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無果而終

“既然這樣……”段雲沉吟了一下,接着說道:“我能理解張校長和羅書記的苦衷,不過支持咱們深圳教育事業的心是不會變的,所以我還是會向咱們深圳大學捐款300萬,設立一個專門的獎學金,這個……應該沒有問題吧?”

其實段雲在來之前,就已經考慮到了這次和深圳大學合作的事情不一定能談成,他是有心理準備的。

你不能說張維和羅徵啓沒有眼光,沒有改革創新的精神,因爲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他們的思維模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固化,而且倆人作爲在中國教育界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任何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爲業內關注度的焦點,一步走錯,就會有晚節不保的危險。

況且張維說的沒錯,大學是國家開辦的,培養出來的人也是要爲國家服務的,沒有相關的政策和紅頭文件,張維和羅徵啓他們也只能按國家規定辦事,不能逾越紅線半步。

不過段雲並不會因爲對方的婉言拒絕而惱羞成怒,因爲根本沒有這個必要,他之所以繼續要給學校捐款300萬,最主要的原因是對這件事留下一定的餘地,將來如果政策稍微有些變化,那麼這件事還可以重新談。

“段經理你太客氣了,我們校方可以你說這筆捐贈,以你們企業的名義設立專門的獎學金。”張維面露感激,對段雲說道:“不知道段經理對這個獎學金的設立有什麼要求嗎?”

“我的要求很簡單,這個獎學金要以我們企業,也就是天音電子廠命名,叫做天音獎學金。”段雲思索了一下,接着說道:“另外就是這筆錢是捐獻給你們學校電子系的,用於購買一些教學用的電子器材,剩下的錢每年可以用於獎勵電子系優秀的學生,具體如何分配,有你們校領導做主就好了。”

“段雲同志是咱們深圳市知名企業家,這兩年來,他們廠生產的電子產品在國內銷量非常的好,最可貴的是他們企業有自主的研發團隊,一直都是走在咱們深圳電子業的最前沿。”此時李灝也插了一句,只聽他說道:“對於因爲政策方面的問題,沒有促成你們大學和天音電子廠的合作,我個人感覺有些遺憾,不過我希望將來如果我家允許的話,你們雙方還能夠有互惠互利,雙贏合作的一天。”

李灝其實也是沒有想到深圳校方會拒絕段雲的合作,畢竟300萬元不是一筆小錢,對於這兩年一直在處於學校擴建期間的深圳大學而言,絕對是一筆雪中送炭的捐助,按理來說就算不看在他這個市長的面上,深圳校方也應該會看在錢的面子上和段雲的電子廠形成合作,但現在看來,無論是他還是段雲,把這件事都想的簡單了。

但是事已至此,李灝只能說一個活話,他也是希望將來深圳大學能夠和天音電子廠進行合作,產學研這種模式確實是一種非常科學的企業與高校合作的模式。

“關於這件事情,回頭我會向咱們教育部反映的,如果上級領導同意的話,我們深大也期待和你們這樣優秀的企業合作。”張維此時也跟着說道。

無論如何,段雲確實真金白銀的拿出了300萬元捐助深圳大學,作爲學校的校長,其實他內心也是過意不去的,如果不是學校真的需要這筆經費的話,他也肯定不會收這筆錢的。

到了這一步,雙方的話語中都爲將來的合作計劃留下了一定的餘地,畢竟現在國家政策是一年一變,放在早幾年的時候,私人企業能辦到天音電子廠這麼大,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現在國情確實發生變化,誰也不可能把話說死。

在會議室中又閒聊了一陣子後,張維和羅徵啓一起將李灝段雲動出了學校,一直看到倆人上車之後,張維和羅徵啓這才轉身離開。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小段啊,你也別失望,張校長他們確實也是沒有辦法,國家沒有相關的規定,誰也不敢邁過那條紅線……”在車上,李灝對段雲安慰道。

