情要問你!”
金聲桓聞語,才停下搖得向撥浪鼓一樣的腦袋,三步並作兩步,上了馬車。
此時,隊伍繼續向洛陽方向前進,金聲桓坐在馬車內,有些拘謹,手放在大腿上,屁股動也不敢動。
高義歡今非昔比,已經是大魏國主,掌握無上權力,令人敬畏。
高義歡見他的模樣,微微笑道:“孤有事要問你!”
金聲桓忙抱拳道:“大王請問,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高義歡擺了擺手,“孤王看戰報,洛陽守軍抵抗似乎十分激烈,可有這麼回事?”
金聲桓在心中迅速盤算高義歡的意思,守軍抵抗激烈,對他而言似乎反而能襯托他的戰績,於是忙道:“大王,是有這麼回事。”
高義歡沉思着頷首,“你具體說一說!”
金聲桓道:“臣指揮三路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沿途俱都望風而降,本以爲洛陽之敵,會不戰自潰,或是棄城而走,不想城中守軍不走不逃,反而選擇了堅守。”
高義歡問道:“軍報上說,城中守軍主要是滿八旗和漢軍旗,可是實情。”
金聲桓聞語,以爲高義歡認爲他虛報戰功,嚇得忙拜道,“臣不敢欺瞞大王,確實都是旗丁,臣前幾次攻擊都被擊退,最後三面圍攻,纔打破城池。城中守將和託,在西門被殺,珠瑪喇率領殘兵從北門潰逃,至黃河邊上時,被文選圍住,揮刀自殺,清軍抵抗確實頑強。臣也搞不懂,他們爲何不逃啊?”
“你起來吧!”高義歡擺了擺手,“孤王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在想,洛陽必陷,清軍留下綠營守一守還好說,爲啥要搭上數千精銳旗兵呢?”
高義歡看過戰報後,就存在這樣的疑慮,洛陽在地緣上,處於湖廣、河東、關中的三面包圍之中,而清軍又沒有能力救援,自然是該撤出來,保存實力,沒必要派出數千旗丁送死。
金聲桓被問住了,忽然想起一事,“大王,臣兵臨城下之時,曾按例招降城中守軍,城內守軍回覆三月後願意投降。”
高義歡皺眉點了點頭,沉思道,“這麼看來,多爾袞定然是想用洛陽來拖延時間,這廝有什麼目的呢?”
金聲桓自然不知道,高義歡思索一陣後,微笑道:“好了,這事你別想了,孤王會讓玄衣衛去查清楚。此前你鎮守湖廣,沒有機會參與北方諸多戰事,但這並不是說你沒有功績。正是因爲湖廣和豫南太平,孤王才能在北方一展拳腳。這次你收復洛陽,再加上前功,孤王已經讓內閣商議,給你一個國公的爵位。虎臣你可不要辜負孤王的信任啊!”
金聲桓聞語,心裡立刻狂喜,忙磕頭拜道:“臣謝過大王,必定萬死以報大王大恩。”
“好了,起來坐着吧!”高義歡擺了擺手,遂即又道:“大魏收復洛陽時,明軍屢次在湖廣挑釁。趙柱子不是黃得功的對手,等過完年後,湖廣還是要你來坐鎮。屆時大軍橫掃江南,你將是西路主力!”
~~~~~~
兩人一路交談,不多時,便到了洛陽城外。
這時洛陽士紳已經組織百姓前來迎接,高義歡放棄了馬車,改爲騎馬,高祖榮也騎了一匹馬,跟在他的後面,享受光復中都的榮耀。
洛陽西城門被魏軍打開,主街道兩側,站滿了手持兵器的魏軍將士。
“恭請大王入城!”城門處,戒嚴的魏軍士卒齊聲大呼。
這聲音,不斷的在街道兩側的魏軍士卒中傳開,很快就從西門,沿着街道,傳遍了全城。
高義歡在衆多將領的簇擁下,打馬入城,城中的士紳和百姓,看着他們早就聽過,卻並不熟悉的魏王,感情卻依舊濃烈。
清軍統治洛陽這些年,百姓過的並不好,特別是河東戰役後的兩年,清軍開始變本加厲的搜刮河南,讓百姓苦不堪言。
這些百姓在滿清的統治下,備受壓迫,但他們心中依然存有一份希望,就是希望王師能夠打回來。
他們不管是南面的明軍,還是西面的魏軍,只要能救他們出苦難,就是他們的王師。
現在,魏軍打入洛陽,魏王也來了,而且還是河南人,他們自然要拜見這位不棄百姓,矢志恢復的魏王。
街道兩側的百姓,都歡呼着迎接這高義歡,高義歡打馬慢行,不時揮起馬鞭致意。
從李自成攻下洛陽,到魏軍收復,已經過去了八年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繁華的洛陽城,已經蕭條破敗,原本還算過得去的生活,消失不見,連富裕的士紳也家產敗光,商鋪被奪。
他們歡呼着迎接高義歡,除了魏軍結束了清軍殘暴的統治,更重要的是因爲,亂了這麼多年,他們終於能夠安定下來了。
以他們的勤勞,只要官府不橫徵暴斂,不過多的干預,他們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重新過上好的生活。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民族,有些通過殖民積累,才實現了強大富足,有些是生的好,擁有特殊資源和較多的人均資源,還有一種不靠殖民,不靠資源,也能夠通過本民族的勤勞,站在世界之巔,而中國、日本、韓國都是最後一種。
如今殖民累積,吃老本的已經成爲明日黃花,資源也有耗盡的時刻,只有勤勞的基因不會改變,註定不會沉淪太久。
中國有這個優勢,如再抓住航海和殖民時代的機遇,必能長期屹立於世界之巔。
......
(感謝大家的支撐,求月票,推薦,定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