其實李灝也完全能夠理解段雲的心情,深圳的電子企業確實非常需要人才,不光是天音電子廠,其他的很多國營企業也都面臨人才荒。

但當前國內的大學生每年就那麼多,除了一部分在國外留學,剩下的都是國家統一分配,國營企業想要一個大學生的名額上去非常困難,更不要說段雲這樣的私營企業。

“沒事的,我能理解張校長他們的做法。”段雲微微一笑,接着說道:“再說了,其實我們芯片項目缺少的不是高效的合作,而是一個芯片項目的領軍人……”

“什麼意思?”李灝不解的問道。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缺乏高學歷的人才,我可以通過高薪招聘的方式補充研發人才,但關鍵是缺乏一個技術底蘊比較強,而且對芯片研究有一定造詣的帶頭人,這纔是最關鍵的。”段雲沉吟了一下,接着說道:“如果能找到這樣的人才,那麼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有什麼我能幫助你的地方嗎?”李灝問道。

李灝是真心支持段雲發展芯片項目,但並不是因爲段雲這兩年對市政建設以及企業稅收方面做出的貢獻,而是因爲他是真心意識到芯片產業對於深圳的發展的重要性。

從上任市長樑湘開始,深圳就已經確立了將電子業作爲支柱產業的城市經濟發展戰略,這幾年也取得了不少成績,深圳市的電子產品有逐漸取代北上廣電子產業的趨勢,無論是電冰箱電話機還是錄音機生產銷售方面,成績都非常的亮眼。

但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成績背後,還是不能夠掩蓋深圳產品技術含量低,其中的核心關鍵技術都爲國外獲得一些國內大廠掌握,電子產品始終很難在出口創匯方面有大的突破,正是因爲如此,段雲這次和東芝公司合資創辦芯片廠的事情,才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

另外李灝也通過各種渠道對國內的芯片產業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他知道這種產業投入大,技術門檻高,哪怕是北上廣這樣的城市,也無力支持芯片這種產業的投入規模。

而段雲想要以他的私營企業一己之力創辦芯片項目,這對深圳發展乃至全國電子產業,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面對這芯片這種投入巨大,且市場不明的產業,其他的企業家也都望塵卻步,而像段雲這樣有膽魄,有實力的“傻子”簡直就是鳳毛麟角,也正因爲如此,李灝纔會放低自己的身位,全力支持他的芯片項目……

第五章 採購元件第六百四十章 鉅額補助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零三章 技術鴻溝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發展洪流第2346章 行業老大第六百七十三章 接風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合資陷阱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濃厚興趣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親筆信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錯覺第八百七十八章 圈子第2406章 商人的追求第2171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基建奇蹟第六百四十八章 用工考覈第2197章 線上支付安全系統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鉅額缺口第2172章 威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四哥第一百七十九章 否決第2354章 指點建議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營銷索尼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招標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第一批樣品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風險第八十八章 近墨者黑第四百六十五章 返聘第七百二十三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一十六章 特區政策第八百零七章 奠基儀式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對接工作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突然來訪第五十二章 分工第2300章 本金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鶴立雞羣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老友相見第九百三十六章 股份制第九百零一章 引進生產線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資本的力量第二千零三十八章 美國影視版權第一百六十七章 星期天第八百八十九章 頂級高薪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井深大則第七百二十章 獎金改革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野心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商業捆綁慈善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甩手掌櫃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本心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吐槽第七百四十七章 要錢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思維桎梏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亞馬遜第二千零七十六章 火花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大哥大第八百七十四章 領導視察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償轉讓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韓國金星社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長城電腦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危險第四十八章 下館子第2193章 眼光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重要決定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國際友誼第四十章 彈性管理第八百六十七章 最後的籌備工作第2307章 重要建議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李德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黑馬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史玉柱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蘋果iPod第一百九十六章 產品宣傳冊第二百七十九章 改裝驗收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如法炮製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愛子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樣機零售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內部分歧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青黃不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EDA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僞命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高考複習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簡單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私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商業間諜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十萬火急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利益捆綁第2218章 偷工減料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技術改變產業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科技的力量第三百三十二章 電子一條街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原則問題第十九章 打破記錄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會第九百七十七章 重要會議